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在陶渊明研究领域涉猎多了,我就生出一些感慨:国内外研究陶渊明的论文、著作很多,但是自成理论体系的研究专著较少;关于陶渊明是儒家还是道家思想的争论很热闹,但较少有人从儒道之外去看待陶渊明,而在人们思想行为日趋生活化的当今时代,只把陶渊明描述为隐士、忠臣、儒家贤哲似乎是不够的。因此很想用一种思想对陶渊明作一个完整的阐释,既不将他作为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的注脚,也不将他套到超越时空的西方理论当中去。几年思索之后,觉得可以用“中和”思想来阐述陶渊明。这种“中和”思想由来已久,也属于陶渊明那个时代,用来阐释诗人的生活比较自然,与现代精神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当然,一切还得看研究的结果。当研究*终完成后,我觉得用中和思想阐释陶渊明,比较合理也比较自然,并且可以显现陶渊明与儒家、道家思想存在的诸多差异;于是就算达到了系统阐释陶渊明思想的目标。
吴国富,(1966-)江西武宁人,浙江大学文学硕士,江西九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陶渊明、元代文学,在《文献》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20多篇,有专著《会真教与元曲》,列入“江西社会科学文库”。
元明清诗鉴赏 内容简介 在中国文学史上,元诗与元曲双峰并峙;明诗也有独特的成就;清诗是我国古典诗史的*后阶段,表现出五彩纷呈、百卉争艳的奇姿异态。本书从数量庞大...
为逃脱纳粹的魔掌,犹太人瓦尔特一家来到肯尼亚一个偏远的农场,刚开始,妻子耶特尔很不适应那里落后的生活,时时刻刻想返回故国
和孩子一起成长 内容简介 我们的爱与责任能给孩子温暖和健康。成功的父母不一定会有成功的孩子,但孩子的成长一定离不开成功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父母的言传...
苕溪渔隐丛话称引杜诗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章, 其内容包括: 《苕溪渔隐丛话》的作者、成书与版本 ; 《苕溪渔隐丛话》称引杜诗的文献考辨 ; 《苕溪渔隐丛...
民主政治背景下的党务公开-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研究 目录 绪论我们为什么需要公开上篇理论·背景篇**章常务公开的历史缘起与发展第二章党务分开...
文学与历史叙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文艺风云书系”中的一册,“文艺风云书系”是河南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一套大型现当代文艺研究丛书。丛书以五四以来的文艺风云人物和产...
河南当代家庭变迁 本书特色 河南地处中原,是一个文化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在中国家庭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意义。孙立坤曾于2000年对河南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了较...
2008年 考研英语考前30天 狂背作文 本书特色 本书为恩波考研系列中的一本,其编著者贡献,连续七年参加考研英语阅卷工作,上海市*年轻的考研英语阅卷组长,熟稔...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魏晋南北朝隋隋唐五代卷)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2卷·魏晋南北朝隋)》是教育部“九五”规划教材,同时转入教育部“面向21...
近年來國內最炙手可熱的繪本作家。1998年8月首度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1999年以《向左走‧向右走》、《聽幾米唱歌》和《月亮忘記了
中国文学精神(明清卷) 内容简介 文学是翱翔于天地间的鲲鹏,而精神便是它的灵魂。中华文学之精神,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先后孕化出了先秦和高远,两汉的博大,魏晋的叛逆...
易卜生诗剧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部研究易卜生诗剧的论文集,内容涉及易卜生早期创作的11部诗剧,并在与早期诗歌、中期社会问题剧、后期象征剧的比较中,运用多...
神奇航海表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一个英国人约翰·哈里逊发明“神奇航海表”的曲折故事。 船只在海上航行时,经度(即东西向位置)和纬度(即南北向位置)的测定是非常重...
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古远清选集 内容简介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第3辑: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古远清选集)》主要对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文论进行了连环比较,...
中国文学通义(上下)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研究三重奏者,盖指由读懂、欣赏、论析三合一而完成文学研究过程。音乐冲走多有数人合成,文学研究虽然借助他人成果,通常由一人...
健康三字经丛书:防病三字经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5部分,即健心篇、营养篇、防病篇、医药篇。其中每篇均有选择,有重点地介绍了一些与健康有关的常识以及国内外*新的保健...
原来如此沧桑变幻的地理 本书特色 《原来如此》一共十册,由一百多位专家在两年多时间里写成。生生不息的植物、无所不在的材料、无限辽阔的宇宙、赖以生存的环境、沧桑变...
童话散文卷-叶圣陶儿童文学选集-美绘版 本书特色 《叶圣陶儿童文学选集(童话散文卷)(美绘版)》:水声是很有趣味的。小溪好像一个人在那里轻轻地弹琴.瀑布好像许多...
周作人的清风苦雨 本书特色 连日郁郁不快,故日记亦多挂漏,未知何时得乘长风破万里作海外游也!毛锥误我行,当投笔执戈,从事域外,安得郁郁居此,与草木同朽哉?——周...
隶书写法 内容简介 新世纪的新风尚,集中表现在人们追求着更高质量的文明生活。人之长寿取决于身心的健康,健康的关键在于精神。于是,随着全国老年大学、学校的建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