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乔留给世界的》收录了其诗歌、漫画作品。内容主要包括:永远的怀念(代序),文字,绘画,钢笔线描:梦游手记,钢笔线描:哲理漫画,钢笔线描:少女与死神等等。
文字
我和我的画
一九六四年的冬天,我出生在哈尔滨。
六岁那年,全家迁往四川。在那里住了四年。我在北碚的一所小学念了四年书。那是一段好日子。我时常会回忆起,有时,也讲给别人听。可是,人们都不大相信我说的话。理由是,我那时不过六七岁,不会记住太多的事情。既然他们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只好一个人慢慢享用这份温暖的情致。我知道,那段时光,不会再来。虽说,那时也没少哭过。
十岁时,一家人又莫名其妙地返回了哈尔滨。我的好日子也就慢慢结束。从此,再见不到漫山的竹子和漂着红油的担担面。我在哈尔滨读完中学。十八岁,去佳木斯医学院念了五年书。毕业后,就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上班。不知不觉,六年过去了。二十八岁时,当上了主治医师。
知道哈工大的人不少,知道哈工大医院的人,怕是不多。人们多半称它为“卫生所”。每天,我就在这个卫生所上班,工作虽然够不上勤勉,但起码也是敬业的。校内有不少人知道哈工大医院有我这么一个大夫,可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大夫还愿意偷偷摸摸地画上两笔。这样,也好。
我母亲是个医生。从小,我就不喜欢医院,就像我不喜欢她下班时,带回家的那股“来苏水”气味儿。后来,我却当真干上了这一行,这个玩笑,开得可有些过火。不过,既然干上了这一行,总应该干得像样些。能够在这个卫生所里老老实实当一辈子大夫,不出什么大差池,也算老天爷很给我面子了。我一直是这么想的。
我从小就喜欢随手在纸上面画点什么。慢慢地,被我糟蹋掉的纸张也就越来越多。后来,这些信笔涂鸦的玩意儿被一些画画的朋友看到,觉得挺好玩,还把它拿到一家美术刊物上发表。这使得那个平时胆子很小的医生,着实出了回风头。打那以后,我开始很可笑地把那些“废纸”保存起来,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画过后便随手扔掉。当时是怎样想的,也说不大清楚。直到有一天,好心的朋友打算把那些废纸上的画结集出版。我才知道,祸已惹大。
我没学过画。这一点,明眼人一看便知。我不知道进美术学院念书,该是怎么一番情形。我的哥哥是美院毕业的。在那高高的院墙里面苦熬了七年,很少听他说起墙里面的事情。不过,我想他心里一定是有数的。我不想进美院念书,也猜不出“学成”之后,会是怎么一副样子。我画画,只为了好玩,仅此而已。在此,我真该谢谢我的哥哥。当初。他看到我那一大堆画在处方和废纸上的东西,只说了一句:“行。就这样画。”“这样”画,在许多人看来,就是胡画、乱画。可是,除了“这样”画,我还会哪样画呢?他说的也是句实话。谢天谢地,他没有让我回过头来,再来画“鸡蛋”“茶杯”什么的——像他以前那样。我就“这样”一直画下去。可是,画画毕竟不是描图。日复一日地画,“这样”也就渐渐演变成“那样”。画面上的变化,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真让我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发表议论的这些人,可不是等闲之辈,他们的名字,你很可能是听说过的。曾经有好一阵子,我搁下笔,不再画了。我几乎成了哲学家笔下的那头不知该吃哪一垛干草的驴子。耳朵里灌满了“这样”或“那样”的声音。*后,我把别人的忠告,礼貌地放在一边,卸下肩头沉重的包裹,脚步轻盈地上路。如今,我还是“这样”一直画下去。只是,这里的“这样”,已不再是某个人的声音。这似乎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要想真正做到这点,该有多么不易。我也感谢那些曾经给予我忠告的朋友们,我不但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有益的东西,同时我也认识到,在其为我设计的道路中,有哪条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我想说说这本书里的文字。
出版社的朋友,要我为画附上文字,使得那些画“容易接受些”。要求是:既要对画面做出“阐释”,又不要写成说明文。这确是一件不好办的事。一来,有些画不过是信手勾勒的,实在说不出有什么“意义”;而另有一些画。内容又过于晦涩,好像三言两语也道不明白。没有办法,我只好杜撰出一个叫“老孙”的读书人,试图通过老孙的故事,使文字与画面达到某种契合——意趣上,情境上,氛围上。我是本着这个想法,写这些文字的。这种做法是否合适?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并无把握。另一些段落,则摘自与友人的通信,也是基于同样想法。
