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系统研究宋明理学分系的专著。其重要特点表现为在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宋明理学既有二系、三系、一系说的基础上,新创道学(程朱理学)、气学、性学和心学四系说。以"复性"为主线,以性论为中心,阐释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认为以性为本的思维不但是湖湘性学的基本观点,而且,是理学之所以整合为一体的关键,理学的"全体"与分系、一性的通贯与四系的并立本来相互发明。
%1.欧阳修的性不必究善恶
欧阳修(1007-107□)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兴趣主要在文学和史学,哲学思辨本来不是他的长项。但他不满意佛教思想对儒家、儒学的侵蚀,而奋起反佛,成为与韩愈并列的儒家反佛□突出的代表。韩愈反佛的法宝是仁义,欧阳修则变为礼义,而不论是仁义还是礼义,都是与性善论不可分的。所以,对儒家性善之说的不彰,欧阳修深有感触地说:
甚矣,人之性善也!彼为佛者,弃其父子,绝其夫妇,
于人之性甚戾,又有蚕食虫蠹之弊,然而民皆相率而归焉
者,以佛有为善之说故也。①
佛教对民风的引领作用在于佛之劝善,受此刺激,欧阳修从□初所持之苟子的性恶说,转而走向性善。
但是,欧阳修之言“性善”,中心在彰显礼义以作为“胜佛之本”,并没有为性善说做正面论证的意图。原因在于,欧阳修虽然也看到了儒家“罕言性命”,但不是如同刘禹锡那样以为是儒家理论的缺失,而是正相反,认为这正是圣人深意之所在。所以,他实际的立场是儒者不必究善恶。
其时有朋友李诩作有《性诠》三篇送与欧阳修质正,自称其说不差于孟子、荀子、扬雄、韩愈诸子之论性。欧阳修并不认同李诩的见解,因为“性”在他不是一个需要急着去探究的范畴,而世人畅言性,反倒是值得担忧的:“修患世之学者多言性,故常为说日:‘夫性,非学者之所急,而圣人之所罕言也。'”
向世健,男,1955生,四川仁寿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出版《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哲学范畴丛书·变》、《善恶之:胡宏·性学·理学》、《(馗书)选注》、《儒家的天论》等多部专著;主编《中国哲学智慧》、《智慧的故事》、《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等教材。兼任《中国哲学史》副主编、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顾问,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学会理事。
《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是□□部系统研究宋明理学分系的专著。以“复性”为主线,以性论为中心,阐释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认为以性为本的思维不但是湖湘性学的基本观点,而且,是理学之所以整合为一体的关键,理学的“全体”与分系、一性的通贯与四系的并立本来相互发明。其重要特点表现为在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宋明理学既有二系、三系、一系说的基础上,新创道学(程朱理学)、气学、性学和心学四系说。
1.欧阳修的性不必究善恶
欧阳修(1007-107□)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兴趣主要在文学和史学,哲学思辨本来不是他的长项。但他不满意佛教思想对儒家、儒学的侵蚀,而奋起反佛,成为与韩愈并列的儒家反佛□突出的代表。韩愈反佛的法宝是仁义,欧阳修则变为礼义,而不论是仁义还是礼义,都是与性善论不可分的。所以,对儒家性善之说的不彰,欧阳修深有感触地说:
甚矣,人之性善也!彼为佛者,弃其父子,绝其夫妇,
于人之性甚戾,又有蚕食虫蠹之弊,然而民皆相率而归焉
者,以佛有为善之说故也。①
佛教对民风的引领作用在于佛之劝善,受此刺激,欧阳修从□初所持之苟子的性恶说,转而走向性善。
但是,欧阳修之言“性善”,中心在彰显礼义以作为“胜佛之本”,并没有为性善说做正面论证的意图。原因在于,欧阳修虽然也看到了儒家“罕言性命”,但不是如同刘禹锡那样以为是儒家理论的缺失,而是正相反,认为这正是圣人深意之所在。所以,他实际的立场是儒者不必究善恶。
其时有朋友李诩作有《性诠》三篇送与欧阳修质正,自称其说不差于孟子、荀子、扬雄、韩愈诸子之论性。欧阳修并不认同李诩的见解,因为“性”在他不是一个需要急着去探究的范畴,而世人畅言性,反倒是值得担忧的:“修患世之学者多言性,故常为说日:‘夫性,非学者之所急,而圣人之所罕言也。'”
向世健,男,1955生,四川仁寿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出版《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哲学范畴丛书·变》、《善恶之:胡宏·性学·理学》、《(馗书)选注》、《儒家的天论》等多部专著;主编《中国哲学智慧》、《智慧的故事》、《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等教材。兼任《中国哲学史》副主编、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顾问,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学会理事。
圣乐与崇拜 本书特色 华东神学院创办于1985年,设有神学专业和圣乐专业,至今已为中国基督教会培养教牧与圣乐人才1000多位。 谢炳国主编的《圣乐与崇拜》为华东...
《佛教十二讲》为日本文化及学术大师、著名佛教学家梅原猛对日本学生的演讲。《佛教十二讲》针对日本教育的缺失,针对年轻人未来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洪修平教授的代表作,《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禅
圣严法师-圣者的故事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心灵之旅,智慧人生,一位风雪中的行脚僧,两千多年来,平凡中蕴育着伟大,倾听台湾一位高僧,讲述圣者的故事……两岸三地,圣...
该书是西方8位研究阿奎那的大家的重要文章。托马斯.阿奎拉(1225-1274)是中世纪西方世界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
菜根谭的智慧:全彩精华版 本书特色 《菜根谭的智慧》一书在参照各种权威版本的基础上,精心筛选出**可靠性、时代性、契合度的经典原文。为便于阅读,我们将全书分为处...
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 本书特色 哲学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的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们的展览,他们凭藉理性的力量深入事物,自然和心灵的本质——深入上帝...
易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易经的智慧》从《易经》六十四卦的本意出发,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到的点评对《易经》中有关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
天下归仁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先生*新力作,对儒家经典《论语》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王解”与“评点”。“王解”是作者的解释转述,含有作者的读...
汉唐巴蜀易学研究 本书特色 巴蜀文化历史悠久,别具特色,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巴蜀易学是巴蜀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巴蜀经学则是巴蜀学术的重要内容...
梁启超谈儒学 本书特色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约有十万颂,《罗摩衍那》约有二万四千颂。在古代印度,它们以
物质与记忆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曾对法国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本书在国内尚未有非常权威的译本,值得译介并加以宣传。物质与记...
这是作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课时的讲稿,上编是简帛古书的基础知识,下编是简帛古书的分类导读;前一半学生上课听讲时使用,后一
般若心要 内容简介 《般若心要》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从心入手,介绍、供养给同参们般若体性,为般若之根本,离于般若体性亦无所谓般若。由般若体性——心自性、法自...
中国哲学年鉴2018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至今已连续出版了35卷,本卷是第...
本书首先介绍了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让我们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成因,然后则讨论了苏格拉底在其受审时的申辩以及“苏格拉底
给盼望一个理由 本书特色 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一个绝不会落空的盼望来鼓舞和引领。尽管我们身处尘世的凡俗与丑陋之中,内心却渴望生活得更有意义,不虚此行。为此之故,人...
分析的形而上学 内容简介 《分析的形而上学》主要对哲学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行研究,作者从当代分析哲学家的观点,依次介绍与分析了当代哲学家们关于存在与同一性,变化与持...
周易:古代中国的世界图式 内容简介 《周易》在中国古代曾发生过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始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历代研究《周易》的著作汗牛充拣,可谓琳琅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