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秋,张爱玲先到台湾,再访香港。这段游记张爱玲于1963年写成英文本A Return To The Frontier,80年代又以中文重写出《重访边城》,是张爱玲生平唯一描写台湾的文章。台湾和香港,在张爱玲眼中皆属悬在大陆边上的“边城”,而与中国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又和同内地接壤的香港风格完全不同。透过她的犀利之笔,我们看到了现今台湾早已忘却的文化特质,以及旧时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市民生活。
亦报的好文章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
爱默森的生平和著作
梭罗的生平和著作
忆胡适之
谈看书
谈看书后记
张看自序
张看附记
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
人间小札
羊毛出在羊身上
关于笑声泪痕
惘然记
信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
回顾倾城之恋
关于小艾
表姨细姨及其他
谈吃与画饼充饥
续集自序
“嗄?”?
草炉饼
对照记
编辑之痒
四十而不惑
忆西风
笑纹
重访边城
一九八八至——?
《给理想一点时间》一书,是凤凰网博报2011年度博文精选集,书中精选两岸三地、海内外近70位博主的佳作,是凤凰网博报编辑部从近
《IBM:变革之舞》内容简介:本书通过解读IBM的变革心,回答了为什么IBM能够在其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次次成功转型并居于领先;通过感悟
《NIO与Socket编程技术指南》内容简介:技术畅销书作者撰写,掌握高并发与网络编程基石技术:NIO与Socket。细化到特性级别,涵盖缓
作为一部“小而美”的历史随笔集,本书的时间跨度却很大:从先秦到民国,作者魏风华以独特的视角、私家的见解、优美而又具有个性
《孤独的小螃蟹》内容简介:小学课本每册中设置的“快乐读书吧”,即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期,推荐学生读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作品
《创新的动力:工业设计标准及其中国策略》内容简介:有关"工业设计标准”的定义研究、属性研究以及技术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创新课
朱自清的文章是善感的,他的为人事承担的。以善感的心直面人生的残酷,朱自清尽管时常感到情绪低徊,但平正的理性推动他去承担这
《按钮+菜单+加载+转场UI交互动效设计教程》内容简介:UI交互设计是设计人与UI之间的“对话”,交互设计包括对UI的有用性、易用性和
本书介绍作家所著的散文集《蒲桥集》共60多篇。很具特色和风格。适合文学爱好者使用。目录 自序1国子监2下水道和孩子3果园杂记4
《鲁迅:为爱情作证》通过“彷徨于无地”、“一掷我身中的迟暮”、“我梦见”、“我坦然,欣然”四部分,对《野草》这部作品中的谜
本书由台湾蒋勋、侯文咏、韩良露、沈春华、严长寿、舒国治等三十位名人,写下他们行走台湾的“私房”回忆,以深度、细致、慢游的
一部名作和一幅名画到底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不是教科书从文学史、艺术史里提炼出的答案,也不是经过出版商、代笔者打磨后的自传说
导语《大话方言》是易中天教授吕评历史细读城市之后又一部别具特色的语言力作。在书中,易中天涉足了自己全新的领域“语言学”,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程浩去逝后,母亲给他整理的文字中,有一部十余万字的日记。日记写于2009年一次濒临死亡的状况后,记录了程浩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生
该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张中行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如何写作的小书,作者总结自己同语文打五十余年交道的经验和体会,以简明
《浮生琐记(英汉对照)》内容简介:本书是一系列极短篇散文随笔和隽语警句的合集。书中无论是鞭辟入里的幽默,还是哀而不伤的怀旧
《李敖快意恩仇录》是李敖在1997年出版,坦白回忆他个人的成长,一时之间唤起整个社会对的美好回忆,成为横妇书市的风云之作。李
《再不远行,就老了2》内容简介:一个80后单身女孩,辞掉外企的工作,趁着年轻,独自环游世界。她带着不足四千美金上路,本来只想去
《幸福家庭智慧》内容简介:由中国人才研究会主办,金子谦老师主讲的“幸福家长大学”在全国十四个省份设有分校,每年全国巡回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