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時期顧愷之、宗炳以及王微的生平與交遊狀況之梳理,以考察這三位畫論家與其同時代人物在思想上相互切磋、相互啟發的進程為重點,藉此從側面反映晉宋之際藝術環境發展之狀況,並從而探索其時佛玄思想演變與藝術理論發展脈絡之間的對應關係。導論部分,主要是對全書的選題緣起、研究邊界、研究意義、總體構想以及所運用的研究資料進行分析與介紹;第二、三、四章分別以顧愷之、宗炳、王微為研究主體,展開對這三位畫論家生平與交遊的論述;第五章從畫論的研究出發,以顧愷之、宗炳、王微的畫論作品為例,延展到晉宋之際其它藝術門類的理論著述,從雙線脈絡的角度,論述了魏晉南北朝晉宋之際佛玄合流思想與藝術理論觀念之間的對應關係。由此全書對藝術學理論受佛玄本體、辯證以及解脫思想的影響,在這一時期所形成的由基本特徵到辯證思維,再由辯證思維到審美直覺的轉向問題進行了探討。
序 言 彭吉象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節 選題緣起與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的邊界及意義
第三節 總體構想與資料的運用
第二章 癡黠各半:顧愷之及其交遊
引 言
第一節 名門閥閱:顧愷之的家學淵源與生卒年
第二節 魚鳥何依:顧愷之所任官職與生活地域
第三節 圖寫特妙:顧愷之的師承傳授
第四節 竟夕忘疲:顧愷之與幕府同僚
第五節 尤信小術:顧愷之與儒學、道教
第六節 傳神寫照:顧愷之與玄學、佛學的接觸
第七節 餘論:畫作、佚文拾遺
結 語
第三章 棲丘飲穀:宗炳及其交遊
引 言
第一節 從南陽到江陵:宗炳的生卒年與家族世系
第二節 無悶巾褐:宗炳的世俗結交
第三節 志托丘園:宗炳的隱居之地
第四節 依遠遊止:宗炳與廬山釋慧遠
第五節 談玄論佛:宗炳與吳國張氏、何承天
結 語
第四章 身為珪璋:王微及其交遊
引 言
第一節 生自華宗:王微的生卒年與琅邪王氏
第二節 素無宦情:王微的仕途經歷
第三節 元嘉二十七年:王微與李孝伯、謝莊
第四節 尋書玩古:王微的書信往來
第五節 明神降之:王微與竺道生、顏延之
結 語
第五章 從妙物入妙悟:佛玄合流與藝術觀念的轉向
第一節 從佛玄本體到藝術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從佛玄辯證到藝術的辯證思維
第三節 從佛玄解脫到藝術的審美直覺
結 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顧愷之交遊年表
附錄二:宗炳交遊年表
附錄三:王微交遊年表
後記
人类的知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曾试图以他所能达到的*广阔的眼界来研究一个很大的问题:既然人们和世界接触的时间短暂,观察事物又不免带有个...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两卷本)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西方哲人对中国哲学...
精神哲学-哲学科学百科全书-黑格尔著作集-III-第10卷 本书特色 《哲学科学百科全书(ⅲ精神哲学)(精)》是黑格尔哲学全书的第三部分,是黑格尔哲学体系大顶峰...
居明说禅 内容简介 任何时空,任何困惑,均因此书中的一句话,一个故事而顿然开悟……本书以浅显的语言,演绎着高深的佛理,是一部*具开启智慧的力作。什么是好书?回味...
禅宗十日谈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对禅宗有很深的研究,厚积薄发,以简驭繁,用通俗的文字汇为成一本内涵广泛的禅宗面面观。通过灵山法会上的“拈花微笑”,从“达摩禅”到“...
刘师培与中西学术 本书特色 《刘师培与中西学术》,正是着重从学术的角度来研究刘师培。刘师培生于经学世家,自幼承传家学,少年时即“以绍述先业、昌扬扬州学派自任”,...
了凡四训 本书特色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于六十九岁时所作,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全文分“立命之学”、“改过之...
京房评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从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
一种解释学的现代性话语:查尔斯.泰勒论现代性 本书特色 泰勒对现代性做了一种整体性的批判,对启蒙传统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基于他自身的背景,他认为只有如犹太...
新国学研究(第5辑) 内容简介 “新国学”是在原有的“国学”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国学”是在西方文化输入中国,为了将中国学术与西方学术(“西学 ”)区别开来...
话说中庸 本书特色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因不满意宋儒对《中庸》的解释,南怀瑾先生亲自撰写了《话说中庸》一书,澄...
中有理想才能成为美学的这第三个领域的内容,因为这里正是世界观整体中的美的理念本身化成对象,所以艺术作品现在还不应理解为本
经典与解释(27)埃斯库罗斯的神义论 本书特色 《奥瑞斯忒亚》既是诗的事件,又是政治的事件。它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个共同体如何逐渐把目光聚集,见证正义的完成。正...
孔子与儒家 内容简介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博大精深,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佛教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称之为“三学”,认为一切法门尽摄于此,应当精勤修学。这中间,戒、定属
通俗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了青年自学哲学编写的,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就,并力求对这些成就给予马克...
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 本书特色 在我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无疑是一位令人赞叹而钦慕的人物。虽然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相比,他的著作算不得很丰厚,甚至他也没有一部真正意...
沉思录 本书特色 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 温家宝《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甜美、忧郁和高贵。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
陀斯妥耶夫斯基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丛...
孔维勤说鬼谷子言谋天下-国学魅力经典解读 本书特色 鬼谷子是《易经》思想的继承者,在天时、地利、人和思想的引导下,融合[天人合]之道,将[天人感应]实现在现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