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初以《妖怪学讲义》为题,刊载于黄摩西主办的《雁来红丛报》。全书共分总论、理学、医学、纯正哲学、心理学、宗教学、教育学与杂部八门。以后由亚泉学馆购印,由于该学馆失火,此书的译稿五册均付之一炬,仅余《总论》一册,由商务印书馆于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印行。本书即为仅余之总论。
书稿*初以《妖怪学讲义》为题,刊载于黄摩西主办的《雁来红丛报》。全书共分总论、理学、医学、纯正哲学、心理学、宗教学、教育学与杂部八门。以后由亚泉学馆购印,由于该学馆失火,此书的译稿五册均付之一炬,仅余《总论》一册,由商务印书馆于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印行。本书即为仅余之总论。
妖怪学者,论究妖怪之原理,而说明其现象者也。妖怪者何耶?其义未定,或曰幽灵,或曰神凭,或曰鬼魅,或曰狐惑。或若阴火,若神光,若奇草,若异木,是皆妖怪之现象,而非其解释也。其解释,或则云不思议,或云异常及变态,是犹言妖怪即妖怪也尔。若以之为定义,则何者不思议耶?何者异常耶?不可不解释。否则何者可思议耶?何者常态耶?亦不可不考定。然而通俗所指之妖怪,则普通之知识不可知,寻常之道理不可究云尔。然所谓普通知识、寻常道理者何耶?知识、道理,有高下之别,以何者为标准而定此分界耶?是仍不外于不可知、不可解云尔。盖人智所关,必有不可知之境界围之。是故以妖怪为全不可知,是研究者愚也,然以妖怪为无不可知,则所谓可知者,更生种种之疑窦。要之,研究妖怪之为何,而为之说明,是即妖怪学之目的而已。世人多以己所不知者为妖怪,故甲所妖怪者,乙或不妖怪之;乙所妖怪者,丙或不妖怪之。愚民随见而其理皆不可知,故事事物物皆妖怪;学者独知愚民之所不知,故不妖怪其所妖怪;然使学者而云全无妖怪,则学者之妄见也。愚民之有妖怪者,如乘船而行,不知自动,乃认岸奔,故学者大笑之,而学者之无妖怪,恰如住息地球,见太阳之上下,不知地球之自转,而认日动也,以哲眼观之,不亦笑其愚耶?盖学者所不妖怪者,亦一种之妖怪也。仰望天文,日月星辰,秩然而罗列者,妖怪也;俯察地理,山川草木,郁然而森立者,皆妖怪也;风之萧萧而吟于叶上,水之混混而走于石间,及夫人之相遇而喜,相离而悲,何一非妖怪耶?一杯之水,由一滴之露成,一滴之露,由数个之微点成,微点者,由原点成,然问其所为原点者何由成耶?则莫能答之,是即一小怪物也。人身之大,比之于国土,不及沧海之一粟,国土之大,比之地球全体,不及九牛之一毛,地球之大,较之太阳系,其微小非譬喻之所及,太阳系之大,较之无涯之空间,其微小亦非比例之可限,至空间之如何,实人智所不及,是亦一大怪物也。然则小大妖怪,筑于两岸,而人不能出其外,是实真正之妖怪也,而桥梁于其间者,即人之知识,学者立于桥上,见愚民之蟠于顽石之间,而不知迷其路,遂断言世无妖怪,抑何所见之小也。凡妖怪种类,细别之虽不知凡几,而概括之,则得别为物怪、心怪之二大门,而参以二者互相关系之一种,如鬼火不知火,物怪也,奇梦灵梦,心怪也,催眠术、魔法、幻术,则物、心相关之妖怪也。妖怪种类,世人多以触于耳目感觉者为限,而感觉以外,如卜筮人相九星方位,凡关于观理开运诸术,及鬼神灵魂、天堂地狱、凡关于死后冥界诸说,亦皆妖怪之一种也。人所*恐者莫如死,若开生死之迷门,而照死后之冥路,其福利于人莫大也。妖怪学者,实开此门之管钥,而照此路之灯台也。且人谁不祈一身之幸福、一家之安全耶,而时时不免祸难,欲预防之,则又不能前知,于是百方尽力,发见预定吉凶之风雨针,而卜筮人相诸术遂行于世,若夫知风雨针之不足恃,而代之以避雷柱,虽际会祸难而无害,利莫大也,是又妖怪学应用之结果也。妖怪学者,经纬哲学之道理,而向四方上下,开达其应用之道路者也。若点哲学之火于各自之心灯,则从来千种万类之妖怪,一时雾消云散。而更见一大妖怪之濯然,发扬其幽光,是则真正之妖怪也,遇此妖怪之光,而心灯之明为之夺,如旭日一升,而众星失其光,乃假名此大怪为理怪。理怪者何谓耶?谓由无始之始,至无终之终,迄无限之限、无涯之涯之间,飘然而浮,块然而悬,自生自存,独立独行,灵灵活活之真体也,莫知其名,而知有其体,知有其体,而不知所以名之,其体也,如可知而不可知,如不可知而可知,是实大怪物也。称之曰神妙、灵妙、微妙、高妙、元妙,不过形容其体所发散之光气之一部分。或有字之者,老子曰无名,孔子曰天,于易曰太极,释迦曰真如,曰法性,曰佛,耶稣曰天帝,神道教曰神,皆不过假名其体之一面,今称之曰理想,亦一部分之形容。谁能以有限性之衣,显无限性之体耶,得不名之为大怪物耶!毋亦勉阶梯于有限性之名称,而想象其里面所包有之无限性云尔。吾人仰观俯察,自然起一种高远元妙之感想,是即感接于理想大怪物之光景时也。由是精究于其心,而渐开显其真相,遂仰心天渺茫处,惟理想一轮之明月,而见一大世界,尽森立于灵然神光之中,此时始知此世界之为理想世界也。既知理想世界,而再观万有,啭啭之鸟声,灿灿之花影,皆领得理想之实相,是所谓哲学的悟道也。于是知理想有本体与现象之别,物心万有者,现象也,现象之于本体,如影与形,须臾不离,谓二者一体可也。故推究万有而体达其神髓者,直可接理想之光,又悟理想之本体,而照观目前之世界者,可觉灵妙之露气,浮于事事物物之叶,三春之花香鸟语,中秋之清风明月,夏木之葱葱,冬雪之皑皑,无非美且妙者,是非理想之真相、自然钟发于外界而何?盖理想本体,为统辖六合无限绝对之帝王,降物、心二大臣于此世界,而使吾人为二大臣之从属。吾人知体之由物、心二根成固已,及一挑心灯,照见天地,而忽知其所谓二大臣者,全不外于理想帝王之现象。呜呼,吾人生此美妙世界,终身不观见其真相而死者甚多,诚可哀也。若其人点一盏之心灯于暗室,而观一大天地美妙之光景,破窗敝屋,忽变为金殿玉楼,众多苦患之世界,忽变为仙境乐园。其初见为妖中之妖,至是而悟为妙中之妙。示此理于人者,实妖怪研究之目的,而所谓拂假怪、开真怪者是也。……
井上圆了,日本明治中后期佛教哲学家、教育家,近代妖怪研究的创始者。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人,中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北大著名校长,*首任教育总长。
