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中华大地“国学热”,确切说是“儒学热”悄然兴起,愈演愈烈,且有方兴未艾之势。引发各方人士对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到底是进步还是逆流产生激烈的论争,然其背后有个事实不容忽视:它起码表明国人不再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亦步亦趋,而是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家园,希图通过文化上的“寻根”,使枯寂的生命变得更为丰盈,使躁动的心灵获得某种抚慰,使疲累的神经得到稍许舒缓。这就够了!而《论语》作为这股文化热潮的“重中之重”,确也起到了温暖人心的社会效应。我们编选的这本《名家品(论语)》,精选了近百年来海内外一批知名学者解读《论语》的美文,正是希望通过名家的视角,帮助我们悟得《论语》奥义,在*大程度上襄助我们了解《论语》,体味其中的思想精华。
作为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在记言中兼顾叙事写人,文字凝练生动,意味无穷。“孔子一生仕止久速、造次颠沛、纂修删述,靡一不具《论语》;及门弟子德行气质、学问造诣、浅深高下、进止得丧,靡一不具《论语》。”(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十一引谭贞默语)读其书,闻其言,怀想其人,不觉心生景仰。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而名家的解读,则为我们品读《论语》,并以生命的名义体认孔子,提供了一个绝好的介质。
孔子和他的学说 姜亮夫
姜亮夫(1902-1995),云南省昭通人。原名寅清,字亮夫。著名国学大师,成就卓著的语言学家、教育家。本文**部分“孔子的生平”,并未详录孔子生平事迹,而是从情理出发,结合考据,否定“孔子修删《六经》”说和“孔子见学于老子”说;第二部分“孔子的学说”指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而偶然论及宇宙及‘知识”’,并辨析了“仁”、“忠恕”、“礼文”、“孝”、“性与大道”等概念;第三部分“释儒”梳理了“儒”这一名称之所指的演变,简明清晰。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即鲁襄公二十二年,西历纪元前五五一年)生于昌平乡陬邑。周敬王四十一年壬戌(即鲁哀公十六年,西历纪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卒。他生平的事迹,《史记•孔子世家》载得*详,我们不必再来详录。我这儿只想提供几件与他的学术有大关系的事说说。(一)是孔子与《六经》,(二)是孔子见老子。这两件事对于学术上的关系很大。
(一)孔子与《六经》
《六经》成为“儒家”的专经,这的确是汉以后的事。但汉以前的《六经》,应当是诸子的共业。“儒家”自然也是读《六经》的人;不过汉以前的《六经》,其面目决不与汉以后的《六经》相同。这是我们所要预先知道的。孔子是个“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人,《六经》想来当然也读过,甚至读得很熟。不过可断言者,读的决不是现存的《六经》。至于“删诗”“定礼”“笔削《春秋》”的话,那决不可相信。偌大一件事,倘若孔子真是这样干了孔子自己即算不声不响,他这般大弟子由夏之徒,还怕不诵芬漱芳,再三言之的吗?就是好扯谎的孟子,也不过仅仅说过《春秋》是孔子著的而已。而甚称孔子与《六经》有关的,倒反是“老家”的《庄子》。这真是不可解说的难题。《易经》显然有“五行”“阴阳家”的思想,《书经》显然是靠不住的,是夏商之品(《周书》大概是真的),我虽不愿说《六经》全是战国以后之作,但孔子所读的《六经》也决不是战国以后的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把现代的《六经》归之孔子的修删,却是大错。不过它大半确是经过后来的“儒家”所修删,故仍不失为可为儒家经典的资格。
(二)孔子见老子
孔子问礼于老聃的事起于《庄子》、《吕氏春秋》、《史记》诸书,但老子本身“便是个大问题”。《史记》以为适周在昭公二十年(时孔子年三十),《水经注》云:“孔子十七适周”,是为昭公七年。《庄子》云:“孔子年五十一,南见老聃”,是为定公九年。清人阎若璩琚又据《礼记•曾子问》:“昔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恒,日有食之。”推得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己未朔已时日,恰人食限,孔子年三十四岁(江慎斋亦主此说)。这真是异说纷纭,年龄上又有这些矛盾。这些话要说真,便应当都真。因为这些材料本身并无高低可说。这个问题的是否应当成立,只在老子这个人的本身上去求是非,便能明白。
老子这个人,自太史公便已不能确知为谁。《史记》于是乎闹出了三个莫名其妙的人。那么我们要问:“孔子学礼的是李耳?是老莱子?是太史儋?传五千言的是否即此三人中的一人?”依照“儒家”经典的《礼记•曾子问》篇看来,当然是老聃。再以《庄子》各篇中所举的孔子与老聃问答的地方看,则老家也认为是老聃。儒道两家都有相同的传说,当然是老聃无疑,而《天下篇》中所称引老子之语,与今老子书所载亦多相同,则作五千言的老子,当然是老聃无疑。
……
悲剧的诞生 本书特色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部较为系统的哲学和美学著作,他在书中独创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一对重要概念,借此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视角和...
