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渭松
1937年生于浙江海宁,浙江大学中文系
教授。主要著作有《墨子直解》、
nbsp; 言
近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讨论和历史评估,成为一个
热门话题,“国学”成为流行语。所谓国学,一般认为是指以儒学为
主体的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深厚的民
族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东方文化,作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之一,中
华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它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在六千余年的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曾长期居于世界前列。博大而深邃的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凝
聚了先哲们优秀的、具有恒久、普适价值的思想智慧。
明清之际,由于诸多原因,中国社会没能完成适时的转型,逐渐
落后于西方。鸦片战争的失败,更使中华面临几千年未有之空前变
局,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新文化运动,无数志士仁人为救
国于危难,有意无意地把寻找救世良方的目光投向西方,投向西学,
传统文化遭到空前的冷落甚至猛烈的批判,连中医中药等物质文化财
富也受到牵连。国学几乎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被指斥为近代衰
落与灾难的罪魁祸首。
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的历史开启了新的一页,民族复兴的伟
大潮流势不可挡。但当西风拂面之时,媚外的思潮也暗流涌动。好莱
坞大片被热捧,屈原、司马迁蜗居墙隅。莘莘学子们的托福、GRE高
分令命题者咋舌,而浅显的文言文却译得啼笑皆非。长期以来忽视传
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恶果日益显露。
马克思说,人民创造历史必须“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同样不能抛开传统文化遗产。中华民族要实现伟
大复兴,必须有凝聚力。凝聚力的基础是人民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
心,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根本来源于对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明确
认知。
值得欣慰的是,在精深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
神资源。生生不已的变易之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富贵不淫、贫
贱不移的大丈夫气概,民为邦本的政治哲学,正德、利用、厚生相统
一的精神物质兼顾的文明观,等等,都是救治“现代病”的良药,开
启今人智慧、滋养今人心灵的营养。
国学不腐更不会朽,它是清新而流动的活水,亘古常青,生机
盎然。有鉴于此,我社组织学术界的一流专家,编辑了这套《国学
大讲堂》。
学习国学必先学习元典。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元典。所谓元典,指
较早产生并对本民族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元典是一种文化
开始独立存在的标志,它塑造了该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华元典大多出
现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因为时代久远,这些先秦典籍大多
文字古奥,令人望而生畏;无法探幽致远,自然谈不上反思和扬弃。
为此,我们决定首先出版《中华元典导读书系》,作为这套“大讲
堂”丛书的**辑。
本书系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多方面,分册导读,重点
在“导”,力求用较短的篇幅,使广大读者对这些元典有较为全面的
认识,既能发掘文化瑰宝,又可辨别、扫除障眼的糟粕。
本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学有专长的权威长者,在国内外享有盛
誉,相信通过他们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阐释,广大读者会有多方面
的收获。
由于编辑时间相对仓促,失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谅解并不
吝赐教。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7年11月
第八章《墨子》选读
下面所选读之篇目,侧重于反映本书的重要内容,即墨子以及墨
家的主要学术思想,墨子的重要言论和其行踪,墨家突出的学术研究
成果等。关于“兵书”部分,因其所述为墨家特殊的防御战术,故仅
选二篇,以见其大概。本书之注释体例是:每篇各有“题解”,以释
题并提示篇文概要和当注意之处。篇文一般分为若干段落,在正文之
后,各段有“段意”一项,以阐明段落大意;然后有“注释”一项,
以句为单位逐一注释词语或说明句意。《经》与《经说》,因其体例
特殊,故无“段意”。有些篇章,如《大取》、《耕柱》诸篇,有些条
文因文句甚为简短,无须再作“段意”,故亦从免,特此说明。
修 身
【题解】本篇是从墨家的立场出发,向统治者提出的修养身心之
道,并且指出这是政治与事业成功的根本。从所提出的身心修养的具
体内容看,它与墨家对于自身的要求完全一致。因此,我们也可以把
它看成是墨家自我修养的经验总结。
身心修养的具体要求,大致可以概括成以下三方面:1.要使自
己内心充满爱的情怀;2.在待人处事上,要能爱人敬人,廉洁自奉,
仗义疏财,重信用,明辨是非,要具有反身自问和抵制邪恶的能力;
3.对于事业,既要“志强”,又要“力事”。阅读此篇,我们可以知
道,墨家所以能见义勇为,不辞艰辛,自有其品行修养作为坚实的基
础的。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①;丧虽有礼②,而哀为本
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③。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
末④;近者不亲,无务来远⑤;亲戚不附,无务外交⑥;事无
终始,无务多业⑦;举物而暗⑧,无务博闻。
【段意】强调修身要注重根本。
【注释】
①陈:同“阵”。指战斗队列。本:根本。②丧:指办丧事。礼:礼
仪。此指丧礼。③士:指有知识者。学:学问、才识。行:品行。④置
本:树立根本。不安:不牢固。无务:不从事。丰:丰满、完美。末:
细枝末节。⑤来:招徕。远:指远地之人。⑥不附:不能亲附。外交:
结交外人。(D事无终始:谓做事有始无终。多业:多种事情。⑧举物:
所举之事。暗:不明。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①。君子察迩而迩修
者也②;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③,此以怨省而行修
矣④。谮慝之言⑤,无入之耳;批扦之声⑥,无出之口;杀伤
人之孩⑦,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⑧。
【段意】论述君子在其地位上如何进行品行修养,与其可达到的
效果。
【注释】
①是故:犹“因此”。迩 :近。指身近朝廷之臣。必察迩来远,
谓必须明察近身之臣,方能招徕远地之人归附。②迩修:使得近身之臣
修养品行。③见:被。毁:诋毁。反之身:反身自问。句谓君子见其人
不但不修养品行,而且自己被其诋毁,则反躬自问。④此以:因此。怨
省:怨恨消除。行修:谓其人之品行得到修养。⑤谮慝(z爸n t爸):恶意
诽谤。⑥批扦(han):攻击、诋毁。⑦杀伤人之孩:句有误。焕镳师以
为当作“杀伤之刻”,谓杀伤人之惨酷。⑧诋讦 :诋毁、攻击。
依:依恃。
故君子力事日强①,愿欲日逾②,设壮日盛③。君子之道
也:贫则见廉④,富则见义⑤,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
不可虚假⑥,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⑦;动于身
者,无以竭恭⑧;出于口者,无以竭驯⑨。畅之四支,接之肌
肤⑩。华发隳颠 ,而犹弗舍者 ,其唯圣人乎 !
