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全球化时代的东方美学”,主要是对东方美学的理论形态、东方美学在世界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东方美学形成的文化语境等方面进行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对印度、伊斯兰阿拉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美学特点,从其国家、地区和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考察;简明地阐述了在全球文化不断趋向交流融合的今天,东方美学与艺术如何以它深刻的思想智慧、特殊的理论形态和广泛的艺术实践,为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实践力量。中篇——“东方美学中的‘他者…’,主要在东方与西方、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语境中,对近代以来曰本在接受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过程中的情境进行了分析;对日本近代几位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家、美学家如:西周、芬诺洛萨、冈仓天心等如何致力于东西文艺理论、东西美学内在品质的化合,即近代精神与传统神髓结合的艰辛历程进行了追述;对中日近代“美学”、“美术”等一些重要概念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对“美学”、“美术”作为中日近现代文艺学、美学、美术学的一个规范学术话语和一个学科名称,进行了考证。下篇——“东方美学中的‘日本桥’的作用”,主要对近代日本作为输入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中间人”对中国现代形态的美学和文艺学的影响作了详实的分析和考察。该篇首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以影响的结构性倾向为切入点考察和分析了促成日本近现代文艺学、美学对中国现代形态文艺学、美学产生影响的主要特征,其中包括日本近现代文艺学、美学如何促成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的奠基;如何影响中国文艺学、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如何影响中国文艺学、美学研究者掌握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等。
在全球文化不断趋向交流融合的今天,东方美学与艺术以它深刻的思想智慧、特殊的理论形态和广泛的审美实践,为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力量。越来越多的世界级的学者和艺术家以向往的目光看待东方美学和艺术。东方美学,是东方各国家、各民族和地区在独立自存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美学思想,是一个开放的概念,经历发“轴心时代”的“历时性创化”、“中心时代”的“共时性吸收”和正在经历着“全球化时代”的“现在——未来性重建”。这里既有延续和断裂,又有继承、互渗、融合和重建。东方美学研究的提出就包含了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两种路向上的综合建构。而这种综台建构又必然建基于历史性与民族性两个维度上的思考。
《东方美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全球化时代的东方美学”,主要是对东方美学的理论形态、东方美学在世界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东方美学形成的文化语境等方面进行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对印度、伊斯兰阿拉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美学特点,从其国家、地区和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考察;简明地阐述了在全球文化不断趋向交流融合的今天,东方美学与艺术如何以它深刻的思想智慧、特殊的理论形态和广泛的艺术实践,为西方美学和艺术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实践力量。中篇——“东方美学中的‘他者…’,主要在东方与西方、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语境中,对近代以来曰本在接受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过程中的情境进行了分析;对日本近代几位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家、美学家如:西周、芬诺洛萨、冈仓天心等如何致力于东西文艺理论、东西美学内在品质的化合,即近代精神与传统神髓结合的艰辛历程进行了追述;对中日近代“美学”、“美术”等一些重要概念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对“美学”、“美术”作为中日近现代文艺学、美学、美术学的一个规范学术话语和一个学科名称,进行了考证。下篇——“东方美学中的‘日本桥’的作用”,主要对近代日本作为输入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中间人”对中国现代形态的美学和文艺学的影响作了详实的分析和考察。该篇首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以影响的结构性倾向为切入点考察和分析了促成日本近现代文艺学、美学对中国现代形态文艺学、美学产生影响的主要特征,其中包括日本近现代文艺学、美学如何促成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的奠基;如何影响中国文艺学、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如何影响中国文艺学、美学研究者掌握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等。
上篇全球化时代的东方美学回归东方走向世界——全球化时代的东方美学一、“轴心时代”的东方美学“轴心时代”(Axial Age)这个概念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1883—1969)在他的《人的历史》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说:“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似乎建立了这样一个轴心。在这时候,我们今日生活中的人开始出现。让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之为‘轴心时代’。在这一时代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的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其他人的时代。在印度,这是优波尼沙和佛陀的时代;如在中国一样,所有哲学派别,包括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都得到了发展。在伊朗,袄教提出它挑战式的论点,认为宇宙的过程属于善与恶的斗争;在巴勒斯坦,先知们奋起: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以赛亚。希腊产生了荷马、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这些名字仅仅说明这个巨大的发展而已,这都是在几世纪之内单独地也差不多同时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出现的。”在轴心时代的东方,诞生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这些相互隔绝的地区和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大文化模式。这四大文化模式直接指示东方各地区、民族、国家后来的文化走向,而东方美学作为东方文化范畴直接凝结于上述各文化系统之中。枝须,找到其在现代气候下能够存活生长的关节点,再对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进行理论嫁接,才能培养出美学艺术理论在现时代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之木。从东方美学的重要代表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成中,我们或许可以窥见东方美学的一些本质特征,从而把握东方美学的深层结构。中国古典美学的创立者华夏民族的原始初民生活在气候温和的内陆腹地,狩猎、农耕是当时他们的主要生存和生产方式。在这种生存生产方式中自然环境对他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风调雨顺,初民们则得以生息繁衍,反之,则面临巨大的生存危险,这就造就了初民们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亲密关系。对于山川草木、星云雷电,他们怀着一种深切的依赖、依恋情感,于是在劳作之余、收获之后,他们围着篝火起舞欢唱,感谢自然的体恤和顾惜。在这些原始的艺术活动中,初民们体味着与自然神灵交往融合的无限安慰和快乐,个体的有限和无助在其中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消融,这里,孕育着初民们审美意识的最初萌芽。这些原始舞蹈、歌唱逐渐演变成后来的祭祀礼仪,与神灵对话的意识加强了,在对
彭修银,湖北广水人,文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东方美学、艺术美学研究。近年来在海内外出版学术专著9部,代表性著作有:《美学范畴论》、《中国文人画的美学传统》、《中西戏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中国绘画艺术论》、《中国前卫艺术家群体的文化心态与美学追寻》、《日本近现代绘画史》等。另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朱光潜-谈美 本书特色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
(精)徐梵澄著译选集(全4册) 本书特色 徐梵澄先生 (1909-2000) 之作品《尼采自传》《薄伽梵歌》《玄理参同》和《陆王学述》,分别完成于20世纪30年...
