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包括:跟毛泽东学夏史,跟毛泽东学商周史,跟毛泽东学春秋战国史,跟毛泽东学秦史,跟毛泽东学汉史,跟毛泽东学三国史,跟毛泽东学南北朝史等。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回眸历经风雨而依然雄伟的岁月河山,回味世纪伟人毛泽东对这岁月河山的指点、思索,学习毛泽东从容历史真智慧。跟毛泽东学史,不要企及达到他所达到的高度;跟毛泽东学史,在读史明智的过程中会少走很多弯路。本书集各朝代简史、毛泽东读史经过与评点、学习参考材料于一体,是学史不可多得的入门书。
本书是对毛泽东史学思想的研究。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理解历史,重新理解毛泽东。其中包括对夏史、商周史、春秋战国史、秦史、汉史、三国史、晋史、南北朝史、隋史、唐史、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以及清史的讲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作品的评述批注及毛泽东的史论。
老子有辩证法思想,但不是唯物论者毛泽东评述批注原文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摘自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任继愈讲老子是唯物论者,我是不那么赞成的。得到了天津有个叫杨柳桥的教授的书《老子今译》,他说老子是唯心主义者,客观唯心论者。——摘自陈晋:《毛泽东之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页。老子传略老子,著名哲学家。字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当过“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今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较孔子年辈稍长。《史记》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著书称《老子》(又称《道德经》),约五千字。可能成书于战国时代,为老子后学根据老子的学说加以发挥补充而成。学习参考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他的同学萧子升“游学”途中,曾在宁乡境内拜访了一位刘翰林。刘翰林问他俩读过什么书,毛泽东告诉他读过《十三经》、《老子》和《庄子》,并说:“*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后来他们还拜访了沩山寺,方丈和他们侃侃而谈。萧子升在《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中回忆说:“*后谈及孔子和老子,我们觉得这是自己熟悉的问题,于是便表白了自己的意见。”可见毛泽东对老子是很熟悉的。在读书笔记中毛泽东也提到过老子。如在《讲堂录》中便记有:“《老子》天下莫柔弱干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在读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毛泽东批注道:“老庄绝学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老子的理想社会,脱离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摒弃人类文明的创造,以一种近干世外桃源的空洞想象,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隔绝、对人类历史的隔绝。这样一种主张,和青年毛泽东立志要改造社会,学习西方的文明,强调人的主观意志的积极力量的主张显然相差较远,所以毛泽东认为其“徒为理想之社会”,这种空洞的幻想,既是无法实现的,也是不切实际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还常读《老子》一书,他在外出时,曾指名带上《老子》。毛泽东对老子的社会主张不感兴趣,他*欣赏的是其中的辩证法。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个人的富贵贫贱,国家的安危兴亡,都像自然界的“高峰为谷,深谷为陵”一样变动不居。作为史官的老子,从“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自然、历史与现实中,认识到运动变化是世界的永恒主题。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因此,《老子》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立范畴。如:阴阳、有无、刚柔、强弱、大小、高下、前后、美丑、祸福、难易、荣辱、贵贱、损益、生死、智愚、巧拙、胜败、攻守、进退、曲直、轻重等等。这些对立面,既有矛盾对立的一面,也有互相依存和转化的一面,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前面引的毛泽东谈老子的福祸相互倚伏的观点,是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评述的。在这里,毛泽东教导人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所谓全面地看问题,就是对一件事情不光看它有利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以增强危机感,保持头脑清醒。同理,既要看其不利的一面,还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以增强信心,鼓舞斗志。毛泽东在这里举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话,来证明这一点。毛泽东发表这个讲话时,国内曾发生过一部分群众闹事;在国际上发生了匈牙利事件。这两件事都不是好事,但毛泽东却认为坏事可变成好事。群众闹事“可以促使我们接受教训,克服官僚主义”;匈牙利事件由于匈牙利的同志们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间处理得正确,“匈牙利现在比过去更巩固了”。明白了矛盾着的事物的两端相互转化的道理后,接着就是如何促进这种转化了。据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孙老韩合说》一文中说,据传毛泽东曾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姑且不论,但《老子》中充满着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韬略智谋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矛盾转化的原则,这些韬略智谋毛泽东高度重视,并将之应用于革命之中。在毛泽东1936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在谈到战略退却时写道:“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还是赚钱生意的。”