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達臨
1932年6月2日生,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香港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一級教授,德國性學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顧問,亞洲性學聯合會副主席。
劉教授創下中國數個第一:第一個公開的性學系列講座、第一個性教育培訓班、建立第一個性學學術團體、創辦第一份性學刊物,組織並完成第一次全中國兩萬例性調查(1989-1990)、承辦第一屆國際性學研討會、搶救許多珍貴性文化遺產並建立第一個性文化博物館。
劉教授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性科學,被譽為「中國的金賽博士」;1994年柏林第五屆國際性學大會獲頒「赫希菲爾德國際性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學者;2001年美國授予「赫伯˙林格倫獎」;美國時代《時代》週刊譽為「引導中國走向幸福的21世紀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版80多部學術著作,並譯為英、德、日、韓等多國語言。「同性戀性史」為作者繼「性史圖鑑」、「性愛進化史」後另一代表性著作。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同性戀
第一節 歷史上最早的同性戀記載
第二節 同性戀的一些稱謂
第三節 迷於同性戀的兩漢皇帝
第四節 古代同性戀的性角色
第五節 社會環境影響同性戀
第六節 男風氾濫的明清朝野
第七節 清代文人筆下的同性戀
第八節 中國歷史上的女同性戀
第二章 中國現代的同性戀
第一節 中國現代對同性戀研究的狀況
第二節 同性戀者知多少
第三節 同性戀者的分類
第四節 人們對同性戀的看法
第五節 同性戀者的婚姻問題
第六節 法律、政策與同性戀
第七節 同性戀與愛滋病
第八節 同性戀在香港和台灣
第九節 文藝介入同性戀探索領域
第三章 調查數據分析
第一節 艱難的調查之路
第二節 文化程度和婚姻狀況的特點
第三節 性生理發育和手淫
第四節 擇偶標準
第五節 相識與相聚
第六節 同性戀伴侶之間的關係特徵
第七節 性行為
第八節 性觀念
第九節 性教育和性知識
第四章 典型事例
第一節 意向型同性戀
第二節 性感型同性戀
第三節 性樂型同性戀
第四節 複合型同性戀
張娟芬性別代表作台灣女同志書寫經典重現認識同志的第一本書性別平等教育最佳教材全新收錄同志運動者張秉瑩推薦序一九九八年出版
《女人30岁以后的加法生活》内容简介:女人30岁左右是个转折期,同时又是个危险期。本书不同于其他女性休闲读物,是真正帮30岁以后
《沉思录》内容简介:《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传世之作。马可·奥勒留尊居万乘、富有四海,东征西讨、戎马倥偬,却依
胜景留人驻,更让人情思幽发的是数千年历史沉淀下的文化。四千年前大禹治水,行止于此;两千多年前,越王建都,与吴相争,河山曾
《马略卡之冬:雪球橘》内容简介:“看!这雪从苏格兰翩跹而至,就像是为了迎接阁下到马略卡来。”新邻居开心,“我”却郁闷了。大
《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承载着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全面地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
《鲁迅名言录》编者蔡昇曾和郑智,分别是我在北京鲁迅中学执教和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期间的同事。长期以来,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
《历史的复盘:百年纷争人与事》内容简介:▲ 复盘历史,厘清晚近中国历史关节点纷乱的头绪——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与“天地会”之类秘
《零基础学包装设计》内容简介:《零基础学包装设计》系统阐述包装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涉及包装设计的各个方面,将前沿性和实
《供配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内容简介:本书是云南工业技师学院校本教材供配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配套用书,结合教材,以每个任务的教学
1、精彩的《清明上河圖》分解,讓讀者可以從細節中了解北宋都市的城市生活。2、北宋的都市曾經發展到驚人的文明高度,讀者可以憑
《呐喊•彷徨》内容简介: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
全书分为“无法分类的梦呓与杂感”、“谈书·论文”、“谈旧事”和“谈戏”四辑。书名“瞎三话四”当为作者自谦之词,但作者的东
本全集共分四十册:(1-20)本书是作者六十年治学的一个总结。主要评析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胡适等,剖
你一定听过:“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是张小娴的畅销
《人体结构与动态绘制高效练习法》内容简介:看到活泼可爱的人物,不禁想用画笔记录下他们的形象,却往往苦于画不好人体结构。本书
《不负如来不负卿》内容简介:迄今为止最唯美、最经典、最诗意的仓央嘉措诗传。以出世之智慧,明世间之情感的解读方式,动情演绎仓
《给孩子的心理成长书》内容简介:当孩子面临成长中的身心“巨变”,心理问题和困惑特别多: “拖延症”怎么改变? 不懂得拒绝别人
《口袋里的名言》内容简介:如果说语言是人类智慧的记录,那名言就是照耀平凡生命的灯塔与星光。在广阔的人类智慧宇宙中,寺山修司
《鲁迅传》是名副其实的“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本书收入了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鲁迅的思想与生活》和其他回忆鲁迅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