再说一说书名。
也许是由于我性格上的某种原因,我的朋友不多。或者说,愿意和我交朋友的人很少。平日里总是显得落落寡合的样子。常常一个人,想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在脑子里营造出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地,每日便优游于这心造的封闭的世界中,浑然无察。这般情景,颇有类于梦游。而收录在本书中的画,也就是一个叫韦尔乔的医生“梦游”时的所遇、所思、所感。于是,书名就起做《梦游手记》。
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蝙蝠在鸟类面前,说自己是鸟;在兽类面前,又称自己是兽。结果,双方谁也不买蝙蝠的账。
你们大概猜得出,我引用这个寓言是什么意思。
我不想做蝙蝠,也不想做个梦游者。今后的日子会怎样?现在也还猜不出。走走看吧。
一九九二年七月
关于《西方哲理漫画》
1995年的春天。一个画画的朋友,从北京捎给我一封信,说南京有一个搞哲学的朋友,花了十年的时间。从大量古代典籍里面,翻译、整理出千余则哲学家的轶闻及格言,其中很多都是鲜为人知的。他想找人为文字配上插图,问我是否“有这个兴趣”。看过随信带来的几页文字稿,我马上就应了下来,一则不忍拂朋友的美意,二则那些文字也确是很好,况且,我感觉我的画配那文字也蛮合适。
我这里很快答应了,利用一个夜班的时间,画了30多幅。记得那是关于昔勒尼学派阿里斯提卜(ARISTIPPUS)的一些非常有趣的轶闻。我们的合作就这样开始了。
后来,由于我的原因,这项工作给耽搁了一年多。从1996年4月份到10月的半年时间里,我共画了十本千余幅画。每画完一本,我把画寄到南京,交给他“过目”。我的这个合作者在评点这些配画时,绝对是把自己放在**流的美术批评家的位置上,他丝毫不会顾忌自己的意见是否会给对方造成什么伤害。那会儿,我们尚无一面之雅。天晓得一向颇为自负的我,何以会那样接受一个陌生人的“轻慢”。说心里话,当时我对这个“王博士”并无好感,好在这个苛刻的合作者倒是个心地厚道的人。当然,这是我后来去了南京才知道的。
我的朋友告诉我。王玉北所做的是一项“大的工程”。他的这一套“画说”系列,上溯到古希腊,下至近、现代,共计30余本书,从泰勒斯、巴门尼德到康德、尼采,大大小小百余名哲学家都在书中露了面。这是一本很别致的书,它并没有像前人编撰哲学史时,按照严格的编年顺序,使书中充斥着数不清的时间、地点、事件。那样做的人太多了,那样的书也太多了。王玉北有足够的聪明。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他让哲学家自己讲话,并试图通过哲学家的言论及轶闻、折射出其哲学及演进的过程。翻开书,那些蓄着长髯,穿着长袍的古代哲学家便笑盈盈地走到你眼前,随手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来,跟你聊天。这样的书,就是看上一整天。也不会觉得累。这就是王玉北的聪明。看起来,同是一块肉,交给不同的厨子做,味道可是大不一样。其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一则则轶闻、格言,看起来轻松,可王玉北为整理这些轶闻所做的披沙拣金的工作,可绝不轻松。这十年中,他无数次去北京,在首都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外文资料,包括许多希腊文。至于如何使那些“蟹行文字”一一变成我们都能读得懂的方块字。看起来还要蕴藉、雅驯,一如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散文,这些,还是让他自己说好了。我想他也一定乐意跟你道来的。
古人曾说过,文之余赋诗、诗之余填词,对于王玉北这个搞纯哲学的博士而言,这套“画说”系列,比起他那些发表在国内外重要哲学刊物上的有关“元哲学”(metaphIosophy)及论述维特根斯坦、罗蒂、卡尔纳普尔等学术思想的纯学术文章来,不过是一首首“小令”罢了,不过,写得煌煌大文章的,未必填得小令。
不管怎么讲,这也算得上是“十年磨一剑”吧!如今,那柄剑已经磨成(虽说锋利与否尚不可知),需要我做的事情,只是在那剑体上镂刻些许花纹罢了,这是一件费力气的活儿,弄不好倒成了狗尾续貂。糟蹋了剑。我倒后悔当初轻易就应允了这件事。
给那些文字配画,我基本上遵循这样的原则:既不拘泥于文字,又不太游离于文字。二者的关系并不像毛与皮那样,附丽得那么紧凑。它们应该像飘浮在山峰上的烟岚,氤氤氲氲,若即若离。
对于书中的画。我想作几点说明。
……
韦尔乔,1964年生于哈尔滨,在这里上小学和中学,后去外地念了5年大学,学医,毕业后,分配在哈工大医院,2007年去世。已出版各类绘本图书及为书籍插图共计70余种,插图约8500余幅,另有独立作品千余幅。
白宫往事-私人记忆中的真实白宫 本书特色 美国的白宫家庭是地球上私密的一群公众人物。从光鲜亮丽的肯尼迪夫妇的神秘色彩,到比尔·克林顿在遭遇弹劾期间...
