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系统研究宋明理学分系的专著。其重要特点表现为在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宋明理学既有二系、三系、一系说的基础上,新创道学(程朱理学)、气学、性学和心学四系说。以"复性"为主线,以性论为中心,阐释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认为以性为本的思维不但是湖湘性学的基本观点,而且,是理学之所以整合为一体的关键,理学的"全体"与分系、一性的通贯与四系的并立本来相互发明。
%1.欧阳修的性不必究善恶
欧阳修(1007-107□)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兴趣主要在文学和史学,哲学思辨本来不是他的长项。但他不满意佛教思想对儒家、儒学的侵蚀,而奋起反佛,成为与韩愈并列的儒家反佛□突出的代表。韩愈反佛的法宝是仁义,欧阳修则变为礼义,而不论是仁义还是礼义,都是与性善论不可分的。所以,对儒家性善之说的不彰,欧阳修深有感触地说:
甚矣,人之性善也!彼为佛者,弃其父子,绝其夫妇,
于人之性甚戾,又有蚕食虫蠹之弊,然而民皆相率而归焉
者,以佛有为善之说故也。①
佛教对民风的引领作用在于佛之劝善,受此刺激,欧阳修从□初所持之苟子的性恶说,转而走向性善。
但是,欧阳修之言“性善”,中心在彰显礼义以作为“胜佛之本”,并没有为性善说做正面论证的意图。原因在于,欧阳修虽然也看到了儒家“罕言性命”,但不是如同刘禹锡那样以为是儒家理论的缺失,而是正相反,认为这正是圣人深意之所在。所以,他实际的立场是儒者不必究善恶。
其时有朋友李诩作有《性诠》三篇送与欧阳修质正,自称其说不差于孟子、荀子、扬雄、韩愈诸子之论性。欧阳修并不认同李诩的见解,因为“性”在他不是一个需要急着去探究的范畴,而世人畅言性,反倒是值得担忧的:“修患世之学者多言性,故常为说日:‘夫性,非学者之所急,而圣人之所罕言也。'”
向世健,男,1955生,四川仁寿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出版《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哲学范畴丛书·变》、《善恶之:胡宏·性学·理学》、《(馗书)选注》、《儒家的天论》等多部专著;主编《中国哲学智慧》、《智慧的故事》、《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等教材。兼任《中国哲学史》副主编、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顾问,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学会理事。
《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是□□部系统研究宋明理学分系的专著。以“复性”为主线,以性论为中心,阐释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认为以性为本的思维不但是湖湘性学的基本观点,而且,是理学之所以整合为一体的关键,理学的“全体”与分系、一性的通贯与四系的并立本来相互发明。其重要特点表现为在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宋明理学既有二系、三系、一系说的基础上,新创道学(程朱理学)、气学、性学和心学四系说。
1.欧阳修的性不必究善恶
欧阳修(1007-107□)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兴趣主要在文学和史学,哲学思辨本来不是他的长项。但他不满意佛教思想对儒家、儒学的侵蚀,而奋起反佛,成为与韩愈并列的儒家反佛□突出的代表。韩愈反佛的法宝是仁义,欧阳修则变为礼义,而不论是仁义还是礼义,都是与性善论不可分的。所以,对儒家性善之说的不彰,欧阳修深有感触地说:
甚矣,人之性善也!彼为佛者,弃其父子,绝其夫妇,
于人之性甚戾,又有蚕食虫蠹之弊,然而民皆相率而归焉
者,以佛有为善之说故也。①
佛教对民风的引领作用在于佛之劝善,受此刺激,欧阳修从□初所持之苟子的性恶说,转而走向性善。
但是,欧阳修之言“性善”,中心在彰显礼义以作为“胜佛之本”,并没有为性善说做正面论证的意图。原因在于,欧阳修虽然也看到了儒家“罕言性命”,但不是如同刘禹锡那样以为是儒家理论的缺失,而是正相反,认为这正是圣人深意之所在。所以,他实际的立场是儒者不必究善恶。
其时有朋友李诩作有《性诠》三篇送与欧阳修质正,自称其说不差于孟子、荀子、扬雄、韩愈诸子之论性。欧阳修并不认同李诩的见解,因为“性”在他不是一个需要急着去探究的范畴,而世人畅言性,反倒是值得担忧的:“修患世之学者多言性,故常为说日:‘夫性,非学者之所急,而圣人之所罕言也。'”
向世健,男,1955生,四川仁寿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儒家哲学、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出版《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哲学范畴丛书·变》、《善恶之:胡宏·性学·理学》、《(馗书)选注》、《儒家的天论》等多部专著;主编《中国哲学智慧》、《智慧的故事》、《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等教材。兼任《中国哲学史》副主编、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顾问,为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学会理事。
周易古经今注 目录 重订自序3旧序(摘录)7述例11本书引用周易书目13周易古经今注卷首1周易古经通说3**篇 周易琐语7第二篇 周易卦名误脱表19第三篇 周易...
