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众所皆知的事情。本书从饮食习惯中的筷子和刀叉入手,研究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包括有:筷子文化——人文精神突出的文化;手指文化——宗教精神突出的文化;刀叉文化——科技精神突出的文化三部分内容。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众所皆知的事情。《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中的筷子和刀叉入手,研究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包括有:筷子文化——人文精神突出的文化;手指文化——宗教精神突出的文化;刀叉文化——科技精神突出的文化三部分内容。
丝绸和陶瓷是筷子文化贡献给世界的礼物。
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瓷器,有悠久的瓷器文化和高超工艺,瓷器的英文字是china,“瓷器”(china)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以及清代的精品陶瓷都是中国瓷器的佼佼者。
唐代柳宗元就写有《代人进瓷器状》;宋代蒋祁写有《陶记》;明代王宗沐写有《江西省大志?陶书》,宋应星写有《天工开物?陶埏》;清代佚名作者有《南窑笔记》,唐英有《陶治图编次》,朱琰著《陶说》,蓝浦、郑廷桂著《景德镇陶录》。这些都是瓷器史的早期著作。
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就出现了早期瓷器,但是那时候烧制工艺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一般被称为“原始瓷”。原始瓷是陶器向瓷器过渡的产物,与陶器相比,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瓷器研究专家介绍,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以浙江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宋代名瓷名窑遍及大半个中国,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瓷都景德镇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清时期彩瓷的种类很多,从烧造工艺上来区分,除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之外,可以分为釉上彩和釉上釉下混合彩两大类。釉上彩是先烧成白釉瓷器,在白釉上进行彩绘,再人彩炉低温二次烧成,釉上五彩、粉彩、珐琅彩都是釉上彩。釉上釉下混合彩是先烧成釉下彩(即在瓷胎上直接绘画图案,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主要是青花),然后再在适当的部位涂绘釉上彩,入炉低温二次烧成。青花矾红彩、斗彩、青花五彩都属于釉上釉下混合彩。最终形成青花类、色釉瓷类、彩瓷类三大系列。
在很多中国典籍中,经常用青白瓷器或者青花白瓷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宋赵汝适《诸蕃志》、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明费信《星槎胜览》等都有“青白瓷器”,指四种瓷器:影青、
蔡德贵,1945年7月25日生,山东招远人。现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巴哈伊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孔子学会理事。曾任《文史哲》主编、《孔子研究》主编。1970年3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先后在科威特、埃及、美国、瑞士、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利比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澳门进行访问研究、工作和参加学术活动。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巴哈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和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教育部“九五”、“十五”规划宗教学科评审组专家,华夏文化促进会理事,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香港国际教育中心顾问,台湾儒学青年会顾问等。1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选拔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主要学术著作:《十大思想家》(合著)、《秦汉齐学》(合著)、《东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共5卷,副主编,任其中《西亚北非卷》、《犹太卷》主编)、《阿拉伯哲学史》、《沙漠里的沉思——阿拉伯人的哲学与宗教》、《修身之道》、《季羡林传》(山西古籍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两个版本)、《阿拉伯近现代哲学》(主编)、《东方思想宝库》(主编之一)、《儒学大词典》(副主编)、《世界哲学家词典》(副主编)、《道统文化新编》(合著)、《中国哲学流行曲》、《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主编)、《当代新兴巴哈伊教研究》及其修订本、《当代东方儒学》(合作主编)、《择善而从——季羡林师友录》、《东方学人季羡林》、《季羡林写真》、《真情季羡林》、《五大家说儒》、《中国和平论》、《季羡林之谜》等。
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 本书特色 《义理与考据:清中期诠释的两种策略》是由岳麓书社出版的。义理与考据-清中期《礼记》诠释的两种策略 内容简介 ...
董作宾卷 内容简介 董作宾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位有重要贡献的学者,其学术上*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殷墟甲骨文断代学说.本卷收入其代表作《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全面论证...
长江音乐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长江流域的音乐特点及其与文化生态环境的某些内在关联,以期能有助于深刻完整地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整体格局和特点。长江音乐文化 目...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 本书特色 民俗学是研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它在应用上可以说是研究共同体延续的文化政治学。民俗学的学术灵感和社会...
希行女,生於燕趙之地,平凡上班族,雙魚座小主婦,以筆編織五彩燦爛的故事為平淡生活增添幾分趣味,偏好鄉土氣息,愛有一技之長的女主,愛讀書,愛旅遊,用有限的時間和金...
龙妹,《戏精宿舍》编剧。大学在文学社团度过了一段闲散自由的时光,写过剧本导过戏,没有想到这段经历会在工作后开花结果。现在是三三工作室漫画部门的创作者,在《戏精宿...
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五辑 内容简介 《中国俗文化研究(第5辑)》是当代学者用现代科学精神研究中国俗文化的*新成果的纯学术刊物。本刊登载有关中国俗文化研究的成果,以...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与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本项目自2007年立项以来,经历了5个年头的艰苦努力与辛勤劳动,终于得以完成《中国古代基层社会与文化研究》。5年中,原有的...
你還早得很呢?還須等上10年呢?」 我把我曾經被如此說過要等上10年的Trick(秘訣),現在要通通傳授給各位讀者。我從19歲開始踏入糕點世界,那時經常向前輩師...
天地有节-二十四节气的生命智慧 本书特色本书以文化散文的笔法,书写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之美、哲学之美、生活之美,饱含诗意与哲思,亦充满了作者对中国文化与人生智...
《抗战中的中山陵》内容简介: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中山陵作为南京的标志性建筑
完整呈現張愛玲傳奇一生的華麗與蒼涼,絕無僅有的圖文對照集。特別收錄張愛玲的珍貴遊記體散文〈異鄉記〉,首次與讀者見面!本書收錄一九九○年代張愛玲晚年的散文作品,這...
陈怀宇,生于1974年,江西樟树人。现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助理教授,2011一2012学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历史学部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宗教史与思想史...
鹦鹉故事 僵尸鬼故事-乌尔都语民间故事集 本书特色 “乌尔都”(urdu)一词出自突厥语,意为“军队、军营”。乌...
韩国人的手.韩国人的心-你最想知道的韩国人的思考方式 本书特色谈起韩国,人们脑海中有无数的文化符号,三星、现代、韩剧、江南style…… 韩国不仅以其杰出的制...
中国文法通论-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自39节至195节,都是我大胆武断,要想建造起一个研究中国文法的革新的骨格来,我明知道这种讲法,未必能完备,未必能精确...
文化的价值(全译彩图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1914年至1951年所作的思想随笔,内容涉及哲学、宗教、艺术、音乐、建筑等方面。文化的价值(全译彩图本) 目录 ...
普通话语音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汉语知识丛书之一,讲解普通话语音,是商务印书馆推岀的雅俗共赏的知识性读物。它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金有景撰写,既有一般的汉语知识介绍,又...
旧京风情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1版1印★ 铜版纸印刷,全彩图文,绘制精美,惟妙惟肖,具有朴实厚重的艺术魅力★ 书中描绘了三十年代...
彼得·伯克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文化史教授;剑桥大学埃马纽埃尔学院的研究员。他先前出版的著作包括:《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inEa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