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他在说谎,那么他是不是一个说谎者?只给不为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的理发师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理发?古希腊的长跑冠军为什么追不上乌龟?全能的上帝能否造出一辆自己开不走的车?钱少者真的可以赢走钱多者钱包里的钱吗?“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是不是真理?你没有失去的东西你仍然拥有,所以你有角?……
悖论,就是按照正确的逻辑推理,却得到矛盾的结果。《非是非非:世界经典趣味悖论》汇聚了世界各国千年来*经典的悖论:白马非马,飞矢不动,囚徒困境,鳄鱼悖论,特修斯之船,罗素悖论,亨佩尔的乌鸦、扑克牌悖论……让你和绝代智者做一番脑筋较量。
克里特人的谎言
阿基里斯追龟
苏格拉底悖论
罗素的袜子
博弈悖论
白马非马
囚徒困境
理发师悖论
芝诺的“飞矢不动”
鳄鱼悖论
**章 克里特岛之旅
一、“水果是什么?”
白马非马。
——公孙龙子
有一年公司暑期休假,我就带两个侄女娜娜和维维去克里特岛旅游。没想到从此落下一个毛病,就是总爱在说话时加上一句“我没说谎,这是真的”,现在说的可是真的。
飞机刚刚降落在美丽的克里特岛上,娜娜和维维就冲下了飞机。岛上的海风令人精神舒爽,远处时常有跃出海面的鱼儿在空中飞舞。
世外桃源般的小上有几幢木质的阁楼,名字却叫摩天饭店,我们就随旅游团住在此处,院中奇乾异草,芳香怡人。岛屿不大,岛上居民也不多,却独具风情。
午饭后,转眼就找不见娜娜和维维了,我只好一个人在岛上闲逛,当地居民摆的小杂货摊零零散散地分布在整个小岛上,售卖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边看边走到一个卖水果的小摊前,拿起一个从未见过的水果:“这是什么?从没见过。”
“这是沙那门,买点尝尝吧。”
“是水果?”
“不是。”
“那我怎么做来吃?”
“直接吃,和这个一样。”摊主指着边上的芒果说。
那不就是水果吗?我心想。不过,他也没有不承认的必要呀。
我又指着芒果说:“这是不是水果?”
他摇着头:“不是不是,沙那门就是沙那门,芒果就是芒果。水果?水果是什么东西?”
我只好说:“这些就是水果呀。”
“哦,也许是吧,你买点尝尝吧。”
既然没吃过,尝尝鲜,“啊……这是什么味道?”
摊主自己咬了一口:“啊,又酸又甜呀!*好吃的味道。“反正一克里(岛上货币,价值约等于人民币一角)能买五个,我就买了几个。
回来的路上我碰到一个克里特岛人在树下喝“茶”,就过去与他聊天;过了一会儿他请我喝“茶”,却有一股怪味,“这是什么茶。味很怪?”
“噢……不知道你说的‘茶’是什么,岛上入都喝这个,能消暑。”后来我递给他一个“沙那门”,问他什么味道,他说:“又酸又甜,我们都很爱吃!”不会吧,连撒谎都一样!
我回到“摩天饭店”的阁楼上,两个孩子都已睡着了。我静静地躺着,还在想那个摊主说的话,“水果是什么东西?”——有这么多水果,他竟然还问我水果是什么?水果……?
