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格勒,这个现代德国心灵的重要表征,把歌德式的观相方法和尼采式的批判精神结合在一起,从宏大的文化比较形态学的角度,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精神逻辑和时代症状的描述,预言西方文化终将走向没落。自他以后,这一末世启示录的论调就犹如一个原始的创伤,深深地刻印在20世纪以来的西方历史路程中,其先知般的声音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仍可唤起一种自省的激情。
《西方的没落》是德国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1880-1936)的历史哲学著作。本书的第一卷于1918年出版,第二卷于1922年出版。
斯宾格勒青年时代就读于哈雷、慕尼黑、柏林等大学,毕业后任教于一所中学。本书就是他在中学教书时写成的。作者说他于1911年已构思此书,当时他已感觉到世界大战已迫在眉睫。大战的爆发和进展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憾,促使他深深地思考现时代人类的生活,尤其是西方文化与历史的命运。
在《西方的没落》的一书中,斯宾格勒大胆地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即比较文化形态学的理论体系。他认为这是在西方现代社会的土壤中所能产生的唯一的新哲学,从这一世界历史形态学的观点出发,可以很好地审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为现时代的文化定位,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
斯宾格勒认为全人类的历史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各个文化的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只能是研究各个文化的历史。每种文化都有其基本的个性特征,这些基本物征作为文化的灵魂从文化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不同的文化是互不理解的。因而,研究世界历史必须采用“文化形态学”的方法,从贯穿于每一文化的基本的个性特征去把握其形态。把握各个文化的基本特征不能靠自然科学的方法,要靠本能和直觉去理解。
比较文化形态学认为,历史是有逻辑的,有一种形而上学的结构贯穿于人类历史中。具体地说,人类历史是一个有机体,每种文化都具有相同的生命周期,历经青春、生长、成熟和衰败四个阶段,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变换一样。各个文化中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只要属于文化形态学中的同一阶段,就是同时代的。
尽管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中仍然存在着“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但他确实是比较早地、比较自学地批判“西方中心论”的西方著名学者。他例举了人类历史上的八大文化,即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墨西哥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等,认为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并不比其它文化优越。他把“西欧中心论”问的世界史观视为“历史的托勒密体系”,认为它应该被他的哥白尼式的世界观所代替。不过,在他看来,除了西方文化,其它文化都已经死亡,只是一种无历史、无生气的存在。只剩下西方文化还处于文明发展的“战国时期”,虽然他也讲西方的没落。
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特别强调历史的宿命.他明确地说,《西方的没落》是他对历史和有关宿命的哲学的一种新的看法。由这种宿命的历史观所决定,虽然他也感叹西方的没落,却还是认为不论人类是多么努力,都不可能改变历史的宿命.他的希望只是,这本书能打动他的读者,从而委身于技术、海洋、政治,而不是抒情诗、画笔、认识论,他认为人们只能适应这个技术的、物质的、政治的社会要求。
《西方的没落》一书问世以来,其影响是很复杂的。它既对汤因比这样的历史学家有很大的影响,又被纳粹政治家和思想家所利用.我们今天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读这本书,进行批判的思考。建议重点阅读导言部分。
斯宾格勒原先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因《西方的没落》一书一举成名,挤身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之列。
在整个世界中,我们可以区分出两种人:一种是宿命的人,如政治家与军事家,放眼世界的人与专一于事务的人,渴望发迹、掌权、战斗、渴望冒险,铤而走险;另一种则是因果的人,由于心理的能力或则由于血气的缺陷而注定要成为“才智之士”,如圣徒、僧侣、学者、思想家或哲学家。存在与觉醒的存在、节奏与张力、动机与观念、循环器官与触觉器官——在但凡重要的人物身上,要不就是这一方面,要不就是那一方面,居有明显的支配地位。”
——引自章节:第一章
到底是命运使一个人成为这个样子或者那个样子——或是成为敏感的、逃避事实的、或是成为行动的、轻视思考的。不过从世界文化史或者世界历史来看,所有世界的改良者和哲学家都一致认为,生命是最精巧的沉思的恰当对象,但他们忽略了现实,即人世的生活依然自己走自己的路丝毫不关心别人说什么。甚至当一个共同体成功的“按章”生活时,其全部的成就就在某一未来的世界史中充其量也不过是有关其自身的一个附注而已。如是说来,行动型的人是至少完整的人,而沉思型的人则是有一个器官能够不依靠(甚至违背)身体而进行工作的人。两种人在文化的“晚期”——即写的不多、读的不多的时代更加明显。因为归根结底,只有行动的人,宿命的人,才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在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世界中,在那里,概念和体现根本不重要,或不算数。在那里,一次机敏的打击比一个机敏的结论更重要,所有时代的政治家和军人都看不起那些“卖稿为生”的书呆子,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后者总以为世界历史是为才智、科学甚至艺术而存在的。其实换一句话说,从感觉当中分离出来的知性,仅仅是生命的一个方面,而且还不是决定性的一个方面。一部西方思想史可以不不含拿破仑的名字,但在一部有关现实性的历史中阿基米德纵有很多科学发明,却可能不如进攻叙拉谷时杀死他的那个士兵影响大。
——引自章节:第一章
Learn how top VC investors really thinkEvery startup needs capital, and ambitiou...