这里,毛泽东就是运用了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不计较一城一池的暂时得失,着眼于*终的获取、*终的胜利。丧失是为了取得,退却是为了前进。毛泽东对老子辩证法的运用臻于化境。当然,智谋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阴谋,毛泽东对这一点看得比较透。1964年8月3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明确地指明这一点。他说: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这一坦白和径直的分析,值得人们思考与回味。五六十年代,我国哲学界对老子到底是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属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又分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的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毛泽东对这场讨论也很感兴趣。他在提交给他的一份学术界讨论老子思想的综述材料上批示道:“印10份交我为盼。毛泽东廿七日上午六时”。毛泽东对这场讨论中所涉及的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前面引的第二段话,是毛泽东1968年10月31日在中共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闭幕会上的一段讲话。毛泽东说:“任继愈讲老子是唯物论者,我是不那么赞成的。得到了天津有个叫杨柳桥的教授的书《老子今译》,他说老子是唯心主义者,客观唯心论者。我就很注意这个人。后头一调查,糟糕,这个人是个什么右派嘛。”据分析,毛泽东比较赞同的观点是老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者,这种观点现在已成哲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主流观点。P33-P35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显志堂稿 : 全3册 本书特色 甲骨文研究专著,罗振玉撰。罗振玉考释甲骨文字*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据永慕园印本影印。前有沈曾植、柯勋忞题诗,罗...
书林穿越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是一名报纸编辑,由于职务关系,作者积累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值得诵读。在人心浮躁、读书不*景气的现在,作者抽出时间,重新整理出了历年所写...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
喑哑的声音 本书特色 短篇小说集,收录作者十五篇短篇小说。李洱的短篇小说中常常出现悬铃木的意向。李洱小说中纯粹的景物描写很少,可是他却给了悬铃木很大的地盘,他的...
《《大地的法》与现代国际政治》内容简介:作为20世纪最为深刻的公法学家和政治神学家之一,卡尔·施米特晚年发表具有思想总结性质
鲁迅全集(十六卷)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
生活的回忆:泰戈尔经典散文选 本书特色 泰尔著作之流行,之所以能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兴趣,一半在于他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的文学庄严与美丽。——(印...
翁同龢 康有为-近代名人文库精粹 本书特色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深广、源远流长,其中近代名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近...
《稻草人》内容简介: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是中国现当代史上最早也最好的童话集之一,悲天悯人的思想、美丽的语言和天真的童趣
曾被你爱过是我最美的记忆 本书特色 本书为阿琪的随笔,承载了作者作为一个单身知识女性十年来可以言说的寂寞和忧伤,以及不可以实现的光荣和梦想。辛辣前卫...
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精品集+06-特别纪念版 本书特色 王小波编著的《我的精神家园》以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其思想渊源,王小波站在平民的视角,用平民的写作方式,以...
现代散文-老舍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获首届国家图书奖。现代散文-老舍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
戴震集 内容简介 简介戴震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一生著述颇丰。本书为今人所编,收录了戴震除一些专门考据作品之外的主要哲学著作和单篇论文。戴震的哲学思想和考据...
古希腊戏剧家作品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古希腊戏剧家作品鉴赏辞典》为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丛书之一,精选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
黎民伟评传-中国电影开拓者 目录 序/罗卡引言**章 革命少年1.走出会城的青年/22.横滨出生的孩子/53.少年心事当拿云/84.参与革命活动/165.“清平...
瓜娃的节气 本书特色 《瓜娃的节气》是郑彦英的散文集。一场画笔与文学的美妙邂逅,一份从诙谐叙事中窥见处世哲学的心灵独白。激情者精力充沛,往往多才多艺,兴趣广泛,...
乘上北风-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1-14岁(1)典雅、精美的外观,给予读者高雅的观感和尊贵的享受,让读者拥有的不仅仅是书,更是艺术品...
纸上幻境:陈维林诗选 本书特色 《纸上幻境(陈维林诗选)(精)》编著者陈维林。散文诗集《纸上幻境》,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时代特征,把诗与哲学、宗教、文化、社会...
青年狷少年狂 本书特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 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
中国分体文学学史:戏剧学卷 本书特色 刘明今编著的《中国分体文学学史(戏剧学卷上中下)》对我国传统戏剧及其各种环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梳理,对戏剧的起源以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