这使我想起中国春秋战国时的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思想极为繁荣、素有“百家争鸣”之称的时代。就在这“百家”之中,有个喜爱辩论的学派被称作“名家”。公孙龙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后来成为赵国平原君公孙龙擅长“假物取譬”,有一个著名的“白马非马论”,就是说白马不是马。他说,“白”是用来指颜色的,而“马”是描述形态的;颜色不是形态,形态也不是颜色。所以当说颜色时与形态无关,而说形态时与颜色无关。比如要在马厩中找一匹白马但没有,而只有黑色的马,就不能说有白马。既然不能说有白马,那么就没有所要的马,所以白马不是马。
如果这样说,那“沙那门”就是“沙那门”,而不是水果或蔬菜。这就好比问“6是什么”,现代的科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如生物学、动物学、考古学等)给出许多定义,可是,这种称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类约定的。在不同的人类语言中“马”也有不同的称呼,在英语中除了“horse”作为“马”的通称外,还细分了许多类别,各有不同的词与之对应;而在汉语里,我们通常是在前面加修饰语组合而成,比如“蒙古马”、武侠书里的“大宛宝马”、“汗血宝马”什么的。
其实‘白马非马论”不是一个严格的悖论。
理解。类别”的概念是解开“白马非马论”的关键。公孙龙的目的是要剖析名实相符的问题,但在现在看来这是另一个问题,即种属关系的问题。“马”是一个抽象概念,是人类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类的概念,也就是将多种物体根据相同的性质统一成一个类别,这个类别包括的是这些物体共同具有的性质,而不是各自具有的所有性质。只要是马当然就具有颜色,但颜色却不是区别“马”与其他物体的本质属性,即在“马”这一概念的形成中已经剥离了颜色的性质,因而包括所有颜色的马。公孙龙实际是将“马”这个类取消了,因为按他的道理,只要马具有颜色就都不是马,那么“马”也就不存在了。公孙龙认为“白”是颜色,没错,“马”指形态,这就有问题了,实际上“马”是一个抽象类的概念,而不是单指形态而言。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颜色也可以作为一个类,比如“白色”就包括所有具有“白”的属性的物体,白马或者白纸当然都属于“白色”这个大类。
“白马非马论”也可以从概念复合的角度加以分析。公孙龙认为颜色与形态不能一起使用,也就是概念无法复合,我们按照类概念分析:“白马”实际上就是白色的类与马的类相交的部分,但公孙龙却认为这个交集只属于白色的类,如此一来就不可能有复合概念了。
“水果”、“蔬菜”、“人”等等其实也都是类概念,不存在一个叫“水果”、“蔬菜”或者“人”的东西,而是对许多物体的通称。现实中并非所有的类别都泾渭分明,西红柿是水果还是蔬菜,辣椒是蔬菜还是调料,诸如此类……
而对于类别的名称是叫水果还是马则是约定,所以“沙那门”在我们的约定中是水果的一种,而对于克里特岛人却无此概念。看来“谎言”并不是永恒的,因为所谓的谎言也许是由彼此的认知环境不同造成的。
二、谁给我理发
“我只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一个理发师的规矩。
——理发师悖论
第二天早上我们吃了“又酸又甜”的沙那门,又在岛上买了许多不知名的玩意,其中有一个制作精巧的小克里特人玩具,它居然会说话。
当天下午我们吹着惬意的海风乘船到相邻一个较大的岛上。岛上的村子叫萨维尔,这里每个居民的发型都很时尚,不像是地处偏远的岛屿。
路过一户人家时,发现里面摆着一些来自中国的石刻,内心喜悦。两个孩子却对岛上的新鲜东西更感兴趣,早已跑远了。主人的名字口叫“大力水手”,或者是“达利”吧(根据发音),也许叫这个发音的不是很有力气就是热爱艺术吧。他喜欢石刻——这可是个要花力气的艺术活。他的曾祖父曾去过中国,大老远的搬回了几个京城人家常用来把门的门墩和刻有某年全国进士姓名的石碑,还有几块不完整的碑文,算来也是清朝的故事了。听说我来自中国,主人很感兴趣地问了我一些关于中国的事,但听我说的好像与他想象的并不一致,也就兴致索然了,远不如讲起那些石头时显得神采奕奕。
等孩子们回来,女主人特意请我们吃了些不知名的东西。这次旅行的一个额外收获就是,说不清什么是“酸、甜、苦、辣”了,因为的确没有一个标准可以告诉我们。同一个东西不会有两种味道,区别在于我们对味道的感受和描述。
在返回的途中,娜娜告诉我一件奇怪的事:村里居民的头发都是一位理发师给理的,但这位理发师自己的头发却乱七八糟,没人给理。我也觉得有些好玩,“实在不行就自己理呗。”
维维抢着说:“这个理发师自己立了个规矩,只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但后来自己的头发长长了,他却不知道该不该给自己理了。德恩叔叔,你说为什么?”
