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顾随讲古代文论》《顾随讲<文心雕龙>》《顾随讲<论语><中庸>》之后《顾随讲<诗经>》面市了。《顾随讲<诗经>》系根据顾先生两弟子叶嘉莹女士与刘在昭女士听课笔记整理而成,并以此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包括“谈国风”、“谈小雅‘变雅’”、“小雅碎语”;后一部分包括“概说‘诗三百’”、“说周南”“说召南”。而所选篇目的讲说无论多寡,均有悉心体悟、独到见识;且能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摘录顾先生讲《桃夭》片断如下:
桃有薄命花之名,岂为其花不长而颜色娇艳耶?并非如此。盖桃花既老,很少花果,桃三杏四梨五年,桃三年即花,年愈少花果益盛,五、六年最盛,俟其既老不花,无用,便作薪樵,曰薄命花言寿命短也。诗人不但博物(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且格物(通乎物之情理)。
若我辈游山见小草,虽见其形而不知即吾人常读之某字,此连博物也不够。诗人不但识其名,而且了解其生活情形。诗人是与天地日月同心的,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日月无不照临,故诗人博物且格物。《桃夭》即是如此,诗人不但知其形、识其名,且能知其性情、品格、生活状况。
杜甫《绝句》有: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花欲然”即“灼灼其华”。然,通“燃”,灼灼之意。红色有燃烧之象,“灼灼”,光明,有光必有热。桃花的精力是开花才茂盛。“夭夭”乃少好之意,少好的反面是老丑,故此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外表是言桃花之红,内含之义是指少壮之精力足,故开花盛艳,“灼灼其华”必是“夭夭”之桃。
不但创作要有文心,即欣赏也要文心。说话要十二分的负责。凡用字要彻底地了解字义,否则言不由衷(衷,中也),此种作品是无生命的。比利时梅特林克(Eterlinck)之六幕剧《青鸟》中说指头是糖作的,折了又长。这是他的幻想,但这还是由事实而来的。糖又长出——木折仍能长。必要博物、格物,方才能有创作,方才有幻想。所谓钞袭、因袭、模仿,皆非创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必是诗人亲切的感觉。
中国东方文学翻译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中国翻译文学史不论翻译队伍还是译作数量都存在着无可否认的西方中心状态,身为东方文明大国,国人对东方诸国文学所知寥寥,这...
何谓文学本身-春风学术文库 本书特色 一些语词在这个时代愤怒地涌现出来:资本、权力、阶级、市场等等,我们与这些语词遭遇,与这些语词背后的残酷的现实遭遇,现实逼使...
诗词常识 本书特色 《读词常识(精)》是由夏承焘和吴熊和共同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诗词常识 目录 **章 词的起源与特点一、词的起源二、词的特点第二章...
札迻 内容简介 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十九岁(清同治六年)中举,曾官刑部主事。因淡于荣利,称病家居著述达四十年。主要著作有札迻...
大变法--宋神宗与十一世纪的改革运动 目录 中华文库序合作出版中华文库缘起编辑说明作者序引言:变法之君**章历史的这一页第二章山雨欲来第三章善弈的棋手第四章熙宁...
《宋诗纪事补正》的正式撰稿始于1982年。在其后的十几年中,钱先生投入大量精力,对《宋诗纪事》的内容作了广泛深入的补充和订正
比较文学之道(艾田伯文论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作者十一篇论文。这些论文均是作者关于世界文学、总体文学的有代表性的论述,也是对比较文学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深入...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老北大讲义 本书特色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今北大博士生导师...
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 内容简介 简介《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洪子诚学术作品集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 目录 自序**章生活变革与作家的艺术个性第二章作品的总...
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 本书特色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转型是一个大的社会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又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由于阶段性的差异造成了乡土小说创作中不同阶...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总论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现代视野下的古代文学论、古代文学研究学术观念方法的传承和新变、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空前拓展、政治运动中...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脂砚斋全评石头记(上.下) 本书特色 “戚序本”是依据曹雪芹临终前手稿进行传抄而形成的一种抄本。本书是历史上**部以“戚序本”为底本,以早期“石头记”抄本为参校...
还原石头记作者之谜 本书特色 《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这是妇孺皆知的文学常识。甘肃青年学者蒋友林、程莉萍凭借红学前辈发现的大量历史资料,着眼于文本及脂评的深层内...
西方文学经典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了目前我国高校外国学教学内容的精华部分,读者借之可在较短时间内尽可能把握住西方文学的基本理念、发展线索、主要流派、代表作家及...
《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
30部必读的诗歌经典 本书特色 一个伟大的时代,往往是从一首伟大的诗歌开始,或者是用一个伟大的诗人去证明。诗歌是文学的*高形式,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在人类文学史...
方东树诗学研究 本书特色 陈晓红编著的《方东树诗学研究》以集中体现了方东树诗学思想的《昭昧詹言》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兼及方氏文集中的序跋、书牍(主要是诗序)等与诗...
雖然長得很可愛,但其實…人氣模特兒久保田鈴最喜歡在做愛時掐住對方的脖子,欣賞自己在對方脖子上留下的指痕。但是有一天,前女
王蒙谈红说事 本书特色 一样的《红楼梦》,不一样的王蒙式解读:兴衰荣辱,品读红楼大块文章;半生多事,评断中国人间喜剧。王蒙谈红说事 内容简介 《王蒙谈红说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