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夫书简》**个轰动效应,是使沉没在普通百姓中将近半个世纪(1940——1982)并已另适他人有了子女的王映霞一夜之间成了公众人物,有关郁达夫和王映霞的书——有她应约写的,有她接受采访而出于记者甚至好事之徒笔底的文章源源不断,不久还出版了多种“专著”,“郁王之恋”成了时尚,到了1990年达到顶点。这一年王映霞以郁达夫夫人的名分应邀去了台湾,住在前《东南日报》社长胡健中的府上,此举再次轰动华文世界,台湾文史界重镇《传记文学》主人刘绍唐为王映霞组织座谈会,各路人马为她写文章,她的自传通过繁体字走出亚洲走向全球,受到陈立夫的款待……因此有点目眩的王映霞重提“郁王之恋”,惹出了对于《毁家诗纪》的类似自己为自己平反和对郁达夫的责难。无形之中她把自己送上了文坛的商业炒作平台——此时的王映霞成了过河的卒子,再欲回归民间隐居生活已不可能了。终于发生了王映霞所不愿碰上的尴尬局面——1998年8月15、18、22日三天,泰国《亚洲日报》(华文)发表了已故的湖畔诗人汪静之遗稿《汪静之为郁达夫鸣冤》(由汪静之的女儿汪晴整理)。汪静之遗文中的“爆料”实在令人大吃一惊:一,汪静之以王映霞“假丈夫”名义陪同王映霞去医院“打胎”,胎儿被模棱两可地说成是许绍棣的,也可能是戴笠的;二,王映霞与戴笠有奸情。一个许绍棣就够郁达夫气绝,家庭从此有了裂缝,令世人为之扼腕。如今又弄出来了个戴笠与王映霞有关系!如前面所说的,汪静之的这篇遗文初刊于1998年,此时郁达夫已殉难53年,而王映霞还在人间享受突如其来的“郁达夫夫人”的荣耀。汪静之爆料面世,不知她和她身边的子女,还有郁达夫的子女和亲属是如何应对这顶级爆料的。
80年前,郁达夫和王映霞婚恋的传奇一度在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成为士人的谈资,小报的宠儿;80年后,郁、王均已作古,如果我们今天还要翻开那段历史的话,《达夫书简——致王映霞》中的94封情书便是*好的注释。《达夫书简》**版于一九八二年五月问世后,很受读者欢迎。这些珍贵的家书,再现了郁达夫一生中部分的生活画面和心灵深处的独自,因此而举世瞩目,自不待言。
本书初出版于1982年5月,印了24500册,次年8月再版,增加了采自德国汉学家马汉茂(。HelmutMartin)于1970年编的自印本《给郁达夫的信》中收入的王映霞致郁达夫的10封信及其它若干重要信件和资料,成了本书的第二版,印了20000册。这个印量且不说20世纪80年代初的出版界和读者群对于文学史料的需求,即使今天一个作家的通信集能印此数量,也可列入畅销书排行榜了。
《达夫书简——致王映霞》一面世,在香港在台湾,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在印度尼西亚在日本,迅即有超过国内读者对此书的反应,不只从事文学史研究者积极投入,不少当年与郁、王有过或亲或疏关系的老人纷纷写回忆录或接受采访。由于郁达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加上他又在港台在新加坡诸地有过广泛的影响,*后连命都搭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偏僻的小镇,因此当他的上百封信一次性映人公众视线,其轰动效应,明显波及市井走上平头百姓中文学爱好者的书桌,一时之间洛阳纸贵,这些地方的报纸副刊和文史专版不惜版面转载郁、王书简并予以诠释甚至演义,报纸刊物上令人心动或称奇的文墨目不暇接。
我打给你的电报,大约你总接到了罢?此外更有五六封信,我想至少一封快信,一封托徐逸庭女士带上的信,你总能接到的。我的日夜想你,和你是一样的,今天闸北又因为缴总工会的械而开火①,我幸亏还好,因为前夜宿在租界上没有回去。我往南站去趁了两次车②,终于没有趁到,今晚上仍旧宿在租界上的一个小旅馆里。现在火车又不通了,在三月半左右,我不晓得能不能来杭州,但无论如何,我总想到杭州来过三月半。
今晚上又是一晚不睡,翻来覆去,只在想和你两人同在上海的时候的情景。映霞,我们的运气真不好,弄得这一个韶光三月,恋爱成功后的**个三月,终于不能在一块儿过去。不过自古好事总多魔劫,这一个腐烂的时局也许是试探我们的真情的试金石。映霞,我想我们两人这一回相见的时候,恐怕情热比从前还要猛烈,这是一定的。
我在上海决没有危险,请你切不要轻信谣言,急坏了身体。我的到杭州来,也必定不至冒险前来,必要等时局平靖一点之后再来,请你放心。本来蒋先生约我同来杭州的,这样的火车一断,怕是不能同来了,因为我想绕道宁波或由水道到杭州的拱宸桥上岸。但是我现在还在等着,等火车的开通。
王观泉,别名伊之美,上海人,擅长美术史论。1946年毕业于上海同德中学。1950年1月参军,1958年转业。1962年调入黑龙江省文联,1978年调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曾任解放军皖南军区文工团员、《北大荒》杂志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干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学会理事、名誉理事。出版有《鲁迅美术系年》、《鲁迅与美术》、《欧洲美术中的神话与传说》等。
