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之家演说》是林肯在1858年竞选总统期间与道格拉斯进行论辩时的精彩演讲,所谓分裂之家危机,是指当时美国南部脱离联邦和内战之前的精神危机。该演说与《葛底斯堡演说》构成了林肯政治生涯和政治思想的枢纽。本书作者雅法教授系施特劳斯学派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把柏拉图《王制》中苏格拉底与忒拉绪马霍斯的论辩设定为基本的参照框架,以“政治哲学”的路向来研究“林肯-道格拉斯”论辩,通过解析历史上的事件来研究林肯的政治哲学,进而探究什么是良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德性。
————————————————————————
目录
中译本说明(刘小枫)
芝加哥大学版序言
序言
鸣谢
引言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1958:历史判断的危机
第二章 1958:林肯对抗道格拉斯。其他选择
第二部分 道格拉斯的理由
第三章 奴隶制
第四章 昭昭天命
第五章 《密苏里妥协案》废除之一。联邦奴隶制禁令在准州的法律权力和实际无效
第六章 《密苏里妥协案》废除之二。《1850年妥协案》“替代”了《密苏里妥协案》吗?
第七章 《密苏里妥协案》废除之三。道格拉斯在1854年1月4日的意图。
第八章 《密苏里妥协案》废除之四。悲剧。极端压垮中庸。
第三部分 一个年轻辉格党人的政治哲学
第九章 有关政治拯救的教诲
第十章 有关政治节制的教诲
第四部分 林肯的理由
第十一章 奴隶制扩张的法律趋势
第十二章 奴隶制扩张的政治趋势
第十三章 《密苏里妥协案》废除的内在邪恶
第十四章 《独立宣言》的普世义涵
第十五章 现代世界政治自由的形式和实质
第十六章 人民主权:正确和错误
第十七章 平等的义涵:抽象和实践
第十八章 奴隶制扩张的“自然极限”
第十九章 共和党人在1860年选举后放弃了林肯的原则吗?
第二十章 昭昭天命的结局
附录
附录一 林肯-道格拉斯论辩的一些历史背景
附录二 关于斯科特判决的一些说明
索引
————————————————————————
中译本说明
雅法的《分裂之家危机》成于1958年,这本书研究的那场政治论争刚好过去百年——说得贴近些,就好比国朝学界有人写了一本研究晚清新政时期发生的一场政治论辩的书。显然,在我们这里,如此研究类型的书属于史学;但在我们这里,倘若谁真的写了一本这样的书,恐怕会遭到史学界的否定——这哪是史学做法!
我们的“史学”如今是按西方十九世纪开始形成的“历史学”来衡量和型塑的,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的“新史学”已经很现代化——社会科学化;新时期以来,“史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也不慢,很快与人类学接上了轨。
……
雅法教授当时就置身于这种现代“自由民主”决定论的史学氛围之中,为了与这种史学划清界限,他宣称自己是从“政治哲学”来研究“林肯-道格拉斯”的那场百年前的论辩——按雅法的博导对“政治哲学”的界定,如此研究路向显得就是要回到西方古典文史的路数,从而要通过解析历史上的事件来探究什么是良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德性。美国的历史很短,在研究“林肯-道格拉斯”论辩时,雅法把柏拉图《王制》中苏格拉底与忒拉绪马霍斯的论辩设定为基本的参照框架,无异于在走文史辅经的老路。
为了与现代的历史学相区别,古典的“史学”不妨称为“文史”学—— 孟子所谓“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无“文”则无“史”,古来如此,不然何以有“辞多则史”、“文胜质则史”的说法?既然“捷敏辨给,繁於文采,则见以为史”,那么说到底,所谓“史”实际上原初就是一种书写方式。然而,夫子一出,为史之“文”发生了质变,成为一种高韬的、不同於纪事的“笔法”,即蕴涵“义”的“文”。我国的古典“史”(学)就奠基于这显“义”之“文”——“义者,宜也,舜之所察,周公之所思”。雅法把苏格拉底之所察、柏拉图之所思用于“文”林肯-道格拉斯论辩之史,就好像是在学咱们的夫子把“义”用于“文”史,从而致力于“先正王而系万事”。“义”恐怕不能被等于西文所谓的natural right,因为“利者,义之和,变而通之以尽利”,需要“察於人伦”;但“义”又不可能与所谓natural right完全没关系,毋宁说,“义”把natural right与春秋“万事”连接起来,倒相当於political right。
取“义”的“文史”自古相当“难言”——“难言”之处并非首先因为要对君王说清楚什么是“义”很难(当然很难),而是因为,良好的政治生活秩序实际上很难,这个“难”中西方有史以来概莫能外。既然现代-后现代史学自以为解决了这个“难”或者因为太难而放弃了这个“难”,雅法也就不便再与历史学专业的史学大师们无谓纠缠,他干脆说,我搞的不是“史学”——尽管如此,美国史学家协会的好些成员还是看不惯,雅法毕竟是在解析一个美国的历史事件呵。
尽管遭到一些史学家们的白眼,雅法的这本“文史”大著仍然成了美国大学中美国史的重要教材之一。文史和文学经典当是大学通识基础教育最基本的读本,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康德、黑格尔及其后裔的哲学书一类反倒不是。在如今的大学,更多教学生读文史和文学经典还是教学生们读康德、海德格尔,涉及到教养教育的成败——然而,即便我们已经清楚认识到,大学教育应该把青年学生们普遍引向文史和文学的甘泉,而非音像“思辩的荒漠”,问题还在于,我们有这样的教材吗?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雅法这部解析美国政制史上的一场重大论辩的书会纳入我们的“经典与解释”系列(关于雅法与古典解经学的关系,参见森特那<哲人与城邦:雅法与施特劳斯学派>,见《经典与解释9:美德可教吗?》,北京:华夏版2005,页25-26)。
晚清以来,我国经历的重大政治论争还没列数清楚过——毛泽东与梁漱溟在延安论争了三天三夜,争的就是:谁更清楚何谓现代中国的好政治生活秩序——文献材料都摆在那里,却看不到我们的“文史”……古希腊经典文史家的笔法所及,无不是他们自己的“现当代史”;雅法的这部文史大著无疑承接了西方古典文史的这种“当代史”的政治关怀传统,而我们的当代史学却在与连篇累牍的清宫电视剧共跳探戈。在需要重视新传统的今天,雅法的“文史”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视界呢?如果把本书与其姐妹篇——雅法写的林肯传《自由的新生》(华东师大版2007)连起来读,可能会更为明朗。
