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经历:一个洋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历尽艰难险阻,创立上海锦江饭店。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堪称女权运动的先驱。
自序 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第一章 童年的家庭生活 一 贫困 二 读书才有出路第二章 初识人世艰辛 一 借贷无门 二 我的新年第三章 迫入青楼 一 只有这条出路 二 顶用别人的姓名 三 卖唱生涯 四 孟阿姨谈底层女人惨事第四章 新见闻 一 爱听国事 二 观察来客 三 夏之时简述身世第五章 梦寻出路 一 苦恼 二 怕玷污,求归宿 三 犹豫 四 我也喜欢他了逃出火坑第六章 求学日本 一 逃跑 二 结婚 三 在日本读书时 四 当年我眼里的日本第七章 国事如斯 一 国内外形势 二 扩大了革命视野第八章 从日本去四川 一 师友饯行 二 听双亲叙别情 三 到达四川重庆 四 在重庆打抱不平 五 丫头叙述夏家情况在封建大家庭中第九章 如此老家 一 回家准备 二 轿夫如牛马 三 拜见家人 四 丈夫的职位 五 复杂而沉重的生活 六 再次婚礼第十章 四川局势与家庭状况 一 丈夫失兵权·川局的紊乱 二 幸福的幻想·东胜街住宅 三 一副重担在一身 四 将军街住宅 五 使女骊琼的遭遇第十一章 夫妇思想对立 一 “五四”运动启发了我 二 丈夫意志消沉·戴季陶投长江得救 三 裂痕日深第十二章 我还想齐家立业 一 官场太太谈官场 二 办女子织袜厂与黄包车公司 三 四川春节的耍龙灯脱离深渊第十三章 出走 一 苦劝丈夫 二 国内形势概述 三 丈夫携侄东下 四 营救文兴哲脱险 五 川局紊乱、暂时离川第十四章 决裂 一 忍无可忍 二 分居 三 在沪正式离婚摒弃荣华甘自奋斗第十五章 困境 一 进当铺 二 紧跟真理走 三 上海的“打花会” 四 上海的“”号总会 五 上海的鸦片烟馆第十六章 创办群益纱管工厂 一 苦筹资本 二 艰辛经营 三 在“九·一八”事件时 四 在“一·二八”事件时第十七章 上海监狱内外 一 被捕 二 赴杭州避风 三 火车开了,急哑琼女 四 对女儿教育点滴第十八章 山穷水尽 一 遇翻戏党 二 失业、母亡、债逼、父病第十九章 绝路逢生 一 继续奋斗 二 信心百倍岁月苦度 三 父亲逝世义士临门风雨中创业第二十章 锦江川菜馆诞生 一 创办动机和目的 二 “锦江”命名与店徽 三 “锦江”开幕 四 扩大发展 五 装修设计、室内布置 六 菜肴改革、菜价 七 培训人员与检查工作 八 职工福利 九 一张A字执照 十 治病第二十一章 分设锦江茶室 一 动机、装修布置 二 女招待员 三 “锦江”的社会影响第二十二章 遭波折、遇名人 一 执照问题 二 厨师问题 三 杨虎来锦江·田淑君 四 当时的局势 五 局票、胡琴 六 红人郑毓秀 七 可气、可笑的诬蔑 八 房东敲竹杠 九 忆刘良律师 十 艰苦挣持 十一 两颗炸弹 十二 突然的一件事第二十三章 革命活动 一 资助、掩护 二 捐献抗日前线 三 独资创办《上海妇女》杂志 四 支援、启发 五 女作家白薇的两三事第二十四章 在敌伪时期的上海一 汉奸潘三省二 被迫离沪战火中飘泊异国第二十五章 流亡菲律宾 一 到达马尼拉: 二 美丽的菲律宾 三 当年我所知的菲人和华侨 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二三事第二十六章 战火笼罩菲律宾 一 日军侵占马尼拉: 二 我母女逃难 三 困菲日子里第二十七章 一个机会返国 一 乘所谓难民船离菲 二 在苏门答腊险遭鱼吞 三 困在日本九州 四 险渡朝鲜海峡 五 朝鲜——东北——天津 六 南京——上海 七 琼、瑗女归国叙别情 八 唯一的团圆照 九 空军送狗 十 德国犹太人由菲回国之后第二十八章 整顿两店 一 代理人的贪污 二 五子登科·房东的麻烦 三 交易所的滋味 四 锦江险遭金圆券的吞没 五 所谓“应变费”第二十九章 回国后的地下工作 一 和杨虎的一次谈话 二 送青年参加新四军 三 启发林有泉医生 四 虎口救出革命同志第三十章 抗战胜利后的地下工作 一 营救儿子大明回家 二 独资创办永业印刷所、协森印刷局 三 田云樵、张执一同志先后到沪 四 租房掩护工作与革命同志 五 邓大姐的关怀、鼓励 六 增资开办美文印刷厂 七 上海发电厂“索夫团”事件 八 独资开办美化纸品厂 九 印《告上海市市民书》 十 合资开办锦华进出口公司 十一 设台湾锦华分公司 十二 营救任百尊同志脱险 十三 “美文”、“锦华”先后停业 十四 投资中国文化投资公司及美化服装公司 十五 营救孟秋江、谢雪红同志脱险 十六 策反工作点滴全国解放前后第三十一章 迎来了解放一 黎明之前二 上海解放三 终于迎来了全国解放四 劳资纠纷五 任职六 夏述禹来信七 百思不解的诬告八 两店奉公,扩为锦江饭店九 突然被排挤 十 割断锦江前身历史·上海市委的三条决议第三十二章 到北京看看一 周总理、邓大姐招宴二 杨虎离婚、复婚三 杨虎自投罗网四 迁居北京五 上海招商局陈天骏先生六 上海商务印书馆黄警顽先生牢狱五年话沧桑第三十三章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一 运动前夕二 一封上海来信三 上海红卫兵起来了四 在上海的遭遇五 仓皇返京第三十四章 回到北京一 回到家中二 骇人听闻的消息三 避居和平里四 大祸临头五 被押去公安部第三十五章 秦城监狱四个月 一 秦城监狱的“号子”里 二 隔离审查罪何来? 三 残暴逼供 四 暖情一丝重泰山第三十六章 功德林监狱九个月 一 功德林印象 二 笑寒无薪火 三 梦寻自慰 四 狱中新友第三十七章 “半步桥”监狱四年 一 押往“半步桥”监狱 二 新“号子”与大演习 三 频繁换“号子” 四 我的七十岁生日 五 学习、劳动、难友情第三十八章 又悲又喜 一 泪贺我国入联合国 二 忧国事——大哭 三 出了什么事 四 悲喜交集 五 回家监外就医 六 家人受害友人受株连 七 正式释放、平反结论 八 难以理解的政治学习 九 美国和平战士历尽忧患祖国重光第三十九章 难忘的一九七六年 一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 二 七件大事. 三 “四五”运动大悲剧 四 大快人心第四十章 春回大地 一 鼓舞人心的大游行 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 出席公审“四人帮” 四 见锦江新老职工有感 五 赴美探亲 六 祝贺国庆三十五周年 七 有意义的音乐会吃手板心里煎的鱼第四十一章 兴奋的眼泪 一 国琼钢琴演奏成功 二 国琼在四川学琴情况 三 普希金音乐会国琼钢琴伴奏 四 国琼解放前参加开封市救灾音乐会 五 我的第三、第四代孩子们 六 国璋贺年片中的附言尾声第四十二章 感想 一 哀悼邓颖超大姐 二 诗六首 三 接受“东方时空”采访 四 结束语后记附录送董竹君远行范用 我和董竹君女士一起经历的狱中生活川边爱子
