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是在“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有选择地调查传统机械,目的是认识中国的机械技术。
★16开布面精装,大象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九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
★王元化、王世襄、马承源、钟敬文、李学勤、华觉明等众多著名学者担纲顾问和主编
★作者张柏春,中国科学技术、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专家,曾担任多个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以及多个科学杂志、学报的编委
★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技术精湛,科学技术和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其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是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全书共13卷,包括综论、技术思想、陶瓷、金属工艺、传统机械调查研究、漆艺、家具、雕塑造纸和印刷、金银细工和景泰蓝、中药炮制、文物修复和辨伪、历代工艺名家等,作者系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本书是该系列的其中一种。
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技术精湛,科学技术和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其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有传世和出土的人工制作的文物几乎都出自传统工艺,据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古代灿烂多彩的物质文明是由多传统工艺所创造的。即此一端,可见传统工艺对于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曾起过何等重大的作用。
总序
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科学技术和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其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有传世和出土的人工制作的文物几乎都出自传统工艺,据此,在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古代灿烂多彩的物质文明是由众多传统工艺所创造的。即此一端,可见传统工艺对于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曾起过何等重大的历史作用。
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同样不容忽视。作为中华民族固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工艺,既是弥足珍贵的科学遗产,又是技术基因的载体。古老的用作艺术铸件的失蜡法,经过现代科学技术的改造,跃变成为先进的、规模宏大的精密铸造行业,这是人们所熟知的科学技术史上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范例。许多传统工艺(诸如宣纸、紫砂、景泰蓝、锣钹制作等)至今仍在生产中应用,且因其自身工艺特点和文化特质而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准的提高,对传统工艺制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传统工艺定将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美化人民生活、对外贸易、国际文化交流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满足各阶层的多层次需要,从而显现其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所有文明国度都十分珍视自己的文化史、科学史、艺术史和工艺史,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包括传统工艺在内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我国,传统工艺的保护和继承发扬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又有再度焕发青春的大好机遇。所有文明国度都十分珍视自己的文化史、科学史、艺术史和工艺史。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包括传统工艺在内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我国,传统工艺的保护和继承发扬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又有再度焕发青春的大好机遇。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把传统工艺的文献资料整理、考订、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研究成果的编撰、出版视作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建设,既具有存亡续绝的抢救性质,又可对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术层面上、对科学技术史、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也有重要意义鉴于我国目前尚无传统工艺的系列著作中国科学院在“九五”规划中,特将《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列为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则是这项目的两个子课题之一。
本课题系由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和上海分会协助,首批共13卷,包括陶瓷、丝绸织染、酿造、金属工艺、传统机械调查研究、漆艺、雕塑、造纸与印刷、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中药炮制、文物修复和辨伪、历代工艺名家和民间手工艺等分卷。为保证编撰质量,特聘一批著名学者为顾问,从全国范围延请多年从事传统工艺研究,有较深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各分卷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和特约撰稿人,预期在世纪交替之际完成此项工作。
由于传统工艺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基础和具体条件不尽相同,本书现有的卷目设置和所涵盖的工艺类目与内容是存在欠缺之处的。我们希望在《全集》首批各卷推出之后,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继续予以充实、完善,俾能名实相符,也希望读者和学界同仁对已出的备分卷给予批评指教,容我们在修订再版时补正。
本书在立项和编撰过程中,得到院内外众多单位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大象出版社慨允承担出版任务并予资助,在此谨致谢忱。
2004年8月
张柏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及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4-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及机械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莱布尼兹研究会理事;国际机构与机器学联盟(IFToMM)机构与机器史委员会执行委员、国际技术史委员会(ICOHTEC)会员。
曾担任科学技术史学术期刊Science in Context编委、《自然科学史研究》常务编委、《中国科技史杂志》编委、《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编委。
1997-2003年承担中科院“九五”项目“中国传统技术综合研究”的二级课题:“传统机械调查研究”。2000-200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方向项目“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首席科学家, 并研究“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2001年起担任“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伙伴小组”组长, 主持中国科学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力学知识发展及其与其它文化传统的互动”研究。
傅莹女士,2013-2017年担任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也曾担任驻英国等国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书中展现的是,她作为一名新闻发言人,如何向中外媒体介绍中国的内政...