【段意】提出品行修养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贵在持之以恒。
【注释】
①力事:勤奋于事。②愿欲:愿望、理想。逾:远大。③设壮:不
详。疑为“色庄”之音误。色庄:仪容庄重。《礼记·玉藻》:“立容德,
色容庄。”《论语·先进》: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何晏
《论语集解》云:“色庄者,不恶而严,以远小人。”此指庄敬的品行与
仪容。盛:完美。④见(xidn):同“现”。廉:廉洁。⑤富则见义:指
分财物于人。墨家以爱人利人为义。⑥四行:廉、义、爱、哀四种品行。
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朗西埃:关键概念 本书特色 本书从哲学、政治、诗学和美学四个部分系统地回顾了朗西埃的思想历程:从早期对激进平等的肯定,到将这一基本的“公理”...
(全新)中国贝叶经全集(第一卷:佛祖巡游记)珍藏版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蕞早的一部,...
道德经叫我们圆通点 本书特色 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尽管汗牛充栋,但能够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其精炼的九九八...
朱子全书-(全27册)-修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全”为宗旨,收入各种形式的全部朱熹撰述。本书整理以“讲究版本”为特点,力求尽搜现存版本,考其源流,较之优劣,用...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白话文翻译注释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蒋维乔在光华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全书用文言体撰写而成,自1932年初版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为...
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考察了自20世纪以来全球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分野、地理背景和理论问题,*大范围地涵盖了全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动和争论...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尤在剖辨六祖慧能与神会之异同,其次乃属禅宗与此下理学之关系。全书以考据方法来陈述思想,即是以历史演变来阐述思想史承先启...
俄罗斯思想文库:雅典与耶路撒冷 内容简介 关于《雅典与耶路撒冷》前言**章论形而上真理的来源(被缚的巴门尼德斯)第二章在法拉利公牛的肚子里(认识与意志自由)第三...
哈佛哲学课(经典案例升级版) 本书特色本书浓缩了哈佛三百多年来交给学子的人生哲理和成功智慧,以哈佛大学教授的成功训言为主线,通过大量的事例,揭示了人们走向成功必...
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教典、教理、教制、净土、密教等方面,研究民国太虚大师的佛教现代化思想,揭示了人生佛教圆融全体佛法而宗本法界圆觉的...
玄学与魏晋艺文 本书特色 自古中国艺文史的伟大现象,则是文人之介入使每一领域月满花开。魏晋南北朝固为中国书法、绘画、雕刻、文论、诗歌的鼎盛期,亦为禅宗顿、渐两派...
功利主义 本书特色 功利主义是由边沁提出、穆勒完善、西季维克反思、新古典经济学发扬光大的一种伦理学思想,它的前身是庸俗的享乐主义。作为**个采用“功利主义”一词...
庄子笺记 本书特色 《庄子笺记》:四川大学“九八五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项目庄子笺记 目录 内篇七(一七七则)逍遥游**(十则)一、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二...
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理论.政治与介入 本书特色 《后马克思主?与文化研究》一书对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发,在本书中,保...
孟子解读 本书特色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易经的智慧-3 本书特色 2012年1月1日,旅游卫视推出全新文化栏目《泰学》,隆重推出曾仕强教授40年研究《易经》之成果,倾心讲述160集鸿篇巨制《易经的智慧...
孙子兵法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年吴将孙武的著作,共十三篇,约六千字。它总结了中国历史上自黄帝以来到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内容极其丰富,受到历代统...
禅门 本书特色 禅宗的极致,以无门为门,不用任何方法。禅修的观念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自我,以[有]为入手方便,以[无]为禅修方向,以努力修行的...
巫士唐望的教诲 内容简介 1960年,美国人类学家卡洛斯卡斯塔尼达在墨西哥沙漠偶遇印第安巫士唐望,从此踏上长达十年的心灵秘境之旅。这位接受理性训练的学者,跟随着...
《观世音普门品(无上秘法的神变)》写的是《观世音普门品》,《观世音普门品》简称《普门品》,出自《法华经》。《法华经》是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