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快乐”的文明病日益猖獗,你是否发现许多人终生盲目追求,幸福仍像抓不住的青鸟?
人生只有一次,没有人希望自己活得浑浑噩噩。但是,若想活出生命的真意,享受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生活,就必须依靠自己把握方向,不为外力所控,充分利用时间与潜能,发挥个人特质,并与宇宙万物相契合。
本书作者投入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钻研人类深邃的喜乐经验,凭借丰富的学养,揭开快乐的真相,使人们重获内心和谐与幸福满足。
借由书中的启发,人人都可以通过内在的省思,提升日常生活经验的层次,享受超越自我、得意人生的狂喜。
**章新快乐·心快乐
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世人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高目标。我们不仅为拥有幸福而追求幸福,我们追求的其他目标——健康、美貌、金钱、权力,无非也是因为我们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人类对宇宙星球及原子的认知与知识,已超乎前人想象;往昔无所不能的希腊众神,与现代人相比较,不过是一群无助的幼童。尽管如此,人们对幸福的渴求,却是亘古不变。现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并不见得比亚里士多德更透彻,而对于如何得到幸福,更可说是毫无建树。
追寻幸福的青鸟
虽然我们比古人活得更长久、更健康,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数十年前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奢侈品(路易十四的宫廷里没有一问符合现代标准的浴室,中世纪*富裕的人家也难看见椅子,古罗马皇帝无聊时也不能看电视打发时间),又有这么多科学发明任我们灵活运用,但仍然有许多人觉得生命是种浪费,漫长的人生岁月,不仅幸福难求,还时时处于焦虑和烦怠之中。
难道人类注定永远得不到满足,永远怀着非分之想吗?或许人性的通病就是缘木求鱼,四处去寻找幸福的青鸟,把一生*美好的时光糟蹋殆尽?本书希望通过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探讨一个古老的问题:人何时*幸福?若能找到解答,或许我们就可以调整生活秩序,享有更幸福的人生。
在着手写作本书之前,我发现了一件事,但我足足花了25年时间,才认清这是一个发现。说是“发现”或许有点误导,因为自古以来,人类对此就不陌生;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个字眼也颇为贴切,因为尽管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却不曾有人用相关的学术理论加以说明和阐释。因此,我毫不迟疑,投入25年的时间,研究这个久未有人触及的心灵现象。
我发现,幸福并非瞬问发生;它与运气或几率无关,用钱买不到,也不能仗恃权势巧取豪夺;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阐释。实际上,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事先充分准备、刻意培养与维护。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幸福并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哲学家密尔说:“自问是否幸福,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不计较好坏,全身心投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时,才会觉得幸福,直接去找反而不会奏效。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一书的序言里说得好:“不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既无法直接追求又令人捉摸不定的目标呢?过去25年的研究使我确信,方法是有的,这条曲折蜿蜒的路径就从控制意识开始。
*优经验
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乃是由许多塑造经验的力量汇集而成的每股力量都会留下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对于大多数的力量我们难以控制,例如对自己的长相、气质、体格,能做的改变相当有限。截至目前,我们还无法决定自己要长多高或多聪明,也不能自行挑选父母或生辰八字,更不能操纵战争或经济不景气。我们体内的基因组合、地心引力、空气中的花粉以及生逢何时——诸如此类不计其数的因素,决定了我们一生的际遇:看见什么,产生何种感想,作出何种反应。由此看来,人类会相信命由天定,实在不足为奇。但也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在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的欣喜——一种渴望已久的宝贵经验,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这就是所谓的“*优经验”。它像是一名水手,握紧鼓满风帆的缆索,任凭海风吹拂发际,感觉船只破浪前行的愉悦——此时帆、船、风、海四者,在水手的血管中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鸣。又像是一个画家,目睹画布上的色彩构成互相吸引的张力,在惊讶不已的原创者眼前,形成崭新生命时的感觉。又像是一个父亲,**次见到孩子对他报以微笑时的喜悦。
这种*优经验不仅在顺境时会发生,甚至在集中营的幸存者,或刚从千钧一发的危机中逃生的人,都有可能在*艰难的一刻,突然大彻大悟。林中小鸟的歌唱,艰巨任务终于完成,或跟朋友分食干硬的面包,都有可能成为顿悟的触机。
