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是英国人,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当时,他的父亲在当地的殖民地政府供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家属于“中产阶级的下层,或没有钱财的中产家庭”。
1904 年,由母亲带他先回到了英国。他自幼天资聪颖,11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诗作《醒来吧,英格兰的小伙子们》。14岁又考入著名的伊顿(Eton)公学,并获取了奖学金。但早在小学时期,他就饱尝了被富家子弟歧视的苦涩,从他后来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凭他那天生就很敏感的心灵,这时已经对不平等有了初步的体验。
1921年,布莱尔从伊顿毕业后考取了公职,到缅甸当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无时不在刺激着他的良知。看着他们在饥寒交迫中、在任人宰割的被奴役中挣扎,他深深感到“帝国主义是一种暴虐”。身为一名帝国警察,他为此在良心上备受煎熬,遂于1927年辞了职,并在后来写下了《绞刑》(A Hanging,1931年,此为正式出版年代,下同),《缅甸岁月》(Burmese Days,1934年)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1936年),这些纪实性作品,对帝国主义的罪恶作了无情的揭露。
但是,这一段生活经历仍使布莱尔内疚不已。为了用行动来表示忏悔,也为了自我教育,他从1928年1月回国时起,就深入到社会最底层,四处漂泊流落。尽管他自幼就体弱多病,但在巴黎、伦敦两地,他当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并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次年,布莱尔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1933年),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苦难。正是在为这部作品署名时,布莱尔用了“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某种程度上说,“奥威尔”的出现,开始了布莱尔的新生活。
这时的奥威尔已经把自己深切的情感系于无产阶级的命运上,在思想上也开始倾向社会主义。他不能容忍劳苦大众在英国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他曾这样深情地写道:“他们才是真正的英国人。”赶巧,在1936年,有一位进步出版商聘请一位属于“不是受害者自己,而是见证人”的作家,去北部工业区(兰开郡,约克郡)对工人的穷困状况作实地调查。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的奥威尔欣然应聘,历时数月,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并参考了包括恩格斯《通往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1937年)--其中记述了大量的事实,深切地反映出工业区人民生活的悲惨和世道的黑暗。奥威尔不但据此愤怒地谴责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性的摧残,还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拯治社会的弊端。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光荣战斗。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经受过重伤。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1938年)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个权威性文献。
但是,这场正义的战争,由于左翼共和政府内部分裂,最后竟失败了。没有死于法西斯枪弹下的奥威尔,竟差一点丧身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这个惨痛的经验对奥威尔影响巨大。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而这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到他后期的两部名作《动物庄园》和《1984》(Nineteen Eighty-Four,1949)创作。
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以《动物庄园》和《1984》而言,他的影响已经不可估量。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如果说,贯穿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 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彼得·潘,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一个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可爱的小男孩。因为害怕长大,他在出生
《海底两万里》内容简介: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
圣女贞德-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在英国文学史上,萧伯纳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一生在文坛上留下了无数佳话。但和莎士比亚不同的是,...
《美国国家安全局》内容简介:NSA,美国国家安全局,全世界超级庞大的电子情报机构。它监视着全世界,从恐怖分子到网络黑客,从大工
《作家榜名著:巴黎圣母院》内容简介:◆全新完整译本:法国总统总理推荐!译者荣获7项大奖!全新完整珍藏版,这次彻底读懂《巴黎圣
《爱的教育》内容简介:《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小说家亚米契斯的主要作品。本书是一本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通过记录四年级小学
《大师和玛格丽特》内容简介:本书是俄罗斯少有的一部带有魔幻怪诞色彩的小说,在作者逝世二十五年后才得以公开发表。巧妙的构思、
来自《华尔街日报》的如何成为成功的管理者的权威指导近几十年,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投入大量时间试图理解什么是管理,哪种策略可行
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大卫科波菲尔(套装上下册) 本书特色 《大卫.科波菲尔》(套装上下册)言语诙谐,爱憎分明,情节曲折,画卷宏大,体现了狄更斯一贯的风格。是狄...
《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内容简介:那些在剑桥牛津校园里漫步的聪明人,究竟有哪些与常人不同的思维习惯? 总是做出正确决定或选择的
荒野的呼唤-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全译本) 本书特色 杰克·伦敦所著的《荒野的呼唤(全译本)/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是有史以来*好的动物故事,读者*多的美国小...
红与黑 本书特色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
本书收有“女人的身体”、“光笼罩你”、“我记得你往日的样子”、“陶醉在松林中”等诗歌。作者简介 聂鲁达(1904-1973)在拉美
“不要被理想束缚”是金子由纪子给你的人生“暖”建议。她是作家、编辑、妻子、母亲,也是爱生活的简单人。有人说,所有的抑郁都
大卫.考坡菲-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下)-(全译本) 本书特色 《大卫·考坡菲(全译本 下)》是狄更斯的代表作。1850年问世的《大卫·考坡菲》是狄更斯的半...
《霍华德庄园》内容简介:二十世纪初的英格兰,爱德华时代的伦敦城。家境殷实、自信美丽的施莱格尔家两姐妹醉心于伦敦城里的各类思
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
飘(上下) 本书特色 《飘》的主题不是战争,作者也无意做历史的论道者。她在思嘉身上寄谕了浓厚的对青春逝去的依恋和伤感。在任何时候,青春的逝去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在...
一千零一夜-全译本 本书特色 《一千零一夜(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阅读经典·陶冶心智一千零一夜-全译本 内容简介 简介《一千零一夜》又名《...
牛虻 本书特色 《牛虻》是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