庚子国变期间,京津沦陷,秩序大乱,南北交通中断,大量京官和难民危在旦夕。上海绅商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中国救济善会和东南济急善会,发起、组织和实施大规模的救...
舌耕余话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类,介绍了提案类、信函类、考察建议类、讲演类、论述类、序跋书评类、笔记类、题词类等内容。舌耕余话 目录 一 案类建议筹建中西医结合...
◎编辑推荐★14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大师集体亮相,现象级访谈节目《十三邀》年度钜献——导演/艺术家特辑;许知远策划/主创,陈冲作序推荐:《十三邀》总播放量超 13 ...
医案精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徐学义经验传承 本书特色 徐学义教授,第三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倡导中西合参,...
ThomasOReileyisnineteenyearsoldwhenheisaccusedofmurderandfleesforhislifefromSanF...
妇产科规范化诊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基层医师培训丛书》之一,包含正常妊娠、正常分娩、妊娠合并症、妇科肿瘤等内容,共分十九章。每章重点介绍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治规范...
侦查中电子数据取证 本书特色 《侦查中电子数据取证》内容简介:开展侦查活动中,无论面对的是怎样的案件,几乎都要面对、处理电子数据。合法科学处理电子数据应成为侦查...
美国畅销书作家迈克尔·法夸尔“撷趣”系列丛书之一,《欧洲王室另类史》《骗局:历史上的骗子、赝品和诡计》同为此系列。诚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本“365天不重样的不幸、...
张仲景研究文献索引 内容简介 张仲景研究文献索引 中医古籍温长路张仲景研究文献索引 目录 **章《伤寒杂病论》版本资料1949年之前(一)《伤寒杂病论》(二)《...
中国担保制度与担保方法-根据物权法修订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高人民法院专家型法官结合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独著完成。作者曾参与*高人民法院担保法司法解释起草工作,主审...
编辑推荐◆趁你爱的人都在,每天都要不留遗憾地去爱。◆怪不得是村上春树的偶像约翰•欧文的作品!◆约翰·欧文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构思和写作用时超过二十年。◆当代...
监狱建筑学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论述了监狱建筑设计与建造的各方面知识,也包括监狱建筑历史沿革等。主要内容有:监狱建筑与监狱建筑学的基本概念、监狱建筑概论、监狱建筑...
◆ 世界这么大,你我这么小。我们该如何自处与相处?◆ 奶茶刘若英,花一年的时间探讨、反思自处与相处的道理。◆ 她是你、是我,是每一个曾在各种相处关系中,失去过自...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变局。哈佛大...
历代刑法考-下册 本书特色 沈家本所著的《历代刑法考》是中国近代法史学的奠基著作。自问世一百年来,被公认为了解中华法系的必读书。本书在编目上充分考虑法律内容上的...
马库斯·布伦纳迈耶(Markus Brunnermeier)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专业讲座教授,同时任教于普林斯顿本德海姆金融研究中心,他撰写了大量关于金融危机和...
这里呈现给大家的,是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充满了人间情味的漫画及他的两个女儿丰陈宝、丰一吟先生撰作的漫画趣绎。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善取人间诸相,尤多儿童题材,其中...
本书所讲述的皆为第一手采访所得的最新的真实故事。本书首次深度挖掘华尔街年轻金融人的工作生活和思考,深刻参透华尔街崛起的财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本书特色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已经2018年12月5日国务院第3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和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