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部分是自传,部分是文学批评,部分是沉思录。它讲述了两个相互交错的旅行:即作者本人环绕世界的旅程,和他对古希腊历史地理学家R.希罗多德足迹的追寻。
在行文过程中,R.卡普希钦斯基展示了R.希罗多德的热情,像他这样充满热情的人并不多,醉心知识,才智超群,“旅行是他必不可少的事业,他的自我辩白是全心投入,奋力了解人生、世界、或许最终还有他自己”。通过环游世界的旅行,R.卡普希钦斯基感受深刻,探索过去比作为记者探索当下更为有趣、更是着迷于穿越时间的界限。在他看来,“每部历史,包括R.希罗多德记下的每一页,都向时间狭隘者表明,当下一直存在,历史只是现在的不断行进,我们所谓的古代时间对于亲身经历的人来说却是眼前的现实。”最后,R.卡普希钦斯基指出了R.希罗多德的困境:他穷尽一生要保存历史真相,防止人类时间的痕迹被时光抹掉;但他研究的主要来源不是一手经验,而是其他人按照自己的看法叙述的历史。
R.卡普希钦斯基认为,我们可以努力减少或缓和分歧,但永远无法滤掉。我们永远不可能直接身处历史,而只能是别人叙述、呈现的历史,是他或她认为的样子。
卡普钦斯基认为自己师承于希罗多德,说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记者和第一位全球主义者。他对希罗多德奉若神明,还因为希罗多德不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历史学之父",而且是"谎言之父"。如果说修昔底德是科学化历史的奠基人,冷静地分析权力政治,那么希罗多德就是第一位虚构史学家,他在书中记录各种精彩的故事,不论其真实与否。新闻报道也有两种,像旗语一样清晰扼要,或者充满诗句和影
鲁迅亲手编定的文集,从最早的《热风》到最后的《且介亭杂文二集》,以及《两地书》,共计十五种,一律按照初版本原貌收入。书中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跨学科方法与文本细读法的巧妙结合,力图考察鲁迅小说中不同层次的话语形构。比如鲁迅小说中的身体话语:鲁
《猴样:从野路子通往时尚圈》内容简介:“猴样”来自成语沐猴而冠。看上去金光闪闪的时尚圈,有太多猴扮人样、人当猴耍的荒唐把戏
《李敖有话说》这个节目由李敖一手包办、一言九鼎、一针见血、说一不二,打破电视制作模式,单刀直入,以证据骂人、以口舌开心,
《珠穆朗玛之魔 Ⅰ》内容简介:20世纪20年代,探险的黄金时代。当时,南北极都被征服,只剩第三极——珠穆朗玛峰。1924年,马洛里、
本书是周振甫先生对鲁迅诗歌的注。全书收入鲁迅诗歌共62题79首,是目前最为完整的注本,按旧体诗、新诗、民歌体诗以及轶诗四大部
本书是董桥散文,其中包括《秋园杂卉小识》、《说品味》、《听那立体的乡愁》、《读园林》、《凯恩斯的手》、《镜子里的展望》、
桂花巷這個名字,是古早古早的前人留下,只不知伊們因的何端,要取這麼好聽的巷名來騙人?故事的主角剔紅,從小生長在一個窮苦家
有没有那么一恍惚、一刹那,你突然问自己:这么久以来,我过得好不好?一个人走在街道,你突然停下来不知道该往哪走,你问自己:
本书由台湾蒋勋、侯文咏、韩良露、沈春华、严长寿、舒国治等三十位名人,写下他们行走台湾的“私房”回忆,以深度、细致、慢游的
《朝花夕拾》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指1926年所作十篇回忆散文的结集《朝花夕拾》;1922—1935年创作的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的短
《母亲》内容简介:诗人洪烛为怀念逝去的母亲,而写了《母亲》,用白话间或以诗的语言倾吐着他的哀思。在这个长篇巨制中,作者回顾
比女人更會欣賞男人,比男人更懂男人!帶著好奇心旅行,陳克華與男人路上相逢。◎驚訝「男人與男人間近距離的身體接觸,於埃及人
《新100个基本》内容简介:《100个基本》飞跃升级第二季,将“100个基本”深化为两个部分: “工作的100个基本”和“生活的100个基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信,对青少年关心的话题,读书、升学、作文、做人、修身、谈情、爱
《懒人闲思录》出自英国幽默名家杰罗姆之手,这位“懒人”思想家善于从“懒人”的视角静观众生世相。平谈的生活细节一进入他的文
這本《在廢墟裡看見羅馬》,收錄文章並不是按當初見報的時序編排,分四輯歸類,以董建華末年到曾蔭權接任初期的人事更替和民情起
《对自己狠一点》内容简介:人们常常因年龄而感到焦虑。可我不一样,现在的我,要比以前更加快乐,因为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变多了,
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人,在甘生命最后十年中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苦难,已不能用来形容他最后的人生路程,但这些用血泪凝成的思想
她们都是一个完整的命运轮回,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之路。有自己的固执、有自己的炽热,有沮丧有幸福,有每个人不一样的温柔,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