“嗯,他只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我一边重复这个规矩一边想,“也就是说:如果他给自己理的话,他就是给自己理发的人,那么按规矩他不给这种人理发,所以他就不能给自己理发;但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的话,按规矩他就要给这个人理……说来说去还是不知道该不该给自己理……”
两个孩子把问题扔给我,却自顾自聊她们遇到的新鲜事去了。怎么搞的,岛上尽是些怪问题!
船边忽然传来“哗啦”一声,我低头看去,只见一尾色彩斑斓的鱼跃出了水回,漂亮极了。按理说色彩鲜艳的鱼大都在深海里,怎么会跳出水面呢?算了,这本来就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地方,还是好好享受这次旅行吧!
三、我在说谎
“我在说谎。”
——说谎者悖论
第三天,我们与当地居民一起联欢,白天的活动就像原始狩猎,把远离自然的现代社会的我们“折磨”得乐此不疲,好不快活;晚上参加当地的一个祭祀活动——这可不是每个游客都能碰上的。
活动结束后,我们回到住处,坐在窗边倒一杯“茶”,点一支烟——舒服极了。还没几分钟就听见娜娜和维维在争论什么,真是两个小淘气。
“又发现什么了?还不赶紧睡,明天在路上又没精神了。”
“叔叔你过来,这个小人会说话。”
她们说的是昨天买的小克里特人玩具。“不是早知道了吗?”
“他说‘我在说谎’,你说他说没说谎?”
“他都说了在说谎,还问什么?”我边说边走过去,拿起那个小玩意儿,打开开关,就听小人说:“我在说谎,我在说谎……”
我琢磨了一会儿,“我在说谎,如果我在说谎,这句话就是谎话,‘我在说谎’是谎话,那我就不是在说谎话;如果我不是在说谎话,‘我在说谎’就不是谎话,那我就是在说谎话……”
奇怪!
“早点睡吧,叔叔有点头疼呢。”
从那以后,我时常琢磨这句话,可是总有种能说出又说不清楚的感觉。
趁现在还说不清什么是“谎话”的时候.赶紧说吧……
第二章埃里克斯群岛
一、没有原则的社会
在离开克里特岛的船上,我收到公司总部的通知,让我去希思城参加一个国际研讨会,还要准备三十分钟的发言。天哪,我要说多少废话呀!
埃里克斯群岛又叫爱神群岛,听起来好有魅力的样子,群岛位于大西洋中部,号称人间仙境。
可是这样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我却再也不想去了。
我之所以到这个岛上,完全出于偶然。由于我乘坐的飞机出现了故障,紧急迫降在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岛上,这个岛就是埃里多岛——埃里克斯群岛中的一个。
据机组人员说,飞机的故障有望在两天内修好,如果能找到配件的话。我将情况告知总部,他们安慰我不会耽误开会的。这种安慰令我不得不感慨“世上知己几人”,怕耽误的不是我呀!着急也没用,干嘛不先享受一下岛上的风光?
我与同机的几个伙伴来到一家直接建于海底的海洋馆,人可以直接走到海里面去。这种感觉可不一般,不过要是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什么也看不到。
我们在门口排队买票,却没见任何标价,只好问售票员,于是怪事来了!
她斜着眼看看我们,没说话。**位收了十里克(一里克约合人民币三十元),第二位却要收十五里克,凭什么?我们和她讲理,可她忽然像是变聋了。*奇怪的是,到了第三个人尽然免费!神呀,没天理了!
