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白本松)
**章 《庄子》的主要思想
**节 《庄子》的人生哲学——游乎四海之外
第二节 《庄子》的社会思想——方今之世,仅免刑焉
第三节 《庄子》的自然哲学——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第二章 庄子的母体文化及与楚文化的关系
**节 庄子的北方文化根基
第二节 庄子与楚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 《庄子》的寓言世界
**节 《庄子》寓言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庄子》寓言的思想观念
第三节 《庄子》寓言的人生意蕴
第四节 《庄子》寓言的审美意蕴
第四章 《庄子》寓言叙事模式研究
**节 《庄子》寓言理论
第二节 《庄子》寓言叙事模式
第三节 《庄子》寓言叙事谋略
第四节 《庄子》寓言叙事的地位
第五章 “三言”与《庄子》思想的表述
**节 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庄子》独特的言说方式
第二节 异名同实,其指一也——“三言”辨析
第三节 指穷于为薪——《庄子》三言的理论贡献
第六章 《庄子》语言哲学论
**节 “可说”与“不可说”
第二节 缘何“不可说”
第三节 说“不可说”
第四节 说“不可说”之说
第五节 说“不可说”之说之本质
第七章 庄子之梦:浪漫的梦象艺术
**节 对梦及生死的认识:精神妄想,气之聚散
第二节 庄子之梦的创作背景
第三节 庄子之梦:梦象释情理,自由为主线
第四节 庄子之梦对前人梦描摹的承袭与突破
第八章 庄子与屈原风格渊源比较论
**节 庄屈风格相近的渊源
第二节 庄屈风格相异的渊源
第九章 庄子与屈原悲剧意识比较论
**节 庄屈悲剧意识的时代文化背景
第二节 宇宙意识与生命意识是庄屈悲剧意识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是庄屈悲剧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第四节 庄屈悲剧意识的典型心态——孤独
第五节 庄屈悲剧意识的解脱方式——避世与殉道
第十章 庄子哲学与诗学:“从俗脱俗”与“以俗为雅”
**节 庄子的“从俗脱俗”观
第二节 以俗为雅
第三节 “以俗为雅”的艺术表现
第十一章 《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
**节 从哲学思想到艺术精神的转变
第二节 构成中国艺术精神的几种基本观念
第十二章 宋代庄学
**节 宋前庄学概述
第二节 宋代的庄学文献
第三节 宋代庄学研究的思想倾向
第四节 宋代庄学研究的特点及其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庄子的处世态度是表面从俗,精神脱俗,从而形成了“从俗脱俗”思想。这对后世影响甚巨,“以俗为雅”的文艺思想即由此脱胎而出。“以俗为雅”之俗指凡俗、通俗,雅则指高雅。这个命题既与“从俗脱俗”思想息息相通,又符合艺术辩证法的原则。“以俗为雅”是一个普遍的文学现象,体裁的运用、语言的表达、题材的选择、章法结构的组织、意境的创造等都可“以俗为雅”。
孙克强,男,1957年9月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与社会兼职: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东亚人文学会(韩国)理事,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韵文学刊》编委、《宋代文学研究丛刊》(台湾)编委等。从事研究领域:词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
糊涂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糊涂经的智慧》是一本讲智慧的书,生活当中虽然我们都尽量不犯糊涂,但是糊涂总是难免的。不过提起人生处世,却有郑板桥先生“难得糊涂”的名句。...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双色典藏版)》内容简介:《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
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结构—功能主义人类学的经典作品,作者反对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文化的起源,主张用较复杂的“函数”、“变量”或“功能关系”来解...
圆融的智慧:做个会说话的聪明人 本书特色 立意新颖、剑走偏锋,一语点中时下处世中的要害,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再加上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市场前景比较乐观。实话如...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囊括了當代佛學泰斗印順法師的全部佛學著作,共分為23卷,計800萬字,內容涵蓋印度佛教、中國佛教之教史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尼各马可伦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经典,是西方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开山之作,被公认是西方人教养的基本来源之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佛本是道-(1) 内容简介 《佛本是道》中国新版神话的崛起!2006-2007年无可比拟的仙侠巨著,为仙侠类玄幻小说开启出一扇全新的门户,将中国古代神话历史与现...
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 本书特色 《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
和其他心灵修道的旅程相比,佛陀是从发问开始,而不是从答案开始。从一位王子到苦行者,从各种疑惑到完美觉醒,当我们想要仿效同
禅外说禅 内容简介 佛教,教义或佛理,来源于对人生有某种看法,对人生问题有某种解决办法。因此,说禅,说佛教,有如寻长江、黄河的源头,不能不由人生说起。[前言]《...
神圣者的观念 本书特色 本书原名“论神圣:论神圣观念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与理性的关系”,是宗教现象学的开山之作。它系统地梳理了历史上各位圣人关于神圣的观念,指出“...
实地踏查走访,仔细梳理文献,图文并茂——追溯北京数百座寺院因缘,探寻佛教千余年文化传承以伽蓝之成住坏空,照见人世的兴替起
鸿儒国学讲堂:中国人的修养 本书特色 ★同学文献的整理、研究,这是一个浩博、繁难而又有趣的工作,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祖宗世世代代的工作,为全人类积...
周易与三十六计 本书特色 由杜新会编著的这本通俗读物《周易与三十六计》是中国首部打通《易经》与《三十六计》两大绝学的开山之作。该书讲述了为人处世之智慧方法,海商...
信仰与政治哲学(施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 内容简介 本书的书名——《信仰与政治哲学:施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似乎已经为我们提示了本书的论题位置:沃格林与施特...
2011-2013-中国应用伦理学-国际伦理专辑 本书特色 由杨通进等主编的《中国应用伦理学(2011-2013国际伦理专辑)》由六个部分组成。**部分“基...
中国哲学传统深厚,诸家义理丰富多项,而思想有流变,不是无端而来,知其来处方知其去处,即有溯本归原的必要。本书纵线专就环绕
丹道今诠-(上下册)-(增订本) 本书特色 《乐育堂语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丹经,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朴实说理,大畅玄风”,系统阐述了道教内丹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世界上最经典的哲学故事 本书特色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 本书特色 这本教材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简称《原理》)的第五版。自1982年首次出版以来,《原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