译者韩锐在大学讲授美国史多年,今在香港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校订者赵雪纲博士(法学)今在中山大学做政治哲学博士后研究——本书既涉及“史”、又牵动“义”,十分难译,谨此感谢译、校者为此付出的辛劳。
书中林肯引文的中译,多半采用了朱曾汶老先生信达雅兼具的译本(《林肯选集》,商务,1983年版;《林肯集》,北京三联,下卷,1993年版),偶有脱漏或不合者,据雅法提供的文本迻译,特此说明。原书用斜体强调的,用楷体字标出;原书用大写强调的,用黑体字标出。
刘小枫2007年5月於中山大学哲学系
《JavaScript+jQuery Web开发案例教程(在线实训版)》内容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JavaScript语言及其相关技术越来越受到
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哈布斯堡家族的衰落.法兰西王国大陆霸权的建成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确立 本书特色 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是如何从波希米亚革命阶段(16...
《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内容简介:《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为系列最重磅之作,也是袁腾飞最满意之作!资料
《泰兴银杏》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叙述了银杏在泰兴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阶段特征,重点展示了泰兴人民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银杏
张学良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张学良口述历史》是口述历史权威唐德刚先生国内唯一授权。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真是36岁。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我所知道的伪蒙疆政权 本书特色 日本帝国主义自1933年开始,先后操纵了“晋北自治政府”“察南自治政府”&ldq...
石壁与客家世界:第三届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形成客家民系的四个特征、客家祖地阐释、石壁概述、石壁现象辨析、宁化石壁客家移民...
Byanalyticallydecouplingwarandviolence,thisbookexploresthecausesanddynamicsofvio...
大贱年1943年卫河流域战争灾难口述史(1-12)卷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央视2002年度“感动中国”...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大家讲史 本书特色 ☆陈旭麓先生对近代百年史的思辨。☆印制精美,适合馈赠、收藏。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大家讲史 内容简介 陈旭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
北归-南渡北归-第二部-增订版 本书特色 《南渡北归》(增订版经典三卷本),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
《一直爱下去》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家庭相册,记录了黄磊一家人的点滴日常生活。这次的记录不是文字,也不是流动的影像,而是一张
共分《和戰抉擇》、《軍事作戰》、《全民抗戰》、《戰時社會》、《對外關係》、《戰後中國》六冊,以較為全面的範疇與整體的視角
本书以吐火罗语世俗文献等出土胡汉文字资料為经,传世史籍与佛教典籍為纬,从多方面分析六至八世紀龟茲的历史特征,其研讨重点在
(精)稀见清世史料并考释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武汉出版社1998年1版1印★王庆成(1928—2018),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
最美国学-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书特色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让孩子了解本国的历史脉络,知道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的人和事,有助于他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历史不应该是...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全2册-详注修订本 本书特色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
《人树》内容简介:▲澳大利亚的《创世纪》|扎根于荒野的诗意长卷 ▲澳大利亚冷酷仙境中的田园悲歌 ▲在洪水、火灾、战争、背叛、死
《小小艺术大师·华夏版:与任伯年闲时看花鸟》内容简介:任伯年(1840—1895),清末的上海新旧交替、中西交汇,任伯年融合不同技
中国历史实录--中国权臣的下场大结局 内容简介 当我们站在世纪交替的门槛前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人物的真实命运与结局。阅读“大结局”,犹如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