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站在平民立场,通过现代视角,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一家之言品三国。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后骂名*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
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总是自相矛盾,众说纷纭?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在他前期有着什么样的功过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您解读。
下部的内容是讲赤壁之战以后,魏蜀吴三大集团虽然还有打打杀杀,但已经无法吃掉任何一个集团,然后三个集团各自发展,各自称帝,形成中国历史上的三国鼎立的形势。接下来又讲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晚年性格的矛盾,和魏蜀吴三国必然灭亡归于晋的历史进程。
品三国(下):易中天很"学术"/赵明宇,《北京娱乐信报》易中天继去年7月推出《品三国(上)》后,本月8日将继续推出《品三国(下)》。在《品三国(下)》中,他除了写完24讲内容,还写了篇近3万字的“结束语”。这篇文章是易中天首次从学术的高度讲述了三国究竟是怎样的历史,该书责任编辑表示,这部分内容也回应了个别读者在学术方面对易中天先生的疑问 目前《品三国(上)》发行量已达到200万册,经过8个月的等待,《品三国(下)》终于姗姗来迟。4月8日将问世的这本书约25万字,其中包括易中天继上册之后继续在《百家讲坛》进行的24讲内容。其中“三国鼎立”12集,百家讲坛已经播出。“重归一统”的12集,是尚未播出的内容。 记者看到,书中还有一篇他写的近3万字的结束语。这篇结束语通篇讲述了三国的兴衰原因。在文章开头,易中天写道:“本书只是《品三国》,不是《三国史》,我们不能拿《三国史》的标准要求它。但既然是‘品’,那么,有一些问题也不能不回答。比方说,三国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应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那些主要人物?”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赵南荣告诉记者,这是一篇学术品位很高的文章,“我和易中天一直有个感觉。《品三国》出版后,大众读者可能看着过瘾,但高层次的读者可能会感觉不满足。这篇文章起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作用,不仅把电视节目中一些受时间限制不能完全展现的内容表述出来,同时也从理论的高度为这48篇讲座进行了收尾。”同时,他认为,这篇文章也可回应此前个别读者在学术方面对易中天先生的疑问。 对于《品三国》的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充满信心。当记者询问他下册首印数字时,他笑着说:“首印数字已经不是关键了,现在全国各书店的预订数字已达到180万册,有的地区上册销售是6万册,下册跟我要货是8万册,因为认为下册会卖得更好。”整整六个小时 签售七千余本——易中天《品三国(下)》昨在京掀争购热潮《新民晚报》记者 夏琦 易中天昨天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为其《品三国(下)》举行了首场签售,6个小时7000多本的签售数字,不仅打破了他个人的签售纪录,也打破了“易中天热只是暂时现象”的预言。 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告诉记者,昨天的签售活动从上午9时45分开始,一直延续到下午3时45分,易中天兑现了自己此前对读者的诺言,足足签了6个小时,书店方面的统计数字为7280本左右,这还不包括之前就买好书自己带过来要求签名的读者。郏宗培说,易中天上午9时抵达中关村图书大厦时,读者队伍已经从5楼沿着楼梯排到了1楼,又围着中关村图书大厦绕足了一个圈子。为了占据前面的位置,有读者凌晨4时就已经到场排队,排队的人群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还有人写了一副对联给易中天,上联是“中流砥柱领百家,青梅煮酒品三国”,下联是“天马行空谁奈何,一往无前飨万户”,其中暗含易中天之名。 从坐下签第一个名开始,整个上午,易中天没有挪过窝,没喝一口水、没抽一口烟,中午12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易中天吃了一个汉堡包充饥,吃东西的过程中,他签名的手也一刻未停,“就像外科大夫似的”。下午1时多,易中天有点吃不消了,书店方面请来了保健医生替他按摩肩膀和颈部,之后易中天一鼓作气,一直签到下午3时45分。郏宗培透露说,3天前,易中天在中关村图书大厦接受北京媒体采访后,就与书店工作人员一起举行过一次签售演习,当时签出了120本书,昨天,中关村图书大厦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并请来了100名保安,以防现场出现混乱。 郏宗培兴奋地告诉记者,110万册《品三国(下)》刚发到全国各地,就已经有反馈要求加货。《品三国(下)》在上海已经提前一天上市,上海书城第一天就出售了300多本。4月15日上午10时,易中天将在上海书城为读者签售,一向对上海读者特别有好感的他向记者表示,他很期待上海之行,希望能与更多的读者在上海见面。上海签售之后,易中天除了回到北京录制“百家讲坛”节目外,还将赴美国,在哈佛等3所大学演讲。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历代建元考-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史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为三编,分述了西汉至南北朝、隋至五...
大师的国学课:13:中国断代史·清史卷 本书特色 《中国断代史·清史卷》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为学生讲授清史的 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孟森先生在利用《清实录》、...
《护生画集》内容简介:《护生画集》是一部奇书,全套共六册,由丰子恺先生作画。一、二集的文字为弘一法师即著名的李叔同先生题写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世纪文库)文字清丽,斐然可读,插
北京历史名园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北京出版社出版★25座历史名园的档案资料、故事和解说词编纂在一起,便是一部北京城历史演义,反映出朝代的更替、城市的变迁、文...
《敬业乐群》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中的一种,着眼于敬业乐群这一重要的价值取向,编选中国古人关于敬业、乐群方
权力无间道-九个帝国大佬的自白书 本书特色 图书卖点:1、 本书观察历史视觉独到,开创“**人称写史”的独特文体,令人耳目一新。2、 深入探询古代中国政治的潜规...
多桑蒙古史-世纪文库(全2册) 本书特色 中国断代史研究诸科中,元代是国际性的项目。其原因在于这一时段的蒙古民族的历史活动,特具世界性的意义:建都于今北京的元朝...
本书的核心主张在于,马克思的学说是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哲学的综合产物,是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转变性方法”——从叙事方式上讲,
图说世界史(古代卷) 本书特色 《图说世界史(古代卷)》编辑推荐: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百年精华,一本轰动世界的历史书,英、法、日、德、意、俄版本全球同步发行。*权威...
出土文献探赜 本书特色 本书荟萃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文献研究所陈蔚松多位研究者的成果。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运用“二重证据法”、对多种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进行文字考...
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 本书特色 台湾继钱穆之后*有成就的历史学家傅乐成领衔主持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为畅销的中国通史普及类著作首次引进大陆傅乐成先生主编...
海盗传奇 本书特色 《海盗传奇》:瑰影神奇,为您揭开海盗的前尘往事。地中海海盗十字军海盗北欧海盗粮食兄弟联盟加勒比海盗东方海盗惊天大海盗海盗宝藏索马里海盗海盗传...
《“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内容简介:本书的研究成果主要基于2017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基金委托研究项目
广西恭城碑刻集 本书特色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地处湘桂界邻地区是历史时期南岭西部交通要地,是西江流域重要区域,保留了大量具有历史地理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和文献,恭城...
Weallknowthatthevictorsofbattlewritethehistory.Butwhatifthathistoryiswrong?Whati...
《终结焦虑症(原书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焦虑和恐惧的世界。它将告诉你如何区分真实的恐惧与想象的
旧制度与大革命-最完整汉译本+最精美插图本 本书特色 “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
辽河航运史与东北经济一体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8年结项,成绩很好。 本书梳理了辽河航运的兴衰历史,以及辽河流域的经济、文化、...
史记评注 史记文献研究集刊之四(2011/8) 内容简介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它是史学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所撰成的部纪传体通史,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时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