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在2016年底主办了“先秦诸子的哲学与交锋”靠前学术会议,希望促进前沿研究的交流攻错。
郑宗义主编的《中国哲学与文化(5辑先秦哲学与文献)》,书中收录的《古代中国的两个二律背反》《道家的气化与规范――孟柯力量美学的启示》《道德转化中的自我与他人:<荀子>自主观初探》《以“色”喻“礼”:一个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辨析》《从北大本与范氏古本的规律用字看各<老子>抄本的异文情?》五篇主题论文,即来自与会学者。另附本次会议的述评一篇。
五篇文章,都围绕先秦哲学展开,从方法上来看,既有中西比较研究,也有文献学研究。就前一种研究进路来说,通过分析中西方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如二律背反),或对某一观念的不同理解(如自主观念),既加深了对先秦思想的理解,也丰富了当下的思想资源。就后一种研究进路来看,文章通过对规范性用字的比对分析(如“其”与“亓”、“智”与“知”等),来了解《老子》各版本的异同与变异,并分析其意义,足供学界参考。另外,本辑还收录了《<周易>所见周公事迹考》一文。作者别出心裁,认为《周易》所有卦爻辞都是历史叙事,可以一一论定其本义。本文即是说明卦爻辞中与周公有关的部分。
有一颗超脱心.你会更豁达-佛语禅心 本书特色 佛教的超脱观,并非如世人所理解的那样是悲观消极、教人出家避世的,相反,它承认人有能力与权利去追求*高尚*深刻的快乐...
南怀瑾著作袖珍典藏系列易经杂说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六十四卦的来历、过去卜卦的几种方法、《易经》与五行、干支、《河图》《洛书》的配合运用等;阐释了《系传》所揭示...
杭氏易学七种(上下) 目录 易楔易楔卷一图书**易楔卷二卦位第二卦材第三卦名第四易楔卷三卦别第五卦易第六易楔卷四卦数第七卦气第八卦用第九易楔卷五明爻第十爻位第十...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哲学畅销书作家 丹尼尔·克莱恩经典之作,全新精装珍藏版,精致小开本,值得拥有。·精致、幽默、内涵的哲学...
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 本书特色 法国新科学认识论奠基人巴什拉经典著作顾嘉琛译作关于水的哲学水与梦-论物质的想象 内容简介 在水的表面形象之下,有着一系列更加深刻...
卡尔·萨根的上帝 本书特色 美国超级畅销书卡尔·萨根《宇宙》的姊妹作! 1985年著名的苏格兰吉福德讲座(giffford lectures)百年纪念的献礼,阅...
境由心生 本书特色 《境由心生(精)/大家写给大家》收录了熊十力的学术专论、随笔、短论、讲词、语录等,涉及到中国学术领域的方方面面,其所讨论的问题,如哲学与科学...
从心沟通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以平易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为我们碰到的种种人际关系矛盾提出解决之道,包括如何与不喜欢的人相处,如何消除嫉妒心,如何帮助自卑的人,等等...
庄子(学生必读中国传统文化丛书经典珍藏本) 内容简介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儿童的初期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它对一...
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入于无余涅槃三个月后,在阿阇世王的供养与护持之下,大迦叶尊者等五百罗汉对佛陀所说法与律进行了结集,由阿
记忆的承诺:马克思.本雅明.德里达的历史与政治 本书特色 借助本雅明和德里达来重读马克思,本书作者试图建立一种解放哲学。弗莱切(MatthiasFritsch)...
梅堂述儒 内容简介 儒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主体,本书对先秦元典、宋儒、清儒以至于新儒学诸家之说深入辨析,阐微显幽,又传新儒学之神以发扬光大之,甚得儒学之道。该书汇...
《荀子》是战国末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荀
第一哲学沉思集 本书特色 《经典通读第2辑:**哲学沉思集》是笛卡儿*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被看作是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之作。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
该作者最著名的作品《礼物》2002年上海人民在国内出版过,引起了广泛影响。该书研究的是古代文化中的祈祷现象。祈祷是所有民族上
元音老人自述我原名李钟鼎,一九0五年生于安徽合肥市,行年九十四岁。幼年就当地书塾读孔孟遗教,尝思世人生从何来,死往何所?
甲骨文发现阴阳道:平安贵族与阴阳师 本书特色 受影视、动漫等的影响,阴阳师和阴阳道备受瞩目,操纵式神、与怪搏斗的阴阳师形象深入人心。真实的阴阳道究竟如何? 在山...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 节选 《亚里士多德全集(8)》收入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三种和论文《论善与恶》一篇。这三种伦理学中除《优台谟伦理学》很显然是由一位名为优台谟...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内容简介 大忙人,是那些汲汲于名利,为生存和发展奔波不止的人,其中多有事业成功、前途光明的人。但你在忙忙碌碌中是否曾意识到自己丢失了些什么,远...
朝霞 内容简介 尼采的《朝霞》1881年问世,1887年新版并附有一篇前言,它在著作史上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部分(1880)与《快乐的科学》(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