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臨
1932年6月2日生,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香港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一級教授,德國性學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顧問,亞洲性學聯合會副主席。
劉教授創下中國數個第一:第一個公開的性學系列講座、第一個性教育培訓班、建立第一個性學學術團體、創辦第一份性學刊物,組織並完成第一次全中國兩萬例性調查(1989-1990)、承辦第一屆國際性學研討會、搶救許多珍貴性文化遺產並建立第一個性文化博物館。
劉教授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性科學,被譽為「中國的金賽博士」;1994年柏林第五屆國際性學大會獲頒「赫希菲爾德國際性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學者;2001年美國授予「赫伯˙林格倫獎」;美國時代《時代》週刊譽為「引導中國走向幸福的21世紀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版80多部學術著作,並譯為英、德、日、韓等多國語言。「同性戀性史」為作者繼「性史圖鑑」、「性愛進化史」後另一代表性著作。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同性戀
第一節 歷史上最早的同性戀記載
第二節 同性戀的一些稱謂
第三節 迷於同性戀的兩漢皇帝
第四節 古代同性戀的性角色
第五節 社會環境影響同性戀
第六節 男風氾濫的明清朝野
第七節 清代文人筆下的同性戀
第八節 中國歷史上的女同性戀
第二章 中國現代的同性戀
第一節 中國現代對同性戀研究的狀況
第二節 同性戀者知多少
第三節 同性戀者的分類
第四節 人們對同性戀的看法
第五節 同性戀者的婚姻問題
第六節 法律、政策與同性戀
第七節 同性戀與愛滋病
第八節 同性戀在香港和台灣
第九節 文藝介入同性戀探索領域
第三章 調查數據分析
第一節 艱難的調查之路
第二節 文化程度和婚姻狀況的特點
第三節 性生理發育和手淫
第四節 擇偶標準
第五節 相識與相聚
第六節 同性戀伴侶之間的關係特徵
第七節 性行為
第八節 性觀念
第九節 性教育和性知識
第四章 典型事例
第一節 意向型同性戀
第二節 性感型同性戀
第三節 性樂型同性戀
第四節 複合型同性戀
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
《我们的天真填满整个宇宙》是微博最红小学老师“我们1班”,专门为你写的天真之书。“我完全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龙猫,坐在
查理•布考斯基(CharlesBukowski,一九二○∼一九九四)生於德國。父親是美國軍人,母親是有著波蘭血統的德國人,兩歲時隨父母搬到
《萌趣集:儿童插画临摹与训练手册》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儿童插画设计图集,旨在为插画从业者和绘画爱好者提供临摹和学习素材。本书
台客說:灰機為什麼會灰?不是因為引擎,是因為有了夢想。導演說:阿里山為什麼會美,是因為山裡有個祕密,你永遠尋不到答案。「
《饶宗颐传》内容简介:《饶宗颐传:香江鸿儒》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传记。饶宗颐出生于1917年,现居香港,是中国著名的学术大师和
朱自清的文章是善感的,他的为人事承担的。以善感的心直面人生的残酷,朱自清尽管时常感到情绪低徊,但平正的理性推动他去承担这
《唐卡》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的基本情况和制作工艺。全书分为“唐卡的发展历程”、“唐卡的类别”、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第四版)》内容简介:本书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在教学实践中应掌握的基础理论知
《战士终竟是战士(鲁迅笔下的人生精论)》以社会人生为主题,选编了鲁迅著作中的精彩论述,虽然这些论述产生的年代距今已隔半个多
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有多少事我们还无法用科学解释?外星生命、飞碟、幽浮、奇异生物……许多无法解释的灵异、古怪、神秘现象,
《鲁迅:最受诬蔑的人》题记中引用恩格斯的一段话:“凡是为某种事业进行斗争的人,都不可能不树立自己的敌人……”。作者认为这
《基站天线测试技术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围绕基站天线测试技术与实践,首先全面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发展历史、设计原理与结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内容简介:本书是医学博士朱晓平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疾病的经典老偏方;是传统
《过去的乡居生活》内容简介:中国旧时乡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乡居的生活,乡愁的眷恋,儿时的记忆,成了当代人脑海中的一泓
这是一个崩溃的世界,这是一个富有终极意义的世界,陈丹燕在此探寻大地的伦理与上帝的指纹。那些连绵的白色雪山,从未有人染指,
《魔术时刻》一书是苏伟贞最出名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她的八篇短篇,以电影技术“魔术时刻”捕捉“暧昧不明、幽微难测的灰黑地带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
《培根随笔集》内容简介:本书是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创作的随笔集。随笔主要是收录了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涉及到政治
这是一本年轻人写给年轻人的书,一本关于书的书。普通读者魏小河,坚持原创经营“不止读书”两年,获得250000读者订阅,500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