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涅恰耶夫是俄国现代史上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其言论和行为对俄罗斯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内在影响。本书通过对涅恰耶夫生平、言论的介绍及作者本人的研究,来审视整个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使读者了解当代俄罗斯变革特征的历史原因。
nbsp; 言
对于许多中国读者来说,19世纪俄罗斯
文学是不陌生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车尔尼雪
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和陀思妥耶夫
斯基的长篇小说《群魔》就是广大中国读者非
常熟悉的两部19世纪俄国古典文学名著。《怎
么办?》中的主人公——职业革命家拉赫美托
夫,这位被车尔尼雪夫斯基称做是“盐中之
盐”、“茶中之碱”、“原动力之原动力”、“花香
之精粹”、“大地之精华”的所谓“新人中的新
人”,曾激励过无数的中国读者。他是一个坚定
的俄国职业革命家,立志毕生献给推翻沙皇专
制制度的解放运动。为此,他毅然放弃了个人
的爱情,刻意在日常生活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拉赫美托夫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非常人所能想象
的坚韧的意志,的确给中国的广大读者留下了
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生活中所奉行的那一套绝
对的禁欲主义原则,以及“睡钉子床”这一非
常态的举动,也着实让一般读者在敬佩、惊讶
乃至难以置信之余,在心目中无形地勾画出想
象中的革命者(确切地说,是暴力革命者)的
理想肖像。人们以为,革命,就意味着牺牲,
就意味着必须有绝对坚强的意志,就意味着必
须绝对地抛弃个人的私欲。一个革命者必须绝
对地把自己视为革命事业这个伟大工程中的一
架机器,必须绝对地消磨掉自己的个性与自由。
这一切都被读者视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所理应
具有的美好品质。而这一切观念,应该说,与
当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部小说有着不可忽视
的联系的。
然而,当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群
魔》摆在中国读者的面前时,小说中的革命
者——彼得·韦尔霍文斯基却又在无形中颠覆
着读者心里那业已铸成的革命者形象。彼得·
韦尔霍文斯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残忍、冷酷、
绝情的特性,将读者心中长期形成的对革命者
的美好印象一扫而光,以至于我们中国的读者
不得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这部长篇小说颇有微词——毕竟,我们难以接
受陀氏笔下这个“恶魔”般的革命者,认为这
不啻为对革命者的一种“诽谤”。
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毕竟曾是革命阵营
里的一员。一个人是绝不会无端地轻易否定自
己充满激情的年轻时代的精神追求的。青年时
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毕竟曾真诚地信奉过暴力
革命,是一名狂热的社会主义革命斗士。也正
是因为有过这段特殊的经历,改变信仰后的陀
思妥耶夫斯基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和革命
者,他对革命者的“诽谤”才会如此地难以反
驳,才会不得不让人们去深思:在俄国的革命
者身上,究竟有什么悲剧性的精神特质?
尽管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而言,很不习惯
于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与后
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甚至屠格
涅夫晚年的两部作品《烟》和《处女地》联系
在一起观照,毕竟在许多中国读者的眼里,这
是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的作品。但从客观
事实而言,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却真的将它
们联系到了一起。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就是谢
尔盖·盖纳基耶维奇·涅恰耶夫。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在1862年发表他的长篇
小说《怎么办?》的,涅恰耶夫时年15岁。这
部小说给涅恰耶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
小说中那位“特殊的新人”——拉赫美托夫的
形象,更是让年少的涅恰耶夫激动不已。他立
志要像拉赫美托夫那样,成为一名纯粹的革命
者,一个非同一般的推翻旧世界的斗士,一个
信奉严酷的宗派主义革命原则的革命志士。他
坚信,强有力的个人完全可以有权力超越法律
与道德的约束,因为那些法律与社会道德毕竟
是为旧世界而定的。而当涅恰耶夫在后来的革
命活动中一步步地实践了自己年少时的设想,
成为当时俄国革命运动中一位叱咤风云的领导
者时,冷峻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又以他为人
物原型,创作了长篇小说《群魔》,将“现实
版”的拉赫美托夫艺术化为他笔下的恶魔般的
虚无主义者——彼得·韦尔霍文斯基。可以说,
正是涅恰耶夫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实现了车尔
尼雪夫斯基笔下的人物形象“拉赫美托夫&
董晓,博士,1999年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口愛,是女人送給男人最棒的禮物!】妳需要正確的姿勢,更需要有用的知識~本書優美流暢的文字搭配精美的情境式圖片,光是閱讀
世界著名观赏树木100种 目录 Acer campestre栓皮槭Acer capillipes细柄槭Acer cappadicicum青皮槭Acer circ...
