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鲜明而对比的世界。这两个世界,
我想分别叫它们作“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落实
到《红楼梦》这部书中,便是大观园的世界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作者曾用
各种不同的象征,告诉我们这两个世界的分别何在。譬如说,“清”与“浊
”,“情”与“淫”,“假”与“真”,以及风月宝鉴的反面与正面。我们
可以说,这两个世界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要的线索。把握到这条线索,我
们就等于抓住了作者在创作企图方面的中心意义。
当然,由于曹雪芹所创造的两个世界是如此的鲜明,而它们的对比又是
如此的强烈,从来的读者也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但
在*近50年中,《红楼梦》研究基本上乃是一种史学的研究。而所谓红学家
也多数是史学家;或虽非史学家,但所作的仍是史学的工作。史学家的兴趣
自然地集中在《红楼梦》的现实世界上。他们根本不大理会作者“十年辛苦
”所建造起来的空中楼阁——《红楼梦》中的理想世界。相反地,他们的主
要工作正是要拆除这个空中楼阁,把它还原为现实世界的一砖一石。在“自
传说”的支配之下,这种还原的工作更进一步地从小说中的现实世界转到了
作者所生活过的真实世界。因此半个世纪以来的所谓“红学”其实只是“曹
学”,是研究曹雪芹和他的家世的学问。用曹学来代替红学,是要付出代价
的。*大的代价之一,在我看来便是模糊了《红楼梦》中两个世界的界线。
1961至1963年之间,大陆上的红学家曾热烈地寻找“京华何处大观园”。这
可以说是历史还原工作的*高峰。这就给人一种明确的印象,曹雪芹的大观
园本在人间,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红楼梦》里的理想世界被取消了,正
像作者说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中,也并不是没有人特别注意到《红楼梦》中的理想
世界。早在1953或1954年,俞平伯就强调了大观园的理想成分。以想象的境
界而论,大观园可以是空中楼阁。他并且根据第十八回贾元春“天上人间诸
景备”的诗句,说明大观园只是作者用笔墨渲染而幻出的一个蜃楼乐园。俞
平伯的说法在红学史上具有库恩(ThomasS.Kuhn)所谓“典范”(
Paradism)的意义。可惜他所处的环境使他不能对他这个革命性的新观点加
以充分的发挥。1972年宋淇发表了《论大观园》,这可以说是**篇郑重讨
论《红楼梦》的理想世界的文字。他强调大观园决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
而是作者为了迁就他的创造企图虚构出来的空中楼阁。宋淇更进一步说:
大观园是一个把女儿们和外面世界隔绝的一所园子,希望女儿们在里面
,过无忧无虑的逍遥日子,以免染上男子的龌龊气味。*好女儿们永远保持
她们的青春,不要嫁出去。大观园在这一意义上说来,可以说是保护女儿们
的堡垒,只存在于理想中,并没有现实的依据。 这番话说得既平实又中
肯,我愿意把这一段话作为我讨论《红楼梦》的两个世界的起点。关于五十
多年来红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可能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我已在《近代红
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一个学术史的分析》一文中作了初步的检讨。所以
详细的论证和根据,这里一概从略。
说大观园是曹雪芹虚构的一个理想世界,会无可避免地引起读者一个重
要的疑问:如果大观园是一个“未许凡人到此来”的“仙境”,那么作者在
全书总纲的第五回里所创造的“太虚幻境”在《红楼梦》全书中究竟应该占
据一个什么位置呢?我们当然可以说“太虚幻境”是梦中之梦、幻中之幻。
但这样一来,我们岂不应该说《红楼梦》里一共有三个世界了吗?庚辰本脂
批有这样一条:
大观园系王见与十二钗之太虚玄境,岂可草率?这里“玄境”的“玄”
字其实就是“幻”字,一定是抄者的笔误,因为这一条里还有好几字写错了
。所以根据脂砚斋的看法,大观园便是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这两个世界本
来是叠合的。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脂砚需到底是谁。但他和作者有密切的关系
,并且相当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向,大概是不成什么问题的。我们虽然不能过
于相信脂批,可是在内证充分的情况下,脂批却是*有力的旁证。让我们现
在看看《红楼梦》本文里面的直接证据。第五四宝玉随秦可卿“至一所在。
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
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这个
所在其实就是后来的大观园。怎样证明呢?就风景而言,第十七回宝玉随贾
政入大观园,行至沁芳亭一带,书中所描写的恰恰就是“朱栏白石,绿树清
溪”这八个字的加评和放大。就心情而言,我们应该记得第二十三回宝玉初
住进大观园时,作者写道:“且说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
贪求之。”细心的读者只要把前后的文字加以比较,就不难看出太虚幻境和
大观园是一种什么关系了。
如果说这条证据还嫌曲折了一点,那么让我再举一条更直接、更显豁的
证据,以坚读者之信。故事还是出在第十七回,宝玉和贸政一行人离了蘅芜
苑,来到了一座玉石牌坊之前。“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
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
动,寻思起来倒像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月日的事了。贾政
又命他作题,宝玉只顾细思前景,全无心于此了。”贾政还特别补上一句:
“这是要紧一处,更要好生作来。”宝玉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石牌坊的呢?
