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别具个性的散文随笔荟萃,作者是时下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十位代表性人物,他们既是各自学术领域的专家,又在散文随笔写作方面颇有建树。
之所以命名为“蓝调”,是因为丛书的写作风格与蓝调音乐的率性发挥颇有相似之处。这些学者常年浸淫在外国文学和文化中,严谨缜密的思维和自由潇洒的漫笔交互影响,使得他们笔下挥洒的既是对外国文化的一种私人诠释,又是优游放浪的诗性释放,适合在山光水色中伴着咖啡或香茗悠闲地阅读消遣,而这正与蓝调布鲁斯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蓝调文丛”的亮相,必将为读者奏响一阙声部丰富而余韵悠长的蓝色乐章。
本书是著名德语文学研究专家叶廷芳继《美的流动》与《遍寻缪斯》之后的第三本散文随笔集,是他的又一本“业余所得”。近十来年作者较广泛地考察了中欧和南欧一些国家盛行于十七世纪的巴罗克文学与艺术(包括建筑),写了数篇长文与短文,其中一部分收入本书。巴罗克一词源出自葡萄牙文,为“不圆的珍珠”之意。恰恰是这种有缺陷的珍珠,至二十世纪成了“璀璨的珍珠”,说明美是随着时间而流动的,故被作者用来作为本书的书名,以与《美的流动》称姐妹。全书分三辑:**辑为“文苑点击”;第二辑“专业偶得”;第三辑是作者国外的记叙或抒发。作者文化视野开阔,又富文采,故本书能将知识性、学术性和文学性熔于一炉,读起来既生动流畅,又耐咀嚼。
格:卡夫卡的梦魇
一个夏日.乘火车从柏林南下.经过一整夜的奔驰.终于在
旭日东升时抵达中欧名城布拉格。
初到这个风情万种的城市,首先.不禁为她的建筑——宏伟
的宫殿、巍峨的城堡、峻拔的教堂、古老的大桥——所吸引,但
苦于时间有限.不能从容地一一去观赏,只得坐上一辆旅游车.
跟着分别用英语和德语讲解的导游小姐参观了不到两个小时即告
交差。因为我来这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卡夫卡的遗迹。而卡夫卡
和他的家庭先后在这个城市住过、工作过和学习过的地方不下十
五六处.这对我来说既刺激,又犯愁,因为人地生疏,又无向导。
好在他的一些主要遗址都在老市区.而且都在老城广场附近。广
场中央矗立着捷克民族英雄胡斯巨型雕像.东边是有名的彼得教
堂.一对高耸挺拔的塔尖直刺苍天,像威严的卫士守卫着跟前的
英雄。西南角是高大的钟楼,游人可以登上去纵览布拉格全城风
光也可以从地上观赏自鸣钟两旁十二个木偶在打钟前探出头来
向人们致意和钟鸣以后公鸡的喔啼…可见卡夫卡童年时代的周
围地理环境相当优越,如果再提一下那条贯穿全城的妖娆妩媚的
伏尔塔瓦河,则更令人向往。但从卡夫卡的回忆文字中,几乎看
不到对此作过美好的描写。相反,布拉格留给他的记忆是”恶浊”
的“可怕”;他看到的是他的同胞“莫名其妙地被人拖着、拽着“:
他惊呼“那里每天有多少危险威胁着那些惶恐的心灵!”(致密伦
娜信)甚至慨叹:“我在布拉格过的是什么生活啊!”(致布洛德
信)…我沿着他昔日上学时所经由的街道(即他觉得每天有“幽
灵尾随着”他的地方)走了走.这里阳光明媚.直到小学所在的
“肉市”、“小街”也不算局促。回来时经过卡夫卡所上的中学和
他父亲后来的商店所在地“金斯基宫“.它位于帕里兹卡大街,这
是一条通往老城广场的*宽阔、也*繁华的大街,这里更找不到
当年卡夫卡的感觉了。但附近有一家离广场很近的”黑光剧院”
正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关于卡夫卡的展览.门口一条十分醒目的巨
幅标语横跨大街上空,上面写着:卡夫卡——幻想。我兴致勃勃
地走了进去,但不禁感到悚惧:只见剧场里的所有座椅全都空
着.光线很暗.四周橱窗里陈列着各种怪模怪样的造型艺术品,
显然是根据卡夫卡的思维特点和审美特征“幻想”出来的。这里
我被唤起一些卡夫卡的感觉。但”这就是卡夫卡吗?!”离开时我
暗暗问自己。
从这个展览出来,沿着广场西北边缘擦过一处他父母1 914
年以后住过的住所(现已面目全非),再跨过一条街道就到了卡夫
卡的出生地——迈瑟尔
小街l/2 7号(现5
号).位于一座古式三
层平顶楼当时被称为
”钟楼”的底层边门,世
界文学奇才卡夫卡当
年就是在这里呱呱坠
地的。毫不奇怪,这里
成了卡夫卡在家乡布
拉格留下的所有文物
中唯一辟为永久性纪
念地的场所.也是我久
慕不已的地方。我以
为.在这里我也将像昔
日参观波恩的贝多芬
故居。萨尔茨堡的莫扎特故居或魏玛的歌德、席勒故居那样。没
有三四个钟头出不来.不想这回我不到十分钟就告辞了:里面实
在没有像样的展品!除了几本卡夫卡自己的著作供出售外.再有
的就是几件汗衫之类供穿戴的东西.印上“卡夫卡”几个字.让
游人买去当纪念品。无怪乎*近刚从那里回来的捷克文学老专家
杨乐云女士也深有感触.她甚至直截了当地向捷克同行建议:你
们应该认真地在这里办个纪念馆。
由于民族、语言和超前意识等原因,卡夫卡生前在他的故乡
布拉格始终感到孤独.想离开而不得。如今他在全世界名声大
噪.从而为布拉格增了光。想不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的这座
美丽的故乡城市,依然未能弥补他生前的心寒。我仿佛看到.当
年某些蒙在这位不幸的犹太人心灵上的偏见的阴影.今天仍然蒙
在他身上。这样看来,当年他的同乡里尔克二十来岁时就义无反
顾地一走了事,倒是对了!
