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思辨「現代散文,抒情傳統,中文現代主義」等議題的獨特論著。
本書為黃錦樹在現代文學領域多年思考的階段性成果。
共收長篇論文十四篇,及書評、書序之類的文學隨筆十八篇;議題主要環繞現代散文、抒情傳統、中文現代主義文學等議題。
關於中文現代主義,從對台灣現代主義世代的綜觀、從七等生雷驤到內向世代的延續與轉折、郭松棻的域外寫作的神祕沉默、舞鶴最亂迷的《亂迷》;朱天文故事瓦解的《巫言》、李永平遲到的《大河盡頭》、駱以軍的傷害美學和他的最初的房間;以及解嚴世代最被看好的童偉格的《西北雨》,那靜止的、被耗盡的剩餘的時間……作者不是從既定的時興學術視野(如後殖民、後現代之類的框架)來處理台灣的文學生產,而是嘗試從一個更大的學術背景來討論相關個案,而呈現出不一樣的文學研究景觀。
書中另一個重要主題是探討自五四以來最欠缺深入問題化的散文。作者嘗試藉著形式主義文學系統的視角,重探白話文革命的理論意義;理論性的重探新文學革命開端對文的嘗試;詩/散文/小說之共存與分界;探索抒情散文的主體預設,進而探問抒情傳統建構中的主體預設,甚至延伸向作者問題,散文的戲劇化問題;個案方面,聚焦於最有爭議的散文作者胡蘭成的自我戲劇化之極致的自我神話化,也藉由雷驤個案探討散文寫作隨作者之意圖而流變於文類之間,它的安分與不安分。
全書完整收錄黃錦樹對現代華文文學的獨到觀察與研究,是思考現代華文文學議題的一個重要參考。
【好評推薦】
「詩力與文心——這是《論嘗試文》為我們提供的課題。從馬來西亞渡海來台三十年,黃錦樹不斷嘗試重理文學疆界,在在引人深思。我們可以質疑他的論點,但不能忽視他的大哉問。他是蟄居埔里的摩羅。殊不知在春和景明的表象下,造山運動從未止歇。這,正是黃錦樹的貢獻。」
──王德威(哈佛大學講座教授)
埔里的摩羅:詩力與文心/王德威
引言
文與也
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
論嘗試文:論現代文學系統中之現代散文
面具的奧祕:現代抒情散文的主體問題
抒情的灰燼:論沈從文後期的寫作
天鈿女命的猥褻之舞:論胡蘭成的神話學
論台灣文學現代主義世代:戰後世代,轉向,本土現代主義的起源
窗、框及他方:論郭松棻的域外寫作
自己的路徑--《亂迷》與《巫言》
石頭與女鬼:論《大河盡頭》中的死亡與象徵交換
異質風景:論雷驤的「散文」寫作
內在的風景:從現代主義到內向世代
神的屍骸:論駱以軍的傷害美學
剩餘的時間:論童偉格的抒情寫作
【別卷】
抒情傳統的主體問題
作為離散論述的抒情傳統
力的散文,美的散文--散文的世界
見證與哀悼的工作——讀楊絳散文
輓歌與魔幻空間
文心凋零?——抒情散文的倫理界限
散文的爪牙?
散文與市場自由主義
文學獎與毒藥
文有別趣——讀黃翰荻《人雉》
另有隱禽?——臉書時代台式抒情詩人的摩羅詩學
肚臍的祕密——略談文學批評的態度、方法與倫理
藤壼與盟誓——朱天心《三十三年夢》
最初的房間——讀駱以軍《女兒》
那麼大的如果,那麼小的格局——讀陳冠中《建豐二年》
小說課,人生課——讀賴香吟《文青之死》
小說課與散文課——小說深處的散文界面
地方特性與南洋色彩
跋
引用書目
論文原發表處
十多年來,作者對旅行的熱衷,對寫明信片的風靡、對異國、對遠方、對流浪式的狂熱,找各式各樣的藉口或機會到各國旅行的沉迷,尤
《焦竑传》内容简介:本书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之一种。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号漪园、澹园,生于江宁(今南京)
大学校园里一直流传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之说,周国平的散文以情理并茂、哲理和诗情交融著称,二十余年
《HTML5与CSS3权威指南(第4版·上册)》内容简介:本书是HTML5与CSS3领域公认的标杆之作,被读者誉为“系统学习HTML5与CSS3的标准
《自决之书》内容简介:费尔南多·佩索阿一生都以异名进行创作,他生前一直默默无闻,他的作品在他死后才受到追捧,不仅被认为是葡
“边缘”相对于“主流”而言,有从来就在主流之外的边缘,也可以自主流之内走向边缘,经济学家似乎天生认同于“主流”,所以经济
《哈佛大学人生设计课》内容简介:“人生没有对的路,只有你决定的路,特别崎岖艰辛的路,更要勇敢走下去。”大提琴手尤虹文,选择
《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内文由浅入深,逐渐引领读者进入身心实修体证的动力过程。在第一、二、三章中,作者先试图提醒我们不
《鲁迅经典全集(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鲁迅是伟大的: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们,却以燃烧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逐者精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是许纪霖教授的随笔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宏观角度梳理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精
《苍生》内容简介:在那个朴实无华、热热闹闹的年代里,偏僻的山村有一群奇而不奇的人,做出一连串怪而不怪的事情,让摸不着头脑和
《融美乐创:儿童视角的小学教育新样态》内容简介:提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即“
《米拉的猜想》内容简介:◎你知道吗,他们都是社会学家! 笛卡尔、涂尔干、马克思、弗洛伊德、乔姆斯基、巴特勒、福柯、萨义德、戈
《青少年身体训练动作手册:徒手训练》内容简介:“青少年身体训练动作指导丛书”共8册,是中国青少年体能训练师认证参考教材,并得
本书是台湾实力派作家朱天文的一部散文集,收录其自1983到2003年陆续所写的60篇文章,分为“前三三与后三三”“如是我闻”等五辑
《一分钟面对面识人》内容简介:《一分钟面对面识人:写给HR和猎头们的超级实用工具书》作者结合教练技术、心理学测评4P、DISC、MB
《“一带一路”访问记:在华留学生的“回乡”见闻》内容简介:本书是由在华留学生撰写的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文章合辑。书稿中的
这本小说集,就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的合集,包括了作者的全部短篇小说;所有各篇的编排都依照作者自己原来编订的次序。因为这
《管理新现实》是管理大师德鲁克于1989年出版的作品,探讨一个正在变化的世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事实上,我们现在以及更远的未来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