一般人认为,生命中*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心无挂碍、感受*敏锐、完全放松的时刻,其实却不然,虽然这些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体会到辛苦挣来的快乐,但*愉悦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做为了艰巨而值得的事情,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优经验乃是由我们自己所缔造的。对一个孩子而言,也许就是用发抖的小手,将*后一块积木安放到他从未堆过的那么高的塔尖上;对一位游泳健将而言,也许就是刷新自己创下的纪录;对一位小提琴家而言,也许就是把一段复杂的乐曲演奏得出神人化。每个人毕生都面临着不计其数的挑战,而每次挑战都是一个获得幸福的良机。
这样的体验在当时并不见得愉悦。游泳健将在*刻骨铭心的比赛中,可能会觉得肌肉酸疼,肺腑几乎要进裂,说不定还疲倦得差点昏倒——但这可能是他一生中*美妙的一刻。掌控生命殊非易事,有时根本就是一种痛苦,但日积月累*优经验会汇集成一种掌控感——说得更贴切些,是一种能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接近所谓“幸福”的状态。
幸福的代名词
我在研究中试图尽可能精确地分析幸福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形成的原因。早期我的研究对象包括数百位艺术家、运动员、音乐家、棋坛高手及外科医生,他们都以自己喜爱的活动为业。根据他们的陈述,我在“心流”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优经验的理论。心流意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经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我在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小组及后来遍布世界各地的同仁,借助这套理论模式,访问了数以千计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研究结果显示。不论男女老幼,不分文化差异,所有人对*优经验的描述大致都相同。心流的体验并非富裕的精英分子所独享,韩国的老妪、泰国与印度的壮年人、东京的青少年、印第安纳瓦和族(Navaj0)的牧人、阿尔卑斯山区的农夫及芝加哥装配线上的工人,谈起这些体验,使用的语汇基本都相同。
我们*早的数据以访谈记录和问卷为主,为了力求精确,我们逐渐发展出一套评估主观经验的新方法。这种叫做“经验取样法”(简称ESM)的新方法,是为每位受测者佩戴一具电子呼叫器,为期一周,每当呼叫器一响,受测者就要写下当时的感觉或心情。呼叫器由一台无线电发射机控制,每天不定时地共发出8次讯号。一周期满后,受测者交回一份流水账式的记录,代表他一生的一段剪影。到目前为止,我们收集到这种人生经验的剖面分析记录,超过10万件,本书的结论也将以这些数据为依归。
我在芝加哥发起的心流研究,如今已散播全球,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日本、澳洲等地,都有专家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除芝加哥大学外,目前收集数据*广的当首推米兰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研究所。那些钻研幸福、生活满足及内在动机等课题的心理学学者,认为心流足以挽救道德败坏与疏离的社会学学者,以及对集体亢奋现象和仪式深感兴趣的人类学学者,都发现心流的概念对他们裨益良多。有些人甚至还把它扩大应用到探究人类进化或阐释宗教经验方面。
然而,心流不仅是一个学术命题,这方面的理论披露才不过几年工夫,就被应用于许多实际的案例。凡是以改善生活品质为目标者,心流理论总能指点一条明路。对于实验学校课程的规划,主管的训练以及休闲商品与服务的设计,它都能给予启发。除此之外,临床心理治疗、不良少年的感化教育、养老院的活动安排、博物馆展出设计以及残障人士职业训练等,也都因运用了心流概念而产生新的观念与措施。这一切都是在**篇有关心流的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后,短短十余年间发生的事。各种迹象表明,这套理论在未来的影响力将更大。
领航一段幸福之旅
以往讨论心流的论文与书籍大多是学术性的,而以一般读者为对象,介绍有关*优经验的研究以及如何巧妙应用于个人生活的著作,本书算是首开先河。不过请不要把这本书当成一本传授速成方法的指南。时下书店里有上千本书教人如何致富、夺权、求爱或减肥,它们像食谱一样,教你一步步达成某个狭隘的目标,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贯彻到底。即使这些方法真的管用,能够让你变得身材苗条、人见人爱、有钱有势那又如何呢?通常你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有一连串新的欲望,跟过去一样不知足。真正能带来满足感的不是苗条或财富,而是肯定自己的人生。
任何书不论立意多么善良,都无从传授幸福的秘方。*优经验有赖于时时刻刻用意识控制周遭事物,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唯有靠个人的努力与创意。本书所能做的,只是呈现幸福人生的范例和一套理论架构,供读者省思并自我领悟。
本书并不硬性规定何事该做、何事不妥,但希望根据学理绘制的航海图,领航一段心灵之旅。跟所有值得走一遭的旅程一样,过程绝非一帆风顺,若不全心全意以赴,对自己的经验细细反刍,收获就会很有限。
本书将探讨经由控制心灵活动得到幸福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先研究意识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控制意识,因为唯有先了解主观如何形成,才能加以控制。……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著有畅销书《生命的心流》、《自我演化》、《创造力》等。前美国心理协会会长马丁•瑟利斯曼誉之为“积极心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
Thepathtoyourprofessionalsuccessstartswithacriticallookinthemirror.Ifyoureadnoth...
