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夫书简》**个轰动效应,是使沉没在普通百姓中将近半个世纪(1940——1982)并已另适他人有了子女的王映霞一夜之间成了公众人物,有关郁达夫和王映霞的书——有她应约写的,有她接受采访而出于记者甚至好事之徒笔底的文章源源不断,不久还出版了多种“专著”,“郁王之恋”成了时尚,到了1990年达到顶点。这一年王映霞以郁达夫夫人的名分应邀去了台湾,住在前《东南日报》社长胡健中的府上,此举再次轰动华文世界,台湾文史界重镇《传记文学》主人刘绍唐为王映霞组织座谈会,各路人马为她写文章,她的自传通过繁体字走出亚洲走向全球,受到陈立夫的款待……因此有点目眩的王映霞重提“郁王之恋”,惹出了对于《毁家诗纪》的类似自己为自己平反和对郁达夫的责难。无形之中她把自己送上了文坛的商业炒作平台——此时的王映霞成了过河的卒子,再欲回归民间隐居生活已不可能了。终于发生了王映霞所不愿碰上的尴尬局面——1998年8月15、18、22日三天,泰国《亚洲日报》(华文)发表了已故的湖畔诗人汪静之遗稿《汪静之为郁达夫鸣冤》(由汪静之的女儿汪晴整理)。汪静之遗文中的“爆料”实在令人大吃一惊:一,汪静之以王映霞“假丈夫”名义陪同王映霞去医院“打胎”,胎儿被模棱两可地说成是许绍棣的,也可能是戴笠的;二,王映霞与戴笠有奸情。一个许绍棣就够郁达夫气绝,家庭从此有了裂缝,令世人为之扼腕。如今又弄出来了个戴笠与王映霞有关系!如前面所说的,汪静之的这篇遗文初刊于1998年,此时郁达夫已殉难53年,而王映霞还在人间享受突如其来的“郁达夫夫人”的荣耀。汪静之爆料面世,不知她和她身边的子女,还有郁达夫的子女和亲属是如何应对这顶级爆料的。
80年前,郁达夫和王映霞婚恋的传奇一度在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成为士人的谈资,小报的宠儿;80年后,郁、王均已作古,如果我们今天还要翻开那段历史的话,《达夫书简——致王映霞》中的94封情书便是*好的注释。《达夫书简》**版于一九八二年五月问世后,很受读者欢迎。这些珍贵的家书,再现了郁达夫一生中部分的生活画面和心灵深处的独自,因此而举世瞩目,自不待言。
本书初出版于1982年5月,印了24500册,次年8月再版,增加了采自德国汉学家马汉茂(。HelmutMartin)于1970年编的自印本《给郁达夫的信》中收入的王映霞致郁达夫的10封信及其它若干重要信件和资料,成了本书的第二版,印了20000册。这个印量且不说20世纪80年代初的出版界和读者群对于文学史料的需求,即使今天一个作家的通信集能印此数量,也可列入畅销书排行榜了。
《达夫书简——致王映霞》一面世,在香港在台湾,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在印度尼西亚在日本,迅即有超过国内读者对此书的反应,不只从事文学史研究者积极投入,不少当年与郁、王有过或亲或疏关系的老人纷纷写回忆录或接受采访。由于郁达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加上他又在港台在新加坡诸地有过广泛的影响,*后连命都搭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偏僻的小镇,因此当他的上百封信一次性映人公众视线,其轰动效应,明显波及市井走上平头百姓中文学爱好者的书桌,一时之间洛阳纸贵,这些地方的报纸副刊和文史专版不惜版面转载郁、王书简并予以诠释甚至演义,报纸刊物上令人心动或称奇的文墨目不暇接。
我打给你的电报,大约你总接到了罢?此外更有五六封信,我想至少一封快信,一封托徐逸庭女士带上的信,你总能接到的。我的日夜想你,和你是一样的,今天闸北又因为缴总工会的械而开火①,我幸亏还好,因为前夜宿在租界上没有回去。我往南站去趁了两次车②,终于没有趁到,今晚上仍旧宿在租界上的一个小旅馆里。现在火车又不通了,在三月半左右,我不晓得能不能来杭州,但无论如何,我总想到杭州来过三月半。
今晚上又是一晚不睡,翻来覆去,只在想和你两人同在上海的时候的情景。映霞,我们的运气真不好,弄得这一个韶光三月,恋爱成功后的**个三月,终于不能在一块儿过去。不过自古好事总多魔劫,这一个腐烂的时局也许是试探我们的真情的试金石。映霞,我想我们两人这一回相见的时候,恐怕情热比从前还要猛烈,这是一定的。
我在上海决没有危险,请你切不要轻信谣言,急坏了身体。我的到杭州来,也必定不至冒险前来,必要等时局平靖一点之后再来,请你放心。本来蒋先生约我同来杭州的,这样的火车一断,怕是不能同来了,因为我想绕道宁波或由水道到杭州的拱宸桥上岸。但是我现在还在等着,等火车的开通。
王观泉,别名伊之美,上海人,擅长美术史论。1946年毕业于上海同德中学。1950年1月参军,1958年转业。1962年调入黑龙江省文联,1978年调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任解放军皖南军区文工团员、《北大荒》杂志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干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学会理事、名誉理事。出版有《鲁迅美术系年》、《鲁迅与美术》、《欧洲美术中的神话与传说》等。
居里一家:一部科学上最具争议家族的传记 本书特色 这是关于世界上*出类拔萃的科学之家的**部内容全面的传记:居里一家人的共同努力,改变了历史进程。《居里...
