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书的理由: 斯坦顿在林肯咽气时说:“现在,他属于世世代代。”林肯遇刺后一位演说家说:“耶稣基督为世界而死,亚伯拉罕·林肯为祖国而亡。”林肯早年执律师业时合伙人、林肯专家赫恩登说:“……像可燃气体似的,从一潭腐臭的死水中升起,以自己的能量和自然性质燃烧起来,向空际喷射而出,光辉,灿烂,明亮。”《华盛顿记事报》说:“……性情非常平和,意向坚定不移,道德原则高尚,爱国心极强。”英国《利物浦邮报》说:“……一个英雄崇拜者跑遍天涯找英雄,不如选择这位又瘦又高的美国佬”……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 草根阶层或纨绔子弟,“民主政治”之赞成者或反对者,美国文化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传记文学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埃米尔·路德维希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林肯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打工者或即将打工者,大中学生……
假如你不知道一个私生女的儿子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赤贫家庭的孩子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九岁死了母亲的孩子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木匠的儿子能够做什幺,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当过劈柴工、店铺小伙计、只上过一年学的人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二十二岁经商夫败、二十三岁丢了工作、二十四岁借钱经商再次破产的人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假如你不知道一个二十三岁竞选州长失败、三十一岁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三十四岁参加国会大选失败、三十九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四十五岁竞选美国参议员失败的人能够做什么,请读一读林肯;……
他从“一无所有”之家庭背景出发,他从“备受歧视”之草根阶层出发,他从“屡战屡败”之政治生涯出发……开辟了一个“林肯时代”。马克思评价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本书源于“新传记派”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之名作《林肯传》。
林肯经历复杂,这使他过早地了解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他亲身体
会也深切了解世间的苦难和艰辛,他更加明白金钱的好处,自然他也知道竞
选成功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实惠和利益;可是,即便如此他也不会为此而不
择手段,这就是林肯的真实本性。
他看待问题总是一分为二,从不同的方面均衡有争议的意见,但是他这
样做决不是出于保住自身的考虑,而总是有他自己的道理。有一个例子恰恰
能证明这一点:
林肯和他的几位同仁主张将州府从现在的万达利亚迁至斯普林菲尔德。
因为相比较于万达利亚的贫穷落后,斯普林菲尔德这座大城市将能为这个州
的贸易、法制和基础建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迁址对林肯个人发展也
是极其有利的。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块闭塞的地盘,他需要到
更宽广的地方去大展手脚,不但如此,他的政治活动圈子也需要不断扩大,
他必须以自身的努力把这个圈子团聚在一起。但是,林肯的这一提案触及到
了另外一些人的利益,于是他们站出来反对这一议案。两派你来我往,观点
对峙,僵持不下,就在这时,手握关键几票的一帮人组成了第三派别,声称
如果哪一方能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就会转投谁的支持票。面对这一政
治诱惑,林肯给予了坚定的答复:“你们纵然能够将我的头烧成灰撒到风中
,或者把我的整个灵魂驱逐到黑暗又绝望的深渊中去,但是,你们休想让我
屈服于我认为不对的事情,更别想迫使我接受这些事情变成事实,因为我只
相信正义和真理,并为此坚持到底。”
这是多么豪迈的宣言,这也充分显示了林肯的性格:维护正义,坚持真
理,斗志昂扬,逻辑缜密,为人直率并且为理想奋斗不止。在这场议会斗争
中,林肯*终赢来了胜利。也正是林肯的这些性格特点使他能够在伊利诺伊
州做出那么多令人称道的功绩来。
恰恰是林肯性格中质朴率真的一面,为他赢得了朋友的支持,他们更愿
意围聚在林肯四周,对他投以真诚的信任。在议会休息所在地,常常有一堆
人围在林肯身旁,饶有兴致地听林肯讲那些奇闻趣事,总能把人们逗得哈哈
大笑。当他讲累了,就会让人趁机来上一段小提琴独奏,他则静静地坐在椅
子上慢慢地品味着音乐,这总会使他感到特别愉悦。这种场合开始大约一小
时左右就会进入一个高潮,道格拉斯那时会拉上几个人跳上桌子,来上段兴
致勃勃的恰恰舞,兴之所至还把餐具茶具打个粉碎以图痛快。而这时的林肯
总是很平静,他默默地坐在一边,既不大口地狂饮,也不会像道格拉斯他们
那样站在桌子上跳恰恰。但是,当他拿自己与眼前这些轻浮的人作比较后,
他就会信心陡增。所以,有一次林肯对自己的一位好友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要成为伊利诺伊州的改革先锋!”
