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别具个性的散文随笔荟萃,作者是时下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十位代表性人物,他们既是各自学术领域的专家,又在散文随笔写作方面颇有建树。
之所以命名为“蓝调”,是因为丛书的写作风格与蓝调音乐的率性发挥颇有相似之处。这些学者常年浸淫在外国文学和文化中,严谨缜密的思维和自由潇洒的漫笔交互影响,使得他们笔下挥洒的既是对外国文化的一种私人诠释,又是优游放浪的诗性释放,适合在山光水色中伴着咖啡或香茗悠闲地阅读消遣,而这正与蓝调布鲁斯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蓝调文丛”的亮相,必将为读者奏响一阙声部丰富而余韵悠长的蓝色乐章。
本书是著名德语文学研究专家叶廷芳继《美的流动》与《遍寻缪斯》之后的第三本散文随笔集,是他的又一本“业余所得”。近十来年作者较广泛地考察了中欧和南欧一些国家盛行于十七世纪的巴罗克文学与艺术(包括建筑),写了数篇长文与短文,其中一部分收入本书。巴罗克一词源出自葡萄牙文,为“不圆的珍珠”之意。恰恰是这种有缺陷的珍珠,至二十世纪成了“璀璨的珍珠”,说明美是随着时间而流动的,故被作者用来作为本书的书名,以与《美的流动》称姐妹。全书分三辑:**辑为“文苑点击”;第二辑“专业偶得”;第三辑是作者国外的记叙或抒发。作者文化视野开阔,又富文采,故本书能将知识性、学术性和文学性熔于一炉,读起来既生动流畅,又耐咀嚼。
格:卡夫卡的梦魇
一个夏日.乘火车从柏林南下.经过一整夜的奔驰.终于在
旭日东升时抵达中欧名城布拉格。
初到这个风情万种的城市,首先.不禁为她的建筑——宏伟
的宫殿、巍峨的城堡、峻拔的教堂、古老的大桥——所吸引,但
苦于时间有限.不能从容地一一去观赏,只得坐上一辆旅游车.
跟着分别用英语和德语讲解的导游小姐参观了不到两个小时即告
交差。因为我来这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卡夫卡的遗迹。而卡夫卡
和他的家庭先后在这个城市住过、工作过和学习过的地方不下十
五六处.这对我来说既刺激,又犯愁,因为人地生疏,又无向导。
好在他的一些主要遗址都在老市区.而且都在老城广场附近。广
场中央矗立着捷克民族英雄胡斯巨型雕像.东边是有名的彼得教
堂.一对高耸挺拔的塔尖直刺苍天,像威严的卫士守卫着跟前的
英雄。西南角是高大的钟楼,游人可以登上去纵览布拉格全城风
光也可以从地上观赏自鸣钟两旁十二个木偶在打钟前探出头来
向人们致意和钟鸣以后公鸡的喔啼…可见卡夫卡童年时代的周
围地理环境相当优越,如果再提一下那条贯穿全城的妖娆妩媚的
伏尔塔瓦河,则更令人向往。但从卡夫卡的回忆文字中,几乎看
不到对此作过美好的描写。相反,布拉格留给他的记忆是”恶浊”
的“可怕”;他看到的是他的同胞“莫名其妙地被人拖着、拽着“:
他惊呼“那里每天有多少危险威胁着那些惶恐的心灵!”(致密伦
娜信)甚至慨叹:“我在布拉格过的是什么生活啊!”(致布洛德
信)…我沿着他昔日上学时所经由的街道(即他觉得每天有“幽
灵尾随着”他的地方)走了走.这里阳光明媚.直到小学所在的
“肉市”、“小街”也不算局促。回来时经过卡夫卡所上的中学和
他父亲后来的商店所在地“金斯基宫“.它位于帕里兹卡大街,这
是一条通往老城广场的*宽阔、也*繁华的大街,这里更找不到
当年卡夫卡的感觉了。但附近有一家离广场很近的”黑光剧院”
正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关于卡夫卡的展览.门口一条十分醒目的巨
幅标语横跨大街上空,上面写着:卡夫卡——幻想。我兴致勃勃
地走了进去,但不禁感到悚惧:只见剧场里的所有座椅全都空
着.光线很暗.四周橱窗里陈列着各种怪模怪样的造型艺术品,
显然是根据卡夫卡的思维特点和审美特征“幻想”出来的。这里
我被唤起一些卡夫卡的感觉。但”这就是卡夫卡吗?!”离开时我
暗暗问自己。
从这个展览出来,沿着广场西北边缘擦过一处他父母1 914
年以后住过的住所(现已面目全非),再跨过一条街道就到了卡夫
卡的出生地——迈瑟尔
小街l/2 7号(现5
号).位于一座古式三
层平顶楼当时被称为
”钟楼”的底层边门,世
界文学奇才卡夫卡当
年就是在这里呱呱坠
地的。毫不奇怪,这里
成了卡夫卡在家乡布
拉格留下的所有文物
中唯一辟为永久性纪
念地的场所.也是我久
慕不已的地方。我以
为.在这里我也将像昔
日参观波恩的贝多芬
故居。萨尔茨堡的莫扎特故居或魏玛的歌德、席勒故居那样。没
有三四个钟头出不来.不想这回我不到十分钟就告辞了:里面实
在没有像样的展品!除了几本卡夫卡自己的著作供出售外.再有
的就是几件汗衫之类供穿戴的东西.印上“卡夫卡”几个字.让
游人买去当纪念品。无怪乎*近刚从那里回来的捷克文学老专家
杨乐云女士也深有感触.她甚至直截了当地向捷克同行建议:你
们应该认真地在这里办个纪念馆。
由于民族、语言和超前意识等原因,卡夫卡生前在他的故乡
布拉格始终感到孤独.想离开而不得。如今他在全世界名声大
噪.从而为布拉格增了光。想不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的这座
美丽的故乡城市,依然未能弥补他生前的心寒。我仿佛看到.当
年某些蒙在这位不幸的犹太人心灵上的偏见的阴影.今天仍然蒙
在他身上。这样看来,当年他的同乡里尔克二十来岁时就义无反
顾地一走了事,倒是对了!