宝玉自己也许忘了。可是读者一定还记得,第五四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随了
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坊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宝玉在记忆
中追寻的岂不明明就是这个地方吗?所以脂砚斋特别在此点醒读者日:“仍
归于葫芦一梦之太虚玄境况。”贾政说:“这是要紧一处。”是的,《红楼
梦》中还有比太虚幻境更要紧的所在吗?这个石牌坊,宝玉事后是补题了题
的是“天仙宝镜”四字。也就是这座牌坊,后来刘姥姥又误认作是“玉皇宝
殿”,而大磕其头。总而言之,“蓬莱仙境”也好,“天仙宝镜”也好,“
玉皇宝殿”也好,作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点醒我们,大观园不在人间,
而在天上。不是现实,而是理想。更准确地说,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
大观园既是宝玉和一群女孩子的太虚幻境,所以在现实世界上,它的建
造必须要用元春省亲这样一个郑重的大题目。庚辰本第十六回有一段畸笏的
眉批说:
大观园用省亲事出题,是大关键事,方见大手笔行文之立意。
作者安排的苦心尚不止此。第十七回开头一段叙事便很值得玩味。园内
工程告竣后,贾珍请贾政进去瞧瞧,有什么要更改的地方,并说贾赦已先瞧
过了。这好像是说,贾赦是**个入园子的人。其实这段话是故意误引读者
入歧途的。因为后文又说:“可巧近日宝玉因思念秦钟,忧戚不尽,贾母常
命人带他到园中来戏耍。”紧接下去,便是宝玉避之不及,和贸政劈面相逢
,终于被逼着一齐再进园子去题联额。这段叙事的后半截至少暗涵着两层深
意:一、宝玉是*早进大观园去赏玩景致的人。贾赦、贾政等都是在园子完
工后才进去勘察的,而宝玉早在这以前已去过不止一次了。二、大观园既是
宝玉和诸姐妹的乌托邦、干净土,则园中亭台楼阁之类,自然非要他们自已
命名不可。大观园这个“未许凡人到此来”的仙境是决不能容许外人来污染
的。所以庚辰本十七回的总批说:
宝玉系诸艳之冠,故大观园对额必得玉昆题跋。
同本又有一条批语说:
如此偶然方妙,若特特唤来题额,真不成文矣。
这些地方,脂评都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的原意。《红楼梦》之绝少闲
笔,我们有时也要通过脂评,才能体会得更深刻。P34-37
《红楼梦》本身具有两个世界,红学研究中也同样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曹雪芹所经历过的历史世界,一个则是他所虚构的艺术世界。前者一向是红学考证的对象,后者则是本书特别关注之所在。汇集美籍著名学者余英时教授研究《红楼梦》的八篇专论,考证缜密,论述生动,对把握《红楼梦》的艺术特色,探寻曹雪芹的思想轨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取其中一篇《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为全书之名,实涵有两重意思。**是“两个世界论”为全书的中心理论,其他诸篇多少都是环绕着这一中心而产生的。第二是我曾指出,不但《红楼梦》本身具有两个世界,红学研究中也同样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曹雪芹所经历过的历史世界,一个则是他所虚构的艺术世界。前者一向是红学考证的对象,后者则是本书特别关注之所在。《红楼梦》中的两个世界是分不开的,红学研究中的两个世界也同样无法截然划分。所以本书中有几篇讨论曹雪芹生平和所谓“脂批”的文字正是属于传统红学考证的范围。
增订版序
自序
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一个学术史的分析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眼前无路想回头——再论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兼答赵冈兄
敦敏、敦诚与曹雪芹的文字因缘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和思想问题
曹雪芹的“汉族认同感”补论
“懋斋诗钞”中有关曹雪芹生平的两首诗考释
江宁织造曹家案中的“西花园”考
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
附录:《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英译
余英时,原籍安徽潜山,1930年生,香港新亚书院文史系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儒大学历史学博士一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1987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讲座教授:2001年从普林斯顿大学退休:著作包括《汉代中外经济交通》(英文)、《后汉的生死观》(英文)、《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 、《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现代儒学论》等多种。
自珍集-王世襄集 本书特色 《自珍集》是王世襄先生编纂的一册个人收藏品汇集,全称是《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书名寓“敝帚自珍”之意。全书分为古琴、铜炉、雕刻、...
