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般人而言,没有明确的导引解说,形成了读词的障碍。因为缺乏理解,而将占典诗词拒于门外,是相当可惜的。商周出版的《优等生要活学活用宋词100句》有词作的解释、翻译,也有和作者、作品相关的背景及小故事,即使没有老师讲解,透过阅读,也能够对脍炙人口的宋词名句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写作文得心应手,**经典。
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章 昨夜西风凋碧树
1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名句的诞生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完全读懂名句
1.黯乡魂:言思乡之苦。
2.追旅思:言漂泊之苦。
语译:晴明的天空,黄色的落叶,秋波连叠,江波上笼罩一层翠色寒烟。山岚映斜阳,水天接一色,无情芳草更是远在斜阳之外。
黯然的乡愁,在外漂泊的痛苦,除非夜夜有好梦相随,才得以助人安睡。休在明月高楼前倚楼远望,愁怀满腹,饮入肠中的酒,全都化成相思血泪。
词人背景小常识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进士,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以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镇守西北边塞。范仲淹治军号令严明,因而声望大增,羌人呼其“龙图老子”,西夏人则言“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称其小范,以区别前任知州范雍)。显见他们对范仲淹的敬畏佩服。
南宋朱熹辑录《五朝名人言行录》记载,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期间,取才用人,十分严谨,当他审查各路监司名单,发现其中有不适任的人选,立刻一笔勾去。一旁大臣忍不住劝他:“一笔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则回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意指岂可为了一家荣禄,换来一路百姓遭受危害?宁可让那一家哭,也不可造成百姓被恶吏一路荼毒。正因范仲淹从政态度的坚持不苟,在朝廷自是一路得罪不少人,注定新政变法的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据《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去世时,过去他曾戍守边塞以及任职过各知州的当地百姓,感念其生前德政,还为他画像、立生祠纪念,连远在边境的数百羌人,闻其死讯,都哭之如丧父,斋戒三日,才肯离去。可见范仲淹一生为人,虽不时开罪朝廷权势,但他确实是一位深得民心的好官。
名句的故事
《苏幕遮》为范仲淹在陕西戍守边塞时所写的作品。从官之路,范仲淹一直不避权贵、直言敢谏,早先因抨击宰相吕夷简徇私被谪至饶州,尔后任陕西经略副使时,因镇守边塞,用兵得宜,士望所属,才再度得到仁宗擢用。
尽管边地生活艰苦,也不曾动摇范仲淹领导军民防御西夏、羌族的决心,当他触景伤情,只有远在一方的家乡亲人才能给予其心灵慰藉;宦海沉浮,终年漂泊异乡,《苏幕遮》反映的正是范仲淹的归乡渴望,但一心为国的他,只能将眼前秋景化做思念文字,聊抒乡愁。
《苏幕遮》全词上片主写秋景,下片主抒情怀,以澄碧秋色、无垠天地作为场景,烘托在外羁旅的思乡情感。范仲淹在《对床夜话》写道:“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又说“化景物为情思”,强调情景不可分,秋色中所见“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运用情景交融之笔,表面虽言无情芳草,实透露作者的有情,所以深受思念煎熬。
清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论词》指出:“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唯北宋人词往往有之。”又清人沉谦《填词杂说》评论“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为一“虽是赋景,情已跃然”佳句,《苏幕遮》正符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修辞,不愧为北宋词篇的代表佳作。
历久弥新说名句
范仲淹《苏幕遮》接连重复使用“斜阳”一词,前句“斜阳”说明时间为薄暮时分,后句“斜阳”则为眺望家乡的一座标的物,意指家乡远在斜阳之外。
至于“斜阳外”更时为后人引用。如晚于范仲淹半世纪才出生的词人秦观,在《满庭芳》中写道:“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此三句还曾被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北宋著名词评家晁补之评为“虽不识字,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之美誉。
其后,有人讥笑晁补之,竟不知秦观此三句实源自隋炀帝的五言绝句《野望》:“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去,一望黯销魂。”秦观与隋炀帝用字遣词几乎类同,使得后出的秦观《满庭芳》备受议论;但也有人提出诗、词艺术形式根本不同,秦观所表达意境,还是胜过那荒淫恶名的隋炀帝一筹。
另外,元代杂剧家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主在描写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缠绵依恋,无奈两人必须离别的心情,所唱:“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前两句明显从范仲淹《苏幕遮》的“碧云天,黄叶地”脱化而来。清朝梁廷楠《曲话》提到,王实甫作《西厢记》,写到这段文字时,因竭虑构思,竟心力交瘁、扑地而死,曲坛从此盛传他为撰写《西厢记》耗尽性命,成就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名句的诞生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
完全读懂名句
1.彩笺:彩色信纸。
2.尺素:指书信。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
语译:秋天的菊花看似含愁,兰花也沾上露珠,仿佛在轻轻啜泣。整座庭园笼罩一层蒙雾,带着轻微寒意,燕子为躲避寒冬到来,成双飞走。皎洁的明月,不知离别的痛苦,倾斜的月光,直到天明都穿透在红色大门上。
昨夜劲厉西风,将青绿树上叶子吹落遍地,独自登上高楼,望尽秀垠天涯之路。想用彩色笺纸和绢书写信寄给心上人,但山路漫长,江水深阔,不知寄到何处,对方才能收到?
