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主要内容:《近思录》在长期的传刻流布中,并不是单纯以白文本的形式式传播的,它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注释本、续编本、仿编本、补编本、心得本等,形成一种《近思录》系列的辐射传播,这可以说是理学传播与接受中的一种特殊的“《近思录》现象”,充分显示了《近思录》在理学传播与接受中的巨大影响作用。作者看到了《近思录》刊刻传播的这一特点,他的视野没有局限在《近思录》白文本的传播上,而对宋明以来《近思录》的注释本、续编本、仿编本、补编本、心得本等都作了全面的考定,完整展现了宋明以来《近思录》系列的刊刻、传播、接受的全历程。
宋以来《近思录》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而且传播到国外,特别在东亚文化圈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些国家也形成了自己的《近思录》系列著作。这又是理学传播与接受中的一种特殊的“《近思录》现象”。如《近思录》在明初传入朝鲜,在朝鲜不仅出现了很多《近思录》的朝鲜刻本,而且出现了很多朝鲜人的《近思录》的注释本、续编本、仿编本、心得本,如郑晔《近思录释疑》、宋秉璿《近思续录》、姜必孝《近思后录》、李珥《近思录口诀》、金长生《近思录释疑》、李潩《近思录疾书》、朴履坤《近思录释义》、李汉膺《续近思录》等等。这表明《近思录》的刊刻传播是朝鲜人认识接受程朱理学的一条主要渠道。
《〈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主要内容:《近思录》在长期的传刻流布中,并不是单纯以白文本的形式式传播的,它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注释本、续编本、仿编本、补编本、心得本等,形成一种《近思录》系列的辐射传播,这可以说是理学传播与接受中的一种特殊的“《近思录》现象”,充分显示了《近思录》在理学传播与接受中的巨大影响作用。作者看到了《近思录》刊刻传播的这一特点,他的视野没有局限在《近思录》白文本的传播上,而对宋明以来《近思录》的注释本、续编本、仿编本、补编本、心得本等都作了全面的考定,完整展现了宋明以来《近思录》系列的刊刻、传播、接受的全历程。
宋以来《近思录》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而且传播到国外,特别在东亚文化圈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些国家也形成了自己的《近思录》系列著作。这又是理学传播与接受中的一种特殊的“《近思录》现象”。如《近思录》在明初传入朝鲜,在朝鲜不仅出现了很多《近思录》的朝鲜刻本,而且出现了很多朝鲜人的《近思录》的注释本、续编本、仿编本、心得本,如郑晔《近思录释疑》、宋秉璿《近思续录》、姜必孝《近思后录》、李珥《近思录口诀》、金长生《近思录释疑》、李潩《近思录疾书》、朴履坤《近思录释义》、李汉膺《续近思录》等等。这表明《近思录》的刊刻传播是朝鲜人认识接受程朱理学的一条主要渠道。
文摘
**章《近思录》的编纂与传刻
**节《近思录》的编纂及其当世的版本与传播
一、《近思录》诞生的背景
宋朝自开国以来一贯倡导“崇儒右文”政策,宋太宗标榜“以文德洽天下”、“以文化成天下”,学术上提倡儒学,注重“代圣立言”。宋代的文化繁荣与朝廷的文德致治政策、学者勤于整理古籍、雕版印刷繁荣、图书流通便捷、书院讲学普及等有密切的关系。《近思录》这一理学要籍的产生也与此有关。
1.理学思潮促成了《近思录》的诞生,《近思录》的成书反过来又传扬了理学思想。
理学是宋代思想的主流,儒者标榜“圣人”境界,把它作为毕生的追求目标,周敦颐常寻“颜子仲尼乐处”,程颐作《颜子所好何学论》,强调“圣贤气象”的存养,于是“希圣”、“希颜”,推崇道统,复归孔孟,成为程朱理学的志向、事业和主流。尊崇北宋五子之学的时代思潮影响着朱熹、吕祖谦。他们二人在拜读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子书后,“叹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便对四子之书的内容进行整理,选择其言论中关于仁义、修身、齐家、治政、治学、性善等思想内容,力排佛、老观念,编成一部理学入门书《近思录》。该书是以“实用伦理人生哲学为核心”,反映了宋儒的人生价值观和道统取向。它也是朱、吕二人对前人文献进行整理而成的结果,旨在传播理学,可以说是二程理学体系的袖珍版。
了凡四训-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本书特色 《了凡四训》是一本广泛流行的劝善书。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
魏晋玄学论稿-(增订版) 本书特色 《魏晋玄学论稿(增订版)》是作者汤用彤有关魏晋玄学的主要著述。除去《魏晋玄学论稿》,还收有《魏晋玄学讲课提纲》和《魏晋玄学听...
