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中华大地“国学热”,确切说是“儒学热”悄然兴起,愈演愈烈,且有方兴未艾之势。引发各方人士对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到底是进步还是逆流产生激烈的论争,然其背后有个事实不容忽视:它起码表明国人不再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亦步亦趋,而是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家园,希图通过文化上的“寻根”,使枯寂的生命变得更为丰盈,使躁动的心灵获得某种抚慰,使疲累的神经得到稍许舒缓。这就够了!而《论语》作为这股文化热潮的“重中之重”,确也起到了温暖人心的社会效应。我们编选的这本《名家品(论语)》,精选了近百年来海内外一批知名学者解读《论语》的美文,正是希望通过名家的视角,帮助我们悟得《论语》奥义,在*大程度上襄助我们了解《论语》,体味其中的思想精华。
作为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在记言中兼顾叙事写人,文字凝练生动,意味无穷。“孔子一生仕止久速、造次颠沛、纂修删述,靡一不具《论语》;及门弟子德行气质、学问造诣、浅深高下、进止得丧,靡一不具《论语》。”(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十一引谭贞默语)读其书,闻其言,怀想其人,不觉心生景仰。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而名家的解读,则为我们品读《论语》,并以生命的名义体认孔子,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介质。
孔子和他的学说 姜亮夫
姜亮夫(1902-1995),云南省昭通人。原名寅清,字亮夫。著名国学大师,成就卓著的语言学家、教育家。本文**部分“孔子的生平”,并未详录孔子生平事迹,而是从情理出发,结合考据,否定“孔子修删《六经》”说和“孔子见学于老子”说;第二部分“孔子的学说”指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而偶然论及宇宙及‘知识”’,并辨析了“仁”、“忠恕”、“礼文”、“孝”、“性与大道”等概念;第三部分“释儒”梳理了“儒”这一名称之所指的演变,简明清晰。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即鲁襄公二十二年,西历纪元前五五一年)生于昌平乡陬邑。周敬王四十一年壬戌(即鲁哀公十六年,西历纪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卒。他生平的事迹,《史记•孔子世家》载得*详,我们不必再来详录。我这儿只想提供几件与他的学术有大关系的事说说。(一)是孔子与《六经》,(二)是孔子见老子。这两件事对于学术上的关系很大。
(一)孔子与《六经》
《六经》成为“儒家”的专经,这的确是汉以后的事。但汉以前的《六经》,应当是诸子的共业。“儒家”自然也是读《六经》的人;不过汉以前的《六经》,其面目决不与汉以后的《六经》相同。这是我们所要预先知道的。孔子是个“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人,《六经》想来当然也读过,甚至读得很熟。不过可断言者,读的决不是现存的《六经》。至于“删诗”“定礼”“笔削《春秋》”的话,那决不可相信。偌大一件事,倘若孔子真是这样干了孔子自己即算不声不响,他这般大弟子由夏之徒,还怕不诵芬漱芳,再三言之的吗?就是好扯谎的孟子,也不过仅仅说过《春秋》是孔子著的而已。而甚称孔子与《六经》有关的,倒反是“老家”的《庄子》。这真是不可解说的难题。《易经》显然有“五行”“阴阳家”的思想,《书经》显然是靠不住的,是夏商之品(《周书》大概是真的),我虽不愿说《六经》全是战国以后之作,但孔子所读的《六经》也决不是战国以后的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把现代的《六经》归之孔子的修删,却是大错。不过它大半确是经过后来的“儒家”所修删,故仍不失为可为儒家经典的资格。
(二)孔子见老子
孔子问礼于老聃的事起于《庄子》、《吕氏春秋》、《史记》诸书,但老子本身“便是个大问题”。《史记》以为适周在昭公二十年(时孔子年三十),《水经注》云:“孔子十七适周”,是为昭公七年。《庄子》云:“孔子年五十一,南见老聃”,是为定公九年。清人阎若璩琚又据《礼记•曾子问》:“昔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恒,日有食之。”推得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己未朔已时日,恰人食限,孔子年三十四岁(江慎斋亦主此说)。这真是异说纷纭,年龄上又有这些矛盾。这些话要说真,便应当都真。因为这些材料本身并无高低可说。这个问题的是否应当成立,只在老子这个人的本身上去求是非,便能明白。
