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亘古而来的、以北极为中心的天文信仰,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原型,通过传统政治的文化特色、建筑中的文化模式、传统环境理论、天道与哲学、宇宙观与思维模式、天体崇拜与民风民俗、天道与文学、哲理与养生等层面揭示出观念信仰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就直面传统、继往开来地创建新文化进行了颇具价值的深入探讨。
本书凝聚了作者近年来研究文化学的心得和文化建设的思考。各章从不同的文化门类出发,以原型理论为核心方法,观照并揭示中国文化演变的诸种现象,为了可读,写得有点散文化。第十二章回顾中国文化选择的过程,探讨中国文化重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则使全书结束在凝重的思考之中。本书也是探索中国文化演进与建设的尝试,是文化建设道路上的一块铺路石子。本书基于亘古而来的、以北极为中心的天文信仰,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原型,通过传统政治的文化特色、建筑中的文化模式、传统环境理论、天道与哲学、宇宙观与思维模式、天体崇拜与民风民俗、天道与文学、哲理与养生等层面揭示出观念信仰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就直面传统、继往开来地创建新文化进行了颇具价值的深入探讨。
三蕴含哲理的物质世界:自然之天
“道德之天”观念的形成,取决于原始先民对天体自然蕴含道理的了悟
。了悟总结与发现,使之上升为理论,又反过来强化人的心理。此外,中国
文人的心灵,常与自然共振,常在山水中流连,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诱发
创作灵感,产生社会人生的联想。因此,当孔夫子临川视水,触景情生,发
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人生慨叹;当嵇叔夜遥想兄弟嵇喜秣马华山
、目送归鸿时,有“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吟咏;陶渊明采菊东篱,悠悠
然望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景象,蓦然领悟人生真谛,产生
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物我两忘境界。
这些触及自然景物的联想,显现了中国人的天赋。具体到天体观照,古
人更是联想丰富。群星与北极的关系,天与人的关系等,都成为观照、吟咏
的对象,并由此升发出形形色色的文化、政治、哲学理论。
浓烈的文化氛围,濡染文人学士,陶冶人的性灵。执著的文化传统,悄
悄然把人们引向大自然的怀抱。在纵情山水,流连忘返的过程中,熟悉了自
然的属性,于是,人们对天的性质有了客观认识的前提。
时至东汉,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季彦去拜见老朋友刘公,恰巧遇上一位
客人送鱼来。刘公很高兴,发感慨说:“天生五谷,给人当粮食,天育鸟兽
鱼类,给人做菜肴。上天仁德,于此可见。”在座的客人大都随声附和,对
皇天上帝感恩戴德。听了众人的话,孔季彦说:“万物的产生,各禀其气,
各有其因,自然而然,并不需要上天的仁德,天也无意生出万物供养人。伏
羲尝百草时,上天并没有给人指示——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为
了获得这些知识,伏羲一天中毒七十二次,然后才知五谷可食。于是,教民
稼穑,人才开始试播百谷。同样,蚊子叮人,蚯蚓吃土,是自然的。是不是
上天为显示他对蚊子的仁慈生了人让它叮,造了土让蚯蚓吃呢?懂得这个道
理,五谷鸟兽并非神明之天为了人的生存而创造,也就明白了。”
刘公和众宾客都相信天有意志,大仁大德,可见天人感应神学观念的普
及深入。孔季彦否认上天有意志、有目的,代表了一种正在发展的新思想。
所谓“新”思想,其实渊源甚远。萌芽期不说,早在战国时期,硕儒荀
子已有了明确的观点。他在《天论》一文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
为桀亡。”荀子强调天体运行自有规律,既不受尧舜这样的圣君贤王所感动
,也不受桀纣这样的暴君影响。战国人有如此卓见,实属难能可贵!荀子笔
下那个有常规的“天
陈江风,1953年生,湖南宁乡人。文学教授,河南大学文学院民俗学硕士生导师,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中国文化概论》、《天文与人文》、《古俗遗风》、《汉画与民俗》等专著10多种,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本书特色 钱文忠以《三字经》《弟子规》原文内容包括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短小精干的故事和文字,讲述了百则故事和案例...
书画鉴赏十六讲 本书特色 《书画鉴赏十六讲》分为十六讲,基本按时间顺序编排,辑录了郑昶和陈师曾两位大师的书画研究成果,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中国书画史上不同时代、不同...
会诊-攻克语用的难关 内容简介 毛泽东早就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苏联”要不要加个“前”字?“跷大拇...
现代汉语(重排本) 内容简介 八十年代以来,语言文字学科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都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可谓硕果累累,目不暇给。但是,要从这些成果中提炼精萃,加以吸收...
《二十四节气志》内容简介:《二十四节气志》是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之作。凭借多年强大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他首次从气象大数
學會皮革工藝、妝點生活情趣皮革自古以來,在人類的生活當中就不曾缺席。不論是衣著服飾、還是生活用品,皮革給人的感覺不外乎是高雅、沉穩又兼具質感。本書以平易近人的說...
新编实用行业联-中华对联丛书精选系列 本书特色 对联,雅称“楹联”,又称“联语”、“对子”等,它是汉语言文化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
2013-陈寅恪学术研究 本书特色 郑翔主编的《陈寅恪学术研究(2013)》是2013年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容涉及陈寅恪的家世身世、学风人品...
《书法美育的思想启蒙》内容简介:本书为陈振濂书法美育思想的“学理篇”,是对书法美育的一次深刻回应,也是对书法学学科和书法教
谢姓:插图本 本书特色 通史体裁 别具一格一部搜罗宏富,研究周密,纵贯古今中华姓氏文明巨著。四大板块 全面涵盖一部涵盖诸多学科,文献资料丰富的通史性著作。姓氏源...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被视为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对人类文明史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及于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并曾对法国启蒙...
董作宾卷 内容简介 董作宾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位有重要贡献的学者,其学术上*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殷墟甲骨文断代学说.本卷收入其代表作《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全面论证...
繼《屍人莊殺人事件》後,再次刷新讀者的閱讀味蕾時空旅行 ╳ 本格推理 = 命運給予愛情&人性的終極試煉2019年鮎川哲也獎獲獎作!為了挽救瀕死的摯愛,他踏上穿越...
2005-读书-(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为《读书》,是一本杂志合订本,其中包括:大国力量与大国之道、艺术与身体的政治等。2005-读书-(上下) 目录 读书20...
翻译理论的多视角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借鉴了以往有关翻译理论研究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从不同视角研究了翻译理论问题。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翻译的概念、分...
方寸3000岁的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 本书特色 ☆日本的传统点心和果子,是日式精致与匠心的完美典范,追求色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的体验,被誉为“五感的艺术...
汉语语源学 本书特色 重庆出版社为振兴我国科学著作出版事业,1988年拨出100万元专款,在全国率先设立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同时邀请国内多位著名科学...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十辑) 内容简介 本书配套《周秦汉唐文化研究》前八辑的出版, 分为研究编、综论编、目录编三部分, 研究编收录了2014、2015年在周秦汉唐...
中国雅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历史上*早的训诂工具书《尔雅》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对于大量先秦古语、方言、名物词汇进行训、诂的内容,讨论了《尔雅》的成书、雅学的形...
古今汉语语法比较概要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独特创新,用不小的篇幅讨论了古代汉语的音变构词。本书对词不限于类别、组合能力、句法功能的简单比较,而有专章将词置于一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