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为那些已经在使用或者计划使用已故的海因兹·科胡特(HeinzKohut)关于自体心理学的概念的专业人士,如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工作者,提供一些洞察和指导。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作者怀特、韦纳从自己的治疗经验中提供个案素材,向人们展示如何将自体心理学运用到各类来访者身上,其结果不仅使人受益,而且令人振奋,有时还充满着惊喜。 编辑推荐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经典自体心理学的入门著作之一。精神分析初学者开始接触自体心理学时,如果上来就阅读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的著作,如《自体的分析》、《自体的重建》、《精神分析治愈之道》等等,会感到十分吃力。科胡特本人在经典精神分析以及自我心理学中都有深厚造诣,而当时他所处的时代需要他向传统精神分析学者给出自体心理学的答复回应,所以初学者很容易因其著作中呈现出的多种精神分析观点与自体心理学观点的交错而迷惑,无法直接轻松理解和把握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操框架。而《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则帮助初学者跨越了这一学习的鸿沟。两位作者怀特、韦纳是跟随科胡特多年的嫡传弟子,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精神分析治疗和案例督导经验,用清晰的条理有力地阐述了自体心理学。
名人推荐
为什么称本书为“真正的”心理咨询宝典呢?因为在阅读它时,我总能从灵魂深处爆发出一种共鸣。在观赏作者对理论的细致解读与案例的生动描述时,时常会发现,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中的一些内心体验的片段被赤裸裸地剖析、袒露了,似乎自己的内心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深刻地理解、触摸过,除了一种醍醐灌顶的舒畅之外,更有对自体心理学模式下共情方式的欣赏与赞叹。传说中贴近体验的共情,原本是如此的感人、诱人,让人在一瞥之间已然欲罢不能。 ——吉莉
导论
意识的开端
爱或者不爱自体
自我的功能与自体
对于有反应的环境的需要
社会因素与自体
严重疾病的希望
共情vs应激和免疫系统
克服差异的壁垒
第一章自体心理学基本概念概览
哭求认可
自体破碎
原发性自恋中没有“我一你”
夸大性自体
理想化的父母影像
镜映需要
共情需要
自体客体
负面治疗反应
攻击性是一种分解产物
案例简述
对于释义没有明确的反应
自体心理学模式的一些困难
第二章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攻击性
对不同调的攻击
心理治疗的自体客体模型
攻击性如何消失
健康的肯定
科学显示并不存在攻击驱力
治疗环境
案例简述
往俄狄浦斯式释义的拉力
夸大的护士
病人变得闪烁其词
吓人的飞行之旅
无助之痛
孪生关系
一次关键的面谈
第三章共情与自体客体
有影响力的观察者
共情还是不共情
满足
外科医生还是热情的医生
给病人什么
共情与内化
成熟的道德如何干扰共情
案例简述
童年期残疾的创伤
道德成熟的治疗师vs自负
共情与诊断
病人想去哪里?
案例简述
替补治疗师的危险
病人对发展受阻的恐惧
对不敏感说坏娜??br /> 充当继母角色的治疗师
作为满足感来源的治疗师
第四章夸大性自体:暴怒或成就的源泉
自恋性暴怒:对于完全控制的需要
夸大性:保证vs无助
对赞誉的需要
自我感觉良好的权利
躯体化的可怕之处
对自体的暴怒
因生理上的不完美而产生的自体一暴怒
父母对疾病的愤怒
病人对治疗师的暴怒
案例简述
镜映失败与失去事业
纵向分裂
将治疗师内化
处理自恋性暴怒
夸大的神
第五章理想化
母亲与父亲都可以被理想化
案例简述
性潜伏期的乱伦
进一步的幻灭
有限制的契约
孩子和迷失的少妇
感受比原因更重要
共情和理想化
咄咄逼人的病人
共情的力量
对信任别人的恐惧
性等同于关心
对病人童年可怕的重复
病人的空间在哪里?
把杂乱的空间收拾整齐
病人得到了她的空间
对依赖的担忧
触及病人对她儿子的感受
对需要儿子的防御
开始接纳病人的感受
罗萨莉儿子的重要性
被理想化了的治疗师
治疗师与病人之间的流动:寻找那失去的偶像
睡眠障碍与缺乏安慰
如何发展出自我安慰
自我功能与发展
转换性内化
创造力与理想化
第六章核心自体的第三个机会:通过孪生获得三极自体
上位自体
孪生的喜悦
案例简述之一
因为死亡而失去孪生
信任的壁垒
案例简述之二
病人的梦
补偿结构的出现
核心自体的孪生补偿结构
第七章代际连续性vs惩罚性内疚
一个令人惊奇的提议
案例简述
一次镜映移情
病人感到自己被倾听了
对无助感的共情
吓人的抱负
对于全能的需要
关怀的恐龙
治疗师和妻子的反应
对自恋性暴怒的恐惧
治疗师早该知道
权威人物和自尊
来自父亲的夸大
释放闭锁在夸大性自体中的能量
失败的同调
一个完美主义但是很有爱的目标
内化治疗师
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八章创伤状态:过多、过少或是错误的反应
案例简述:我怎么可能做了这件事?
