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包括:跟毛泽东学夏史,跟毛泽东学商周史,跟毛泽东学春秋战国史,跟毛泽东学秦史,跟毛泽东学汉史,跟毛泽东学三国史,跟毛泽东学南北朝史等。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回眸历经风雨而依然雄伟的岁月河山,回味世纪伟人毛泽东对这岁月河山的指点、思索,学习毛泽东从容历史真智慧。跟毛泽东学史,不要企及达到他所达到的高度;跟毛泽东学史,在读史明智的过程中会少走很多弯路。本书集各朝代简史、毛泽东读史经过与评点、学习参考材料于一体,是学史不可多得的入门书。
本书是对毛泽东史学思想的研究。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理解历史,重新理解毛泽东。其中包括对夏史、商周史、春秋战国史、秦史、汉史、三国史、晋史、南北朝史、隋史、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以及清史的讲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作品的评述批注及毛泽东的史论。
老子有辩证法思想,但不是唯物论者毛泽东评述批注原文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摘自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任继愈讲老子是唯物论者,我是不那么赞成的。得到了天津有个叫杨柳桥的教授的书《老子今译》,他说老子是唯心主义者,客观唯心论者。——摘自陈晋:《毛泽东之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页。老子传略老子,著名哲学家。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当过“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今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较孔子年辈稍长。《史记》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著书称《老子》(又称《道德经》),约五千字。可能成书于战国时代,为老子后学根据老子的学说加以发挥补充而成。学习参考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他的同学萧子升“游学”途中,曾在宁乡境内拜访了一位刘翰林。刘翰林问他俩读过什么书,毛泽东告诉他读过《十三经》、《老子》和《庄子》,并说:“*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后来他们还拜访了沩山寺,方丈和他们侃侃而谈。萧子升在《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中回忆说:“*后谈及孔子和老子,我们觉得这是自己熟悉的问题,于是便表白了自己的意见。”可见毛泽东对老子是很熟悉的。在读书笔记中毛泽东也提到过老子。如在《讲堂录》中便记有:“《老子》天下莫柔弱干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在读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毛泽东批注道:“老庄绝学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老子的理想社会,脱离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摒弃人类文明的创造,以一种近干世外桃源的空洞想象,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隔绝、对人类历史的隔绝。这样一种主张,和青年毛泽东立志要改造社会,学习西方的文明,强调人的主观意志的积极力量的主张显然相差较远,所以毛泽东认为其“徒为理想之社会”,这种空洞的幻想,既是无法实现的,也是不切实际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还常读《老子》一书,他在外出时,曾指名带上《老子》。毛泽东对老子的社会主张不感兴趣,他*欣赏的是其中的辩证法。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个人的富贵贫贱,国家的安危兴亡,都像自然界的“高峰为谷,深谷为陵”一样变动不居。作为史官的老子,从“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自然、历史与现实中,认识到运动变化是世界的永恒主题。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因此,《老子》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立范畴。如:阴阳、有无、刚柔、强弱、大小、高下、前后、美丑、祸福、难易、荣辱、贵贱、损益、生死、智愚、巧拙、胜败、攻守、进退、曲直、轻重等等。这些对立面,既有矛盾对立的一面,也有互相依存和转化的一面,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前面引的毛泽东谈老子的福祸相互倚伏的观点,是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评述的。在这里,毛泽东教导人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所谓全面地看问题,就是对一件事情不光看它有利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以增强危机感,保持头脑清醒。同理,既要看其不利的一面,还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以增强信心,鼓舞斗志。毛泽东在这里举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话,来证明这一点。毛泽东发表这个讲话时,国内曾发生过一部分群众闹事;在国际上发生了匈牙利事件。这两件事都不是好事,但毛泽东却认为坏事可变成好事。群众闹事“可以促使我们接受教训,克服官僚主义”;匈牙利事件由于匈牙利的同志们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间处理得正确,“匈牙利现在比过去更巩固了”。明白了矛盾着的事物的两端相互转化的道理后,接着就是如何促进这种转化了。据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孙老韩合说》一文中说,据传毛泽东曾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姑且不论,但《老子》中充满着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韬略智谋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矛盾转化的原则,这些韬略智谋毛泽东高度重视,并将之应用于革命之中。在毛泽东1936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在谈到战略退却时写道:“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还是赚钱生意的。”这里,毛泽东就是运用了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不计较一城一池的暂时得失,着眼于*终的获取、*终的胜利。丧失是为了取得,退却是为了前进。毛泽东对老子辩证法的运用臻于化境。当然,智谋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阴谋,毛泽东对这一点看得比较透。1964年8月3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明确地指明这一点。他说: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这一坦白和径直的分析,值得人们思考与回味。五六十年代,我国哲学界对老子到底是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属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又分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的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毛泽东对这场讨论也很感兴趣。他在提交给他的一份学术界讨论老子思想的综述材料上批示道:“印10份交我为盼。毛泽东廿七日上午六时”。毛泽东对这场讨论中所涉及的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前面引的第二段话,是毛泽东1968年10月31日在中共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闭幕会上的一段讲话。毛泽东说:“任继愈讲老子是唯物论者,我是不那么赞成的。得到了天津有个叫杨柳桥的教授的书《老子今译》,他说老子是唯心主义者,客观唯心论者。我就很注意这个人。后头一调查,糟糕,这个人是个什么右派嘛。”据分析,毛泽东比较赞同的观点是老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者,这种观点现在已成哲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主流观点。P33-P35
莫哈玛娅-泰戈尔短篇小说选 本书特色 短篇小说是泰戈尔整个著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成就非常突出。正如孟加拉学者阿本·卡塞姆·乔杜里所说:“短篇小说是泰戈尔的第二...
