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姓庄,名周,生年约在公元前三七○年至前二八○年之间。那是个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战国时代,也是传统秩序与价值系统面临崩解与重建的危机开头。庄子在深度烦恼中,洞察了人生智慧。“道”是究竟真实,宇宙万物(当然连人在内)是源之于道,又将回归于道的。因此,由“道”的观点看待人生,只会有觉悟的喜悦,而不会有情绪的波动了。庄子可以活在当下,也十分珍惜他所拥有的一切——在物质上极度穷困,并不妨碍他在心灵中无比充实。就从这种体认出发,本书分为四辑:一、“天地万物的运行之道”,从鱼的快乐到庖丁解牛,无不彰显万物相通的理趣。二、“提升人生的修养境界”,从果若木鸡到鼓盆而歌,其间亦有循序渐进的不同阶段。三、“怡然自得的处世哲学”,从黏蝉老人到得意忘言,每一则故事都发人深省。四、“凌忽世俗的标杆之外”,从谁是美女到大鹏南飞,展现了心灵的超升潜力。合而言之,这就是逍遥自在的人生。即使无法立刻体认这样的意境,也可以在阅读每一则短文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听傅老师讲》:“经典私塾班”系列,国学入门者的必读书。
《听傅老师讲》介绍了:庄子,姓庄,名周,生年约在公元前三七○年至前二八○年之间。那是个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战国时代,也是传统秩序与价值系统面临崩解与重建的危机开头。庄子在深度烦恼中,洞察了人生智慧。“道”是究竟真实,宇宙万物(当然连人在内)是源之于道,又将回归于道的。因此,由“道”的观点看待人生,只会有觉悟的喜悦,而不会有情绪的波动了。庄子可以活在当下,也十分珍惜他所拥有的一切——在物质上极度穷困,并不妨碍他在心灵中无比充实。就从这种体认出发,《听傅老师讲》分为四辑:一、“天地万物的运行之道”,从鱼的快乐到庖丁解牛,无不彰显万物相通的理趣。二、“提升人生的修养境界”,从果若木鸡到鼓盆而歌,其间亦有循序渐进的不同阶段。三、“怡然自得的处世哲学”,从黏蝉老人到得意忘言,每一则故事都发人深省。四、“凌忽世俗的标杆之外”,从谁是美女到大鹏南飞,展现了心灵的超升潜力。合而言之,这就是逍遥自在的人生。即使无法立刻体认这样的意境,也可以在阅读每一则短文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鱼的快乐春暖花开时,庄子与惠子相约出游。他们到了濠水的桥上,庄子望着桥下流水说:“白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显得从容自在,真是快乐啊!”惠子立刻质疑:“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答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惠子继续质疑:“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的情况;但你也不是鱼,所以下会知道鱼的快乐。这样不就结了?”庄子答说:“回到最早的问题吧!你问我‘怎么知道快乐呢?’表示你知道我知道鱼快乐才问我这个问题。我是站在濠水的桥上,往下一看就知道的。”这一段对话有两个重点:一是人与人的沟通,要靠语言,但语言并下是唯一的沟通管道。譬如我感觉极度的快乐或痛苦时,怎么也说不清楚;即使说清楚了,别人也未必了解我的意思。“此时无声胜有声”,似乎沉默不语较为适合。鱼的快乐其次,人与万物之间,不靠语言也可以沟通。这时需要的是移情作用,就是把主观的情感投射到对象身上。只要化解“人类中心”与“个人自我中心”的意念,就可以体验无限宽阔的境界,感觉大自然的一切是“声气相通”的。这样一来,为什么不能说“鱼真快乐”呢?〔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秋水篇》)朝三暮四庄子认为,人们想尽办法追求万物合一的境界,却不知道万物本来就是相同的。这种情形叫做“朝三”。什么意思呢?养猴子的人拿栗子喂猴子,说:“早上三升,晚上四升。”猴子听了都生气。他改口说:“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听了都高兴。我们常用的成语“朝三暮四”就是源出于此。这句成语的原意是: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加起来都是七,总数未变,只是次序对调而已。但是对猴子来说,朝四暮三比较可取,可以先吃多一些。它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整体其实没有差别。庄子以此为比喻,提醒我们:既然结果的总数是相同的,又何必随之而怒、随之而喜呢?既然万物原本是相同的,又何必在乎先有“朝三”还是先有“朝四”呢?我们看到别人的成就是早是晚,是大是小,也不必耿耿于怀了。换言之,如果我们坚持自己一定要在年轻时样样胜过别人,不就像是那群听到“早上四升栗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多有成就。1990年以来,傅教授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近年来,亦曾多次受邀在祖国大陆演讲。著作逾百部,中国大陆已出版的有《孟子的智慧》、《向庄子借智慧》、《哲学与人生》、《傅佩荣<论语>心得》、《儒家与现代人生》等。
论语导读-国学大讲堂 节选 近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讨论和历史评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学”成为流行语。所谓国学,一般...
