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聪明也会带来"阴影"
暴露人格中迷人却又烦人的一面
虽然聪明,但还是达不到自己希望达到的水平
由于理解能力超群,导致比他人更易悲伤忧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却没有让脑力真正发挥作用
希望能够有所产出( 在智力或艺术攻坚方面 ),却苦于没有成果
与自己的文化、家庭、朋友疏远,时常感到孤独
如果你有上述困惑,恭喜你!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
聪明人都具有活跃的大脑,厌倦感便极易成为他们的特殊困扰,他们常常自言自语:"天啊,这就是生活吗?做些无聊的工作,偶尔看看电视,就这样而已吗?"
聪明人更适合也更可能获得高薪工作(比如医生、教授、投资者等),还可能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但这些反而会促使他们面临特殊的挑战,因此比常人更容易失去平静的生活、自信的品质和健康的情绪。
本书作者作为知名心理学家,每天都和聪明人进行对话,在和律师、医生、科学家、作家、画家、商人等各行各业的人的交谈中,他总结出了聪明人应对的15个挑战,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摆脱负面情绪,寻求积极的生命意义。
一窝小猫里,一只好奇心更重,一只攻击性更强,一只是领导者,一只是跟随者。同样,一个婴儿并不是"可能"聪明,而是"已经"是聪明的了。确实,虽然小婴儿还不会说话,环境也会让他表现得很"平庸",他一时无法写出《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书,也没法解二次方程式,但是他已经形成了某种方法,已经在用某种独有的思维模式和组织模式留意他的生活。
前言 聪明人的难题
第1章
被蔑视的聪明 ∥ 1
环境会给我们压力,让我们无法思考,这很正常,也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一大难题便是如何利用有效人格,创建与大脑的新的、更加友好的关系。
第2章
聪明是矛盾的存在 ∥ 11
如果有机会可以改变,聪明人就会发现,自己要从一张职业清单当中做出选择,比如医生、律师、教师、科学家、小说家、企业家,等等。但是挑选的过程反而降低了聪明人找到真正有意义的工作的机会。
第3章
先天人格、后天人格与有效人格 ∥ 23
聪明人从一开始就是聪明人,然后才是环境的影响。生活的境遇会将一个人的先天人格转变为后天人格。而有效人格是一种意识,允许我们进行改变。
第4章
智慧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 33
我们要求大脑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买这辆车还是那辆车,生活到底还有没有意义。我们要求大脑解决问题,提升我们的精神,理解生活的目标。越聪明的人,越有可能这样使用大脑,越有可能产生痛苦的压力。
第5章
越聪明,越狂躁 ∥ 45
凡思虑过甚者较之疏于思考者更易罹患狂躁症。毫无疑问,那些机敏、富有创造力、深思熟虑的人更易周期性地被狂躁症困扰。
第6章
大脑紊乱的特征 ∥ 57
我们的思考能力,区别于他人的特质,都将保护我们,为我们所用。聪明人比常人遭遇更加严重的精神紊乱问题,原因很简单,聪明人的思维更强大。
第7章
智能差距,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痛苦 ∥ 69
人类有一种讽刺的特性,那就是我们会从事一些自己无法胜任的脑力劳动。有一种痛苦的情绪是心理学并不曾涉及的:那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痛苦。这些差距也就是聪明人生活中的真正问题。无论这些差距是否能够逾越,减缓这种痛苦势在必行。
第8章
追求完美带来的思考焦虑 ∥ 81
如果人们想尽善尽美,那么他就必须妥善处理焦虑情绪。即使我们原本就能胜任某一特定的思考工作,也无须与恼人的智能差距抗争,聪明人还是需要应对思考焦虑。
第9章
语言和逻辑的诱惑 ∥ 93
聪明人很可能会怀有这样的直觉,那就是他们能一眼看穿一些常规的把戏,这些把戏通常是某些人以语言为媒介,目的是进行欺诈、游说和兜售。但事实上他们和所有人一样,不知不觉中掉入了社会、媒体以及统治阶级早已布设好的隐喻陷阱。
第10章
神秘主义的诱惑 ∥ 107
聪明人,如果倾向于迷信(草率的神秘主义),那么他可能会体会到一种真正的痛苦。同理,如果他拒绝相信迷信,那他也将坠入冷酷和悲伤的深渊。
第11章
坚定但并不引以为豪的信念 ∥ 119
为数众多的聪明练达之人胸怀热情、志趣,他们接受教育然后开始自己的事业追求。虽然如此,他们却从未脚踏实地从事真正心仪之事(比如某门学科、某种行业、某种生活方式);甚至他们对自己心怀的那种热情、志趣也很快就感到厌倦不已。
第12章
不合情理地自寻烦恼 ∥ 131
当你进化为一种具有智慧的生物,你便具备了对周边事物进行思考的能力,包括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低)、它未来发展的道路(太艰险)、它的成就(太少)、它的希望(破灭了),以及它的一天(繁忙且空虚)。它会思考所有的事物,包括所有合理、不合理的想法。
第13章
评判之痛 ∥ 143
由于你能洞悉世间百态,无论从职业选择到娱乐选择,还是从娱乐选择到宇宙观,你会以怀疑自己的思想、选择、决定,甚至是价值观和原则而告终。这种令人懊恼的能力也解释了为什么聪明人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第14章
"神-虫"同体综合征 ∥ 155
两种人生观,一种认为人生意蕴深刻,过程特殊;另一种则认为人生一文不值。这两种观念,虽然冲突,但完全是真实和恰当的:一个人或许每一分钟都在这两种看法中循环往复,这种冲突导致了人们时而自信,时而软弱,时而积极,时而冷漠;时而冷静努力,时而自我沉沦。之所以如此变幻无常都是因为"神-虫"同体综合征在作祟。
第15章