中国道教史 本书特色 ◎道教是中国人初始的宗教信仰道教是原滋原味的中国本土宗教,代表了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认知与理解。是扎根于中国人骨子里信仰。◎道家文化是中国文...
罗伯特.B.皮平(RobertB.Pippin),现任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主任、哲学系教授。他主编现代欧洲哲学(Modern:EuropeanPhiloso...
周易纵横谈 内容简介 本书既有对于《周易》横切面的剖析:从《周易》的名义、内容、大意、要籍谈起,说到如何由数明象,依象言理,以掌握《周易》朴素简易的思辨历0程,...
王邦直与《律吕正声》 本书特色 《王邦直与<律吕正声>》,王守伦、吴明等著。王邦直,山东即墨县人。明嘉靖年间,以岁贡出任盐山县丞,后归里积二十年著成《律吕正声》...
社会契约论 本书特色 《社会契约论》主要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卢梭相信,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与约翰 洛克一样,卢梭认为政府的...
醒客悦读-自然沉思录 本书特色 《自然沉思:录爱默生自主自助集》介绍了:译者博凡先生曾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为《21世纪商业评论》的主编。他的翻译准确考究,简...
人类知识原理 本书特色 《人类知识原理》是由英国乔治·贝克莱编著、张桂权翻译的书,集中阐述了贝克莱的非物质主义哲学。本书认为只要否定了物质的客观存在,就可以驳倒...
混元仙派研究 内容简介 混元仙派是明代较为重要的民间宗教派别,它源于道教,又吸纳了儒教、佛教的元素,自成体系,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它所提出的仙人—祖师传法世系,...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开辟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历史形态。从十月革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一个古老的教派,她所传的大圆满法,也是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证法门之一。以前,我对藏传佛教只有一些极肤浅
英中文双语读本--尼采论善恶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之爱好者或专家,德国文明之爱好者或反对者,人生观已成之"成人"或人生观未定之“青年”,文化史专家或爱好者,大中小...
中国佛教哲学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宇宙人生和修持实践的看法与主张。本书从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脉络来解读、诠释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
牛津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的兴起+现代世界中的哲学+中世纪哲学(套装共4册) 本书特色 《牛津西方哲学史》具有严谨的学术性,但是毫不晦涩,西方学术界普遍...
译者王玖兴(1916一2003),江苏省赣榆区海头镇人。我国著名西方哲学史专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这部著作力图构建一种“人文科学考古学”,它“旨在测定在西方文化中,人的探索从何时开始,作为知识对象的人何时...
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全二册) 本书特色 《天神与天地之道》以上古信仰和传统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历史文献材料,对商代的天...
从宋明理学到阳明心学 本书特色 1.一部简要的理学思想史。2.中国宋明理学的提纲挈领之作。3.“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之一的吕思勉的哲学著作4.本书作为剪裁得宜的...
新世纪古代哲学经典读本--论语选评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历史文献。研究《论语》,实际上是研究孔子的生平行事...
《佛教十二讲》为日本文化及学术大师、著名佛教学家梅原猛对日本学生的演讲。《佛教十二讲》针对日本教育的缺失,针对年轻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