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周年读本-8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知名专家精彩演讲的文集,内容涉及政治、经...
1976-必须保卫社会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福柯勾勒出“惩戒”权力的一般草图,即通过惩罚机关的监视技术、规范性的制裁等,个别地运用于肉体的权力,从而勾画出“生命...
《汤用彤全集》收集了我们可以找到的已刊和未刊用彤先生的论著和读书札记、教学讲义及提纲、演讲提纲、信札以及学生的听课笔记,
二十世纪哲学 内容简介 继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后,另一本由知名哲学家所撰写的哲学史著作。本书从问题史的角度出发,沿着罗素留下的历史线索较全面地深入和评价了20世...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本书特色 围绕《论语》一书,梁漱溟先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把儒家思想解释为十三个方面: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
喝茶解禅 内容简介 茶是生命惊喜的邀请,而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美丽的茶宴。茶既古代又未来,有灵性也有个性。它*绝妙之处就是能跟人、水、周遭,还有茶器之间产生微妙互动...
《书目答问》是一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书海无涯,从何处着手?这是初学者常常困惑的问题。晚清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为回答上
宇宙间的灵智实体问题-阿奎纳著作集 本书特色 作者是中世纪西方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的原创性综合构成了目前*伟大的五个哲学体系之一。他在伦...
墨学源流 本书特色《墨学源流》,作者方授楚,写于1936年,中华书局初版于1937年。为撰写《墨学源流》,方授楚使用参考书达63种之多。此书对墨子学说考证精到,...
阿姜查以非常简单与朴实的风格,谈论内观诸法的三个特征——无常、苦与无我,并且提出有力的对治法,让我们可以克服对“改变”的
特殊与美感-新实践美学视域下的美感研究 本书特色 《特殊与美感:新实践美学视域下的美感研究》:新实践美学丛书特殊与美感-新实践美学视域下的美感研究 内容简介 简...
黄帝内经精解 本书特色 韩非编译的《黄帝内经精解(读国学诵经典)》以《黄帝内经》为参考,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黄帝内经》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典籍,反映了...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本书特色 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思考、工作、生活和学习等,处处可见逻辑的影...
列子 本书特色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韩猛校注的《列子》为“国学经典读本丛书”之一,...
直道而行孟子和荀子 本书特色 《史记》有《孟子苟卿列传》。孟稍早于荀,二子活动于七国争雄、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是一位雄辩家,也是一位散文家。...
(精)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四川大学潘显一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介绍了道教美学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道教美...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四卷) 本书特色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4卷)(精装)》: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中国道教思想史-(第四卷) 内容简介 根据诸多道经以及相关历史文...
大道哲学全书---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 本书特色 《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是讲有意义的文化世界对人的价值意识之教化建构功能作...
认识心之批判-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英国剑桥哲学词典称牟宗三:“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醒客悦读-以头撞墙 内容简介 本书由北京大学等高校著名俄罗斯思想研究专家翻译,集中展示了这位现代存在主义大师以人的头颅撞击理性的大墙,以及宣扬“惟其荒谬,故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