老子这个人,自太史公便已不能确知为谁。《史记》于是乎闹出了三个莫名其妙的人。那么我们要问:“孔子学礼的是李耳?是老莱子?是太史儋?传五千言的是否即此三人中的一人?”依照“儒家”经典的《礼记•曾子问》篇看来,当然是老聃。再以《庄子》各篇中所举的孔子与老聃问答的地方看,则老家也认为是老聃。儒道两家都有相同的传说,当然是老聃无疑,而《天下篇》中所称引老子之语,与今老子书所载亦多相同,则作五千言的老子,当然是老聃无疑。
……
这本通信集由一位哲学家和一名女孩间的真实信件组成。哲学家名叫维托里奥・赫斯勒。女孩叫诺拉・K,时间是一种幻觉吗?动物有意识
本书是阿姜查的资深弟子保罗•布里特所编译的阿姜查的教法开示。在其中,阿姜查教导我们如何活出佛法、以法为身,并为我们铺陈了一
冯友兰文集-(全十卷) 节选 序 一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领域里的贡献”那是在1932年,我在北平大学附属高中读书,国文老师讲课,选了不少辅助教材,其中有关于老...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导论 本书特色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导论》围绕着西方哲学东渐与中国现代他的关系展开,...
你最应该知道的思想名著 本书特色 *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从外表表现出来,仍然感到满足的人。——柏拉图人生*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不失望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根据“人生佛教”的理念,开讲从心出发的生活禅“心六伦”——职场伦理、家庭伦理、族群伦理、自然伦理、生活伦理、校园伦理。圣严法师以真修实...
章太炎散论 本书特色 章太炎不仅仅是一个学问家、思想家与革命先驱,而且具有难能可贵的书生风骨。 他明是非、斥乡愿、破迷信、拒牵求。 他不畏豪强,不...
新国学研究(第5辑) 内容简介 “新国学”是在原有的“国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国学”是在西方文化输入中国,为了将中国学术与西方学术(“西学 ”)区别开来...
雅典娜神殿断片集 内容简介 这里选译的施氏三部《断片集》,论神话的对话及四篇书评,是施勒格尔*重要的理论著作,从中可以了解他本人及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基本思想,和他...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讲。前两讲对当代各派哲学的对立、罗素新哲学的本质和方法作了精要的一般论述;其余六讲都是围绕关于外...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特色 本书出版于1932年,是亨利柏格森*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柏格森哲学思想在人文—社会领域方面的一次集中运用。在本书中,柏格森秉持其“...
玄门首经 道德经-道教与民间宗教书系 内容简介 《道德经》,亦名《老子》,在诸子中诞生得 zui 早,堪称中国文化的奠基著作,上承上古文化奥义,下启百家哲学、美...
正念 本书特色 乔·卡巴金:“正经减压疗法”创始人,将正念引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一人,10周年版,被译成20多多种语言,美国畅销75万册。卡巴金博士说:“优秀的治疗...
利科的反思诠释学 内容简介 保尔·利科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著作等身,思想渊博,不仅对当人法国哲学,而且也对整个西方哲学影响极大。本书作者与保尔·利科本人...
立业 本书特色 《立业(圣严法师的智慧人生)》为著名佛教法师 圣严法师讲述的真实故事,涉及生活中的工作和朋友 的烦恼,在对生活中的忙碌、压力、机遇、竞争、朋 友...
從五官、表情解讀日本最著名佛像及其時代人心與美意識…→鐮倉大佛算是美男子嗎?→興福寺佛頭為什麼天真無邪?→中宮寺菩薩半跏
挺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令人遗憾的是,曾国藩没能完成他的这部《挺经》...
刘向《新序》.《说苑》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新序》、《说苑》的思想研究;《新序》、《说苑》的社会批判;《新序》、《说苑》的编撰研究;《新...
《道德·上帝与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内容简介:由于作者深深的问题意识,当他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本身扑朔迷离的众多作品和浩如
《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修订版)收录常用而重要的古汉语知识条目,按内容分为“总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