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说礼:礼体现孝悌之义
戊子年四月天气 今日心情
朋友死,无所归,日:“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乡党篇》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能有机会与国君接触,所以许多人都不知
道与国君相处的礼节,更不用说怎么处置国君赏赐的食物了。如果有国君
赐予食物或邀请一同吃饭,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国君赐给熟食,我就摆正座席先尝一尝,以示敬重。如果国君赐
给的是生肉,我会将它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以慰其在天之灵。如果国君
赐给活物,比如鸡鸭鹅之类的,我就把它们饲养起来。
如果有幸同国君一道吃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重要的是在国君
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我一定会先尝一尝,看看咸淡是否合适,这也叫“侍
食”。这是表达对国君尊重,以示敬意。同时这些举动带有强烈的仪式感,
表现对礼的尊崇。
这段时间我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国君很关心我的健康,前天特意御
驾亲自来探望。我当时躺在床上不便起身,头朝东躺着,右侧卧,自己面
北,好让国君面南。身上盖着朝服,拖上束朝服的大带子。自己卧病不能
穿朝服,为了尊君之礼,想出这个办法不违礼制,以示如穿朝服的意思。
今天身体感觉好些了,可以行动了,所以上午国君召见我的时候,不等
车马驾好我就先步行前往了,与国君相处是大事,进人太庙也是大事,君子
学无止境嘛,只希望我多向人请教,在太庙中不至于失礼。
生死也是人生的大事。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敛埋,我
便说:“丧事交由我来办吧。”朋友相交一辈子,去给他操办丧事,也算*后
一次为他尽一点儿力,都是情谊的分内之事。见死不救不道德,见死不埋
同样也是不道德的。
而对于那些活着的朋友,当他们馈赠物品给我时,即使是车马等贵重
之物,只要不是祭肉,我接受时也是不行拜礼的。为什么我把祭肉看得比车
马还重要呢?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
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所以要敬
拜。车马是财富,我是不拜财富的。财富可以选择,但祖先却不能选择。
也许有人觉得我在许多时候都太苛刻了,但只要在礼的范围,我就不
觉得是苛刻。当然,睡觉时我决不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做客
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而是与家人和谐相处。
有子曾说,礼至高无上,但是在实际运用当中,应当以和为贵。周代先
王为政之道,制礼用和,以和为美。这些话是指什么呢?礼不是空泛的东
西,它的作用是为人服务,促进和谐。如果只早单一追求形式,就成了面子
工程,毫无意义。无论大事小事,都用礼制从事,而不讲和谐的原则,可能
劳民伤财,成了不安定因素。反过来说,为了促进和谐,言行不加控制,不
用礼的规范去制约,就会使无政府主义蔓延,社会也会乱。我完全赞同。
所以依照周礼的原则,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有相
应的规定,不应该粗枝大叶,笼统处置。这才为君子之道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下午病情好转了,子路带着我去山谷间散步。天空蓝得那么安静,像一
块剔透的美玉,阳光清脆地洒在叶片上,水面上闪烁着粼粼波光。纯净的空
气里纤尘全无,山谷里的动物随处可见。中途看见一群野鸡在飞,我不禁神
色一动。它们飞了一阵便落在树上。我感叹道:“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也
懂得时宜呀!”为何这样感叹呢?因为山谷里的野鸡懂得审视周围的环境,
抓住飞翔和落下的时机,这就是“懂时宜”,而我自己似乎还做不到呢。
相关评论
博厄斯①:孔先生那个时代不可能有无神论的,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又
说“如果遇见迅雷大风,应该怎么做呢?我是一定要用庄重的神色表达对上
天的敬畏”。说明他骨子里其实是个有神论者,至少是个不彻底的无神论者。
怀疑论者:儒家的这个“天”虽然与“鬼神”相似,在孔夫子的文字中甚至可以
互换,但是这个“天”并不是人格化的,可以说它是儒家在脱离原始信仰中保
留下来的“文化残留”,也可以说是儒家在不由自主地回望与精英文化相对的
民间文化时,所表露出来的“症候”。也正因为“天”不是人格化的,所以儒家
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宗教——宗教是唯一神论的一个人格神作为世界的**
推动力。儒家没有这个**推动力,也就不可能发展成宗教。
●《老子博客》
以景王变法、辞官归隐、孔子问礼、老子出关等几个有据可考的事件
为线索,以博客自述形式表达了老子在周朝末年对各种历史事件的看法和
形成过程
●《孔子博客》
按照《论语》的篇目顺序推出博客,融入孔子及其弟子的日常生活对
话和生平事迹,还原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平和、朴实的描述风格,展现了儒
家学说创立之始的核心思想、个人修养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
●《庄子博客》
以论自由、谈大道、看生死、讲修炼、笑孔儒等五个版块,让庄子在
博客中讲述自己的故事,以看似虚幻的寓言故事切进生命与生命的本质,
吸引人们去思索命运与生活的真谛…
●《孟子博客》
把孟子的个人经历分成邹国的岁月、初入齐国、漂泊在诸国之间、我
在魏国的日子、二入齐国、走在人生的末尾六大版块,重点描写了孟子嘻
笑怒骂的有趣故事,从博客中不难窥见孟子的个性和独特思想…
海德格尔.艺术与政治 本书特色 本书是拉巴特关于海德格尔纳粹问题研究的代表作。海德格尔加入纳粹的行为,对西方二战后一代知识分子而言是难以释怀的重大事件和焦点话题...