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自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诗产生以来,就一直面临“难懂”的质疑。本书针对这一问题,在朱自清、闻一多等人“解诗”努力的基础...
黄药眠口述自传 内容简介 他只知道自己生于广东梅县,母亲是弃婴;他不知道究竟谁是自己的生父,他的童年是在鄙视和屈辱中度过的。 他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奉派到莫斯...
《哺乳期的女人》叙述了一个男孩与一个少妇之间的性意识,它是一种潜在的原生状态,说不清道不明,所以作家自始至终都不点破这种
本书是美学大师朱光潜写给年轻人的一本文艺生活指导手册,书中主要从文艺的内涵、文艺与人生的关系、诗歌欣赏、绘画欣赏,戏剧欣
有机化学习题精解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20章,每章均简明扼要地介绍所需掌握的概念和原理,同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对问题详细明了的解答使学生加深对有机化学知...
席绢精品集伊甸园系列31富家女 内容简介 又失业了?借问这是谁家的笨妹妹呀?真是─太可耻了!不事生产,又浪费粮食,实在愧当富家人了。 不行!她得想个法子把这条米...
宋元明词选研究 本书特色 《宋元明词选研究》的难点是上述词选版本的搜集与分析研究,重点是元明词选本的理论意义及其在词学史上的地位。《宋元明词选研究》的主要观点是...
巴金名作欣赏 本书特色 《名家析名著丛书:巴金名作欣赏》:经典的美文,名家的点评。季羡柿、周汝昌、启功、王安忆……领衔解读大师名作。中学教师参考,高中学生高考必...
误读红楼 本书特色 之前的红楼研究者大多从正面研究红楼,但是,本书作者却另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自己的独特视野和生活体验,从反面解读了《红楼梦》中的主要人...
后汉书文学初探 本书特色 在“前四史”中,范晔的《后汉书》独具风采。其篇章精美,历来备受关注。该书从文学出发,立足文本,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后汉书》的文学成就。其...
《诗经》与《楚辞》导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之一”——《与楚辞》课程的辅助教材。根据《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文字辅助教材是为...
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 本书特色 作者近年来一直倡导新实证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批评中应注重“形证”、“心证”、“史证”相结合,即审美形式分析、精神心理分析、社会历...
柯特·科本,一个来自穷街陋巷的邋遢大王,自小便蒙受敌意的眼光;一个精神上的朋克小子,从来只汲取叛逆的乳汁。他贯彻着加缪大
语言测试的设计与评估 内容简介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test construction has beco...
金瓶梅艺术世界 本书特色《金瓶梅》是我国明代长篇世情小说,全书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 、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揭露...
阅读俄罗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学人写的将中国文学和俄国文学打通的读书随笔。意在探索俄罗斯文学的人文精神。见解独到,行文自然幽默,恬淡中充溢着激情,带着一份情感...
汉文学史纲要-精编版 本书特色 作为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对我国的古典文学也有着极其深入系统的研究和独特的观点,他曾经计划写作《中国文学史》,可惜由于各种...
《马丁·路德·金》每一部均附有丰富的插图,几乎占有一半的篇幅,文字不过五六十页左右。限于篇幅,作者不可能对许多历史问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