尊严的提升 内容简介 今天的世界没有什么比尊重他人更为重要,但等级主义却像人的恶瘤无处不在——如独裁的老板、傲慢的医生或者专横的官僚常止我们感觉不公。我们大多数...
顶果钦哲仁波切生于西元一九一0年。初生时,米滂仁波切曾为他加持,据说这次加持,是他此生最为重要的事情。顶果钦折仁波切年少时
雪域梵音:藏传佛教史 本书特色按照地域流布,佛教有三大系统,即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佛教传入藏地后,形成了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包含显、密二教的藏传佛教...
《赵敦华讲波普尔》对波普尔思想作全面和公正的介绍,全书分两部分,前四讲的内容主要是谈作者对波普尔思想的理解,第五讲谈作者
《逻辑哲学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西方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著作,为该世纪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这以区区几万字的篇幅
哲学 哲学 鸡蛋糕 本书特色 《哲学哲学鸡蛋糕》以浅白、易懂、清晰、有趣的方式解读了生活和社会中难以界定、判断的问题,帮你化解困惑、烦恼,找到真相,避免被舆论蒙...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作品-(全三册) 本书特色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 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徐复观全集 本书特色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是徐复观先生*后一部专著,整部手稿大都是在病中完成的。作者认为,经学是中...
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批判的理性与新感性的矛盾展开及协同统一的分析,深入到当代工业社会技术理性、...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一部以学规形式对年幼学子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修养教育的启蒙读物,以儒家的忠孝思想为纲,依次讲解了如
神秘与反思 内容简介 为使国人更多和更深地了解基督教文化,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在2006年编辑出版的六本书的基础上,2008年又把*新的一些研究成果汇集成四本书...
概念恐惧. 致死的病症 内容简介 丹麦哲学家索伦·基尔克郭尔(1813-1855)对黑格尔以及西方传统哲学、基督宗教伦理的批判,曾导致了一场欧洲思想界的危机。基...
伊翁-柏拉图注疏集 内容简介 柏拉图作品的义疏汗牛充栋,而且往往篇幅颇大。这个注疏体汉译柏拉图全集以带注疏的柏拉图作品译本为主体,亦收义疏性质的专著或文集。编译...
道德的市场--西方现代思想丛书13 本书特色《道德的市场》讲述在从事本研究的工作过程中,特别需要感谢两个人,即诺贝特·霍尔斯特教授和哈特穆特·克利姆特教授,他们...
给盼望一个理由 本书特色 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一个绝不会落空的盼望来鼓舞和引领。尽管我们身处尘世的凡俗与丑陋之中,内心却渴望生活得更有意义,不虚此行。为此之故,人...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华梵问学集·佛教与中印文化关系研究》是作者研究佛教与中印文化关系的论文集,包括略论古代印度佛教的部派
菩提道次第心传录:一位西藏著名修行者的笔记 内容简介 这部《菩提道次第心传录》,是一生学修《菩提道次第广(略)论》而驰名中外,号称“菩提道修行人”(即“兰仁巴”...
周予同先生是上世纪中国经学史的学术大师,他的著作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研究经学史的最高水平。本书由周予同先生的学生当代著名学者
禅定入门 本书特色 蒋维乔、袁了凡、智顗所著的《禅定入门》依清代宝静法师所讲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二卷、袁了凡的《静坐要诀》和蒋维乔的《因是子静坐法》为底本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