欧美的公与私-公共哲学-第4卷 目录 前言导言论题一近代英国公私观念的转变——从绝对主义的公共性向市民的公共性1.1 7世纪至18世纪的英国社会2.霍布斯的绝对...
有节制的生活 本书特色 说友谊、论责任、谈老年…人生的各种境遇一一道来,借两塞罗智慧化解你人生的所有困顿。★一种思想,一旦能保存在西塞罗的著作里,那它就可以在全...
中国名物特产集粹 本书特色 《中国名物特产集粹》:中华大地物华天宝,名物特产数不胜数,有闻名于世的珍稀植物,罕见的珍禽异兽,甘美的果品,飘香的美酒,精美的丝绸以...
道德真经注 本书特色 《道德真经注(繁体竖排版)》: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老子道德真经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宋代大文豪苏辙所作老子注释。又名:《老子新解》、《道德...
易学基础 本书特色 《易学基础》立足于易学客观真实的产生和发展历史,阐述易学的真实思想、方法及其发展源流,揭示易学的功用和意义,旨在传承和发扬其中有生命力的内容...
小学-中华蒙学经典 本书特色 《小学》对儿童的教育,内容具体,要求详细,操作性强。如“父子之亲”的小目类中,有子女问候父母的仪节,有子女侍奉父母着衣、进食、安寝...
敦煌本《老子》研究 内容简介 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是由著名学者姜亮夫先生创建和发展起来的,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首任所长为姜亮夫先生,副所长为...
左手厚黑学右手博弈论大全集 内容简介 《左手厚黑学右手博弈论大全集(套装全4册)》厚黑学与博弈论一个产于本土,一个来自西方,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没有什么共同之...
淮南子-建构的道经 内容简介 简介《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全书内容庞杂,知识面涉及非常广,主要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了儒、墨、法...
佛教知识读本 本书特色 在改革开放以来,宗教研究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取得了空前的丰硕成果,专著、译著、论文和辞书等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确实令人鼓舞,但是...
中央编译文库 论著系列--中国佛典翻译史稿 本书特色 史载张骞远使,闻浮屠于西域;汉明帝金人入梦,致是白马驮经,佛法东传。自摄摩腾,竺法兰始,西域胡僧赉经传法于...
朴素的民本情结-捍卫论语 本书特色 《捍卫论语3——朴素的民本情结》主要是围绕《论语》中的《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等展开。紧紧围绕原文要义,站在...
孟子选注 本书特色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在今天山东的邹城市有孟府、孟庙等古迹,孟子的故乡就在那里。关于孟子的生平...
启蒙文献选编-(全二册) 本书特色 《启蒙文献选编(套装共2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启蒙文献选编-(全二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的一本关于...
余嘉锡(1884-1955),字季豫,号狷庵。中央研究院院士,语言学家、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祖籍湖南常德,1884年2月9日出生于河南商
汉译名著本-形而上学导论 内容简介 海德格尔一生都是在讲形而上学。因而他讲形而上学常有深刻的分析,描述,甚至批评。也常有人主要因其批评竟认为需要蔑视形而上学。这...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详实的考证,总结出佛
中学语文必读丛书:谈美 本书特色 《谈美》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美学...
清凉世界-五台山 本书特色 《华夏文库·名山胜寺系列·清凉世界:五台山》编辑理念就在于,它既视佛教为宗教,又视佛教为文化,更视佛教为能给普通大众的现实人生提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