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说礼:礼体现孝悌之义
戊子年四月天气 今日心情
朋友死,无所归,日:“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乡党篇》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能有机会与国君接触,所以许多人都不知
道与国君相处的礼节,更不用说怎么处置国君赏赐的食物了。如果有国君
赐予食物或邀请一同吃饭,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国君赐给熟食,我就摆正座席先尝一尝,以示敬重。如果国君赐
给的是生肉,我会将它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以慰其在天之灵。如果国君
赐给活物,比如鸡鸭鹅之类的,我就把它们饲养起来。
如果有幸同国君一道吃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重要的是在国君
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我一定会先尝一尝,看看咸淡是否合适,这也叫“侍
食”。这是表达对国君尊重,以示敬意。同时这些举动带有强烈的仪式感,
表现对礼的尊崇。
这段时间我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国君很关心我的健康,前天特意御
驾亲自来探望。我当时躺在床上不便起身,头朝东躺着,右侧卧,自己面
北,好让国君面南。身上盖着朝服,拖上束朝服的大带子。自己卧病不能
穿朝服,为了尊君之礼,想出这个办法不违礼制,以示如穿朝服的意思。
今天身体感觉好些了,可以行动了,所以上午国君召见我的时候,不等
车马驾好我就先步行前往了,与国君相处是大事,进人太庙也是大事,君子
学无止境嘛,只希望我多向人请教,在太庙中不至于失礼。
生死也是人生的大事。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敛埋,我
便说:“丧事交由我来办吧。”朋友相交一辈子,去给他操办丧事,也算*后
一次为他尽一点儿力,都是情谊的分内之事。见死不救不道德,见死不埋
同样也是不道德的。
而对于那些活着的朋友,当他们馈赠物品给我时,即使是车马等贵重
之物,只要不是祭肉,我接受时也是不行拜礼的。为什么我把祭肉看得比车
马还重要呢?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
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所以要敬
拜。车马是财富,我是不拜财富的。财富可以选择,但祖先却不能选择。
也许有人觉得我在许多时候都太苛刻了,但只要在礼的范围,我就不
觉得是苛刻。当然,睡觉时我决不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像做客
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而是与家人和谐相处。
有子曾说,礼至高无上,但是在实际运用当中,应当以和为贵。周代先
王为政之道,制礼用和,以和为美。这些话是指什么呢?礼不是空泛的东
西,它的作用是为人服务,促进和谐。如果只早单一追求形式,就成了面子
工程,毫无意义。无论大事小事,都用礼制从事,而不讲和谐的原则,可能
劳民伤财,成了不安定因素。反过来说,为了促进和谐,言行不加控制,不
用礼的规范去制约,就会使无政府主义蔓延,社会也会乱。我完全赞同。
所以依照周礼的原则,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有相
应的规定,不应该粗枝大叶,笼统处置。这才为君子之道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下午病情好转了,子路带着我去山谷间散步。天空蓝得那么安静,像一
块剔透的美玉,阳光清脆地洒在叶片上,水面上闪烁着粼粼波光。纯净的空
气里纤尘全无,山谷里的动物随处可见。中途看见一群野鸡在飞,我不禁神
色一动。它们飞了一阵便落在树上。我感叹道:“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也
懂得时宜呀!”为何这样感叹呢?因为山谷里的野鸡懂得审视周围的环境,
抓住飞翔和落下的时机,这就是“懂时宜”,而我自己似乎还做不到呢。
相关评论
博厄斯①:孔先生那个时代不可能有无神论的,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又
说“如果遇见迅雷大风,应该怎么做呢?我是一定要用庄重的神色表达对上
天的敬畏”。说明他骨子里其实是个有神论者,至少是个不彻底的无神论者。
怀疑论者:儒家的这个“天”虽然与“鬼神”相似,在孔夫子的文字中甚至可以
互换,但是这个“天”并不是人格化的,可以说它是儒家在脱离原始信仰中保
留下来的“文化残留”,也可以说是儒家在不由自主地回望与精英文化相对的
民间文化时,所表露出来的“症候”。也正因为“天”不是人格化的,所以儒家
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宗教——宗教是唯一神论的一个人格神作为世界的**
推动力。儒家没有这个**推动力,也就不可能发展成宗教。
●《老子博客》
以景王变法、辞官归隐、孔子问礼、老子出关等几个有据可考的事件
为线索,以博客自述形式表达了老子在周朝末年对各种历史事件的看法和
形成过程
●《孔子博客》
按照《论语》的篇目顺序推出博客,融入孔子及其弟子的日常生活对
话和生平事迹,还原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平和、朴实的描述风格,展现了儒
家学说创立之始的核心思想、个人修养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
●《庄子博客》
以论自由、谈大道、看生死、讲修炼、笑孔儒等五个版块,让庄子在
博客中讲述自己的故事,以看似虚幻的寓言故事切进生命与生命的本质,
吸引人们去思索命运与生活的真谛…
●《孟子博客》
把孟子的个人经历分成邹国的岁月、初入齐国、漂泊在诸国之间、我
在魏国的日子、二入齐国、走在人生的末尾六大版块,重点描写了孟子嘻
笑怒骂的有趣故事,从博客中不难窥见孟子的个性和独特思想…
太谷学派生命哲学研究-国学新知文库 本书特色 [国学]一词*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其中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指上古时期国家设立的...
