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白本松)
**章 《庄子》的主要思想
**节 《庄子》的人生哲学——游乎四海之外
第二节 《庄子》的社会思想——方今之世,仅免刑焉
第三节 《庄子》的自然哲学——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第二章 庄子的母体文化及与楚文化的关系
**节 庄子的北方文化根基
第二节 庄子与楚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 《庄子》的寓言世界
**节 《庄子》寓言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庄子》寓言的思想观念
第三节 《庄子》寓言的人生意蕴
第四节 《庄子》寓言的审美意蕴
第四章 《庄子》寓言叙事模式研究
**节 《庄子》寓言理论
第二节 《庄子》寓言叙事模式
第三节 《庄子》寓言叙事谋略
第四节 《庄子》寓言叙事的地位
第五章 “三言”与《庄子》思想的表述
**节 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庄子》独特的言说方式
第二节 异名同实,其指一也——“三言”辨析
第三节 指穷于为薪——《庄子》三言的理论贡献
第六章 《庄子》语言哲学论
**节 “可说”与“不可说”
第二节 缘何“不可说”
第三节 说“不可说”
第四节 说“不可说”之说
第五节 说“不可说”之说之本质
第七章 庄子之梦:浪漫的梦象艺术
**节 对梦及生死的认识:精神妄想,气之聚散
第二节 庄子之梦的创作背景
第三节 庄子之梦:梦象释情理,自由为主线
第四节 庄子之梦对前人梦描摹的承袭与突破
第八章 庄子与屈原风格渊源比较论
**节 庄屈风格相近的渊源
第二节 庄屈风格相异的渊源
第九章 庄子与屈原悲剧意识比较论
**节 庄屈悲剧意识的时代文化背景
第二节 宇宙意识与生命意识是庄屈悲剧意识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是庄屈悲剧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第四节 庄屈悲剧意识的典型心态——孤独
第五节 庄屈悲剧意识的解脱方式——避世与殉道
第十章 庄子哲学与诗学:“从俗脱俗”与“以俗为雅”
**节 庄子的“从俗脱俗”观
第二节 以俗为雅
第三节 “以俗为雅”的艺术表现
第十一章 《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
**节 从哲学思想到艺术精神的转变
第二节 构成中国艺术精神的几种基本观念
第十二章 宋代庄学
**节 宋前庄学概述
第二节 宋代的庄学文献
第三节 宋代庄学研究的思想倾向
第四节 宋代庄学研究的特点及其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庄子的处世态度是表面从俗,精神脱俗,从而形成了“从俗脱俗”思想。这对后世影响甚巨,“以俗为雅”的文艺思想即由此脱胎而出。“以俗为雅”之俗指凡俗、通俗,雅则指高雅。这个命题既与“从俗脱俗”思想息息相通,又符合艺术辩证法的原则。“以俗为雅”是一个普遍的文学现象,体裁的运用、语言的表达、题材的选择、章法结构的组织、意境的创造等都可“以俗为雅”。
孙克强,男,1957年9月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与社会兼职: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东亚人文学会(韩国)理事,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韵文学刊》编委、《宋代文学研究丛刊》(台湾)编委等。从事研究领域:词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
现代易学原理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现代易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并通过现代科学原理和方法,对古代易学进行继承、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现代易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
《中观心论》是清辩论师现存唯一的梵文著作,仅保存在丹珠尔中的《思择炎》则是《中观心论》的唯一古注,其中的《入抉择数论之真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简称《百法》,是世亲菩萨在世间的森罗万法中取出一百种法,以唯识观点分成五类,认为这一百种法是万法的
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她的主要著作
三十六计(汉英双语版) 节选 三计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白话】 遇到可疑的情况,就要侦察核实清楚,准确掌握了情况之后再行动。《...
阮元的《经籍籑诂》,是应乾嘉考据之学的需要而产生的。清代考据不论是史学、法学、文学、术数或技艺,都要从“小学”——文字训
京房评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从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
华理克读经法-享受读经乐趣的12种方法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畅销书**名,全球销售五千万册! 你的存在绝非偶然,甚至在创造世界以先,神已经挂念着你。并且为着他的目...
道德教育的哲学 本书特色 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
墨子 本书特色《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奉...
圣严法师-美好的晚年 本书特色 《美好的晚年》介绍人生要在平淡之中求进步,又在艰苦中见其光辉;人生要在和谐之中求发展,又在努力中见其希望;人生要在安定之中求富足...
阴阳家简史-(全彩典藏图本) 本书特色 《阴阳家简史》编辑推荐:阴阳家诸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受民时,此其所长也。辑录:阴阳家语录,蓍占...
五经四书全译(全四册) 本书特色 本书的前身,是由陈襄民、裴泽仁、管曙光、张文学与笔者五人分工注译的《五经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1993年重印。...
禅韵心香:智慧《金刚经》 本书特色 妙读金刚经,共享大智慧。道在平淡,不在平庸,无处安心,处处安心,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抛弃非法,扬弃合法。《金刚经》是佛经典中...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 内容简介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教材,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简称《原理》)的第五版。自1982年首次出版...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 本书特色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作者萨特)一书是根据Gallimard书店法文1981年版翻译的。萨特在法国是一位比较特别的哲学家,...
文化艺术大讲堂—大音希声—妙悟的审美考察(上下卷)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重生命的体验, “妙悟”学说是生命体验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学的审美认识活动以妙悟活动...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致力于国内书籍的出版,是我社一贯的宗旨。在哲学史研究领域,幸得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出版了许多让世人注目...
创新一部新事物的历史 本书特色如果艺术和科学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对新事物的渴望——对那些看待世界和描述世界的新理念、新东西和新方法的渴望。但是对“新”的诉求却裹...
礼治之道-汉代名教研究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与价值理念,名教从汉代产生到近代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乃是研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