《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先秦卷)》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纵向),而且对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横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的复原以详细至逐年为尺度。全书分为12卷,包括总论、先秦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朝卷,十六国北朝卷,隋代卷,唐五代卷,宋西夏卷,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中华民国卷。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先秦卷)》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最大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以重建政区变迁序列、复原政区变迁面貌为主要内容,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很大,在正式政区以外又有准政区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区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独立成书,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有各自的侧重点。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先秦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总论
第一章 行政区划史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与相关概念
一、行政区划的定义
二、行政区划诸要素
三、广义的行政区划
第二节 行政区划史的学科背景
一、相关学科
二、交叉学科(政治地理、行政地理与政区地理、沿革地理)
第三节 行政区划史的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概念
第二章 行政区划史的研究意义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的需要
一、行政区划是解释历史事件的基础
二、行政区划反映政治过程
三、行政区划反映经济发展的态势
第二节 相关学科研究的基础
一、专门史研究的重要基础
二、人文地理分支学科的基础
第三节 行政区划史研究的当代意义
一、行政区划的可变性与承继性特征
二、今天我们如何改革行政区划体系
第三章 行政区划变迁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第一节 行政区划研究史的三个阶段
一、史料编纂阶段
二、个别的考证订讹阶段
三、整体复原研究阶段
第二节 行政区划变迁史的撰写
一、疆域沿革史的著作形式
二、与地方行政制度相结合的著作形式
三、专门的行政区划史著作
第四章 政治地理视角下的政区变迁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两千年三循环——行政区划的层级变迁
一、从郡县二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的转化
二、从州县二级制向道(路)州县三级制的转化
三、从多级制向二级制简化的反循环
四、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规律
第二节 量地制邑,度地居民——行政区划幅员之伸缩
一、政区幅员的尺度
二、“百里之县”幅员的相对稳定
三、“千里之郡”幅员的缩小倾向
四、“万里之州”幅员的起伏变化
五、行政区划幅员变迁的特点
第三节 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行政区域划界的原则
一、政区边界概念的产生
二、山川形便原则的运用
三、犬牙相入的原则与发展过程
四、犬牙相入原则的极端化及肥瘠搭配原则
五、行政建置方面的交错重叠
第五章 特殊行政区划简述
第一节 军管型准政区——都尉、都督、都护府和都司卫所
一、两汉魏晋的都尉
二、两晋南北朝的都督区、总管区与行台区
三、汉唐的都护府
四、北魏的镇戍
五、明代的都司卫所
附:宋代的军
六、军事因素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行政制度——道、左郡和土司
一、秦汉的道和初郡
二、南朝的宁蛮府、左郡左县和俚郡僚郡
三、魏晋十六国与北朝的诸部护军和部落酋长制
四、唐代羁縻府州与明代羁縻都卫
五、元明清的土司制度
六、清代边区的特别行政制度
第三节 虚拟政区——遥领、虚封与侨置州郡
一、遥领与虚封制度
二、侨州郡县
三、畸形的双头州郡
第六章 影响行政区划变迁的诸因素
第一节 政治主导原则
一、内外轻重的概念与转换
二、政治主导原则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基础
一、我国的自然地理区域
二、“九州制”的设想与自然区的关系
三、秦郡的自然地理背景
四、唐代十道的地理区划
五、元代行省与地理区域的脱节
六、行政区与自然区的基本关系
第三节 经济因素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与政区设置的空间变化态势
二、经济因素对政区其他方面的影响
第四节 文化因素的作用
一、行政区划建置和数的关系
二、行政区划建置与宗教的关系
三、行政区与文化区的契合
四、文化心理状态对政区变迁的影响
第五节 行政区与自然区、文化区的关系概述
终章从政治区与行政区理解中国政治地理的两种基本格局
一、《禹贡》的两种政治地理思维
二、边疆区与内地的圈层型关系
三、特殊政治区的类型与功能
四、跨高层政区的特别政治区
五、地方分权偏重时期的政治地理
先秦卷
后记
史林正气集 本书特色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依据有关史料精心编著古代百余位人物二百余篇具有浩然正气的故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
龙川略志龙川别志 内容简介 本书《龙川略志》中的文章包括,养生金丹诀,天子亲祀天地当用合祭之礼,郑仙姑同父学道年八十不嫁等篇章,并收录了《龙川别志》的上下卷。龙...
两汉十八帝-历史绝对不简单 本书特色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风云变化,刀光剑影早已暗淡,鼓角争鸣业已远去,秦皇汉武的霸业亦归人尘土,银台金阙的浮华也日渐...
《性学入门》内容简介:性是由社会和历史建构的,而不是由生理决定的。本书为社会学家李银河编写的性学入门经典之作,全面梳理性学
唐朝从来不淡定-4 本书特色 李隆基时代是唐朝*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把大唐推到当时世界**的巅峰,又毁掉了盛世;它的时代,人才辈出,也奸邪倍出。读唐史,不可不读李...
三国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对《三国演义》人物描写有的与历史上人物的真面目相距甚远,然而据现存史料还他们
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 本书特色 该书从读书生活、住与行、衣与食、聚会结社等方面详细论证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组成结构及其分化,阐述了古代士人与仕途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析了...
云南边地移民史 内容简介 绪论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三、研究方法四、本书的主要观点**章边地移民的历史过程**节探索民族迁徒踪迹的几种方法第二节秦汉时...
七彩云南,有多少美丽的花儿,就有多少动人的故事。月亮花,是开在云南红土高原上的美丽花朵。“飞虎月亮花”是开在中美友谊大道
国家-易中天中华史 本书特色 ★一部关于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为您讲述三千七百年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史上*好看,**亲民的中华正史。★首部从全球视角为中...
朱希祖六朝历史考古论集 本书特色 《朱希祖六朝历史考古论集》:新辑黄侃学术文集,胡小石文史论丛,王伯沆批校《红楼梦》,吴梅词曲论著集,汪辟疆诗学论集,李瑞清集,...
《当死亡化作生命》内容简介:一位天才的外科医生以谦卑之心写成的一本关于希望、勇气、创新、奉献的生命之书,讲述其对现代医学、
史记-(插图珍藏本)(文白对照全译)(全四册) 本书特色 《史记》,中国史学之鼻祖,后代修史大多以其为范例.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其成就后世无一书能出其右。...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详细阐述了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任务,特别是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伦
中国考古学通论-(修订本) 目录 **章导论**节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第二节考古学研究的方向、功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三节考古学研究方法与步骤第四节考古学简...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顾颉刚先生是中国现代的疑古辨伪大师,他的研究方法和成就都超越前人。他的这本《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在继承前人疑古辨伪的优秀成果...
广州越秀古街巷 目录 历史故事从双门底到北京路许地的百年沧桑从小马站、大马站到瘦狗岭小东营与“三二九”起义太平沙话太平烟浒小北路名系小北门应元路得名的来历学宫街...
夺权野兽朱棣3(大结局) 本书特色 翻开《夺权野兽朱棣3》,您将全面了解中国历史上*高超、*曲折、也*常见的夺权大战!在中国公务员群体中广泛流传的读客“公务员读...
百家讲坛-清明上河读宋朝 本书特色 《清明上河读宋朝》以苏升乾在“百家讲坛”所作的讲座为基础润色而成。本书从《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影响出发,详细解读了《清明上河...
古都西安:唐太宗与贞观盛世 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李世民的少年时代;晋阳密谋起兵与长安唐室初建;长安保卫战与平定天下;坚持“偃武修文”的治国方针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