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美术史是宗教、历史与艺术的交叉点,它所关注的直接对象是道教活动中固态的视觉材料,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器物、服饰、建筑、书法等形式。透过这些材料所链接的当然是与道教有关的历史文化,包括人物的活动与精神方面,如事件、教义、制度、时尚、思潮与观念等等。
自19世纪末,西方和日本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雕塑史,但主线是佛教雕塑。大村西崖的《中国美术史》于明治三十四年(1901)出版,1926年中文版译出,其中的《中国美术史·雕塑篇》后来屡次修订再版,其独具慧眼,将道教雕塑列为与佛教雕塑同等重要的内容。以后又有松原三郎的更为细致的工作,在《中国佛教雕刻史论》中继续将道教雕塑单独列出,并重点载入流入日本、美国的早期道教雕刻研究。其后这个领域一直在不断地拓展,有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各地(多为山西)道观壁画及塑像的调查研究,如有宿白、王逊、金维诺、景安宁(Anning Jing)等人对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的持续研究;在四川则有胡文和等人对唐、宋道教石窟的实地调查;在陕西有张燕对药王山造像碑二十多年的聚焦;至2000年冬,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了开创性的大型展览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道教与中国艺术),展出来自世界各地公私五十余家博物馆收藏的精美道教艺术品,使世人较为全面地了解道教美术的丰富成就(可惜这样的展览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举办);近年又有一些美国、日本和欧洲学人的新作不断问世。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道教美术史也一直算是个国际性的话题。
2003年,我申请到全国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道教美术史”,当时我在西安美术学院任教。虽然下半年我就调到北京大学,但该课题还是得到西安美院持续且有力的支持。2007年5月,由我主持的“向老子致敬——首届道教美术史学术研讨会”在西安美术学院召开。与会正式代表五十余人,来自中国、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共有41人发言,其中正式发言32人,附设“青年论坛”发言9人。这次会议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关于道教美术史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本书所收论文选自各位作者提交的发言,会后有些又作了修改。虽都聚焦于道教文化的视觉材料,但视角各不相同:既有对新材料的调查、对新方法的寻觅、对新视野的拓展,也有对老材料的反思。这只是个新的起点,希望藉此凝聚学界力量,发现一些有价值的、有意思的话题,加深和拓宽对道教美术史(进而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铜镜与早期道教
景安宁(Anning Jing,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
主要制作于东汉至晋代,曾流行于浙江、湖北、四川、陕西等地的神兽镜和神仙镜,是很重要的道教法器。国内外许多专家曾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铜镜的道教图像,考察铜镜与早期道教之间具体的关系。本文拟在此方面作初步探索。
有两类铜镜特别值得注意:一类是流行于四川、陕西的三段垂直横列式神仙镜(图1);另一类是制作于浙江、湖北的重列神兽镜(图2)。这些铜镜的道教属性主要表现在其图像和铭文。它们证明,早在东汉时期,道教造像不仅存在,而且已经十分完整,形成较为固定的宇宙模式以及与此相配合的主神和主神系统。由于篇幅所限,以下集中讨论三段垂直横列式神仙镜。
三段垂直横列式铜镜从中心到边缘由镜钮、内区、外区组成(图1),其中外区又由铭文圈、若干装饰纹样圈和镜缘组成,内区是神仙人物。其构图的*大特点是镜钮上下两道横线把内区横向分成三个部分,形成上、中、下三段(图3),垂直排列。同时镜钮又把内区中段一分为二,形成中段的左、中、右三个部分。但内区全局以上、中、下三段为主。这类铜镜国内一般称为“重列神兽镜”或“神兽画像镜”,而日本学者将其称为“三段式神仙镜”。本文使用“三段垂直横列式神仙镜”一词,以区别于重列神兽镜中的“三段重列式”镜(图4)。前者是上、中、下三段垂直排列,神人在三个不同的平面上,注重不同层次;而后者是环形排列,神兽在不同的位置,但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注重不同方位。
……
《游绪弗伦》等六篇对话,基本属于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围绕苏格拉底去世前后的一系列经历展开。这六篇对话的重要性,它们在柏拉图
《春秋》经传讲义 本书特色 赵伯雄编著的《春秋经传讲义》内容介绍:《春秋》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道德情操、民族性格、文化传统的形成...
深渊与巅峰:论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 内容简介 尼采哲学一直是我国和西方学术文化界关注的热点,但是被尼采自己视为“天命”和核心思想的“永恒轮回”学说,却始终没有得到...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2册) 内容简介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52册)》中的“藏”即容纳收藏之意。佛教的经藏内容博大精深,除本身之教义外,还涵括政治...
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 本书特色 始终要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明确确区别开来;绝不要在一个孤立的词中,而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去寻...
曾国藩箴言录 本书特色 《曾国箴言录》分为《嘉言钞》和《治兵语录》两部分。《嘉言钞》由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所辑。鉴于曾国藩传世的作品太多,为了能够让普通的读者...
易经新注-中英双语本 本书特色 本书卖点 开篇介绍易经基础知识,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凝二十年心血精校底本,六十四卦注评深入浅出中外译者联合翻译,英文流畅简明易懂是...
性故注释 本书特色 《性故》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方以智集中论述心性问题的代表作,原文7000多字,分为25节。《性故》讨论的内容涉及心性、性理、性命、性情、有无、善...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整理成《图书馆经典文库: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
圣经百科辞典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主编梁工师承朱维之教授攻读圣经文学,被授予国际华裔圣经研究“前辈”学者称号★ 由...
药师经注释 本书特色 本书汉译有五种,依其译出时间之先后为:东晋帛尸梨密多罗(317—322)译本,刘宋慧简(457)译本(已佚),隋代达磨笈多(615)译本,...
回顾与反省-胡适思想录-(五) 本书特色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32个博士头衔。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
郭霭春(1912~2001),著名医史文献学家,中医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史学家,教育家,诗人。天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郭霭春早
新书--庄子今注今译(最新修订版)全两册(精装)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广陈鼓应教授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2015年时逢陈教授八十寿诞,商...
中国经学(第11辑) 本书特色 《中国经学(第11辑)》分为经学名家;日本经学;经学史论;经学文献;经学实践;札记·资讯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以来日本的十三...
横向思维(上下) 本书特色 创造性思维管理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运用横向思维可以轻松地产生新想法,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惯性。本书打破了创新思维的神秘...
四书校注 内容简介 《四书》是儒家的基本经典,历代学人的必读书。自朱熹撰《四书集注》,《四书》有了标准的“注本”。《四书校注》则在朱子集注的基础上,博采各家的研...
醉古堂剑扫-Vo1.92 本书特色 陆绍珩编著的《醉古堂剑扫/周读书系》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列明清处世三大奇书。书名缘由,在指人间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人间大...
魏晋儒学-编年 本书特色 《魏晋儒学编年》用编年史的形式,从文献学的角度,按照时间先后具体考察魏晋时期主要儒学人物的学术经历、重要儒学著述、及重大儒学事件。同时...
思想着是美丽的 本书特色 科学文化随笔丛书。 出于自由人和人的意志自由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的一切创造活动及其创造物都是美好的。然而,在人的一切活动及其作品中,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