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敦煌遗书的内容、时限和形态进行了概述,对敦煌宗教文献、历史地理文书、社会史文书、俗文学文献、科技文献、敦煌写本四部书的内容和价值分别进行了介绍,同时也介绍了敦煌遗书在世界各地的收藏情况,重点对一些有价值、有趣味的作品进行了赏析。
引子——“敦煌遗书”不是遗书
提起敦煌,很多人不会感到陌生。如果说到敦煌遗书,恐怕知道的人就不会太多了。看到“遗书”二字,人们可能马上会想到死者临死时留下的书信。但敦煌遗书却不是这样的遗书,而是敦煌的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经卷和文书。
1900年6月22日,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图1)在敦煌莫高窟第16窟
甬道北壁发现了一个一丈见方、六尺多高的复洞(现编号为第17窟),洞内重重叠叠堆满了从十六国到北宋时期的经卷和文书(图2,图3)。这就是所谓的“敦煌遗书”(图4)。
由于莫高窟是开凿在鸣沙山的断崖上,所以保存敦煌遗书的洞窟又被称作敦煌石室或石室。因为敦煌遗书的主体是手写的佛经,所以人们又把敦煌遗书概称为“石室写经”,并把保存敦煌遗书的洞窟称为“藏经洞”。
此外,敦煌遗书还被为“敦煌卷子”、“敦煌文书”、“敦煌文献”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称呼呢?这和敦煌遗书的内容和形态有关,所以,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敦煌遗书的概况。
敦煌遗书的概况
敦煌遗书的内容
就内容来说,敦煌遗书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多的是佛教典籍,大约占90%。佛教文献以外的宗教文献,还有道教典籍、景教(基督教)典籍和摩尼教典籍。
宗教文献以外的文书,虽然总量不大,只占10%左右,但内容却很丰富,涉及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社会、民族、语言、文学、美术、音乐、舞蹈、天文、历法、数学、医学、体育等诸多方面。
……
中国当代史研究-(二) 本书特色 编辑委员会(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海光 刘 昶 许纪霖 李丹慧 李海文 李蓓蓓杨奎松 沈志华 陈 兼 陈之宏 林蕴晖 姜 进徐思彦...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为“国际佛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丛书”之一种,为牛津大学教授田海研究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重要著
晋书、八书、二史研究 目录 前言《十六国春秋》、《晋书·载记》对读记关于晋史的撰述与唐修《晋书》撰人问题《晋书》研究三题《晋书》研究《晋书》的评价与研究沈约与《...
《命运之痒》内容简介:蚊子是人类历史中的令人生畏的杀手。按照死因排名,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因蚊子而死亡的人数约为200万。蚊子
匈奴史稿 本书特色 《匈奴史稿》是陈序经教授的遗著,作者自留学德国期间,就留心国外匈奴史的研究进展情况,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公务之余抽暇写出计80万字的《匈奴...
明清战争史略 本书特色 本书的几大看点不容错过:依据史料,详细分析了努尔哈赤是否被袁崇焕的大炮击伤毙命;细致介绍了皇太极如何设反间计诱使崇祯皇帝自毁长城,冤杀了...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典藏版) 本书特色 梁启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系统整理,专门讲演,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论,有方法,有例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作者前言、中国概况、古代中国:文明的诞生、古典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秦汉:中国历史上的
上海鬼语 本书特色 海豚书馆系列之《上海鬼语》,徐蔚南著,李军编,全书共收入了六篇文章,分别是《上海鬼语》《上海的倭寇》《上海棉布》《顾绣考》《歇浦琐谭》《上海...
《时常有风吹过我心头》内容简介:本书由孙犁后期创作的散文作品组成,由文化学者、孙犁研究者卫建民编选。编者长期研究孙犁,对孙
雾中的阿居-基诺族的亲属制度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向读者展示基诺族的亲属制度运作的方式。基诺族是我国境内*后一个被政府承认的单一民族,它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山...
陇上学人文存:刘天怡卷 本书特色 刘天怡,兰州大学经济系教授。著有《龚自珍经济思想评价》、《美国工业化巡视》、《世界经济教学提纲》、《世界经济》等十几部著作。主...
陕西文物古迹大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巡礼之一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三秦出版社出版★ 通过文字表述形式,概要地介绍了陕西55处国宝单位的情况,并附有照片★...
《旧邦新造:1911-1917》是一本以中国1911-1917年间的政治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宪政史著作,探讨中国在多民族王朝国家瓦解、帝国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研究的著作,由绪论、十四个专题及结语组成。它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体系,在分...
《张晓乐药学通识讲义》内容简介:本书定位科普新知,作者从多年从业经验入手,以通俗语言和独特视角阐释药物与药学发展脉络,结合
中国社会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论著之一。全书以农工商业、财产、钱币等18个讲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对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作了深入而系...
《花非花之二:范建文中国传统插花》内容简介:插花起源于人们对花的喜爱,早期的插花并非一定得插于器皿。亦可以插于人身,也就是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第一帝国》包含:《秦并天下》、《汉武的帝国》、《两汉两罗马》、《三国纪》、《魏晋风度》、《南朝,北朝
中国通史 本书特色本书是陈恭禄先生著作中影响较大的通史著作,曾被顾颉刚先生誉为“较近理想”的中国通史版本。全书共60篇,70余万字,由史前写至清代,是一部持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