把握生活的意义 ∥ 169
如果你是个聪明人,具备抽象思维,评判存在主义意义,以及评判宇宙运转规则的能力,那么你将会比常人遇到更多的意义危机。但假使你能认识到意义的确切本质,那么意义对你而言就不再是棘手的问题。最终,你会成为生命中意义的主宰。
第16章
构建日常意义 ∥ 179
意义主要是一种主观心理体验,你能够构建意义或者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意义的实现。书中的15点建议供意义构建者参考。
第17章
接受意义的流动性 ∥ 193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体验,也没有绝对的意义,更没有成功的保证。对于如此真相,他欣然接受,并且在意义的范畴内做出慎重选择,让自己拥有更好的机会,创造一个真切的人生。
第18章
锻炼你的大脑 ∥ 205
在本章中,我希望你能花一些时间思考和写作。目标是让你体验自然心理学的原理和实践行为是如何帮助你应对这些棘手的挑战的。我希望你能在自己写下的答案中获得启发。
第19章
聪明人的蓝图 ∥ 219
假如你是人群中最聪明的那15%,你将如何应对上文的这些挑战呢?
《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2》内容简介:提问是孩子的专利,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奇思妙问。宇宙的问题、动物的问题、自己
《思考术》内容简介:本书由现代成功学奠基人、世界著名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所作。全书从十个角度入手,阐述了作者本人对于正确对
衣食住行与血液病防治 内容简介 血液是流动在我们体内珍贵的生命之“水”,它主要由富含蛋白质的血浆及血细胞组成。同其他组织器官如脑、肺、胃肠、肝等一样,血液也会发...
《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荣格精选集)》内容简介:本书是“荣格精选集”的一种。围绕荣格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作者给出了自性原型及
《人人都该懂的脑科学》内容简介:人类对脑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为什么说神经系统的发展反映了人类进化的历程? 为什么说人的
带引您走出生命的“黑夜”每个人的生活历程都充满了情感的地道:失去了一个心爱的人,结束了一段关系,年老多病,事业挫折,或者
倒空你的杯子-正视负面活出真我 内容简介 本书给读者呈现的一份份“病例分析”及“治疗方案”,就是在给读者一个思维方向,进而请读者去品味自己的生命状态,跟自己有一...
理解人性 本书特色 人性是复杂的,不要轻言善恶。理解人性,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洞悉和预测人性将在何种情境发生改变,阅读本书,你可以找到答案。理解人性 内容简介...
功能性训练-肌肉训练完全图解 本书特色功能性训练的关键在于有效的运动。这些动作能帮你增强耐力、提高灵活度、加强力度以及稳定性,同时帮你燃烧体内的卡路里、塑造完美...
营养品的真相-他们不想让你知道的有关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秘密 本书特色 《营养品的真相:他们不想让你知道的有关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秘密》举世闻名的希波克拉底健康研究所的...
《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经典版)》内容简介:本书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上百个最具科学性与社会效应的人类行为,并揭开隐藏在这些行为背
身為插畫家與漫畫家的木內麗子,經常熬夜工作可說是家常便飯。長期下來,身體出現各種小病痛不說,整個人看來就是氣色不好,肌膚
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1种食物 本书特色 神户牛肉为何如此昂贵?苛刻脆皮为美国杰克奶酪增添了怎样的特色?为什么橡子饲养的猪能制成极品火腿?在弗朗西斯·...
水是最好的药 本书特色 一个震惊世界的医学发现!一本颠覆传统观念的书,一本被人与《圣经》相提并论的书,一本自1992年面市以来印刷30余次的书。你了解自己身体内...
《刻意练习》内容简介:本书是两位作者合作撰写的,一位是心理学家,另一位是科学作家。10多年前,我们开始经常探讨杰出人物和“刻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为什么的有人成功、有的人失败?为什么99%的人,到了50岁还要为生活而奔波?工作了几十年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三輯)》内容简介:2018年8月,北京大学协同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简称FISP)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第二十四届“世
编辑推荐关爱乳房就是关爱美丽与健康,爱自己从爱身体开始。本书从乳腺健康知识到内衣选穿、体型塑造到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均为
《以生命的名义:弗洛姆谈话录》内容简介: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七十岁时,应德语作家汉斯·于尔根·舒尔茨的邀请,两人进行了
斯特凡•茨威格说:“我们生存的新状况剥夺了人所有的沉思,将人自身抛入致命的疯狂之中,犹如一场森林大火将动物从最深的藏身地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