P72-73
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Ludwig,1881一1948),德国作家,籍通俗传记而名满天下。学法律出身,二十五岁始写剧本与诗歌。一战时期任德国报纸驻外记肯,游历欧美。切身体验混乱动荡之现实世界。注重人物曲折心路历程,擅写人物多面复杂性。文笔简练通俗,富于表现,感人罕深。所写传记熔真实与想象、历史与现实于一炉,既能让读者近距离观察其笔下人物,又能让读者从传主身上获取面对纷繁复杂世界之应对良策。
一九一八至一九一九年写出长篇小蜕《狄安娜》。一九二0年写出歌德传记,并藉此成为强调人物个性之“新传记派”作家。此类传记已译成英文者有《拿破仑》(1927)、《俾斯麦》(1927)、《威廉·霍亨索伦》(1917)、《歌德》(1928)、《人之子》(耶稣传记,1928)、《林肯》(1929)、《兴登堡》(1935)、《克娄巴特拉:一个女王的故事》(1937)、《罗斯福:命运和权力的研究》(1938)、《三幅画像: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夫林》(1940)、《贝多芬》(1943)等。
威海民国人物 本书特色 历史是由千千万万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写成的,《威海民国人物》一书正是力图通过威海民国时期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展现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这...
本書是民國耆老陳立夫先生,以珍貴的圖文史料為現代中國歷史做見證。書中敘述了:為何精明過人的譚延闓先生為何屈居於先總統先中
天唱:我的艺术人生 本书特色 当代著名歌唱家腾格尔的艺术人生自述,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人与音乐的相互选择和彼此互动。少年自杀未遂,青年辗转求学,不其然中一...
《陪孩子学好小学英语》内容简介:★国内第一本私家少儿英语学习教材,解密中国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种种误区,帮家长厘清孩子英语学习
1、豪华精装典藏版,独具收藏价值,人手一册读徽因;2、最翔实完备、最具文字美感,最精致最唯美最诗意的林徽因生平记述。3、随书
百年记忆-中国近现代文人心灵的探寻 本书特色 日复一日的过往,就构成所谓的历史了。不管你参与其中,亦或你隐逸其外,都难逃存在于其天地之间。而在这广裹的时空里,古...
《道金斯传(全2册)》内容简介:自传上部《一个科学家的养成》以时间为顺序,理查德·道金斯自述了从自己在非洲的童年生活,回到英
文人的另一面-民国风景之一种 本书特色 新文学自五四以来,波澜壮阔,而文坛风景也随之竞具百态。马来西亚前辈作家温梓川早年负笈广州中山大学及上海暨南大学时,与汪静...
往事 内容简介 《往事》以自传体形式,记录了一位近代中国杰出女性多彩多姿的人生。它引领我们走进作者毛彦文女士丰沛的感情世界,也勾勒出百年来中国社会的离乱沧桑,为...
文化生活译丛:夏洛蒂.勃朗特书信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里,《简.爱》的作者、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倾诉她对亲友的深情,对爱情、婚姻的看法,对文学的见解,自己的创作思...
奥尼尔是出了名的玩世不恭,甚至爱惹是生非。他身材高人一等,生活不拘一格。演过电影,出过五本专辑,上过真人秀,读过博士,还
翻新你的大脑 本书特色 《翻新你的大脑:跟李教授学左脑思维养成法》:翻新你的大脑,让你真正学会思考的书!全脑教育法创始人脑力开发研究专家,学习低效、思维迟钝、分...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研究》内容简介:拜物教批判理论作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最高点,内在地蕴含了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于凤至传-真爱无声 本书特色 她的人生是一部血泪史。从富家千金到少帅夫人,从癌症患者到生命重生,从一无所有到商界富豪,她创造着一个不屈女子的人生与财富奇迹。只是...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思想大师们》主要介绍了金岳霖、冯友兰、傅斯年、马寅初、李叔同、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蔡元培、胡适等
《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主要笔墨集中于自1976年到胡耀邦去世前的这段时期。该书记述了胡耀邦作为普通人的生动一面
《历史课》内容简介: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
《木心逝世三周年纪念专号:《温故》特辑》内容简介: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2012年底,先生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的课堂笔录《文
马云:一路这样走来 本书特色《马云一路这样走来》是一本详细记录马云载跌宕人生年创业精髓的倾情力作。本书结合马云的传奇经历,深刻剖析马云创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讲述...
旷世大儒 : 朱熹 内容简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晚年自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生于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江西婺源人。朱熹的父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