书名:内观基础-从身体中了悟解脱的真相【马哈希大师、原始佛教】作者:马哈希大师出版:台湾方广文化出版社ISBN:9789579451833
希腊古风时期的真理大师 本书特色 ★在公元前六世纪,真理,即阿勒忒业,是那位问候帕默尼德并把他引向“完美无缺的真理世界不可动摇的核心”的女神的亲密伙伴。——德蒂...
和其他心灵修道的旅程相比,佛陀是从发问开始,而不是从答案开始。从一位王子到苦行者,从各种疑惑到完美觉醒,当我们想要仿效同
经典私塾班-听傅老师讲《庄子》 本书特色 《听傅老师讲》:“经典私塾班”系列,国学入门者的必读书。经典私塾班-听傅老师讲《庄子》 内容简介 庄子,姓庄,名周,生...
科学与人生观(全二册) 内容简介 诸君平日所学,皆科学也。科学之中,有一定之原理原则,而此原理原则,皆有证据。譬如二加二等于四,三角形中三角之度数之和等于两直角...
禅修心钥-禅修课之二 本书特色 一本书是蜚声国际的大师班迪达尊者依循佛陀的教义、缅甸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的传统,将纯正的毗婆舍那(内观)实修操作技巧,正确且精...
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有生活智慧的人懂得,幸福和快乐都是上天的恩赐,不可强求,亦不必刻意制造或逃避。智者发现:天灾与人祸都是痛苦的原因,但却不是烦恼的根由。于是他...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 本书特色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第3版)》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正确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宣传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辩证唯...
《法华经》故又称“法华宗”。《法华经》的核心思想,是“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倡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同归一佛乘,主张一切
当代法国哲学是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哲学史和文化史上最灿烂和最活跃的创造典范,为西方当代社会的整个文化生活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佛教大护法赵朴初“小题大做”成就的佛学经典,国内印行迄今已达数十万册,被译成日文、英文、韩文等多国文字,畅销海内...
伦理篇-稻盛和夫的关怀-如何确定21世纪新伦理观 本书特色 全人类迫在眉睫的生存与毁灭,全社会迫在眉睫的持续与崩溃,每个人迫在眉睫的坚守与沦丧;首次以东方文明的...
陈来讲谈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为九州出版社名家访谈书系之一种,作者系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当代著名哲学史家。本书整理收录了陈来在全国各地所作的重要演讲,包含儒家文化在...
原道 内容简介 《原道-《内业》与道家神秘主义的基础》反映了有关早期道家思想的起源与本质思考,系统化地研究这些信念和宗派,并对《内业》做了深刻的分析。原道 目录...
书和人一样,是要讲缘份的。一本好书,一本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作者是一位出色的老师,秉承藏传佛教里最优良的传
极乐莲邦-中国净土宗纪实 本书特色 在佛门各宗种,净土宗以一句“阿弥陀佛”的方便法门,影响大、流传广。洪丕谟著的《极乐莲邦--中国净土宗纪实/洪丕谟学术文化精品...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新大众哲学.4.认识论篇 本书特色 “新大众哲学”丛书自觉以大众化为宗旨,通过提炼和归纳三百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对客体化世界的反抗-别尔嘉耶夫思想研究 目录 序导论一、问题:现代文明的悖论二、反思:别尔嘉耶夫哲学研究现状三、切入点:反抗客体化世界**章思想历程和思想来源*...
中华哲学千问-慧海拾珠 内容简介 《中华哲学千问》由王永鸿、周成华主编,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一样源远、深邃,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加上哲学特有的晦涩与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