后来遇到的事大都如此,到处都不讲原则。**天我的运气坏透了,难道他们不知道这群人里*有钱的是那个法国小姐和英国绅士吗?而我这个中国先生和另一个美国姑娘并不像有钱人呀。餐厅的服务员会莫其妙地将菜盘子倒在客人身上,好像就为了接下来的热情赔款。我要出愤怒了。
不过到后来我还有点暗暗庆幸呐!离开这个奇怪的岛屿时,我的住宿费莫名其妙地免掉了,而交的*多的就是那位英国绅士,他一天的住宿费就是我岛上的全部花销了。运气嘛,是会变的。
二、原来如此
如果你精神失常,那么你可以领取国家福利:
但是要申请领取国家福利。你必须精神正常。
——规则悖论
终于离开了那个令人发疯的地方,只要一想起为了一个贝壳,就和售货员争了整整两个小时,我的脑袋都要炸了。
美丽的希思城,中规中矩的时尚,我习惯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会议很顺利,谁知道我洋洋洒洒地说了些什么,也许只有记录员吧。
会后,在希思城代理市长举行的招待会上,我与一位当地同行——麦力老兄聊起埃里克斯岛上的事,他听了哈哈大笑。我很纳闷:“你知道这回事?”他同情地看着我点点头:“我了解一些。”
原来还有这么奇怪的事。
埃里多岛盛产黄金,居民的主要收入都来自黄金。整个国家似乎只忙着做一件事——组织大家不停地开金矿,炼金子。
而所有的怪事都是埃里克斯群岛的人有意为之。他们像精神病一样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想证明自己精神失常。原因是该岛国有一个规定:如果你精神失常,那么你可以领取国家福利;但是要申请领取国家福利,你必须精神正常。
麦力说:“至今还没听说有人能领到国家福利呢!”
我奇怪地问:“这样的生活难道连一个精神病都没造就出来?”好像巴不得别人都变得精神失常似的。
“你仔细想想,真正的精神病怎么能申请到国家福利?”
“他就说自己精神失常呗。”
“可是一个人必须精神正常时才能申请。”
“精神正常就不用申请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出现一个真的精神失常的人该怎么办?”
“所以就不可能出现精神失常的人。”
我坚持说:“那可以找别人来证明,代替本人写申请。”
“你们在岛上遇到的情形不就是大家为了证明自己是精神失常的吗!可是政府会问‘别人怎么知道他是否不正常,。”
我还是奇怪:“医学,他们可以通过医学证明一个人是不是正常。”
麦力笑着说:“那岛上就没有正常的了。”
是呀!
我想这一定是岛国成立之初制定的规定,目的是保证所有能够劳动的人都必须参加挖金子。可是金子堆成了金山,人也不正常了,难道这就是创建岛国的人想要的结果?何况还有很多年轻人,他们付出的一切努力就为了证明自己有精神病……
我们一起眺望着远处山脚边城市的灯火,沉默了一会儿。
麦力忽然说:“其实我们还不是一样,自己制定了很多规则,大家都去遵守,直到有一天发现其中含有巨大的漏洞,却又无法更正。这些规则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谁也挣扎不出去,只能和大家一起在其中不停地旋转,直到结束。”
“至少我们还没有精神失常。”
“但愿吧,可是那个岛上的人也都以为自己还很正常。”
我仰头喝下杯里的葡萄酒,忽然感到好累。
第三章丛林中的城堡
一、开始冒险
我与麦力约好第二天上午十点在市政大厅见面。他要带我去一个地方,据他说那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恐怕连想都想不出会有这样一个所在。
我感觉简直就是在冒险。
一觉醒来,阳光已经透过窗帘的缝隙,斜斜地照在落地镜上,反射着刺眼的白光。我的**反应是,迟到了。结果才七点半,时间还早,先去街上走走吧。
带着古城的流风余韵,走在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小巷里,与历史同行,真有种说不出的怀旧。
巷口不远处有一位老人坐在路边,面前摆着一堆鲜花。其中有两株粉红色不停摇摆的花吸引了我,“老先生,这是什么花?”