历史的回眸-毛泽东与中国经济 本书特色 1、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2、毛泽东:独立自由解放的引领者,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性启动者3、毛泽东:...
华盛顿时代-名人与时代 本书特色 “没有任何别的人把美国国父描绘得如此栩栩如生;……任何人都不能像欧文那样把退休期间的华盛顿描写得那样真实动人,那样活灵活现。”...
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 本书特色 《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六十年来中国大陆首次出版蒋介石本人的著述。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 内容简介 虽然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历史...
柳诒徵评传:第2版 本书特色 柳诒徵是现代儒学宗师。作为史学家,由史学昌明儒学。他认为,儒家经典“《诗》、《书》、《礼》、《乐》,皆史也,皆载前人之经验...
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 本书特色 于俊道编著的《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红墙里的领袖们)》以“还原历史真实面目,讲述伟人传奇人生”为宗旨,以翔实可靠的资料,认真客观的编...
横竖是水可以相通 内容简介 《横坚是水可以相通》包括:前度李郎今安在;梦里寻他千百度;隔岸犹叹前尘事;多情未必真豪杰。横竖是水可以相通 目录 **辑 前度刘郎今...
《茅盾回忆录(套装共3册)》是茅盾1896-1981年整个人生的完整呈现,由茅盾自撰的《我走过的道路》以及韦韬等著的《父亲茅盾的晚年
熊十力传 内容简介 熊十力,我国杰出的爱国思想家和坚贞的民主革命战士。 本书以熊先生的生平为主线,运用“长藤结瓜”的手法,从家庭到社会,从童年到老年,从戎马生涯...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 本书特色 “其实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时间胶囊,当你拍完一部影片、向演职人员道别时,你也把一段生命埋在了那个片场——你知道的,而那段生命将...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内容简介:官方出品,重装升级版 新增作者序《Alphabet 是如何运营的》,补充8大管理原则 谷歌
切·格瓦拉之死 本书特色 本书将成为一部具有细节详尽、因果明了、信息充分等特色的格瓦拉全书,它把人类解放史上*激动人心的故事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古巴记者联合支...
约翰•牛顿(JohnNewton)《奇异恩典》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圣诗,它的作者约翰•牛顿曾经是一个罪恶深重的奴隶贩子,但是神奇妙的
萧珊文存 内容简介 巴金先生在《怀念萧珊》中:“她比我有才华……我很喜欢他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阅读它们对我是一种享受。”“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
陈诚新传-蒋介石第一心腹宠将 本书特色 陈诚是蒋介石手下“八大金刚”之一、国民党军“土木系”首领。败退台湾后,主持地方建设,曾担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和国民党副总裁。...
张恨水评传 本书特色 《张恨水评传》由马季著,带你领略通俗文学大师作品魅力,体悟民国**写手曲折人生。老舍曾经评价张恨水说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作家”。茅盾...
斯大林周围的人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末期,作者着手《斯大林周围的人》一书的写作。1980—1983年,关于斯大林某些主要亲信的首批札记发表在西方国家的报刊...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内容简介:本书是专门为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所设计的入门级图书,通过955幅超细致连拍步骤照片、多角度拍摄的技
《发现的乐趣》我们了解到,在科学家的孩提时代,他的父亲如何以带他认识这个世界为乐,而他,那个小男孩,如何享受“发现出事物
陈立夫大传 目录 前言**章家世与求学之路一、一个三代同堂的传统大家庭二、从北洋大学到匹兹堡大学三、在美国的留学生活第二章从政之初一、从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做起二、...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本书特色 学问乃天下公器,这是一条绵延而义无反顾地河流,在这序文的河流之上,一些有作为的学者,孜孜以求,记述下他们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