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是什么?杂记是古人在划分文章体裁中确定的一种文体。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讲到这种文体:“大抵记者,盖所以备不忘。如记营建,当记月日之久近,工费之多少,主佐之姓名;序事之后,略作议论以结之。此为正体。”古人划分文体,为编选文章提供了很大便利。如梁萧统《文选》,宋姚铉《唐文粹》、吕祖谦《宋文鉴》,清姚鼐《古文辞类纂》等名选,走的都是分类编选这一路子。古往今来,文章的编选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大概在编选中,各家愈来愈难以控制杂记文章的范围了;同时,有人又总想界定清楚“杂记”的性质和规制。姚鼐在其《古文辞类纂·序》中说:“杂记类者,亦碑文之属”,即为一例。
文体随着时代发展而越来越丰富,这是一般规律;汉字在表现主客观事物上的创造性和张力,充分表现出来。今人睿智地说:狭义地说,杂记似可以简约地分为四类:即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和人事杂记;广义地说,杂记包括了一切记事、记物之文;甚至可以讲:包括正史以外的传记以及同传记性质相近的行状、碑志等一切记叙文,统可称为杂记。
“杂记”这两个字及其作为文体的含义,早在《礼记》中出现。这部文化原典是一册儒学杂编,其中有通论礼意及学术的,专释《仪礼》的,记录孔子及弟子时人杂事问答的,有记载古代制度礼节的,等等。在《礼记》中有“杂记上”“杂记下”两节,前人郑玄《礼记目录》称:“名曰‘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以下至士之丧事。”孙希坦说:“此篇所记……以其所记者杂,故曰‘杂记’。”
杂记体作品至迟在魏晋时代就已经产生,其标志物之一是这个时代创作了大量的杂记体“志怪小说”。唐宋以后古文家所写的杂记,往往于记叙中夹议论、兼抒情,有时议论、抒情的份量相当多。有的专发议论的杂记,实际上已可归入论的一体了。
???在历代说部和史部的笔记作品中,各家所记内容丰富多彩,诸如文化艺术、科学技术、风土人情、遗闻佚事,无所不记,成为“杂记”的渊薮。魏晋时代的杰出作品、亦为“志怪小说”的《世说新语》,就是一部笔记文学作品集。而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还有他的《补笔谈》、《续笔谈》),被前人评为“记事周详,属词严正”,显示出杂记体在史部中的重要作用。
杂记文字一般不刻意求工,风格清简而自然,有“质胜之文”的美誉,价值不在以文学笔法所写的作品之下。
今天对“杂记体”的研究还在继续着,“杂记体”的范围及其作品在扩大。顾颉刚指出“左传原本”在刘歆以前早已存在,“《左传》原亦杂记体之史,犹《国语》、《战国策》、《说苑》、《新序》、《世说新语》、《唐语林》、《宋稗类钞》……”有人认为:《老子》一书是随想式的杂记体,是老子把平时思考的问题,用诗一般的语言记录下来;《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乃是一部杂记体的小说;《西游记》应该是地理游记而非小说,因为有“游”字;吴承恩以写杂记著称,那么他的《西游记》应该是杂记体(以上为网上搜索所得)。
在确定本书编选范围时,编者首先将“中华千古诗文丛书”选目浏览一遍,发现丛书已有《千古碑铭》、《千古游记》两种。其次发现:国笔记文学亦浩如瀚海,仅编者寒架上《笔记小说大观》,就收集了从晋到清的笔记作品二百余部,《旧小说》收有笔记七百余篇。这套丛书是安徽文艺出版社用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努力构筑的一个为普罗大众所喜欢的文学国粹馆;旨在普及、传承国传统文学优秀作品和凸显延续根脉的人文精神。从杂记中析出碑铭、游记作品,是有其实用意义的,可以让读者、观众对这两类作品看得更加仔细和系统。向出版社建议:丛书再从历代杂记中析出笔记作品,单独形成为《千古笔记》。
于是,编者之《千古杂记》没有碑铭、游记、笔记作品,在所选百余篇杂记中,近百分之八十的篇目是以题名为记的文章,如《冷泉亭记》、《醉翁亭记》、《汾湖石记》。剩余各篇目中,一是题名为“书”为“志”为“题”者,如《书何易于》、《项脊轩志》、《书王尚甫事》、《书鲁亮侪》、《题东坡笠屐图》、《书继洲及对山事》、《题词〈江南卧游册·横塘〉》,前人早就认定“书”、“志”、“题”就是“记”;其中,为绘画作品题写的文字也叫做“题画记”或“画记”(从这个意义上讲,“题”字就是“题画记”或“画记”的略称)。二是题名为“传”者,如《方山子传》、《童区寄传》、《徐文长传》、《息庵翁传》、《李贺小传》、《戴文进传》、《黄山人小传》、《阎典史传》,它们的行文体式和风格都符合杂记体,而与所谓传记体并不一致。三是题名中没有“记”、“书”、“志”、“题”、“传”者,但又的确是杂记作品,如《斗蚁》、《斗蚁》、《观潮》、《左忠毅公逸事》;又如《景林寺》、《三峡》,它们分别选自《洛阳伽蓝记》和《水经注》,足以说明魏晋时代确实是国杂记体成熟期;而《跋李庄简公家书》一文则是阅读杂记;《说居庸关》一文*特别,文题中一个“说”字,让人以为它是一篇论文,可是一读之下们便能发现它是一篇以夹叙夹议见长的杂记。
有人为解说以“志”为题的杂记,说记人叙事的《项脊轩志》是杂记,因而这里的“志”与“记”是同义的。如此推论,记人叙事的《徐文长传》等是杂记,因而这里的“传”与“记”是同义的。其实,中国文字字义很复杂,如果查一查专业辞典就会发现,“书”、“志”、“题”、“传”、“写”(甚至“跋”)等等,都有“记”的意义。这与们国家有着五千年书写文明的历史是相称的。想:文章题目不是们判别杂记体的准衡;《千古杂记》聊备数“格”有好处,它能使读者更多了解杂记体作品的纷繁多样性。
