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在谷歌,他和Amit Singhal(谷歌院士,世界著名搜索专家)、Matt Cutts(谷歌反作弊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全球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年回到谷歌,领导创新项目。目前任谷歌公司的Principal Engineer。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他还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撰写的《浪潮之巅》(第一版)和《数学之美》深受业界的好评。
吴军博士在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和ZPark风险基金)分别担任董事和顾问,他还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以及该校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顾问。他曾经是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第一版读者赞誉
第二版出版说明
第一版序言
第一版前言 有幸见证历史
第1 章 帝国的余晖—AT&T 公司
1 百年帝国
2 几度繁荣
3 利令智昏
4 外来冲击
结束语
第2 章 蓝色巨人—IBM 公司
1 赶上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2 领导电子技术革命的浪潮
3 错过全球信息化的大潮
4 他也是做(芯)片的
5 保守的创新者
6 内部的优胜劣汰
7 后金融危机时代
结束语
第3章 “水果”公司的复兴—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1 传奇小子
2 迷失方向
3 再创辉煌
4 大难不死
5 十年
结束语
第4 章 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
1 摩尔定律
2 安迪– 比尔定律
3 反摩尔定律
结束语
第5 章 奔腾的芯—英特尔公司
1 时势造英雄
2 英特尔、摩托罗拉之战
3 指令集之争
4 英特尔和AMD 的关系
5 举步艰难
结束语
第6 章 IT 领域的罗马帝国—微软公司
1 双雄会
2 亡羊补牢
3 人民战争
4 帝国的诞生
5 当世拿破仑
6 尾大不掉
7 条顿堡之战
8 客厅争夺战
9 前门拒狼,后门进虎
结束语
第7 章 纯软件公司的先驱—甲骨文公司
1 硅谷老兵新传 — 埃里森其人
2 钻了IBM 的空子
3 天堂下的帝国
结束语
第8 章 互联网的金门大桥—思科公司
1 好风凭借力
2 持续发展的绝招
3 竞争者
4 诺威格定律的宿命
结束语
第9 章 英名不朽—杨致远、费罗和雅虎公司
1 当世福特
2 流量、流量、流量
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4 既生瑜,何生亮
5 红巨星
6 自废武功
7 浪淘尽风流人物
结束语
第10 章 硅谷的见证人—惠普公司
1 昔日硅谷之星
2 有争议的生死抉择
3 最有争议的CEO
4 亚洲制造的冲击
5 峰回路转
后记
结束语
第11 章 没落的贵族—摩托罗拉公司
如果我们认为公司之中也有所谓的贵族,摩托罗拉无疑
可以算一个。曾几何时,摩托罗拉就是无线通信的代名
词,同时它还是技术和品质的结晶。
1 二战的品牌
2 黄金时代
3 基因决定定律
4 铱星计划
5 全线溃败
6 回天乏力
结束语
第12 章 硅谷的另一面
1 成王败寇
2 嗜血的地方
3 机会均等
4 硅含量不断降低
5 亘古而常青
结束语
索引
第二版出版说明
1 第13 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1 太阳公司
2 Novell 公司
3 网景公司
4 RealNetworks
结束语
第14 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
1 风投的起源
2 风投的结构
3 风投的过程
4 投资的决策和公司的估价
5 风投的角色
6 著名的风投公司
结束语
第15 章 信息产业的规律性
1 70–20–10 律
2 诺威格定律
3 基因决定定律
结束语
第16 章 硅谷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1 充满传奇的大学
2 硅谷的支柱
3 纽曼加洪堡的教育模式
4 创业的孵化器
结束语
第17 章 科技公司的吹鼓手—投资银行
1 华尔街和美国的金融体系
2 著名的投资公司
3 科技公司的上市过程
4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5 华尔街与微软、雅虎和Google 的三国演义
结束语
第18 章 挑战者—Google 公司
1 历史上最轰动的IPO
2 早期岁月
3 商业模式
4 个人英雄主义和群众路线
5 绝代双骄
6 感谢上帝,今天是星期五(TGIF)
7 不作恶
8 不败的神话
9 秘密军团
10 云计算和数据中心
11 Google 的新气象
12 3G 时代
13 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
14 佩奇新政
结束语
第19 章 成功的转基因—诺基亚、3M、GE 公司
1 从木工厂到手机之王(诺基亚公司)
2 道琼斯指数中的常青树(3M 公司)
3 世界最大的联合体(GE 公司)
结束语
第20 章 印钞机—最佳的商业模式
所有成功的大公司都有好的商业模式,很多大公司的兴
起,不是靠技术的革新而是靠商业模式的转变。
1 Google 的广告系统
2 eBay 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3 戴尔的虚拟工厂
4 腾讯的虚拟物品和服务
结束语
第21 章 互联网2.0
1 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2 互联网2.0 的特征
3 著名的互联网2.0 公司
4 是革命还是泡沫
结束语
第22 章 金融风暴的冲击
1 金融危机的成因
2 瑞雪兆丰年:优胜劣汰
3 潜在的商机到处都是
4 格局的变迁
结束语
第23 章 云计算
1 云计算的起源
2 云计算的本质
3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和工程
4 对IT 产业链的颠覆
5 云计算时代的企业级软件和服务
结束语
第24 章 下一个Google
1 千亿俱乐部
2 岁岁年年人不同
3 新领域
4 关注亚太地区
结束语
第一版后记
索引
童年美学:观察与思考 本书特色 《童年美学:观察与思考》精选国内儿童文学理论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方卫平先生 2015 年的部分学术成果。该书约 15 万字,共分...