“跳舞花。”
“这个名字好奇怪。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你看这儿。”
只见它的枝干顶上有一片大叶子,大叶子背面长着两片小一点的叶子,这两片小叶子不停地绕着花茎转,转一周后又反弹回来,来来回回旋转不停。
……
这是一本向青年学生敞开哲学之门的好书。它融合了中西方哲学的精华,但又是如此有趣生动……
——北大教授刘壮虎
无论如何,本书让我们记起一个不该遗忘的东西——思考。它出现在这个时候的确有些偶然(因为早该有了),不过在这个时代出现这样的书却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有些东西不该被忘记。
——读者马铭阳
回顾与反省-胡适思想录-(五) 本书特色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32个博士头衔。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
孟德斯鸠与卢梭 内容简介 本书为《涂尔干文集》的第五卷,主题为政治哲学,**篇文献为《孟德斯鸠与卢梭》,由两部分组成:《孟德斯鸠对社会科学兴起的贡献》和《卢梭的...
《春秋公羊学讲疏》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简介 段熙仲(1897-1987),安徽芜湖人,在东南大学中文系读书期间,师从胡小
《六韬三略译注》属于边缘交叉学科研究,把哲学与文学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因而能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观点。道家与文
列子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经验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龚鹏程讲佛 本书特色 本书首论学佛与佛学之不同,尔后据佛教史,着重讨论历史上佛教与文学、与儒教之互动关系,如唐代的文人与佛教、孔颖达《周易正义》与佛教、李商隐与...
阳明学述要-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本書原名王守仁,乃錢賓四先生民國十七年春應上海商務印書館之邀而作,收入該館所编萬有文庫中,初版於十九年十月...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战国策(套装共2册)》在语言方面,文风别具一格,铺张扬厉,雄浑恣肆,气势磅礴,笔力千钧。行文
卢卡奇文选 目录 出版说明编者说明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1919年)历史唯物主义的功能变化(1919年)无产阶级的立场(1922年)论战后的非理性主义(195...
美学漫步 本书特色 本书是汉宝德又一部谈美并致力于国民美育的作品,全书分为四辑: (1)美与生命的体悟。(2)美育出了什么问题。(3)寻找美的途径...
日本奈良与福寺藏两种古钞本研究-附《讲周易疏论家笔记》《经典释文》残卷书影 内容简介 由黄华珍编著的这本《日本奈良兴福寺藏两种古钞本研究(附讲周...
明代经学研究论集-(增订本) 本书特色 《明代经学研究论集(增订本)》为台湾著名学者林庆彰研究明代经学的论文汇集。全书收《明代的汉宋学问题》《五经大全之修纂及其...
“冯友兰作品精选”收入作者大部分重要论著,由我店分两辑出版。先行付梓的第一辑七种是:《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
如何修证佛法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在台北时,曾以“如何修证佛法”为主题,开设系列讲座,共二十八次。这些讲座的内容,经记录整理,便形成了本...
淮南子-化读本 本书特色刘安,西汉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其父获罪被削夺王爵,绝食而死。汉文帝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长三子,刘安以长子袭封淮...
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 本书特色 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某些理论以至整个学说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
道德经注释 本书特色 《道德经注释》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国学经典丛书,本套丛书编写组特设立读书有奖活动。欢迎您对本套丛书指出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经编写组评选...
易经系传别讲 本书特色 《易经》是中国文化名著,也是古代士子学人必读的教科书。相传为孔子所作的《系辞传》上下篇(又称《系辞》上下传),则是《易经》的通论,内容包...
本书依据近年出版的《哥德尔文集》和已公布的哥德尔的部分手稿,参照西方哥德尔研究的最新文献,通过透视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哥德
中庸译评 本书特色 中庸作为四书五经的扛鼎之作,有着很多耐人回味的精妙之处。《中庸》让人面对社会,正视现实,给人以智慧,给人以能量。因此《中庸》是每个人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