卡夫卡,你何不早早逃离布拉格?
1 g96年冬于北京
叶廷芳,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6年生于浙江衢州,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留任助教后,于1964年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德语文学研究至今。先后任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主任、本所学术委员;中国作协、剧协会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理事, 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美的流动》(随笔集)、《遍寻缪斯》(散文集)以及学术论文近百篇;有译著《迪伦马特喜剧选》、《溺殇》、《卡夫卡传》、《假尼录》(合译)与卡夫卡作品等多部以及编著《论卡夫卡》、《卡夫卡全集》、《德语国家散文选》、《德语国家短篇小说选》、《德国书话》、《外国名家随笔金库》、《外国百篇经典散文》、《外国文学名著速览》等30余部。此外有相当数量的散文、随笔和有关戏剧、建筑与艺术方面的评论文字。
《宿醉:关于醉酒后第二天和寻求宿醉解药的故事》内容简介:###来自作者的剧透### 这本书花了近十年时间才写成。不过在写这条说明时
目录总序【第一卷 文学观念的起源】第一章 文始第二章 道分第三章 言语第四章 歌诗第五章 礼乐第六章 辞赋第七章 文学第
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 本书特色 ★无论在中古时代还是在现代中国,物与人都在不断移位,界限被打破.文化被混杂和融合。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是游历...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内容简介:本书将乡村视为人、地、业、村联动的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分析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基于
冰心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冰心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诗歌代表作集结成书。其中既有其经典散文代表作《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充满温情关爱的暖心文...
天下武学的殿堂-少林寺-蔡志忠古典幽默漫画 本书特色 《少林寺》是漫画大师蔡志忠依据少林寺和武当山起源的传说所绘制的功夫漫画,主要讲述了达摩为传佛法而建立少林寺...
百代之中-中唐的诗歌史意义 本书特色 自清人叶燮提出中唐乃百代之中以来,经同光体诗人及陈寅恪等学者的发挥,中唐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中轴,对社会、政治、经济...
音乐的故事 本书特色 罗曼·罗兰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他说,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有人说他的写作中有瑕疵,但...
我们要活得有尊严 本书特色 二十三年后,柏杨以《我们要活得有尊严》给出了医治“丑陋”的答案。二十三年前,柏杨鼓起勇气喊出“丑...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系统介绍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专业书籍; 众多业界专家倾力奉献,
《摄影构图》内容简介:本书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新版)之一,系统讲述了摄影构图的基本理论和拍摄应用,对摄影构
《把运动还给孩子》内容简介:体育运动除了可以帮助孩子实现竞技梦想,它还为孩子的健康、自信和社交提供了重要途径。在未来,体育
诗论 本书特色 《诗论》可以说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他也自认为这是他一生中*重要的一本书。《诗论》是现代中国体系严密完整的开拓性的诗学专著,是朱光潜先生用西...
直接回家 内容简介 家庭变迁折射社会变迁,家庭悲喜浓缩社会悲喜,*普通又*丰富的是家,*重要又*易被忽略的也是家。男女长幼,衣食住行,鸡零狗碎,亲情爱情,生离死...
烧梦:李锐日本讲演纪行 本书特色 既然使用方块字,那么和方块字相始终也根本无法拆开的文化传统,也就必然成为你写作的一部分,既然用方块字写作,你也就必然要被纠缠进...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诗词名家顾随。1954年起任教台湾大学,1966年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密西根州立...
李敖杂写:三:李敖闹衙集 李敖刀笔集 李敖弄法集 本书特色 台湾著名作者李敖先生,是海内外文坛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学贯中西,写作勤奋。作品独树一帜,颇富特色。说...
团购:劉咸炘學術論集3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繁体横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刘咸炘,著名思想家、国学大师,广受陈寅恪等明师硕儒誉扬★ 600万字的学...
周剑南武术纪实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收集刊登台湾著名武术家周剑南关于武术方面的各种资料,包括“力与美”、“书信往来”、“武术家所撰文章”、“各种拳术代表人物”、“...
泰戈尔书信选 本书特色《泰戈尔书信选》为《泰戈尔全集》主编之一、著名翻译家白开元先生翻译并编选的泰戈尔书信集。在书信中,泰戈尔的言辞坦率而诚恳,同时不乏真挚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