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二十讲,内容包括:苏格拉底论善、城邦制度的善恶、善与幸福、至善、罪与恶、德与恶的区别从何来、论善恶的知识与情感、善之途径等。
善恶是不可分割的对立面。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代,乃至近现代,西方哲人在对善恶的讨论中愈发清晰地洞见了人性的本质和道德的边界。阅读《善恶二十讲》,或可理解“善,恶者无不向往:恶,善者跃跃欲试!只有在;善与恶之间,才能找到人性!”的道理。
善、恶是伦理学说中的一个*基本的道德范畴,是道德评判中*一般的表示道德价值的概念。善同恶一起,构成区分德行和非德行的*概括的形式。人们通过企求善来反映自己*普通的利益、要求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又借助善来评价他们周围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一切社会现象。善恶*初只是消极的存在概念,其内涵与意义产生于理性自己确立道德法则之后,善恶概念的本来意义只是相对于意志及其支配的行为而言的;人性无善恶,唯一无条件善或恶的只是自律与否的意志。
宋词的故事 内容简介 宋代的词与唐代的诗,经常相提并论,它们都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艺形式。从发展来看,可以认为词是来源于诗的。 “词”,就是歌词,古代又称“曲子词...
西门媚,女,小说家,独立作家,现居成都。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实习记者》,随笔集《结庐记》、《说我爱你》,短篇小说集《末世
大地之门丛书-风沙漫笔 内容简介 大约有十七八年了,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走得*多的是西部...
文艺学的民族传统 目录 总序自序上篇:文艺创作理论“神思”——中国古代的艺术想象论“感兴”——中国古代的创作灵感论论意境的美学特征“意得神传,笔精形似”——论神...
文学的圣殿-诺贝尔文学奖解读 本书特色 诺贝尔文学奖1901年起开始颁奖,传承百年,跨越世纪,迄今为止仍是*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长期以来,诺...
中国文学十五讲-(第二版)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十五讲》(第二版)以作家作品为中心,选择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若干闪光的亮点和精华,也就是成就*高、影响*大的一部分有...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富有创意、推陈出新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本书凝聚著名学者袁济喜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与研究的心得与经验,并充...
画说红楼梦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著名画家马小娟的绘画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到的表现力引起广泛关注,多次获奖★ 马小娟绘制2016年《红...
民族主义是一种不太系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它强调特定民族的具体文化传统,强调民族利益至上,保护和传承其民族的固有文化传
世界也许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暴力,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这部包罗万象的哲学著作中认为,驱使着这些暴行的,不仅仅
李敖之谜 内容简介 李敖是闻名海内外的知名作家、历史学家、政论家,一生坎坷曲折,颇多传奇,同时又是大家公认的“情圣”,身边美女如云,其爱情经历多姿多彩。他是台湾...
怎样作书法联 本书特色 在一般人眼里,书法对联作品的幅式及其款识是比较单调的,没有诗文书法作品那么深奥。可是,当我写完《怎样作书法对联》一书草稿时,我才真正领会...
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笔者旧著《明清传奇史》(1999)的姊妹篇,旨在从文体学的角度,对明清传奇戏曲进行历史描述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本书分别...
1984年9月24日,柏杨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演讲《丑陋的中国人》,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以及“不能团结”等,并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举隅-鲁迅.郭沫若.高长虹及相关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史需要重写,这几乎成了学界共识,但从提出“重写文学史”后出版的众多《现代文学史》...
风云(第二部):15 本书特色 《风云》是香港漫画宗师马荣成的代表作,该漫画集武侠、科幻、神话于一身, 为香港漫画销量之冠。更先后改编为小说、电影、游戏、电视,...
毓老师讲笔记 本书特色 许仁图编*的《毓老师讲学记》乃总结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望在台六十多年来书院讲学之集大成之作,首次向读者阐述毓老的*学,其拯...
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
《城市文化》一出版就获得了整个评论界的赞誉,将它评价为关于城市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最优秀的文献,芒福德的照片也登在《时代》
现当代学人年谱与著述编年 本书特色 20世纪中国学人的学术道路异常地丰富和曲折。一方面他们为守卫真理,在夹缝中生存和潜心钻研,另一方面思想禁锢与思想解放拧结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