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近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时段,包含着多重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具有历史的意义,更因其与现实密切关联,而引起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代史研究一向是中国史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自1930年代初期中国学者明确提出“中国近代史”的概念及开展相关研究,至今已近百年,其间有关研究成果数量丰硕,涉及的主题包括了中国近代史的方方面面,成绩斐然。198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过去深藏不露的档案文献的开放,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及学术潮流的衍变,随着学术交流的广泛进行和研究的深入及认知的变化,海内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亦在不断发展、深化、创新,成果迭出。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尤其是促进海峡两岸学者对中国近代史的共同研究,2010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起“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研究计划,约请大陆及海峡对岸的台湾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同仁共同参与,并得到他们的积极回应。其后,该项计划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其研究宗旨为:
1、以专题研究的框架,展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尤其着重展现19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史料运用、研究方法、个案解读、历史诠释等方面的新进展与新趋向,注重其学术性与前沿性。
2、面向学界同行,具有国际视野,体现全球化时代学术研究的新特点。同时,亦考虑到大学本科以上学生及社会大众读者的学习需要和阅读兴趣,力求有更广大的读者面。
3、在注重学界过往比较重视的政治、经济、外交史研究的同时,也注重体现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趋向,在思想、文化、社会史研究等方面,亦有充分的写作与讨论空间。
4、各章节以专题和专论为中心,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感而发,内容详略得当,文字通畅可读,书后附参考文献和人名索引。
考虑到学术研究的百家争鸣特性,以及本研究计划的参加者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机构,具有或同或异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历,我们不要求以同一视角和话语系统从事研究与写作,而是充分尊重作者个人的研究兴趣、学术见解与表述方式,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在自由讨论切磋的基础上,以客观真实、实事求是为本,既凸显学术共识,又保留表述差异,最终形成在中国近代史各个不同论述主题之下的异彩纷呈的学术研究精品。
参加本研究计划的学者共有57位,其中大陆学者34位、台湾学者21位、香港学者2位,每位学者就其所擅长之研究主题各撰写一章。北京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研究员统筹主持研究计划,台北近代史研究所时任所长黄克武研究员在联络台湾学者参与研究并提出撰写意见方面贡献良多。王建朗、黄克武研究员慨允共同主编本书并为序。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完成出版,是两岸学者合作共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良好开端,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未来两岸合作研究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我们期待两岸学者有更多的合作,在全球化的时代,建立我们对中国历史的主体性诠释,留下我们这一代学者的学术印迹!
民国卷上
第1章 辛亥革命:“低烈度”与大业绩(廖大伟)
第2章 北洋政治的“乱”与“治”(杨天宏)
第3章 北洋外交的成败(唐启华)
第4章 训政框架下的国民政府(刘维开)
第5章 国民党的派系与内争(金以林)
第6章 国民革命军的制度与战力(张瑞德)
第7章 革命的底层动员: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动员·参与机制(王奇生)
第8章 中国苏维埃革命的源流(黄道炫)
第9章 国共分合的背景、经过与原因(杨奎松)
第10章 战前蒋介石与中共、日本之间的三角关系(黄自进)
第11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步平)
第12章 战时外交:从苦撑待变到大国擘画(王建朗)
第13章 汪精卫政权登场与落幕(邵铭煌)
第14章 国民党统治的衰颓(汪朝光)
第15章 国民党大陆统治的瓦解及其退台(林桶法)
民国卷下
第16章 善后大借款析论:民国财政的奠基与民族主义的激荡(林美莉)
第17章 从银元到法币:民国币制演进(卓遵宏)
第18章 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变迁:以官商互动为中心(吴景平)
第19章 阶级和职业:1930—1940年代上海银行界的政治和经济动态(李培德)
第20章 官僚资本与“官办商行”(郑会欣)
第21章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考察(吴翎君)
第22章 党国体制肇建与商民运动之兴衰(冯筱才)
第23章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郑大华)
第24章 寻找富强之路: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观察(陈进金)
第25章 由“学战”到“思想战”:民国时期的思想与学术(章清)
第26章 信仰与社会:民国时期的宗教变动(陶飞亚)
第27章 现代性与民国城市日常生活(忻平)
第28章 民国时期的边海疆交涉(陈谦平)
第29章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双重奏——以云南为例(杨维真)
第30章 祖国去来:日本统治与光复初期台湾人的两岸往来(谢国兴、林欣宜)
《朴槿惠政治经济学》内容简介:本书从韩国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角度深入分析与解读了朴槿惠总统的相关政策,并从这些政策背后
天朝,失去的历史机会 本书特色 明末清初,世界开始近代化,东方中国不具备自行近代化的社会条件,但历史不断给出中国追步世界的机会:郑和远航终止,中国失去以中国为主...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览萃-修订版 本书特色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修订版)》首部长廊彩画故事全集,破解长廊人物彩画迷阵,五千年中国历史的...
《健康城市建设方法与实践案例》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健康城市概念及其理论基础,针对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出的健康城镇建设主
大运河-环境 人居 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论述古代尤其是明、清、民国时期大运河的演变、环境变迁的得与失,城市和乡镇空间的特征,人居环境的变迁,包...
辛亥革命与袁世凯 本书特色 《辛亥革命与袁世凯》由黎澍所著,本书于1948年在香港生活书店出版,于1954年改订为《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重新印行。该书堪称马...
中国风俗史 本书特色 快节奏的社会,古老而富有营养的历史文化往往需要择精与浓缩,好读易懂、简明扼要是浓缩的要旨,中国书籍史传馆-中国史略丛刊系列即为此而生。简言...
所谓十五年战争,根据江口先生亲自执笔的《广辞苑》第四版(岩波书店,1991年)上的记述是这样解释的:“自1931年(昭和6年)柳条
鄂伦春族百年实录(上下) 内容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书系:鄂伦春族百年实录(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包括:鄂伦春人独特的民俗风情、鄂伦春族风情四则、鄂伦春族...
英国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她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原创性。当欧洲宗教机构和封建割据势力肆虐之际,英国已经
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与抗日战争 本书特色 毛泽东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推动和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李佑新主编的《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与抗日战争)...
《敏捷无敌之DevOps时代》内容简介:《敏捷无敌之DevOps时代》以轻小说的形式,借助于逼真的场景演绎了一名软件工程师从敏捷走向无
《围棋阶梯培训教程:入门教程(零起点到8级)》内容简介:以往的围棋书不考虑阅读者水平,大多倾向于词典类的工具书,宽泛地以布局
明清晋商商业资料选编 内容简介 全书从明清各种文献中,包括明实录、清实录、政书、类书、档案、家谱、文集、私人笔记及地方志中编选了有关晋商资料。此外,为了较全面了...
《这就是奥斯维辛》内容简介:幸存者证词拼成的奥斯维辛 真实而震撼的纳粹集中营见证录 不断修正证词意味着不断接近历史真相 本书是
本书稿由《鞑靼征服中国史》、《鞑靼中国史》和《鞑靼战纪》三部分组成。《鞑靼征服中国史》由西班牙多明我会教士帕莱福根据搜集
张翠容:香港资深新闻工作者,曾服务于西方及华文媒体,这包括BBCWorldService和InterPressService,香港经济日报与现代传播等,
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再探讨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了比较全面地探讨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变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所编写的。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日本...
世界简史-精装插图版 本书特色 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斯的《世界简史》(精装插图版)自上个世纪40年代由著名学者林徽因等译介过来,在中国一直拥有广泛的读者,很...
1912-1949-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本书特色 书稿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为支撑,运用历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