圣经的故事-房龙 本书特色 《圣经的故事》:深奥的教义、复杂的戒律,在房龙的笔下,变得显浅易解,这正是读者喜爱他的原因,也是《圣经的故事》畅销至今的原因。圣经的...
百家讲坛--韩非子智慧讲堂 内容简介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国人的骄傲。但要真正参悟和理解其精髓,并不是件易事。“国学诸子百家讲坛”丛书循着诸子百家的思想脉络,清...
道教科仪研究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方志出版社出版★ 《道教科仪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卢国龙研究员、汪桂平副研究员合作完成的一项重点课题“道教...
北大逻辑课 本书特色从古时起,很多智慧之士已经意识到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的重要性,逻辑思想在中国的先秦时代被叫做“名辩之学”。时至今日,我们更加不能轻视逻...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与刘绪源对谈新编版)(精) 本书特色 让哲学回到世间人际的情感中来,让哲学回到日常生活中来。本书凸显思想线索与思想观点,意在以转换性创造,融中...
图解经典93-图解人伦大统赋 本书特色 《图解中国古代人体五行学人伦大统赋(白话图解本)》:四库全书白话图解丛书学会面相 洞悉人心古代相学精要,历代用人者选拔人...
威音文库·专著(全四册) 内容简介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传承发展,至隋唐进入极盛时期。晚唐武宗灭佛,佛教逐渐衰微。经宋、元、明、清高僧大...
人的哲学镜像 本书特色 本书在逻辑层次上从人的原始性(兽性)谈至人的进化性(人性),再进至人的崇高性(神性),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反思、文字文化的求索和宗教实相的追...
康德的上帝观 目录 导言 康德宗教哲学研究现状及本书主题一、国内研究概况及分析二、国外研究状况一瞥三、本书的主题**章 思想背景一、新教信仰二、近代启蒙运动三、...
唐纳德·戴维森(DonaldDavidson,1917-2003)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分析哲学家之一。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斯坦福
披云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论道德的社会性、“学而优则仕”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民族性问题试探、思维方式:传统·现代·后现代、大同理想与经济全球化、张良不是屯留...
过程神学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译序、前言、过程哲学的基本概念、教义信仰和基督教存在等内容。过程神学 目录 译序前言**章过程哲学的基本概念过程享受本质的联系道成...
太虚大师新传 本书特色 本书以太虚生平传奇为主线,以他遭遇的千古未有的历史变局为衬托,评述了他的天生慧质及其从佛教领袖的立场出发随时对时局变动作出的灵活反应,对...
缘满人间-星云日记-15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
本书为梵文佛教经典,内容是佛陀释迦牟尼的传记。“神通游戏”是现存梵文本经名的意译,与其相应的古代汉译本名《普曜经》(西晋
哲学通信(新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书信形式撰写而成,一封信为一个方面,共二十一封信。书中,伏尔泰以其繁睿的、深刻的哲学视觉,文采横溢的笔触,对哲学、宗教、自然科...
西洋哲学史 本书特色本书是一部介绍西方哲学的入门级读物。作为一个精通西方哲学的学者,长之先生既有文学家的文笔,又有思想者的素养,哲学家的反思能力。本书能让读者了...
八佾.里仁篇-细讲论语-贰 本书特色 282小时细讲,深入浅出,解法如如,为诸君开卷“论语”成书以来*为详尽的逐句细讲一部让您真正能读懂得受用的《论语》八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