金屋泪痕 本书特色 中国文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系统整理民国小说家的著作。冯玉奇著的《金屋泪痕/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为他在民国时期创作的作品...
平民梁晓声 本书特色 梁晓声被誉为“平民作家”。《平民梁晓声》一书,是修正文库“汉语表达者”系列之一。“汉语表达者”系列囊括了国内一流的著名作家,由作家亲自为自...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1881年12月28日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父亲经营纺织业发家致富,与大多数的同行相比,父亲要体...
黄金祸·镜花月 本书特色 中国文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系统整理民国小说家的著作。《黄金祸镜花月/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冯玉奇卷》为他在民国时期...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本书特色 这是当代著名学者、深受广大青年欢迎的钱理群教授*作品。全书由钱先生近些年来对大学生、研究生和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的精彩讲...
★唯有爱,动银河而移群星。★银河奖、星云奖双冠得主宝树 阿缺联手打造瑰丽古风太空世界【内容简介】当一统银河的周王朝神秘陨落,战国七雄重现于群星之间。直径八万光年...
硬雪 目录 总序档案是怎样建成的2000年后新作(选9篇)硬雪手心手背夏天的羊脂玉划过秋天的声音寻找大舅把式生物带金子的声音火墙处女作军驼之死成名作苦水塔尔拉代...
就怕错过另一种人生.所以去看世界 本书特色 一个背包,两个老人,三年时间,一百多个国家和城市,这是他们所有的故事。本书是一部励志动人的旅游书籍,它不但带你领略各...
相见若只当时月-古诗词中的相思之美 本书特色 诗词很美,爱情更美,文学史中的诸多诗词都与爱情有关。它们或婉约唯美,或凄楚动人,一首首都在诉说着爱人的衷肠。本书精...
作品目录三闲集序言一九二七年无声的中国怎么写(夜记之一)在钟楼上(夜记之二)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并来信)匪笔三篇某笔
雅舍谈吃: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 本书特色1. “梁实秋散文精选系列”是文坛大师梁实秋的散文集,包括《雅舍谈吃: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心若淡定,便是从容》《老去是生...
《那间街角的茶铺》,是著名历史学家、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王笛的最新非虚构历史读物。作者以1900—1950年的成都茶铺为中心,运用田野调查、官方档案...
夏日山间-世界上最静心的地方 本书特色 本书是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之作,以自然流畅的文字书写了盛夏时节的内华达山区的自然景象,描绘了每一种生活在那里的物种的有趣形态...
手中的牌-中国当代优秀轻文学作品选集-7 本书特色 张健鹏和胡足青主编的《手中的牌》内容介绍:与传统散文的大立意、大视角不同,这些哲理散文讲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故...
生命的力量:一个麻风病人的纪实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文字不多却有丰厚内涵和震撼力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这是一本文字不多却有丰厚内涵和震撼力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林强既...
英国人的性格 本书特色 内容简介本书是爱默生在两次旅行英国之后,所写的一本讨论英国国民性格、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散文集。原书共有19章,本书精选了其中的1...
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辑考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黄山书社★ 由淮北师范大学傅瑛教授总纂★ 搜罗宏富,史料翔实,考辨精审,编排明晰★ 收录明清安徽妇女文学作者...
戈麦诗选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
朱光潜经典作品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增订本) 本书特色 美学泰斗朱光潜晤谈人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与青年谈心洞察明理,言真意切,看透人生的迷茫与暗伤执笔随想,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