编者之《千古杂记》选文在五篇以上的杂记作家共有五人,他们是:欧阳修(7篇)、苏轼(6篇)、袁宏道(8篇)、方苞(6篇)、姚鼐(5篇)。这些杂记大家的作品不得不多选一些。欧阳修、苏轼是文章“唐宋八大家”中的两位,他们把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寄寓在台、阁、亭、堂、园、庙诸名胜上,林林总总,让们堪足玩味;后来者在台阁名胜杂记上的所兴所托、所赋所议,都难出其右。袁宏道斗虫斗鸡杂记则别具一格,人与动物理趣一也;它们连同袁氏其余诸作,既为“性灵”张目,也替“公安派”争足了面子。方苞、姚鼐的杂记,是雄霸清代文坛的桐城文派关心世态民情、注重人文精神的典型篇章,学“桐城”章法当从这里入手。没有理由不多选一些上述前辈的杂记。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最美古诗词-彩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品读古典诗词中的浪漫与哀愁,读一首诗,讲一段故事。全书从每小节的引子,到文中引申,涵盖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歌赋...
《哲学的慰藉》内容简介:《哲学的慰藉》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被翻
黑酋 本书特色 东北扫黑大案纪实,一个刑侦队长的亲身见证。他没有了自由。看守所黑漆漆的大门深沉而凝重。当它豁然洞开的时侯,聚集在外面的人群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那...
作品目录[瑞典]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朱丽小姐 /高子英李之义译1[英国]乔治·萧伯纳皮格马利翁 /杨宪益译55[俄国]安东·契诃夫樱桃
《可见光通信新型发光器件原理与应用》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一系列新型氮化物发光器件的结构设计、制备工艺和性能表征。这些新型器
和钱理群一起阅读鲁迅 本书特色 北京大学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80年代以来*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爱大学讲堂,更爱和青年人交流思想,宣布“告别青年”后...
朱自清散文经典(新版) 本书特色 为了让读者在*短的时间内阅读尽可能多的精品,我们编辑出版了本书。书中收录了朱自清的经典力作——《踪迹》...
少年游 本书特色 《少年游》是一部普通人物的非凡传奇,也是一部现代版的《世说新语》。它塑造了形形色色个性非凡而又普通的人物,讲述这些逸闻轶事。书中既有嗜书如命、...
王水照,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会长。主要代表作有《苏轼选集》《唐宋文学论集》《苏轼论稿》《苏轼研究...
李广田 代表作--圈外 本书特色 《圈外:李广田代表作》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生活,总是这样散文似的过去了,虽然在那早春时节,有如初恋者的心情一样,也曾经有过所谓“...
高兰集 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黑土作家丛书:高兰集》主要内容包括:是时候了,我的同胞!、起来吧!中华民族的儿女!、放下你那支笔、我们的祭礼、吊“天照应”、缝衣曲、...
汪曾祺集:逝水(布面) 本书特色 ★汪曾祺,在自创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大师级作家。其小说,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足以傲世的极少数重大收获之一★在汪曾祺先生自编文集...
吴师道集 内容简介 吴师道是元代婺州地区的着名学者,在表彰北山朱学和重视史学与乡邦文献两方面继承了金华学术的优秀传统。《吴师道集》汇集吴氏一生创作的诗文,是其人...
诚斋诗集笺证(全5册) 本书特色 《诚斋诗集笺证(套装共5册)》由薛瑞生校注,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文献整理,于宋代文学及文献尤专其力,成绩良多,贡献是...
宋词三百首 内容简介 《宋词三百首》是*流行的宋词选本,其编者是清末民初的朱孝臧,自号疆村民,其选录的标准是“以混成为主旨,并求之体格、神致。”所选宋词充分反映...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本书特色 梁晓声是当代中国真正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不愿“出书”的作家。对于自己的书,他给予的评价是“有影响的,但不是畅销的书...
走我自己的路--对谈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作者各种序跋、杂感、散文、发言提纲、讲演记录、访谈记录等等,内容包括生平自述、治学经历或经验、对当时和时下各种见解、问题...
最美国学-唐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 传世的古诗,珍藏的佳作,改版改版再改版,经典经典太经典!一、本书参校相关的总集、别集,改正了原书中的诸多错讹。二、在每个类型前都...
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 本书特色 《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是里尔克*后一部重要诗歌作品,与《杜伊诺哀歌》并列,是一位伟大诗人的自我确认。诗集的**部几乎在短短四天...
罗曼.罗兰文钞 本书特色 这无疑属于那种一生中应该多次阅读的书。长夜无边,油灯如豆。万籁俱寂,又默然闻雷。罗曼·罗兰那些“超出混战”、“保卫家园”、“精神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