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柏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其特点在于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如“知识来源于印象而非理性”,认为没有事实可由先验(a priori)方法被证明。卢梭等后世学人深受其影响。康德亦综合他同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观点创建起“正反合”的理论。 11岁进入爱丁堡大学,18岁专攻哲学,21岁出版“人性论”。1734前往法国进修,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回到家乡 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 、《道德和政治论说文集》、《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对话录》、《自凯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6卷)等。哲学思想 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时,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引论
第一卷 论知性
第一章 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
第一节 论人类覌念的起源
第二节 题目的划分
第三节 论记忆覌念和想象覌念
第四节 论覌念间的联系或联结
第五节 论关系
第六节 论样态和实体
第七节 论抽象覌念
第二章 论空间和时间观念
第一节 论空间和时间覌念的无限可分性
第二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可分性
第三节 论空间覌念和时间覌念的其它性质
第四节 对反驳的答复
第五节 对反驳的答复(续)
第六节 论存在覌念和外界存在覌念
第三章 论知识和槪然推断
第一节 论知识
第二节 论槪然推断;幷论因果覌念
第三节 为什么一个原因永远是必然的
第四节 论因果推理的组成部分
第五节 论感官印象和记忆印象
第六节 论从印象到覌念的推断
第七节 论覌念或信念的本性
第八节 论信念的原因
第九节 论其它关系和其它习惯的效果
第十节 论信念的影响
第十一节 论机会的慨然性
第十二节 论原因的概然性
第十三节 论非哲学的槪然推断
第十四节 论必然联系的覌念
第十五节 判断原因和结果所依据的规则
第十六节 论动物的理性
第四章 论怀疑主义哲学体系和其它哲学体系
第一节 论理性方面的怀疑主义
第二节 论感官方面的怀疑主义
第三节 论古代哲学
第四节 论近代哲学
第五节 论灵魂的非物质性
第六节 论人格的同一性
第七节 本卷的结论
第二卷 论情感
第一章 论骄傲与谦卑
第一节 题目的划分
第二节 论骄傲与谦卑;它们的对象和它们的原因
第三节 这些对象和原因是从哪里来的
第四节 论印象与覌念的关系
第五节 论这些关系对骄傲与谦卑的影响
第六节 这个体系的限制
第七节 论恶与德
第八节 论美与丑
第九节 论外在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第十节 论财产权与财富
第十一节 论名誉的爱好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骄傲与谦卑
第二章 论爱与恨
第一节 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
第二节 证实这个体系的几种实验
第三节 疑难的解决
第四节 论对于亲友的爱
第五节 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
第六节 论慈善与愤怒
第七节 论怜悯
第八节 论恶意与妒忌
第九节 论慈善和愤怒与怜悯和恶意的混杂
第十节 论尊敬和鄙视
第十一节 论性爱或两性间的爱
第十二节 论动物的爱与恨
第三章 论意志与直接情感
第一节 论自由与必然
第二节 论自由与必然(续)
第三节 论影响意志的各种动机
第四节 论猛烈情感的原因
第五节 论习惯的效果
第六节 论想象对情感的影响
第七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
第八节 论空间和时间的接近和远隔(续)
第九节 论直接的情感
第十节 论好奇心或对眞理的爱
第三卷 道德学
第一章 德与恶总论
第一节 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
第二节 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
第二章 论正义与非义
第一节 正义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德
第二节 论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
第三节 论确定财产权的规则
第四节 论依据同意而进行的财产转移
第五节 论许诺的约束力
第六节 关于正义和非义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第七节 论政府的起源
第八节 论忠顺的起源
第九节 论忠顺的限度
第十节 论忠顺的对象
第十一节 论国际法
第十二节 论贞操与淑德
第三章 论其它的德和恶
第一节 论自然的德和恶的起源
第二节 论伟大的心情
第三节 论仁善与慈善
第四节 论自然才能
第五节 关于自然才能的一些进一步的考虑
第六节 本卷的结论
附录
索引
作者生平和著作年表
《AutoCAD 2015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以AutoCAD 2015中文版为操作平台,结合典型实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软件的每一个知
《根本恶》内容简介:当今,恶以显性存在于我们四周,但我们智识资源的缺乏使得我们难以充分地把握住它。我们所面对的信息中充斥着
《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内容简介:虽然心律失常在公元1世纪的文献中就被提及,但直到19世纪,心房纤颤(房颤)才被医学家在文献中报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因为他对人间的苦难非常敏感,对人生观感到极度悲观,所以被人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反对黑格尔绝
《大数据存储》内容简介:MongoDB是一种面向文档的分布式数据库,可扩展,表结构自由,并且支持丰富的查询语句和数据类型。时至今日
《Python金融大数据风控建模实战:基于机器学习》内容简介:本书采用Python语言进行代码实战。Python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黑白花意2:88朵超纯美的花之绘》内容简介:大自然的美丽,让人心荡神驰;大自然的神奇,让人叹为观止。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命与灵感
◆不回到世纪末的维也纳,就无法理解维特根斯坦◆一部包罗万象的维也纳思想史,回顾天才成群而来的黄金时代···【内容简介】维
这部书叙述一群美国科学家如何开创“21世纪的科学”的故事,对正在形成的科学的复杂体系做了深入浅出的描述。介绍了“一场新的启
谢林(F. W. J. Schelling, 1775-185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并称德国古典哲学四大家。代表作品有《自我作为哲学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内容简介:☆融思想性与文学性于一体的哲学必读之作,尼采思想世界的入门首选 ☆直面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提出
《艾略特波浪理论:帮你在中国股市中低买高卖》内容简介:波浪理论并不普及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它很容易,但熟练、准确地应用它却
《天上的街市:江南城市文化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内容简介:本书是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江南文化也受
《文学名著一本读》内容简介:《文学名著一本读》涵盖了中国学生必读的文学作品,以体裁为纲,以作品为目,甄选名作名译,帮助读者
《剑桥文艺复兴哲学史》由剑桥学派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和文艺复兴研究巨擘查尔斯•施密特共同主编,是一部全面论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综合性文集。多位撰稿人皆是相关...
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被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为生命灯塔,给了她战胜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家拥有版权的冯友兰亲自指导翻译并...
《禅的故事》内容简介:☆易中天说禅:半小时走进禅的前世今生。阐释禅之美、禅之奥。☆国画大师黄永厚传世佳作,精装典藏。☆流畅
Confinedintheirgovernmentalivorytowers,theiractionslargelydictatedbypublicopinio...
列夫·舍斯托夫编写的《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悲剧哲学的随笔)》是以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著作。书中论述了
本书试图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电影,或者说,通过电影研究来探索人类的精神和社会,这种研究思路最终将电影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