坂田先生是代表了战后日本文化的人物之一。坂田先生走在“民艺”的前沿,他是真正试图创立战败后美的标准的人。——村上隆(艺术家)坂田先生是个活得很完美的人。——川濑...
运气伤寒临证指南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临床实践记录,其中不乏作者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五运六气,简称“运气”。“...
无线电测向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从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起源、发展开始,分章介绍了无线电测向理论,测向原理,3.5mhz及144 mhz短距离测向,3。5...
庄子其人关于庄子的历史记载颇少,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也长时间少有人问津,以致家世渊源、师承关系、生卒年月均不甚明了。在战国时期的人之中,除了荀子在《解蔽》中有“...
沈复(1763—1822后),字三白,号梅逸,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代散文家。其性格爽直,落拓不羁,不事科举,以行商、书客、幕僚、名士终身。嘉庆中曾随齐鲲出使...
沧月,女,浙江人士,著名青春小说作家。 喜欢懒觉,喜欢逛街,喜欢唱歌,喜欢动漫…… 生于星象学上名为“织梦者”那一日的她,尤喜执笔为文,于是便有了如《镜》、《羽...
美国行政法的重构 内容简介 美国行政法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这一变革导致人们对行政法在我们法律制度中的适当角色产生了疑问。在相当程度上,该变革是由联邦...
这是一部记录作者老极带着妻子小猪、儿子辛巴,途径20国进行环球旅行的非虚构文学。为了好好陪伴孩子,和坚持夫妻俩原有的梦想,热爱旅行的老极夫妇从2014年11月开...
前言这本书由我于1956年1月在芝加哥大学Walgreen基金会举办的讲座上的六篇讲稿组成。根据出版方的要求,对原有的资料进行了重新编排和扩充,当然,它的结构和...
王天羲是一名以摄影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工作者。他工作、学习和生活于中国和美国,作品聚焦于富含隐喻的小型景观,或是探索边缘环境的生活方式。曾获Voies off、PD...
1974年生于日本长崎县。画家、动画美术师。1999年进入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后,负责宫崎骏导演的作品《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及《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等动画的...
杨健:男,1952年生。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专业教材:《剧本写作初级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合著· 2004)、《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
李零祖籍山西武乡县。1948年6月12日生于河北邢台市,在北京长大。中学毕业后,曾在山西和内蒙古插队7年。197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
作者亚历山大•柯瓦雷(1892-1964),俄裔法国哲学家、科学史家。在科学史方面,柯瓦雷享有不亚于科学史之父乔治•萨顿的地位。柯瓦雷的著作和他在普林斯顿研究院...
★黑泽明的左膀右臂、山田洋次把她的故事拍成电影,侯孝贤、蔡明亮、朱天文的往年交,贾樟柯说:她的叮嘱我记住了。★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亲历者、活历史,回望日本影坛与文...
詹姆斯·刘易斯(James P. Lewis),美国著名项目管理专家,美国刘易斯项目管理研究所创始人。著有《项目计划、进展与控制》等。赤向东,詹姆斯·刘易斯博士...
继布列松之后的马格南图片社核心人物、纪实摄影大师献给纽约的黑白赞歌。旧日影像重叠成平常生活的“非决定性瞬间” 。.....................※编辑...
精彩摘录她永远附和着他,她的附和并非她真的有什么相同的见解,只不过掩饰自己的无思想,无能力,表示她的存在,再末就是为讨好
作者罗伯特•麦基生于1941年1月30日,剧作家、编剧教练。因连续剧《起诉公民凯恩》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1981年,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