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大陆**部系统研究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特点,作为现代新儒学“源头活水”的宋明新儒家心性之学的学术专著。宋明理学心性论以儒家心性伦理为本位,吸取佛教的心性本体论和道家、玄学的自然人性论,并结合时代的要求,加以创造性发展,集心性伦理与心性哲理于一体,使中国哲学及其心性论的发展走上了一条注重道德理性,突出主体思维,重视哲学思辨,强调内省修养,贯彻日用实践,培养理想人格,合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人性论、修养论为一体的发展道路,并影响了中国哲学与文化发展的方向。该书是客观、系统研究宋明新儒家心性之学的力作,亦是了解宋明理学及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重要参考书。
**章北宋理学心性论
概说
北宋时期,理学思潮兴起。为解决唐代佛教盛行冲击儒学,削弱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而带来社会危机和理论危机的局面,理学家们在批佛的基础上,又吸取了佛教心性论的思辨哲学及道教的某些思想资料,继承并改造、发展了传统儒学的心性论,把儒家心性伦理与思辨心性哲理相结合,并根据时代的需要给予批判性的总结和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宋明理学心性论的基本理论原则和一系列重要命题。它对整个宋明理学各个不同学术流派的心性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的心性论是在北宋理学心性论基础上的深化、展开和发展。
邵雍在继承孟子心学、借鉴道教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心为太极,,的思想,开宋代儒家心学之先河。邵雍的心性论偏重于对心的论述,尚未把性提升为宇宙本体,也未注意把心性联系起来展开论述,这表明其心性之学还不够系统。……
蔡方鹿,1951年10月生四川眉山。197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1980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录取为四川省社科院“中国哲学”专业正式研究人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硕士课程教师进修班。现任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兼哲学学科组组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课题,结项鉴定为“优秀”。出版《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等学术专著20多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0余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吕氏春秋 本书特色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万余言。它是...
康德与启蒙 本书特色 让我们以这个观念带给我们片刻宁静的满足来详细分析下吧!我们发现没有什么东西比我关心创世持续实现的寻部分理论更能够使人的精神产生一种高贵的惊...
汉化佛教与佛寺 本书特色 《汉化佛教与佛寺》是白化文先生代表性学术著作之一,其中大部分文章发表于中华书局《文史知识》,主要向许多对佛寺很感兴趣的旅游者介绍佛教寺...
周易心得 内容简介 这本随笔集,或短句,或长书,或感悟,或自嘲,或借古看今,或杂论事实,目的有三:一是对个人阅读进行总结;二是希望引起人们兴趣,多一种角度去更好...
重新认识你自己 本书特色 ★ 《重新认识你》克里希那穆提经典作品隆重再版。★ 迄今为止*畅销的克氏作品系列。重新认识你自己 内容简介 简介★ 《重新认识你》克里...
《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白金版)》介绍:《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喻
续指月录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潭州福严文演禅师、绍兴东山觉禅师、平江宝华显禅师、台州天封觉禅师、抚洲白杨法顺禅师等内容。续指月录 目录 序续指月录序续指月录凡例...
图说孝道-全彩典藏读本 内容简介 《孝经》是中国历史上*为伟大的著作之一。自曾子著述《孝经》以来,这本在十三经中字数*少的经文,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孝经...
论柏拉图对话-柏拉图注疏集 本书特色 在西方的柏拉图研究史上,施莱尔马赫是一位枢纽性人物,不仅奠定了柏拉图作品的现代德译本的基础,也深远影响了西方学界近两百年来...
大学之道 圣学纲目-史幼波《大学》讲记 本书特色《大学之道,圣学纲目:史幼波讲记》是史幼波老师对《大学》的精细阐释,由系列讲座的录音整理而成。《大学》历来被称为...
澹园集-(全二册) 本书特色 焦竑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嘉、隆、万三朝士林领袖之一。他学识渊博,涉猎广泛,思想独特,长于考辨,著作丰赡。《澹园集》为焦氏诗文...
论语义疏 本书特色 皇侃(488—545),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国子助教,著有《论语义疏》、《礼记讲疏》、《礼记义疏》、《孝经义疏》等,仅《论语义疏》存世...
云笈七签 本书特色 《云笈七签》是北宋张君房编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素称 “小道藏”、“道教小百科”。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文化太极老子与孔子 内容简介 本书发现并重塑了作为中国文化太极的老子和孔子,著者本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哲诗交融、雅俗共赏的痴心,殚精竭虑十数年而推...
奇门与四柱 目录 序前言**章 奇门遁甲基本理论**节 奇门遁甲的起源第二节 奇门遁甲术的纲领性篇章《烟波钓叟赋》第三节 奇门遁甲模型的结构第四节 论奇门遁甲中...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
本书从道德的高度,从对个人与社会的福祉出发,阐述了以同情说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论、德性论,其中包含道德准则和道德评价的共同标
春秋左传读 春秋左传读叙录 驳箴高肓评-章太炎全集 本书特色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著的《章太炎全集(春秋左传读春秋左传读叙录驳箴膏肓评)(精)》收录《春秋左传读》...
中国佛教文化论 本书特色 赖永海编著的《中国佛教文化论/东方文库》旨在探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从佛教与道教、儒学、王道政治的关系,以及佛教对文学艺术尤...
孔子哲学-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孔子以仁慈的心怀,遇着纷乱的时代,于是不能不有一种政治的理想。孔子的政治目的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希望...