词人背景小常识
晏殊(公元991-1055年),字同叔,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根据《宋史·晏殊列传》所记,晏殊七岁能写文章,十五岁时,与一千多名成人一起参加考试,当时宋真宗亲临考试现场,小小年纪的晏殊,竟神气不慑,下笔就是一手好文章,得到皇帝的赏识,赐予进士出身。
晏殊平日好与贤士相处,对于提拔后进,更是不遗余力,如孔道辅、范仲淹、宋祁、欧阳修、韩琦、富弼等人,皆出其门下,但他的仕途也并非平步青云,曾经一度遭到小人陷害。原因是宋仁宗即位之初,年纪尚幼,刘太后奉真宗遗诏垂帘听政,但仁宗生母为李宸妃,掌权的刘太后在仁宗出生即将仁宗占为己有;李宸妃去世,晏殊奉诏撰写李宸妃墓志,当时正值刘太后听政,故墓志仅写李宸妃生女一人;迨刘太后崩,有人始把晏殊未在墓志中具实写出李宸妃为仁宗生母,拿来大加挞伐,晏殊为此遭到罢官。
隔了几年,晏殊又被召回朝廷,毕竟仁宗仍相当赏识晏殊的才能。其后晏殊年老病重,仁宗曾准备驱车到晏殊家中探病,晏殊得知消息,连忙请人奏报,不敢劳动圣驾到他家里;没多久后晏殊去世,仁宗虽有亲临晏殊的奠堂,却对生前未去探望晏殊感到万分憾恨,为此还罢朝两日,足见仁宗对晏殊的敬重之情。
名句的故事
晏殊从神童入试,仕途虽曾历经几许波折,但也做到宰相一职,权势可说相当显赫。然而,像他这样身居朝廷高位之人,其实更不便向外人道出心中真正感受,所以晏殊的词总有一层深婉含蕴的韵味,如同《蝶恋花》中的主人翁,虽承受离别思念之苦,仍能借由外在景物含蓄表意,展现其雍容内敛的深厚涵养。
《蝶恋花》主写暮秋怀人。上片透过秋寒景物,以及明月映照朱门,以突显身在富贵大户人家的孤独凉意;下片写登楼望远,难以遣排与心上人离别的愁苦,面对萧瑟西风,树叶尽落,词人眺尽远方,只见一片空旷,其中“独上高楼”又与上片“燕双飞去”遥相对应,更添人心的孤独落寞。想要进一步借书信传达思念,也是如此困难重重,一路山高水远,根本无法寄到对方手上。按理,不管多远的距离,也终有一天会将书信传送到目的地,除非是根本不知对方身在何处。作者在此似乎有难言之隐,却不明白说出,留予读者自行想象。
另外,晏殊也对“昨夜西风”一语颇为偏爱,在他另一阕《采桑子》下片写有“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笼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同样也是运用西风具有凛冽、萧索气候的特征,暗喻人心正饱受风霜凄冷之苦。
历久弥新说名句
晏殊《蝶恋花》中“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句,被近人王国维用来比喻“治学三境界”的**境界,在其《人间词话》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殊“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原是词人独登高楼、表现怀人忧思之作,王国维却认为这样的意境,正是符合人一开始立志求学所必须经历的孤独感受,其后境界渐进,终能体会治学之道。
五代南唐亡国君主李煜,在《相见欢》上片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作者因满腔心事无处可诉,本想独上高楼,借以消忧,谁知眼前景物也笼罩在一片秋飒寂寥里,反而更添下片所言“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尽情伤。
现代诗人郑愁予的《梦土上》,其中一段为“云在我的路上,在我的衣上/我在一个隐隐的思念上/高处没有鸟喉,没有花靥/我在一片冷冷的梦土上……”同样描述的是登高望远的心境,只是诗人并非“独上高楼”,而是登上一块梦中之土,在那冰冷的梦土上,白云与他的路、他的衣,两相随行,梦土上没有花香鸟语,有的只是诗人心中那份隐然、说不出的思念情怀。
……
意大利语三百句 本书特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为适应广大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一种或几种外语基本会话的迫切需要,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了...
