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四运动”以后颇不易谈。有人褒扬之,说它怎么好,必有人厌弃之,说它怎么怎么坏,而且遗毒至今,让我们抬不起头来。而称颂的或批判的,对于传统文化到底内涵如何,却往往同样不甚了了,各以偏见与误解抵死相争。本书不想再重复那些争论,独辟蹊径,由“人”的角度切入,就人的体气、饮食、男女、家庭、社会关系、天人关系、历史意识、思维模式、感性世界、德业担当、文化实践等各层面,说明古代文化在这些方面如何处理,其所形成之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又显示了什么型态、有什么优缺点。对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出现的一些误解,则正本溯源,说明其致误之由来。对华夏文明在现代变迁异化后之再生的可能,也有一些期许。
本书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引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该书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 本书的拟想读者主要是青年,适合社会上一般读者作为提高文化素养的普及性读物;如果用作大学通识课教材,教员上课时可以参照其框架和基本内容,再加补充发挥;或者预先指定学生阅读某些章节,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把本书系作为参考教材。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序论
第一讲 体气:感诸万物
一 不以形体为崇拜对象
二 不以人体为审美对象
三 不以心体为二元对立
四 知觉体验与气类感通
第二讲 饮食:礼文肇兴
一 上古文明的性质
二 特重饮食的文明
三 饮食思维的传统
四 饮食文明中的人生与宗教
五 饮食文明中的政治与礼教
第三讲 男女:人伦渐备
一 两性关系的想象
二 姓氏与祖先崇拜
三 始祖高媒与上帝
四 性别思维的特色
第四讲 封建:立此家邦
一 敬人神
二 立制度
三 厚人伦
四 辨中西
第五讲 道术:内圣外王
一 封建礼教
二 郁郁乎文
三 礼本太一
第六讲 天人:通乎神明
一 特殊的神人关系
二 非超越性的天帝
三 非奉诫待救的人
四 自然自在之天道
第七讲 王官:理性的礼制社会
一 诸子出于王官之学
二 王官本于宗法礼教
三 理性化的支配型态
四 社会变迁下的官学
第八讲 史学:史官与历史意识
一 “旧法”世传之史
二 旧法世传之“史”
三 旧法“世传”之史
四 历史性的思维
第九讲 用思:思维模式与方法
一 思维的模式
二 思维的方法
第十讲 抒情:气感愉悦的世界
一 风气声乐以生万物
二 声歌舞踊以成君子
三 君子兴诗感情成乐
第十一讲 忧患:德业政治的担当
一 天下:受命于天的帝国
二 革命:应顺于民的政权
三 国家:参错于家族的邦
四 治国:异于家政的国务
第十二讲 周公:文化实践的圣王
一 思想史上的周公
二 “轴心期”之谜
三 集大成的创制者
四 中国观的确定者
五 礼乐文德的教化
第十三讲 画歪的脸谱:孟德斯鸠的中国观
一 想象远方的“异类”
二 贬损“异类”的道德
三 中国国情特殊论
四 亚洲社会停滞论
五 中国观的新典范
六 精神发展的谱系
七 孟德斯鸠在中国
八 由历史发现历史
第十四讲 由法律看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一 西方的中国法律观
二 总评:中国法律之性质
三 分论:法律的实施状况
四 超越偏见与误解
第十五讲 华夏文明的异化与再生'
一 演化、变化、异化:文明转变与发展的模式
二 变动中的文化:当代中国的文化处境
三 流动的传统与再生的文明
四 大陆、台湾、海外:全球化与华夏文明的新动向
后记
浪漫与幽默 内容简介 本书为边缘丛书之一。本书以加缪《局外人》中的默尔索和索尔.贝娄《赫索格》中的赫索格两个人物形象为基础,就“浪漫与幽默”这个文学主题进行哲学...
《道德经注释》是清代著名的道教内丹学家黄元吉所作,黄元吉以精深的学养透彻阐发道的全体大用,将内圣外王之学和千古口口相传的
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 本书特色 施特劳斯的这部著作为我们阅读阿里斯托芬的剧作提供了门径:没有施特劳斯的慧眼,我们的确很难看出有时近乎粗俗的戏谑中的严肃和高贵。—...
尼采著作集朝霞 本书特色 本书是尼采的重要作品之一。《朝霞》1881年问世,1887年新版并附有一篇前言,它在著作史上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部分(1880...
敦煌道教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笔者以为,所谓敦煌道教文学,当指藏经洞所出的与道教思想、行仪有关的全部作品。具体包括道教经典、道教行仪(实用文书)以及相关的宣教作品...
查接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书特色 本书是尼采的里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超...
生形而上学美学 内容简介 后形而上学美学必须清洗传统形而上学美学、主体论美学、实践论美学的思想尘埃,和以知识论和总体论为基础的美学划清界线,它主张接纳智慧论,借...
呻吟语 内容简介 《呻吟语》,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撰。吕坤自序云:“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呻吟语》一书,正是吕坤对明代社会国家之弊病进行揭示...
中国方术续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零教授的代表作之一,**次结合考古材料,系统总结了中国早期的方术知识对中国科技史、中国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
超前思维 本书特色 人类思维至今仍有许多谜底,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巨大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时代,更应高度重视人类智慧和思维的研究,在实践上更就高...
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之一,全书除引言外,主要介绍了定位的转变:由意识形态到文化、“荒谬”中的逻辑、图腾崇拜:*早的宗教...
道德经一读就懂-最新双色图文版 内容简介 《道德经》由老子所著,是一部思想深奥、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全书共八十一章.分道经、德经两部分。整本书主...
挺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令人遗憾的是,曾国藩没能完成他的这部《挺经》...
杜威家书-1919年所见中国与日本 本书特色 杜威夫妇(约翰·杜威和爱丽丝·C.杜威)于1919年到访日本与中国,两年多以后才返回美国。《杜威家书(1919年所...
易隐-文白对照.足本全译 本书特色 这本《易隐(文白对照足本全译)》由曹九锡、曹横琴著,金志文译注。《易隐》被公认为研究周易与六爻纳甲法的上乘之作,甚至...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是关于研究西方哲学史的专著。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
插图珍藏本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被视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中国学者首次以西方观点综合研究中国之伦理学与伦理思想史,首次以西方框架初步清理传统伦理思想...
易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本书特色 易有大道,包罗万象,一切变化全在其中。洞悉世态,化难为易,事事皆能逢凶化吉。实用的角度,通俗的语言,人人都能撷取《易经》的智慧据为...
中国佛教史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史》为中国近代*早出版的一部系统的中国佛教通史,内容简要系统,不乏卓识,语言畅达,不失曲致风趣,堪称经典。是了解中国佛教史的基本...
中国先哲智慧全书 本书特色 在五千年茫茫的历史苍穹中,中华民族的风流火物灿若群星,可其中有多少入算得上真正的先哲昵?老子的“道法自然”,孔子“仁爱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