《饥不择食》是一本与吃饭有关的书。《饥不择食》是一本与美食无关的书。《饥不择食》以作者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忍饥挨饿的岁月
本书严谨而生动地描述了世界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戴高乐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塑造了一位法国领袖和世界伟人的形象,是迄今为止有关
家族 本书特色 《家族》内容特色如下: 1. 所选文章均已在《南方人物周刊》上发表过,具有一定的读者群体; 2. 钱钟书、陈寅恪、梁漱溟、陈独秀、蒋介石、冯玉祥...
董竹君传-一个世纪的百味人生 本书特色 要说20世纪*励志的中国女人,非董竹君莫属。她是享誉海内外的锦江饭店创始人,她的一生经历了晚清、北洋军阀、八年抗战、解放...
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第1部)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文章,大多出自有过亲身革命经验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录。他们与*一起经历了土地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
团购:北洋风云人物系列3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韩仲义力求真实,在创作期间曾多次到相关城市查阅资料,访知人情,以史实为依据描写★ 用...
罗斯福传 本书特色 一部杰出的“美国二十世纪*伟大的政治家”的传记 当代总统传记的典范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人心目中*伟大的总统之一。可...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内容简介:本书以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约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为主要舞台,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下部) 本书特色 近年来,市场上兴起解读明代历史的热潮,一批史学畅销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近现代思想为参照...
特工人生“深喉”回忆录 内容简介 他是揭示二十世纪美国*大政治丑闻“水门事件”的幕后推手。他是美国价值与民主精神的捍卫者,还是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渎职者?沉默三十...
师道不可不尊●李国涛我忽然想起师道尊严的问题。这是由于胡乱翻书引起的。我很爱读费孝通先生的散文。近年所出费老的散文集我购
伟大的叛逆者-雨果 本书特色 《伟大的叛逆者:雨果》中有许多尚未出版的文献资料,比如雨果写给比阿尔夫人、他的儿媳阿丽莎、他的孙子们和萨凡基伯爵、夏拉上校等人的书...
高士其全集:3 本书特色 《高士其全集》本次再版的*大特点,是增加了近20万字的回忆录,为高士其晚年住院期间亲笔撰写,向人们展示出高士其极富传奇的一生和他的心路...
汉末群狼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地描述汉末这段乱世并不是本书的全部,作者用客观得近乎残酷的笔触将乱世军阀身上的狼性打上了现实的烙印,令人深思。汉末群狼 内容简介 本...
曹禺晚年年谱 本书特色 曹树钧编*的《曹禺晚年年谱》整理成形得力于作者的广泛求证,因为在50年曹禺研究中,作者除了采访曹禺本人外,先后主要采访了与曹禺相关的11...
福克纳画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福克纳的中文译者,著名的翻译家李文俊撰写的福克纳传记。福克纳是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美国*有影响的现代派小说家之一,二十世...
《创新力》内容简介:本书从多个侧面概述了南京市江宁区民营企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取得的辉煌成就,歌颂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经济
托尔斯泰夫人日记(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夫人C.A.托尔斯泰娅1862-1910年间的日记。托尔斯泰夫人不仅智慧过人、个性独特、精力旺盛、勤奋...
巴尔扎克传 本书特色 本馆出版名人传记渊源有自。上世纪初林纾所译传记可谓木铎启路,民国期间又编纂而成“英文世界名人传记”丛书,其后接续翻译出版传记数十种。及至二...
狷介与风流 本书特色 民国的天空·菊隐丛谈狷介与风流:吴佩孚将军传·蒋百里先生传大江东去,浪淘不尽,民国多少俊杰!民国大记者陶菊隐先生传记力作:子玉狷介,百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