心灵的觉醒-遇见完美的自己 本书特色 西恩夫人和考门夫人都是享誉世界的灵修导师。她们的作品都擅长引用〈圣经〉的故事和思想,借以阐述她们的身心灵修行理论。她们用一...
看见真相的男孩 本书特色 《看见真相的男孩》卖点 1.欧洲灵修学经典:比《正见》更启发人生,比《遇见未知的自己》更具有可读性;2.出版五十多年,在英国再版了14...
《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内容简介:读完脑袋开窍,从此人生不再迷茫后悔!本书写给那些犯过错,迷茫过的人,帮助他们打开
大商人的潜规则 本书特色 《大商人的潜规则》:世界正在改变,你变了吗?在竞争激烈的公司里,什么样的人才能赢得赏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你是不是也同样拥有了生存...
《做自己的No.1》内容简介:不同于市场上鸡血式、口号式的励志图书,本书更像是一本哲学书与工具书,"模拟成功"的思想能指导读者如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内容简介:本书是为广大读者编写的一本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读物。与官方界定不同,为分析方便,本书将
《丝带》内容简介:少女云雀和祖母堇并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祖孙,但是两人却意外投契,仿若朋友一般有着超越年龄的深厚情谊。祖母堇
新主人翁精神 本书特色 献出自己所有的,才能得到需要的,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能得到该得的。岗位主人翁理论首先是把岗位看作一个股份制公司,老板投入的是货币资本,员工...
用安静改变世界:让生命重回专注 本书特色 1.美国嘻哈教父、《福布斯》年度商业人物、《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拉塞尔·西蒙斯新作!“成功一直植根于我所经历的那些宁静...
大学生的“坟” 本书特色 《大学生的坟--迷茫与颓废病毒专杀工具》由刘兴奇所著,零点袁岳有言:“我们的大学成了无数青年人爱好、理想与能力的坟场。”本应...
贴在青春路口的启事 本书特色 意林编辑部编著的《贴在青春路口的启事》,将与你一起,翻开那泛黄的青春启事,聆听铅笔头“吱吱”划过纸背的响声,广场上悠扬而后...
《活出自己:让生命拥有一切可能》这部华人心灵成长、潜能开发的奠基之作里,字字充满生命的智慧,会引领你揭开“潜意识”的神秘面
《考博英语模拟试卷与精解》内容简介:本书为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复习英语模拟冲刺而编写,包括十五套模拟试卷,分别针对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本书特色 余世维管理培训师,傅佩荣,著名学者教授,百家讲坛讲师,眭澔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主持人,曾志尧,亚洲财富管理专家。中国**职业经...
《夸张修辞格的历史发展和审美特色》内容简介:夸张是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修辞格。自古以来,夸张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体中被广
苏格拉底讲的“智慧”的故事-哲学家讲的哲学故事 本书特色 阿哥拉是一个美丽的小岛,海里的生物幸福祥和地生活在一起。有一天,外乡人飞鱼路过,他讲的外面的世界把大家...
《别闹,情绪》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针对各种人群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情绪调节问题集中研究的成果。在内容上,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深
《专注力:如何高效做事》内容简介:专注力的缺失以及工作时不停地被打断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成为职场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在我们
优等生最爱读的中华老故事 本书特色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有许多有口皆碑、流传广泛的不朽老故事。这些老故事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斑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