文学闲谈-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学闲谈》是朱湘专为知识青年撰写的小册子,围绕着作者对文学的独到见解,收录了“为什么要读文学”,“文学...
共青团常用公文写作技巧 内容简介 本书分6章,内容包括:共青团公文概述;共青团常用公务文书写作及范例;共青团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及范例;共青团常用法规性文书写作及范...
泰顺仙居古村落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泰顺仙居的村落景观、古民居、古祠堂、古廊桥,都是浙南吴越文化在物质层面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价...
《吃饭是个正经事:211饮食法实践指南》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三大模块,全面介绍有关健康饮食的内容及如何应用211饮食理念。开始部分
共轭与融通-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 本书特色 《共轭与融通: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基于整体主义的哲学视野,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
国学的盛宴 本书特色作品本着传承文化的初心,*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大师的手笔厘清中国国学的发展脉略及成就,更有利于读者学国学、品国学、用国学。本书辑录了中国近代史...
精彩摘录智慧之道在于学习——引自章节:Part01学习的哲学通达世事人情的不二秘诀实学:学问的本质——引自章节:Part01学习的哲
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师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逝去的武林》曾在武术专业杂志《武魂》上连载,在未出版前已轰动国内外武术界,初版即成为畅销书。凤凰卫视窦文涛主持的...
《网络安全与管理》内容简介:本教材选取了网络安全的主流技术、方法、管理手段等进行介绍,将带领读者更好地了解网络安全,了解网
悦读敦煌敦煌:另类的释读 本书特色 敦煌历史文化,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文化,又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超越地域和时空,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
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 内容简介 全书共五章。内容有:西南夷早期文化、西南夷青铜文化、昆明与昆明文化、羌人与羌文化、夜郎与夜郎文化等。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 目录 ...
圣凯,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首席专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佛...
侗汉词典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侗语标准音为主导以南部方言为基础歉收各方言土语的侗汉对译词典。词典选词歉收并蓄,起到集侗语之大成,沟通各土语间的联系的作用。全书...
乡镇街坊:结构与关系—武汉市郊兰乡街坊的个案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克服农村研究家乡化弊端、发挥家乡农村优势的努力下,积极建构乡镇街坊作为一种不同于城市和乡村的生...
词误百析 内容简介 《咬文嚼字文库》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它以语言文字的研究和运用为主要内容,由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并组织出版。“慧眼书系”是其中的一个系...
永恒的轮回(印度神话) 内容简介 从*初的混沌开始,神创造、保护并*终毁灭了这个宇宙,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印度教的三神一体,或称为三位一体的大神。他们展示神性令...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本书特色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是由气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目录 绪言 解千古之谜。靠科学和毅力一、研究龙文化的动...
《报道伊斯兰》内容简介:本书从伊朗人质事件、波斯湾战争,到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爆炸案,西方世界一直被一个名叫“伊斯兰”的幽魂苦
藏书与文化 内容简介 古代的藏书系统,大致可以分为私藏和公藏两部分。包括国家藏书、地方政府藏书、书院学宫藏书、佛寺道观藏书的公家藏书,是作为国家、地方的文化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