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亘古而来的、以北极为中心的天文信仰,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原型,通过传统政治的文化特色、建筑中的文化模式、传统环境理论、天道与哲学、宇宙观与思维模式、天体崇拜与民风民俗、天道与文学、哲理与养生等层面揭示出观念信仰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就直面传统、继往开来地创建新文化进行了颇具价值的深入探讨。
本书凝聚了作者近年来研究文化学的心得和文化建设的思考。各章从不同的文化门类出发,以原型理论为核心方法,观照并揭示中国文化演变的诸种现象,为了可读,写得有点散文化。第十二章回顾中国文化选择的过程,探讨中国文化重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则使全书结束在凝重的思考之中。本书也是探索中国文化演进与建设的尝试,是文化建设道路上的一块铺路石子。本书基于亘古而来的、以北极为中心的天文信仰,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原型,通过传统政治的文化特色、建筑中的文化模式、传统环境理论、天道与哲学、宇宙观与思维模式、天体崇拜与民风民俗、天道与文学、哲理与养生等层面揭示出观念信仰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就直面传统、继往开来地创建新文化进行了颇具价值的深入探讨。
三蕴含哲理的物质世界:自然之天
“道德之天”观念的形成,取决于原始先民对天体自然蕴含道理的了悟
。了悟总结与发现,使之上升为理论,又反过来强化人的心理。此外,中国
文人的心灵,常与自然共振,常在山水中流连,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诱发
创作灵感,产生社会人生的联想。因此,当孔夫子临川视水,触景情生,发
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人生慨叹;当嵇叔夜遥想兄弟嵇喜秣马华山
、目送归鸿时,有“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吟咏;陶渊明采菊东篱,悠悠
然望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景象,蓦然领悟人生真谛,产生
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物我两忘境界。
这些触及自然景物的联想,显现了中国人的天赋。具体到天体观照,古
人更是联想丰富。群星与北极的关系,天与人的关系等,都成为观照、吟咏
的对象,并由此升发出形形色色的文化、政治、哲学理论。
浓烈的文化氛围,濡染文人学士,陶冶人的性灵。执著的文化传统,悄
悄然把人们引向大自然的怀抱。在纵情山水,流连忘返的过程中,熟悉了自
然的属性,于是,人们对天的性质有了客观认识的前提。
时至东汉,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季彦去拜见老朋友刘公,恰巧遇上一位
客人送鱼来。刘公很高兴,发感慨说:“天生五谷,给人当粮食,天育鸟兽
鱼类,给人做菜肴。上天仁德,于此可见。”在座的客人大都随声附和,对
皇天上帝感恩戴德。听了众人的话,孔季彦说:“万物的产生,各禀其气,
各有其因,自然而然,并不需要上天的仁德,天也无意生出万物供养人。伏
羲尝百草时,上天并没有给人指示——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为
了获得这些知识,伏羲一天中毒七十二次,然后才知五谷可食。于是,教民
稼穑,人才开始试播百谷。同样,蚊子叮人,蚯蚓吃土,是自然的。是不是
上天为显示他对蚊子的仁慈生了人让它叮,造了土让蚯蚓吃呢?懂得这个道
理,五谷鸟兽并非神明之天为了人的生存而创造,也就明白了。”
刘公和众宾客都相信天有意志,大仁大德,可见天人感应神学观念的普
及深入。孔季彦否认上天有意志、有目的,代表了一种正在发展的新思想。
所谓“新”思想,其实渊源甚远。萌芽期不说,早在战国时期,硕儒荀
子已有了明确的观点。他在《天论》一文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
为桀亡。”荀子强调天体运行自有规律,既不受尧舜这样的圣君贤王所感动
,也不受桀纣这样的暴君影响。战国人有如此卓见,实属难能可贵!荀子笔
下那个有常规的“天
陈江风,1953年生,湖南宁乡人。文学教授,河南大学文学院民俗学硕士生导师,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中国文化概论》、《天文与人文》、《古俗遗风》、《汉画与民俗》等专著10多种,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文字学常识 本书特色 经典,滋养着艺术家,孕育了艺术之花。可见黄帝时作书契者,已经有沮颂、仓颉两个人了。其实文字未整理以前, 是极混杂的, 创制的, 决不是一两...
活着你就得有趣-李敖有趣 本书特色 年轻就要有情趣,情趣哪里来?李敖指给你。幽默源于智慧,源于见识,源于学识,源于童心,也源于大无畏的胸襟和精神。李敖言谈举止,...
偏执批判 内容简介 本书议论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的话题,用社会学的眼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根由。偏执批判 目录 **辑 读史历史·传统放大一段坐标...
说话的精神 本书特色 “e批评丛书”是一套关于几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评论。由十位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批评家所著,他们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批评业绩,他们的...
厄瓜多尔的丛林游牧部落:瓦奥拉尼人 本书特色 瓦奥拉尼人是世界上*孤独的民族,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瓦奥拉尼人的世界虽不是天堂,却是一片没有被外界做作的行为规...
疏通知译史 本书特色 邹振环所著的《疏通知译史》收录的是关于16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近代翻译出版史的28篇论文,分为“译史通述”、“译局专论”、“译家译...
禅的行囊 本书特色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又一力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作者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中心地带的旅行...
城厢掌故-老上海 本书特色 《老上海城厢掌故》从上海名称的来历、关于上海建县年份、沙船与上海港、上海城墙与城门、上海拆城和城墙砖、上海县衙门、上海的校场和旧校场...
字里乾坤 本书特色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面孔和灵魂。语言文字即是“社会之公器”又是个人立世存身的有力工具。字里乾坤 内容简介 本书...
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套装共2册)》由黄山书社出版。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上下册 目录 序**章 中国传统...
集韵音系简论 本书特色 邵荣芬编著的《集韵》跟《广韵》一样,都是《切韵》一系的韵书。不过《广韵》对《切韵》语音系统的遵循,可以说是亦步亦趋,基本上没有什么更张,...
数学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从通俗易懂的数学问题、数学知识和数学历史出发,讲授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让读者了解数学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以及数学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
忘忧清乐 : 敦煌的体育 内容简介 本书为走进敦煌丛书系列丛书之体育篇。走进敦煌丛书是一套通过图文并茂的内容与形式来普及敦煌的学术文化书籍。该套丛书内容准确,材...
守护传统常识 本书特色 《守护传统常识》由魏书生、华一欣著。当代菱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首部谈论传统文化与教育之作!常识,不用更新,就是狠狠守住,狠狠普及,狠狠深入!...
家谱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家谱的起源与发展;笼罩着神圣光环的家谱;家谱中的祠堂、墓地与族产;家谱中的家法族规。家谱 目录 **章 “黄帝以来皆有年数”:家谱...
京都香会话春秋 目录 前言**章香会的起源发展和形成**章香会的会规和走会通例一、组织二、入会三、拜师收徒四、香会的箱笼五、出会六、朝顶进香七、叫香(保香、回香...
唐土的种粒:日本传衍的敦煌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人文日本新书》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是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学术类图书,每册突出一个人文主...
爱一个人只有两条路,给他自由,或是成为很棒的女人。风靡两岸三地2000万读者!不看张小娴,你怎麼懂得爱情?离开,原本就是爱情与人生的常态。那些痛苦增加了你生命的...
中国志怪故事:第贰部 本书特色中国志怪故事第壹部,全新演绎中国古代志怪故事,在还原原文的基础上通过作者的重新演绎可读性更强,故事更加好看。全书配以纯手绘插图,每...
中国文化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编著的这本《中国文化史》以专题的形式、科学的方法、清晰的条理、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内涵。它把学术性和通俗性生动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