解构批评探秘 本书特色 郭伟著的《解构批评探秘》既是探索解构批评的奥秘,同时也是探索文学、批评、理论的奥秘。毋宁说,对“耶鲁学派”的述评乃是一个契机,本书意欲借...
精彩翻唱-歌词库2 内容简介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来到“口袋唱游”的天地。你手中这本可爱的小册子是特别为喜欢音乐喜欢唱歌的你准备的哦。知道吗,有好多好多我们耳熟能...
画家挥洒翰墨,手卷随手慢慢展开;雅集的士人聚在园林,正赏玩着竹杖挑起的一幅立轴;帝王在画屏前驻足,随后在屏背题诗一首。对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文论卷 内容简介 鉴于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各种话语的类型的多样性、分布的复杂性以及话语运用方式的隐蔽性,本书将在“概论”中对2...
西游(全三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以明刻本《李卓吾点评西游记》为底本,《李卓吾点评西游记》是目前所发现的*早的《西游记》评点本,由明朝批评家叶昼托李卓吾之名对原著进...
90后摄影师祥子在一次跟朋友去终南山游玩的时候爱上了终南山,决定此生定居此处。租一出院子,养鸡、种菜过上了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融合老版本前6本换了出版社的新版完结篇作者简介 完结版作者:吉原理恵子插画:長門サイチ目录 一本の煙草が、出会えた奇跡を昇
《诗经》与《楚辞》导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之一”——《与楚辞》课程的辅助教材。根据《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文字辅助教材是为...
山东教育通史(古代卷近现代卷)两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地研究山东教育历史的著作,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梳理”与“解剖”两种方式。所谓梳理,是从发展的角度分...
B蒋勋说红楼梦1 本书特色 本书有三大卖点1、本书是台湾美学大家蒋勋先生的《红楼梦》私家讲堂。蒋勋老师阅读《红楼梦》多达三四十遍,可谓品读*到位、讲解*感人的《...
围炉夜话 幽梦影:图文本 内容简介 《围炉夜话》、《幽梦影》这两本书是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格言书。作者分别是王永彬、张潮。《围炉夜话》的作者为王永彬,生平不详。《...
胡适与中国现代民俗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乡土情怀的积淀和民间文学的浸润、西方民俗意识的烛照与实验主义的导引、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胡适与民俗学意义上...
文学史沉思拾零 本书特色 《文学史沉思拾零》由莫砺锋所著,本书共收入学术论文十八篇,是莫砺锋先生历年来关于文学史和文学史研究的思考心得,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不同...
曹雪芹江南家世丛考 内容简介 《曹雪芹江南家世丛考(修订版)》收在这个集子里的,都是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江南家世的考索性文章,较多的篇幅用于记叙考察有关历史...
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 本书特色 《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为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文库。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
中国西部歌曲.第3册:民革与创作 内容简介 石夫先生主编的《中国西部歌曲》序列辑录他本人惧的民歌和国内其他作曲家整理改编的民歌以及用西部音乐素材创作的反映西部人...
白先勇的《游园惊梦》调全文长达一万七八千字,约是《台北人》诸篇平均长度的两倍。这篇小说的结构形式和主题含义,都十分难深复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理论评论卷 本书特色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理论评论卷(套装共2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新中国成立60周...
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 本书特色 一则看似简单的童话,为何引起文人,艺术家,心理学家,民俗学家,女性主义者,广告人等诸多人们的兴趣,不断地在各种媒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