(精)大中华文库:庄子(全两册)(汉西对照) 本书特色 秦旭卿、孙雍长译著的《庄子(共2册汉西对照)(精)》现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它集庄周学派...
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 内容简介 本书以“道家话语”作为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切入点,采用了话语理论、阐释学、发生学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重点讨论四个大问题:新时期文学的...
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 本书特色 在我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无疑是一位令人赞叹而钦慕的人物。虽然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相比,他的著作算不得很丰厚,甚至他也没有一部真正意...
2004-2006-南怀瑾讲演录 本书特色 本书整理自南怀瑾先生2004年至2006年间在上海的五次讲演记录。讲演的听众包括学者、官员、工商界人士、新闻传媒界人...
笑死人-艺术与哲学札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巴里科的哲学论集。所收录的四篇文章分别是作者对其批评阐释思想及文学创作理念的漫谈,早年写就的对莫扎特,罗西尼等音乐家作品...
毓老师说老子 本书特色 《毓老师说老子》以1978年7月至11月毓老师讲学内容整理而成.毓老师强调,《老子》是一部言政治*之术的书,讲的是政治之术而非政治之学....
禅学的黄金时代 本书特色 吴先生所著英文的《禅学的黄金时代》一书,据管见所及,也许是台湾学术界出版的**册好书,同时也是吴先生所著诸书中对中国学术*大贡献的一本...
儒学人文小品 内容简介 人类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富矿。“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既从西方文化、文明中吸取营养,又从我国古...
禅之旅 内容简介 独特的禅宗理论和修持风格,曾对世人的价值取向、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了解禅宗,也就不了解中国佛教的特质...
克劳斯·黑尔德为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现象学学会前主席。此书由克劳斯·黑尔德教授在北大的6个讲座组成。这些讲座主
傅佩荣·译解 易经 本书特色 澄清概念,回溯原点,展现一贯之系统,明本发微,以利正解。《傅佩荣译解经典系列:傅佩荣译解易经》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凝结着远古先哲...
老子新解:宇宙之道 本书特色 《老子新解:宇宙之道》收入何新先生的四部著作,分别是《诸神的起源》、《易经新解》、《论语新解》和《老子新解》,其中有对古代经典的全...
仿佛居士说《坛经》 内容简介 在释说的过程中随机应解、乘兴提问,作者亦即随机答疑,搬开绊碍,点醒关要,直揭本来。读者就能更多领略一些会心参悟,与多一点触机思辨的...
康德三大批判精粹 内容简介 康德“三大批判”原著深奥难懂。本书编选者力求通过认真比较、借鉴和独立取舍的选文,以不太大的篇幅反映出康德里程碑式的“批判哲学”的精神...
洛克政治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政治哲学译丛:洛克政治哲学研究》揭示了金融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通过对“知识经济”论和自然资源“内在价值”论的清理,还原了社会...
中国文化要义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得代表作,原书于1949年出版,影响甚大,被一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得经典作品。本书首先从集...
黄道周论稿 本书特色 黄道周为明末大儒,以文章风节高天下,徐霞客称其“字画为馆阁**,文章为国朝**,人品为海宇**,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郑晨寅编著的...
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增补本) 本书特色 作为“生活儒学”的代表作,本书致力于儒学的“还原”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