洋场才子与小报文人 本书特色 《洋场才子与小报文人》“疾殁世而名不称”,他们曾经辉煌,他们在文学史上是应该占有一个角落的,但这许多人,尤其是所谓“小报文人”,却...
FranzKafka,frustratedwithhislivingquartersanddayjob,wroteinalettertoFeliceBaueri...
《后汉书》选评 内容简介 今本《后汉书》的《志》是晋司马彪《续汉书》中《志》的移置,而范晔本有写志的计划,但由于中年被杀而未及完成。关于范晔是否作志,一直存在两...
霍金传奇-病魔成就的人生 本书特色 一个高度残疾的病人,23岁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32岁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37岁成为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成为与爱因斯坦、牛顿比...
郭沫若传 本书特色 《人民·联盟文库》分政治、哲学、历史、文化、人物、译著六大类。这本《郭沫若传》(作者黄曼君、王泽龙、李郭倩)是“人民联盟文库”系列之...
有人说,他是“全世界的财富”。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1978年入学的全国最年轻的大学
张潮研究 内容简介 张潮,安徽歙县人,清初著名学者,一生遵循“立品须法乎宋人之道学,涉世宜参以晋代之风流”的修身原则,交游甚广,著述颇丰,在清初文坛享有很高的声...
毛泽东与蒋介石-最新珍藏版 本书特色☆抽丝剥茧,揭秘国共较量世纪棋局 ☆披沙沥金,细说两大巨头兴衰成败 蒋介石与毛泽东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20 世纪20 年代...
我就是季洁 本书特色 电视剧《重案六组》从开播到现在10多年间已经重播3000多次,早就成为了中国刑侦剧**品牌,王茜因出演季洁获得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受观...
黄兴传 内容简介 黄兴是我国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辛亥革命时期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并称的杰出领袖。黄兴传...
《票房之神:斯皮尔伯格传》内容简介:一部斯皮尔伯格百科全书——历时18年采访,经过3次修订,完整呈现百亿美元票房导演的电影圆梦
报人浦熙修 内容简介 以回忆录的形式,回忆了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一些文化名人的往事。报人浦熙修 目录 一 早岁哪知世事艰 二 为了胜利 三 为了新中国 四 ...
孤鸿卓立-梁漱溟 本书特色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之一,新儒家的开创者,也是颇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的独特思想和学识,特立独行的坎坷人生经历,一生坚持讲真...
《程序员面试笔试宝典(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针对当前各大IT企业面试笔试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层次地分析。本书除
阎锡山回忆录 本书特色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夜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以仓卒而特别的方式推选其任山西...
横竖是水可以相通 内容简介 《横坚是水可以相通》包括:前度李郎今安在;梦里寻他千百度;隔岸犹叹前尘事;多情未必真豪杰。横竖是水可以相通 目录 **辑 前度刘郎今...
在性与爱之间挣扎(莎乐美回忆录) 本书特色 俄罗斯流亡贵族的掌上明珠,怀疑上帝的叛逆。才华横溢的作家,特立独行的女权主义者,不守妇道的出墙红杏。为尼采所深爱,受...
虽九死其犹未悔 目录 一我的出身二开办天津知识书店三我同张东荪的关系1.我同张东荪一道去汉口2.我代表张东荪同中共签订的一个局面协定3.我同张东荪见过一个国民党...
民国红伶往事 本书特色 此情可待成追忆:写尽那些民国传奇女子的奇异往事。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昧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民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