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正所谓“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所以文化乃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其核心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价值规范与模铸人的思想、制约人的行为的文化力量的经典文化,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的权威性与传统性。但是,随着社会意识形态范式的调整,市场逻辑与消费优先的理念显现出巨大影响力和渗透性,消费时代的文化经典逐渐从单一性的、精英掌控的标准走向多元性的、动态选择的趣味。毋庸置疑,经典文化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的思想精华,但是,久而久之又常常沉淀成某种意识形态,并逐渐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甚至发展到不允许不同的声音发言的程度;这种精英控制的等级阴谋不但损害了普通大众创造文化的积极性,更有可能扼杀人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
20世纪后期,随着文化范式的大幅调整,出现了现代人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它们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社会空前复杂地交织了多元文化因素,对经典观念的颠覆和消解成为潮流,而经典文化的失宠与随之形成的焦虑已成事实,当代文化趋向于从意识形态的等级转向世俗消费的民主、从精英掌控的标准转向动态选择的趣味。但是,肯定物质欲求的合理性与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整个社会共同追求的理想;艺术与文化作品除了用作世俗……
**章经典文化:从意识形态的等级到动态约定的民主
毫无疑问,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经典,而作为集合概念的经典文化是由无数文化经典文本组成的。“经典”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释为“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辞海》释为“一定时代、一定的阶级认为*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著作”。就本文而言,“经典”一般涉及三方面的含义:一指在某种文化中具有根本性或权威性的著作(scripture);二指文学艺术方面具有权威性的典范作品(classic);三指上述两义中内含的确认经典的标准或原则(canon)①。由此可见,文化经典不仅仅是以文字或其他符号形式存在的文本,更重要的是这种文本还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价值规范,代表了模铸人的思想、制约人的行为的文化力量。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和时代来说。经典文化永远都是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撑和创新的源泉,都是其得以存续和赓延的筋络与血脉。唐朝大诗人李白曾有诗日:“干戈不动远人服.一纸贤于百万师”;经典文化的内蕴本质虽然是一种非物质化、非形态化的东西,但其巨大的作用和特殊的功能确实是无与伦比和责无旁贷的。
……
傅守祥男,1970年11月生于山东利津,1993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浙江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兼为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协浙江省分会会员、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理事、浙江省美学学会会员、浙江省哲学学会会员、浙江省妇女研究会会员等。现从事文化哲学与美学、文化诗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哲学类),独立完成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金项目(哲学类),主持完成8项省级与厅级社科规划课题,参与完成4项省级社科规划课题。在《哲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红楼梦学刊》、《社会科学战线》、《浙江大学学报》、《文化中国》(加拿大)、《哲学与文化》(台湾)等海内外学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5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新华日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及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摘编或索引。出版学术专著《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文化诗学:走向世界文学的文化阐释》、《文化想象与人文批评——市场逻辑下的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研究》等4部,编著、合著多部。科研成果曾获部委级理论奖1项、厅局级理论奖多项。
鲁迅国学杂谈 本书特色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不可或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国学方面的研究,似乎更偏重于在独自咀嚼中对自身存在的求证。《鲁迅:国学杂谈...
哲学概论(上下) 内容简介 唐先生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之巨匠,其代表作之一的《哲学概论》,为当代中国学者所撰写的规模*宏大的哲学介绍书。本书内容广泛,在哲学问题上包...
与弘一法师谈人生 本书特色 ★弘一法师佛心禅意,开示人间大智慧:“谦退是保身**法,安详是处世**法,涵容是待人**法,恬淡是养心**法。”★弘一大师的演讲稿与...
生与死的禅法 本书特色 谈锡永先生,笔名王亭之。他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地密宗,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
傅佩荣-哲学与人生2 本书特色 哲学课可以是*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谁来上是重要的。与别的课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同,在哲学课上,传授...
意识与意义-从胡塞尔到塞尔的科学的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意识与意义以及其关联是随着大脑的生长而增加,随着我们与外界的交往而改变。本书主要介绍了关于意识和意义的观念...
改变人生的哲学教室 本书特色 日本2010年度畅销书,受关注度直逼1q84史上**本哲学心灵励志书像读小说一样读懂人生专门写给未来10年社会精英的人生励志书改变...
承认.正义.伦理-实践哲学语境中的霍耐特政治伦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首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政治伦理学”,并对所讨论的“...
本书系清代著名学者孙德谦的重要著作,古文献学的必读之书。本书针对如何解读我国古文献经、史、子、集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见解,其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内容简介 该书通过对韦伯成名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主要观点的层层解读,给我们清晰地展示出了全书的主题思想及立论基础:...
哲学辞典(上下) 内容简介 伏尔泰(1694一1778)是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哲学辞典》于1764年匿名出版,是他...
了凡四训-Vo1.78-(外二种) 本书特色 《了凡四训(外二种)》是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在这部书中,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
新仁学构想-爱的追寻-第2辑 本书特色 《新仁学构想——爱的追寻》以仁学为儒家思想之精华,回溯仁学自孔子以来曲折发展的历史,接续孔子仁学的源头活水,集历代儒家学...
先秦儒道心性论美学 本书特色 由先秦诸子发端的儒、道心性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为精粹的哲学理论,一直以来被学人当做进入中国文化殿堂的敲门砖。它以探求人的本质、本性...
《古典学术史(下卷):1300-1850年》是德裔知名古典学者鲁道夫·普法伊费尔的代表作品。作者通过征引大量原始文献、手稿等一手材
威音文库·释经(全六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佛经解释文集,主要介绍了心经释义、大般若波罗密多经述要、法华经述要、楞伽经述要、圆觉经述要等内容。威音文库·释经(...
康德哲学讲解 内容简介 约翰·华特生(1847—1939),加拿大某大学哲学教授。开设过专门课程讲授康德哲学。康德的哲学著作比较难读。作者认为下列四本书*重要《...
刘师培清儒得失论-中国学术名著丛书 本书特色 刘师培是晚清著名学者,其祖父和父亲均为经学家,刘师培继承家学乃至大成。本书辑其所作《清儒得失论》、《汉宋学术异同论...
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她的主要著作
悲剧的诞生 本书特色 《悲剧的诞生》是德国哲学家尼采*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年间。尼采在对希腊艺术进行美学讨论的同时,阐述了自己的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