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谓“新儒家”,乃相对于先秦原创性儒家而言,是指生发流变于中唐韩愈以迄晚清曾国藩间大约一千年之久的儒学新思潮。作者审慎而详尽地考辨这一始终涵淹着道统认同却又不无新精神创发的思潮的檀演,意在为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人提供一种儒学再度复兴的历史启示。
序
再序
第一章 导论: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及其与西方哲学的比较
第二章 理学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理学所确立之政治及文化制度
第四章 理学的先驱:韩愈
第五章 韩愈的弟子:张籍与李翱
第六章 佛教及于新儒家之刺激
第七章 周郭颐之宇宙论
第八章 邵雍与张载之宇宙论
第九章 宋儒哲学之理性基础(一)——程颢
第十章 宋儒哲学之理性基础(二)——程颐
第十一章 自程颐迄于朱熹之过渡时代
第十二章 集大成之朱子
第十三章 朱子与陆象山
第十四章 朱子与陈亮
第十五章 自宋迄元初之儒家哲学
第十六章 明代哲学之特点
第十七章 王阳明
第十八章 王阳明与罗整庵、湛若水之论辨
第十九章 王学之分岐
第二十章 王学之衰落与日本阳明学之兴起
第廿一章 东林学派刘蕺山及四部哲学史
第廿二章 明清交替与徐光启
第廿三章 朱舜水
第廿四章 顾炎武
第廿五章 黄梨洲
第廿六章 王船山
第廿七章 颜习斋
第廿八章 回到程朱运动——张扬园、陆桴亭、张武承、陆稼书、张伯行
第廿九章 考证学派戴东原
第三十章 反对考证学派之先锋——章实斋、方东树
第卅一章 曾涤生之复兴宋学运动
第卅二章 西学东渐时代之思想界
第卅三章 儒家思想复活之基础
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
编者跋
注维摩诘经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简称《维摩诘经》或《维摩经》。梵文维摩诘,是净名或无垢称的意思,故又称...
本书约120万字,选材于梵语佛经原著,包括《心经》、《金刚经》、《药师经》、《神通游戏》、《大事》、《维摩诘经》、《法华经》
词典对每个混合梵语词汇都标注能与规范梵语和中古俗语对应的词汇。在标注中古俗语时,首选巴利语词汇。如果没有能对应的巴利语词
南怀瑾选集(第三卷)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
男人篇-生命的冠冕 本书特色 耶稣:谦谦君子保罗:百变领袖但以理:善用逆境撒母耳:勇敢面对冲突彼得:被陶造的“矶法”以西结:坚守召命大卫:不给“幽暗”留地步《生...
左读右读冯友兰-一代哲学大师学问世界的新透视 本书特色 论究新知,榷商国故,解读冯友兰学术世界的真实底蕴; 推本求原,核始要终,透视冯友兰学人世界的分际脉络; ...
《訄书》系章炳麟先生的代表作。在这博大精深的宏著中,章炳麟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古代各种学说,对哲学、宗教、社会学、语言文字学
知识与方法 目录 导论 知识的增长与智慧的锤炼**章 思维模式与科学精神一 阐释对象:西方式的“形上关怀”与科学精神的光大二 物我不二:中国式的人本主义与科学精...
中国哲学史(第三册) 内容简介 哲学史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认识的发展进程,看到各个哲学派别的斗争和转化,学到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汲取精神...
孝经.二十四孝图 内容简介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经》是在古代家喻户晓的孝文化瑰宝,而《二十四孝》则常作蒙学书供儿童使用。本书从解读古代家喻户...
唯识学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唯识史要主要讲述了唯识学的产生及其史略,唯识思想在印度的演变,唯识学在中国的传播及演变,玄奘大师和他的弟子等内容...
《十三经清人注疏:礼书通故(繁体竖排版)(套装共6册)》包括:《十三经清人注疏:礼书通故(1册)》、《十三经清人注疏:礼书通故(2册)
梦的解析 本书特色 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 影响力享誉全球 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俄狄浦斯情节”“力比多”等重要概念 曾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梦的解析 内容简...
逻辑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坚持大逻辑观点,论述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有关数理逻辑的问题,对于传统逻辑、辩证逻辑、归纳逻辑的有关问题也加以论述...
《游绪弗伦》等六篇对话,基本属于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围绕苏格拉底去世前后的一系列经历展开。这六篇对话的重要性,它们在柏拉图
周易应用经验学 本书特色 《中国易学博览:周易应用经验学》适合于研究中国哲学史、文化思想史、教育思想史的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易经爱好者及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江藩(1761-1830),字子屏,节甫,号郑堂,甘泉(扬州)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曾参与编修《皇清经解》及《广东通志》。江氏最著名
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明中叶至清初的王学修正运动研究 内容简介 王阳明心学自产生以来,便备受当时学者们的关注,王学的信奉者、追随者较多。不过,王学又是一种较易...
十种遍一切处禅观-调炼心念出生广大威力的禅法 本书特色 十种遍一切处禅观是能使修学者远离三界烦恼的禅观,本禅法能够使寂定的心周遍而广大,对于修学者的幻观与心量的...
经学视野下的《史记》与《周易》《春秋》 本书特色 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命,要绍继并效法孔子作《春秋》,司马迁的心灵深处一直蓄积着做第二个孔子的理想。司马迁多次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