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是英国人,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当时,他的父亲在当地的殖民地政府供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家属于“中产阶级的下层,或没有钱财的中产家庭”。
1904 年,由母亲带他先回到了英国。他自幼天资聪颖,11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诗作《醒来吧,英格兰的小伙子们》。14岁又考入著名的伊顿(Eton)公学,并获取了奖学金。但早在小学时期,他就饱尝了被富家子弟歧视的苦涩,从他后来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凭他那天生就很敏感的心灵,这时已经对不平等有了初步的体验。
1921年,布莱尔从伊顿毕业后考取了公职,到缅甸当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良知。看着他们在饥寒交迫中、在任人宰割的被奴役中挣扎,他深深感到“帝国主义是一种暴虐”。身为一名帝国警察,他为此在良心上备受煎熬,遂于1927年辞了职,并在后来写下了《绞刑》(A Hanging,1931年,此为正式出版年代,下同),《缅甸岁月》(Burmese Days,1934年)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1936年),这些纪实性作品,对帝国主义的罪恶作了无情的揭露。
但是,这一段生活经历仍使布莱尔内疚不已。为了用行动来表示忏悔,也为了自我教育,他从1928年1月回国时起,就深入到社会最底层,四处漂泊流落。尽管他自幼就体弱多病,但在巴黎、伦敦两地,他当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并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次年,布莱尔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1933年),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苦难。正是在为这部作品署名时,布莱尔用了“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某种程度上说,“奥威尔”的出现,开始了布莱尔的新生活。
这时的奥威尔已经把自己深切的情感系于无产阶级的命运上,在思想上也开始倾向社会主义。他不能容忍劳苦大众在英国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他曾这样深情地写道:“他们才是真正的英国人。”赶巧,在1936年,有一位进步出版商聘请一位属于“不是受害者自己,而是见证人”的作家,去北部工业区(兰开郡,约克郡)对工人的穷困状况作实地调查。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的奥威尔欣然应聘,历时数月,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并参考了包括恩格斯《通往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1937年)--其中记述了大量的事实,深切地反映出工业区人民生活的悲惨和世道的黑暗。奥威尔不但据此愤怒地谴责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性的摧残,还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拯治社会的弊端。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光荣战斗。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经受过重伤。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1938年)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个权威性文献。
但是,这场正义的战争,由于左翼共和政府内部分裂,最后竟失败了。没有死于法西斯枪弹下的奥威尔,竟差一点丧身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这个惨痛的经验对奥威尔影响巨大。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而这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到他后期的两部名作《动物庄园》和《1984》(Nineteen Eighty-Four,1949)创作。
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以《动物庄园》和《1984》而言,他的影响已经不可估量。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如果说,贯穿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 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洪堡的礼物-企鹅经典 本书特色 普利策奖得主、法国荣誉军团骑士、中年作家查 里·西特林在走过了一段人生成败道路之后,才开始 回忆起他的亡友洪堡·弗莱谢尔。他对潦...
巴黎圣母院 本书特色 《巴黎圣母院(插图本)》是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新导读插图本小学初中部分。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负盛名的小说。 作品描写...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Beckett,1906-1989)法国作家。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测量员,母亲是虔诚的教徒
世界文学文库-基督山伯爵(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它讲述的是水手邓蒂斯的报恩和复仇故事。主要情节跌宕起伏,迂回曲折,从中又演化出若干...
《十日谈》是世界古典文学名著,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小说家乔万尼.卜伽丘(1313-1375年)。作品描述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斯流
人类正在经历着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作为精神产品的图书也不例外。读者面对品种繁多、应接不暇的图书信息,同样面临如何选择的
《少年维特的烦恼》内容简介:《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是歌德据自身经历写出的书信体小说,描绘了
三个火枪手-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全2册)-全译本 本书特色 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教派的主要根据地...
《有钱人和没钱人》内容简介:本书分为《春》、《秋》、《冬》三部分,形象地表现了哈里·摩根这个“个人主义者”失败的一生。在《
《森鸥外精选集》森鸥外,本名森林太郎,出身于武士家庭,祖上历代是藩主的侍医。自幼受武士道德教育,通习儒家经典。维新后随父
故事发生在冬天的东京,时间跨度只有晚上12点到早晨6点七个小时,采用两条平行线结构,分别叙述一对年轻的姐妹,一个在黑夜中昏睡
雾都孤儿 本书特色 《雾都孤儿》: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对世界文学有巨大的影响。雾都孤儿 目录 **章第二章第三章...
娜娜-(全2册)-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娜娜(套装上下册 插图典藏本)》是左拉的长篇小说。娜娜因主演《金发维纳斯》获得成功,成为巴黎红极一时的交际花,把追求她...
双城记 本书特色 《双城记》是狄更斯*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对下层人民的苦难表示...
本书包括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的二部作品:《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个人的体验》是作者把自己所经历的精神炼
《苦难的历程》是苏联作家阿历克赛・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一八八三――一九四五)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这个三部曲,阿・托尔斯
海底两万里-(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科幻小说,于一八七○年问世,暨今已逾百年,而仍能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广有读者,仅此一端,即...
《绿原译浮士德》内容简介:《浮士德》为作者代表作,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人类精神进化的百科全书。它通过书斋学者浮士德与魔鬼的赌赛
三个火枪手--世界文学名著普及本 本书特色 本书描写了十七世纪二十年代法国路易十三时期,国王手下的几名火枪手为王后效劳,到英国向白金汉公爵取回一串金刚钻项链的故...
文字生涯-(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 本书特色 《名著名译:文字生涯(插图本·精华版)》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