病人感到自己面临危险、没人保护
持续地失态
案例简述:在迎宾列队的尽头
自体状态的梦
案例简述
脆弱的核心自体
拯救核心自体
负面的治疗反应
第九章特殊人群
治疗虐待儿童的人
案例简述
施虐的母亲没有得到过真正的镜映
脆弱的自我价值感导致施虐
对于共情性回应的需要
表达攻击性,是增强自体反映的需要
治疗老年人
案例简述之一
案例简述之二
团体和老年人
介绍老年人加入团体
作为多重自体客体的团体
结案
晚年:一个转型的年龄阶段
第十章心理治疗的欢乐
治疗师做些什么?
人性化
关联我们的欢乐
情感是自体的核心
情感是内在的联接
案例简述
来自一位心理治疗师的生活:猫女神的阴影
索引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 本书特色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在感情中的表现?父亲在家庭中的投入,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内向是一种性格缺陷吗?明知自律有益,为什么总是做不...
弗洛姆作品系列:健全的社会(精装) 本书特色 《健全的社会(精)》以社会中的人为关注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病态特征,并指出这种病态作为一股...
你的最佳疗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粉刺、酗酒、过敏症、老年痴呆症、阿米巴类疾病、贫血症、心绞痛、乳房硬块、乳房疼痛、烧烫伤等常见病的治疗。你的最佳疗法 目录 1...
中南海保健医生谈保健 本书特色 现身说法——对中老年人保健的悉心忠告;开卷有益——让读者享受到中央领导人的保健待遇。几十年保健工作的经验总结,数十载自我保健的切...
《帝国经济风暴:大清帝国最后70年》内容简介:一本书讲透经济问题如何搞垮一个帝国。为什么晚清已被外国打得千疮百孔,仍旧能屹立
《体能增长与健身训练》是一本面向体能健身爱好者,具有极强可读性、针对性以及借鉴价值的训练参考书籍。涵盖营养补充、常见体能
《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内容简介:1944年,纳粹德国占领匈牙利,米克洛斯·尼斯利一家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尼斯利曾在德国学习
成长书 本书特色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本书是二十世纪青少年素质教育必读书越值合集,是*伟大的青少年成长励志书全集,是素质教育的永...
一日简易快乐养生法-第2版 本书特色 《一日简易快乐养生法》2013版,累积印次2次,印数2万册左右,库存500册,深受读者欢迎。本书准备进一步深入介绍作者的快...
有毒抗癌与无毒抗癌-我的医学思考 本书特色 “十年磨一剑”!《有毒抗癌与无毒抗癌——我的医学思考》是谢文纬医生通过对临床中医治疗癌症的许多成功病例的总结和医学理...
《佳能5D MarkⅡ 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修订版)》内容简介: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是一门随着传统摄
《精神内耗自救指南》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解决精神内耗的答案之书,旨在帮助读者摆脱各种困扰,提升幸福感和自由感。作者是德国著名
实用精神科急症 内容简介 本书从我国基层精神专科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参考国内外有关的新资料、新技术编写而成。全书分为十三章,包括精神科常见的重要症状的诊断和急救...
百病神针 本书特色 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是祖国医学中的瑰宝,它通过在经络、腧穴上应用特定的手法和技巧,以达到通经脉、调气血的目的...
《间谍学校:像间谍一样记忆》内容简介:演讲总忘词:可以尝试启动身体记忆,将内容画面与身体部位相连,以辅助记忆;老丢东西:可
《电视剧的娱乐与审美》内容简介:本书将立足于几个典型新闻事件的国际媒体报道的文本分析,探析在主流媒体上对中国突发事件报道的
自然疗法养生调理全书 本书特色 本书融合《黄帝内经》中的人体自愈智慧,介绍各种食物疗法、经络疗法、反射区疗法、健身疗法等,是一本指导国人利用人体自愈力防病、抗病...
古希腊先哲西罗多德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补品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不要让美食伤害了你》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阐释。虽然天然食
欲望心理学-看人看到骨头里 本书特色 ★ 没有不能看透的人,没有不能解读的行为,只有你没能理解的欲望。★ 看透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也不要看他做什么,要看为什...
《活下去的理由》内容简介:☆新锐小说家马特·海格以文学手法剖白自身心理困境 ☆再现一段克服绝望、走出抑郁的生命之旅 24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