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会心便是契会于心,是将执著的分别之情超越,融会入一乘的心地,在无言之中冥合真谛。会心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我们在父母温暖的怀抱、情人的深情之眼、苦难者虔诚的仰望中都可体验会心.甚至一朵花的温柔之开放、凄凉之凋零都有会心在焉,有会心的人读了本书必能契会于心,知道那真理不在远处.如六祖所说:“密在汝边!”恬淡自然,蕴涵佛理,这是林清玄作品的特色,他的文字如清澈的山泉、和熙的清风,散发着淡淡的自然气息。字里行间那富有禅意的世界,让人感觉到感恩与善良,也让人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他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清香。
《林清玄说禅之一会心不远》在文字中见禅意,在禅意中品味人生。美丽的辞藻总是短暂的,只有真正的思想才可以恒久。一切佛法的写作都是在帮人找钥匙。——林清玄
《林清玄说禅之一会心不远》能契会于心,知道那真理不在远处.如六祖所说:“密在汝边!”恬淡自然,蕴涵佛理,这是林清玄作品的特色,他的文字如清澈的山泉、和熙的清风,散发着淡淡的自然气息。字里行间那富有禅意的世界,让人感觉到感恩与善良,也让人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他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清香。会心便是契会于心,是将执著的分别之情超越,融会入一乘的心地,在无言之中冥合真谛。会心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我们在父母温暖的怀抱、情人的深情之眼、苦难者虔诚的仰望中都可体验会心.甚至一朵花的温柔之开放、凄凉之凋零都有会心在焉,有会心的人。
1 童年的自己不久前返乡陪母亲整理儿时的照片,看到一张里面有我的照片,认了半天竟认不出自已是那一个。那是因为我们家依大排行,兄弟就有十四个之多,年纪相差极微,长相也接近,以致连自己都看不出小时候的“我”了。拿去问母亲,她戴起老花眼镜端详了有一会儿,说:“我也看不出哪一个是你呢!”然后她指着照片里理光头站在一起一般高的三个毛孩子说:应该是这三个其中的一个。”母亲抬起头来看看我,再看看照片,感慨地说:“经过三十年,真的认不出来了呢!”我拿着照片,从房间走到门口廊下有阳光的地方去看,想确定哪一个是真正的我,仍然没有结果,使我坐在摇椅上发呆了。正好哥哥姐姐回来,我问他们说:“来看看哪一个是小时候的我?”哥哥指出是右边的那个,他的理由是我的额头是家族中最大的,那个头最大的应该是我。姐姐的意见不同,她认为是左边的那个,理由是我是家中男孩皮肤最白的,所以那最白的是我。奇怪的是,我觉得中间的那个小孩最像我,因为看起来忧郁而害羞,我小时候的个性正是那样。 我们正在讨论的时候,弟弟跑出来,说:“哪一个是你都没有关系,因为都过去了,赶快进来吃饭吧!”念小学五年级的侄儿听到热闹也跑来,大笑说:“哈!哈!叔叔连哪一个是自己都分不清呢!真好笑。”是呀!为什么经过了三十年的时间,连自己是哪一个也分不清呢?长夜里,坐在我幼时的书桌前,想到人的变化实在很大,例如住在乡下的时日,偶尔会遇到小学同学,如果不互报姓名,几乎无从分辨。站在生命的恒河岸边,我们的身心有如河水,是不停地向前流去的,是每一刻都在变化的,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不断变化的外表中,我还知道有一个我并未失去,其他的——例如我的身体——早就流逝了。这就使我想起《华严经》的《菩萨开明品》中说的:“分别观肉身,此中谁是我,若能如是解,彼达我有无。此身假安立,往处无方所,谛了是身者,于中无所著。于身善观察,一切皆明见,知法皆虚妄,不起心分别。”我们的身体看起来是那样真实明确,实际上是无时不在变灭的,我们对于身体的执著,往往使我们失去明察,如果能看到身心的虚妄,就不会起分别心,也不会执著了。在《华严经》的《十行品》里也说:“菩萨观去来今一切众生所受之身,寻即坏灭,便作是念:奇哉!众生愚痴无智于生死内受无数身,危脆不停,速归坏灭,若已坏灭。若今坏灭,若当坏灭而不能以不坚固身,求坚固身。”“不坚固
林清玄,高雄旗山人。
8岁立志成为作家,17岁正式发表作品,才情敏慧,广受文坛瞩目。
30岁囊括台湾地区最高文艺奖项数十种,其中有:中山文艺奖、金鼎奖、联合报散文首奖……
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
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
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获颁杰出孝子奖。
45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被誉为有声书的典范。世新大学选为十大杰出校友。
50岁完成“人生寓言系列”三西篇,被选为青少年最佳读本。
52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歌》和《玄想》,被选为中小学生优良读物。
53岁出版《老先觉的话》,再度被选为中小学生优良读物。
他从少年到壮年,出版过一百多本著作,随着阅历的广大,体验的深刻,作品不断提升境界。
他从文学到佛学,悲智双运,情境相容,不断创造新局,自成一家之言,被誉为“台湾文化的良心”。
他的文字魅力风靡华人世界,作品多次被编人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的中文课本,获颁全球华人文化薪传奖。内地艺文界将其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中国道教史 本书特色 《中国道教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道教历史发展为线索,阐明了道教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潮流的关系。对道教思想的研...