诺贝尔文学奖精品书系:希尼诗文集 内容简介 《希尼诗文集》所收作品时间跨度有30年,包括从10本诗集中选出的诗作78首,从4本论集中精选出的随笔、评论16篇,涵...
作者在2005-2007年间选取中国古代一些比较优秀的典籍,在研究生班上试讲,参与者有复旦大学的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硕士,以及
红楼艺术 本书特色 第十七章 两次饯花盛会读《红楼》的人,往往只知道有一次“葬花”,而不知实有两次。又往往只知道有一次“饯花...
精译赏析唐诗三百首-中华大字版.文化经典 本书特色 《唐诗三百首》所选诗作,为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中包括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基本勾勒出...
《写给动物世界》内容简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栏目1981年12月31日开播。节目主旨在于向电视观众介绍大自然中的种种动植物,
王强,于清华大学获得工科硕士学位后,曾在短短七年间从国内电脑公司的底层员工飙升为IT行业外企在华机构高层管理者,堪称职场精英、商战高手。后曾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并涉...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泰戈尔诗选 本书特色 他那高超和谐的人格,可以给我们不可计量的慰安,可以开发我们原来淤塞的心灵泉源,可以指示我们努力的方向与标准,可以纠正现...
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2013卷 本书特色 本书系2013年中国当代诗歌中反映现实题材的优秀之作选集,共收录诗作三百首左右。在风格上,本书注重对现实的表现,所...
《现代诗100首》(红卷)是丛书中的一本,本套丛书的主编蔡天新博士是位文理兼备的学者、周游世界的诗人,由他参与并约请十位国内享
高尔基读本 内容简介 高尔基(18681936)是20世纪俄罗斯的伟大作家,也是联结传统文学和20世纪文学的桥梁。他于1892年以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
维吉尔的帝国-《埃涅阿斯纪》中的政治思想 本书特色 当代关于维吉尔《埃涅阿斯纪》的解释中,*具争议的是这个问题:在这部诗作中,维吉尔支持奥古斯都还是反对奥古斯都...
赏书记 本书特色 书是希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梁实秋少年时候,我学习是为了自我炫耀;后来年岁渐长,便为了追求知识;现在则是为了自娱...
触摸科学:刘兵学术自选集 内容简介 简介这本集子的内容,选自作者从1990年以来在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文化等方面所撰写的各类论文、随笔和书评。内容分为五部分。...
歌德诗选(德汉对照)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德国伟大诗人歌德(ja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的诗歌精粹选集,它带领读者...
浮石绘话-用水墨段子与世界谈谈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浮石是中国作家里*会画画的,他是中国画家里*会写小说的——跨界作家**人浮石30年磨一剑,集商场沉浮与人生起落...
最风流 醉唐诗-II 目录 美人如诗岁月是*美的金丝线:杜秋娘红诗笺上的绿孔雀:薛涛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鱼玄机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李季兰情到深处,恨...
南海九章 本书特色 出生于湖北赤壁的刘汉俊,却以海南主题文章闻名。他让我们懂得,好的散文,是一切文体之上的文体,它们以匍匐的姿态,阐释昂扬的力量,终将浮出历史的...
《今晚……要么早点睡(汉英对照)》内容简介:《今晚……要么早点睡》是一本以“婚姻”为主题的幽默诗集,聚焦婚姻、育儿、中年、
一个老饕的美食笔记 本书特色 中国人胆子大,什么都不怕,在饮食文化上堪称智勇双全:“有翅膀的飞机不吃,四条腿的板凳不吃”,笔者专门挑选那些吃得古怪,吃得邪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