卡夫卡,你何不早早逃离布拉格?
1 g96年冬于北京
叶廷芳,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6年生于浙江衢州,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留任助教后,于1964年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德语文学研究至今。先后任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主任、本所学术委员;中国作协、剧协会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理事, 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美的流动》(随笔集)、《遍寻缪斯》(散文集)以及学术论文近百篇;有译著《迪伦马特喜剧选》、《溺殇》、《卡夫卡传》、《假尼录》(合译)与卡夫卡作品等多部以及编著《论卡夫卡》、《卡夫卡全集》、《德语国家散文选》、《德语国家短篇小说选》、《德国书话》、《外国名家随笔金库》、《外国百篇经典散文》、《外国文学名著速览》等30余部。此外有相当数量的散文、随笔和有关戏剧、建筑与艺术方面的评论文字。
宽容 本书特色 那为宽容而战的人,不管他们有多大的不同,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他们的信仰中也揉合了怀疑的精神。他们可能真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但也决不会达到将那猜测...
墨西哥之梦 本书特色 《墨西哥之梦》是勒克莱齐奥在墨西哥生活多年的一本散文集。包含了七篇描述墨西哥的风土人情、殖民历史、神话传说等内容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墨西哥的...
穿越香格里拉秘境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全景式呈现香格里拉奇异风景的力作。一本图文并茂的旅行笔记。一本情景交融的大美风景。穿越香格里拉秘境 内容简介 香格里拉是一处...
上海滩豪门望族 内容简介 1 剑气霜花——张静江家族百年轶事 2 龙门风雨——周馥家族商海沉浮记 3 江南儒商——刘镛家族的实业与文化 4 何园沧桑——何汝持家...
作品目录引首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
逐步 本书特色 一步、两步、三步、逐步。作者一格的脚步从她生长的土地出发,踏上浓墨重彩的欧洲,抵达热烈纯净的非洲,她在意想之中的纽约落脚,打出其不意的东京路过,...
鲤-猫知道一切 本书特色 有时深居简出,有时逍遥浪荡;装得了高冷,卖得了嗲萌;有时慵懒散漫,有时雷厉风行;我们爱它宠它,却可能永远不会懂它……——只有猫,知道一...
不负春光不负卿-读者文摘美文 本书特色 上天从不会偏爱和眷顾任何一种生物,它在赋予每个生物特有的战斗武器和生存技能时,也不忘同时附上一份致命的缺陷和不足,这样做...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061:魏金枝 李俊民 何家槐卷 本书特色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一,收入了李俊民何家槐魏金枝三位作家在2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小说,共18篇。海上文...
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 本书特色 悼念张晖(代序)严志雄北京八宝山。3月19日早上送张晖*后一程,出来,天空竟飘下了雪。雪花坠落在车厢玻璃上,溶化了。早逝的生命...
线装经典楚辞/线装经典 内容简介 《楚辞/线装经典》是我国**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内含《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九怀》《九叹》《九思》等。《楚辞...
千古凭谁定是非-王学泰杂文自选集 本书特色 《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1949-2013)》以时 间为经,以代表性作者为纬,每人精选一本本人迄今 为止全部创作的代...
抗日战争(第一卷) 本书特色 王树增战争系列自2006年开始出版,至今已有《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一系列作品问世。他开创了全新的战争史写作范式,也为战争...
动物园·第三工厂 本书特色 本书包含《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和《第三工厂》两部作品。《动物园,或不谈爱情的信札,或第三个爱洛伊丝》由34封...
在路上.预约八堂课 本书特色 《在路上,预约八堂课》:一个女人,预约八堂课,实现八梦想,巴黎的烹饪课,京都的舞艺课,佛罗伦萨教堂之谜,珍,奥斯汀的写作风景,哈瓦...
读红一得 本书特色 《读红一得》是一部文化散文随笔作品集。在我国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本书的作者刘广定老先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不同的版本对...
《好诗好在哪里》内容简介:本书是知名文化博主都靓的首部原创文学随笔。李白:任世人厌我、妒我、恨我、爱我、笑我、哭我,我只当
马铃薯兄弟诗选 内容简介 《马铃薯兄弟诗选》收录了马铃薯兄弟近20年来创作的代表性诗歌作品。他的诗歌注重表达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平易、坚实, 接地气, 且质量均...
顾城诗精编 本书特色 顾城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诗风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指明诗之本质,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体味到生命纯净的气...
林徽因的信 本书特色 《林徽因的信》呈现了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友人胡适、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费正清夫妇,爱人梁思成等人之间的书信往来,特别着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