逻辑学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七章和一个附录。**章绪言,介绍逻辑的总体内容和历史概况。第二章命题逻辑,其内容与一般的逻辑教材比较接近,只是更加丰富、更加系统。第三...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目录 前言**部分 作为欧洲人根本的生活危机之表现的科学危机1 鉴于科学不断成功,科学危机真实存在吗?2 科学...
断片集/冷记忆:1991-1995/(法)波德里亚 本书特色 《冷记忆断片集(1991-1995)(精)》由让·波德里亚所著,书中充满了冥想与诗意...
毛泽东品孟子-毛泽东品先秦诸子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解读《孟子》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有着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学术新著。本书作者在较为充...
艺术的意味 本书特色 本书是德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莫里茨·盖格的一部重要的美学著述。作者从现象学的基本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艺术以及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的形而上的基础。...
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 本书特色 李德顺所著的《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力求表达一种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并运用新的哲学方法所进行的思考。本...
论人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论人生》是世界上*伟大的随笔经典之一,四百年来一直畅销不衰,被译成几乎所有文字。它熔铸了培根的生存智慧与人生经...
德意志思想评论-第六卷 本书特色 《德意志思想评论》集中展示我国德国哲学研究方面的年度成果,是目前国内以德语文化为专门研究对象的重要专著,按年度出版(前5卷已由...
宋明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论述了宋明理学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及其主要原因,并介绍了其中的主要观点与思想。作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农奴制和自由租佃制两个发展阶...
内在小孩解道德经 本书特色 我为什么推荐韩金英和她的《内在小孩解道德经》?过完春节,有朋友推荐韩金英的这个选题,我读了部分样张,很快决定立项,而且首印三万。同事...
正法眼藏修订版 内容简介 《正法眼藏/佛教与丝绸之路丛书》为日本镰仓时代入宋求法高僧道元的集大成。他对禅宗的一些重要思想概念作了不少创造性阐释,反映了道元是如何...
思想录 本书特色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是一篇护教之作。他在《思想录》中主要以奇迹和预言论证基督教的唯一合理性。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
墨子及其后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创说与活动、生产观和科技理论、节约观和非乐论、政治伦理观、战争观和军事学、军事游说活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墨子及其后学...
儒学的多维视域 本书特色 作为全体大用之学的儒学,其本身具有信仰、道德、审美、政治、法律、经济、教育、习俗、心理、性格等各个方面的丰富内涵。作者分别以经学、哲学...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化 目录 导言 上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儒家文...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一辑 本书特色 ★中华易经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大钧先生台湾著名国学大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龚鹏程先生 ...
汉易阐微-易学详解系列(上下册) 本书特色 《汉易阐微(套装上下册)》:徐芹庭先生发愤述作,历时四载,成《汉易阐微》篇。钩深致远,探赜索隐,因循清人辑佚之成果,...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洪修平教授的代表作,《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禅
心体与工夫-刘宗周《人谱》哲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心体与工夫--刘宗周人谱哲学思想研究》从刘氏晚年易箦时仍在修改的《人谱》切人,而统摄刘氏整体哲学理论思维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