研究生英语听说教程2.引进版:教师参考书 内容简介 《研究生英语听说教程(引进版)》在突出听力策略和微技能培训的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教材。本...
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权威解读,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家有性情儿 本书特色 性情儿,并不是什么异常的孩子,他们跟普通孩子一样,只是比周围孩子多出某些特征,如强烈的情感、意志坚定、敏感性、知觉敏锐、适应性等。他们似乎...
论语-小学生国学文库彩图版-防近视版 本书特色“小学生国学文库”系列丛书立足经典国学,加入注解和译文,同时选择性地对文字加注拼音,并配有相关历史故事和典故,每本...
布老虎新语文书系--呐喊 本书特色 布老虎新语文书系。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布老虎新语文书系--呐喊 内容简介 鲁迅的文字,被提及*多的大概是...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第5季-2010年最新最全版 本书特色 它令阅卷老师怒火冲冠 它令教育专家哑口无言。它令天下父母啼笑皆非 它令芸芸网民爆笑吐血。教育史上...
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1版) 本书特色 《政治经济学教程》*初是1981年由教育部政教司和中共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编写的,由资深经济学教授...
红与黑-英汉对照英汉对照 本书特色 光学几句千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总是把阅读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阅读首先是吸收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语言。—...
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本书特色 《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是一部特别为高级英语学习者推出的学习型词典。它曾荣获“爱西堡公爵英语联盟英语图书奖”和“英国文化委员...
语文品质谈 本书特色 《大夏书系 语文品质谈》本书是王尚文教授对语文教育、语文学科品质方面的集中思考与发现。因有感于当下国民语文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比比是,&ld...
好词好句好段一本全 本书特色 1. 技法精细,导学性强。本丛书将写作技法按难易程度分为“基础技能”“加分技能”&...
格列佛游记(纯英文)/床头灯英语.3000词读物 本书特色 《格列佛游记》以异乎寻常的想象力讲述了外科医生格列佛在航海时遇难后,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在利立...
新俄汉小词典 内容简介 本词典是一部小型的俄汉实用词典,是一部供大中学生和一般俄语工作者使用的、内容新、信息量大的工具书。本词典尽量反映现代俄语发展的新现象,特...
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得者全优范本19年精选-A卷 本书特色 畅销数年、经典不衰的新概念作文品牌,广受青少年读者及家长钟爱。 19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超强...
解析几何教程-(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教材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同家级规划教材之一。是在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各专业多次讲授解析几何课程的基础上形成并修订的.主要...
听力教程-2-第2版-教师用书 内容简介 听力课作为整个外语教学的一部分,是综合英语课的补充和拓展。施心远主编的《听力教程(2教师用书第2版)》内容涵盖...
数学分析-(第二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本科生数学分析课程的教材.全书共分三册. **册共六章, 内容为函数、序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
《刘亮程散文》内容简介:在当代散文作家中,刘亮程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以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初登文坛即备受关注,被誉为“20世
威廉·布格罗是20世纪初逝世的法国绘画大师,也是19世纪法国学院派绘画,以及沙龙大展画家群里的精英。他描绘人体的结构肌理,以及各种姿态表情,极有丰富多变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