选择 内容简介 《古今图书集成术数丛刊》是以《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申所收的古代中国术数类部分为底本,经数年精心校勘而成。共有卜筮、星命、相术、堪...
刺猬的正义 本书特色 古希腊人说,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知道一件*重要的事。罗纳德•德沃金在他的集大成之作中主张,价值就是一件*重要的事,不论它表现为...
内容简介:本选题以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为对象,从他的理论基础即他的反基础主义哲学理论入手,层层展开,
信仰二十讲 本书特色 《信仰二十讲》作者何光沪,在西方文明中,信仰作为人生根基,也是社会生活、历史发展、文化创造的基础。两千年来,无数贤哲关于信仰的诸多论述,构...
晏阳初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本《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入选的思想家,主要是活跃在1840年至1949年之间的思想人物。但中共领袖人物,因有较...
十力语要-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十力语要》共四卷,收录了他的信函、语录、短文、讲词等,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对“新唯识论”的哲学思想的...
文艺美学 本书特色 本书考察了文艺美学的哲学思想基础,设计了文艺美学的一般思想结构蓝图,对中国文艺美学与西方文艺美学的主要思想形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思想评判,确证...
隆莲大师文汇 本书特色 觉光法师宣读礼赞文今乃礼赞现代高僧者,寄禅、虚云、太虚、谛闲、印光、弘一、倓虚、来果、圆瑛、广钦、法尊、印顺、白圣。隆莲、圣严;赞曰:人...
让阳光自然播洒:刘有生演讲录 本书特色 ◆作者刘有生先生是王凤仪先生性理疗病的传人,在民间被尊称为“刘善人”。他讲的做人之道深入人心,百度“刘善人讲病”即可找到...
中国全史百卷本-宗教卷 内容简介 百卷本《中国全史》是二十世纪末由学术大师季羡林、张岱年领衔主持、数十位专家指导、百多位杰出学者倾力撰著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
解读易经密码 本书特色 《易经》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
古代命理学研究-命理基础 本书特色 命理学是研究人的命运学说。中国古代的传统命理,是以人出生的时间点,年、月、日、时的“干支”(八字、四柱)为基点,配以“五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张骥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 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 ...
家藏四库-孟子(图解) 本书特色 《图解孟子》将提高读者自身的文化修养,激发您对古典文学的探寻兴趣。这是一本优秀的课外教育读物,不妨一阅。家藏四库-孟子(图解)...
易经揭秘:周易的另一种新解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在借鉴前人和他人同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字学、考古学以及历史学的各项研究成果,对《易经》文本解读和研究的一次大...
中国文化文学经典文丛:道德经(精装版) 本书特色 《道德经(精)/中国文化文学经典文丛》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从**章到第37章,下篇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
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1781年之后的论文 本书特色 《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1781年之后的论文》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1781年之后...
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哲学史家文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秦汉部分,以各哲学学派的思想表现形式--著作为切入,系统重点地记载了汉帝国的统治哲学思想以及...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 目录 **章关于《韩非子》的真伪及学派一、关于《韩非子》一书的作者二、关于《韩非子》一书的真伪三、学术渊源及学派四、层次与体系——五十五篇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